鱼太多把水染黑、30米都是鱼!长江禁渔初见成效,千斤大鱼或再现

近日有人发现长江水变“黑”了,禁渔期间污染还这么严重?其实并不是因为污染,相反是由于生态太好了,鱼太多了,使得河水看上去变黑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终在现实可寻 。无可厚非的是 , 禁渔期间长江的生态环境一直在变好,种群数量越来越多 。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横跨11个省级行政区,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长江中的生物种群极其复杂,大概有4400种生物 。但是近年来 , 人类对长江进行无节制的开发、捕捞,导致长江中的资源越来越匮乏,中华鲟等许多稀有水生动物甚至濒临灭绝 。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生态环境 。在综合考量下,我国自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达10年的禁渔政策,如今长江禁渔工作刚进行了两年多,生态环境已明显的改善 。
初见成效1.失踪十年的水上“大熊猫”踏浪归来
江豚被称为“长江火化石”,它也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江猪” 。有人员发现长江常有江豚跃出水面,三月还拍到江豚群游的景象 。过去的十年间是很少见江豚的踪迹的 , 目前剩余数量不足1000头,比国宝大熊猫的数量都要少 。
禁渔期间它们如此频繁地出现,主要是它们平时的食物有了足够的保障,再加上人类对其生活的干扰较?。?导致种族数量有了大大的提升 。江豚习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等水域 。在白鱀豚灭绝后,江豚是长江中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江豚数量的恢复也表明长江渔业正在向好 。
2.中华鲟
去年,还有研究人员在长江发现中华鲟的踪迹,体长两米多 。要知道中华鲟可是“长江鱼王”,许多年前 , 钱塘江、闽江等江河都能够看到中华鲟的身影,但如今只有在长江流域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
近几年中华鲟几乎处于灭绝状态,全国野生中华鲟的数量只有几百条,对其进行研究也是比较困难的 。在长江禁渔政策和人工干预的双重努力下,研究人员发现中华鲟终于开始自然繁衍 。
中华鲟属于洄游鱼类,对产卵地点和洄游区间的环境要求非常高 。湖北省宜昌市就是中华鲟重要的洄游栖息地 。为了保护洄游中的中华鲟,减少噪音和灯光对鱼类的影响 。该地在建造伍家岗长江大桥时,增加一个亿的预算成本改变称重主塔来减少对中华鲟栖息地的破坏 。
去年五月,长江大坝还增加泄洪量,就是为了给鱼类产卵提供较好的涨水条件 。除了禁渔,我国还进行增殖放流 。去年夏天,共计放流中华鲟一万多条 。
上世纪50年代,长江的年平均捕鱼量可达到43万吨 。但在实施禁渔政策前,年平均捕鱼量甚至不足10万吨 ,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长江的渔业资源会濒临枯竭,不久渔民也就没鱼可捕 , 禁渔政策也是正确之举 。
3.千斤大鱼或再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渔业发展还处于初期 。许多渔民回忆起当时的捕捞景象表示,捕捞几百斤的大鱼是稀松平常的,但如今长江捕捞不仅产量骤减,而且捕捞上来的鱼的体型都较小 , 很大一部分都是小鱼苗 。“捕大放小”的捕捞方式很难在长江流域实现 。
近日,除安徽段出现大量鱼群 , 在湖北、江苏等地都有大量鱼群活动的身影,鱼群中鱼的体型大小不一 。该消息使得大家兴奋不已,研究人员表示 , 如此发展下去,未来十年出现千斤大鱼也不是没可能 。
十年禁渔,附近渔民该怎么生存?渔民整体年龄都偏大 , 劳动技能单一 。如今的捕鱼主力大多是60后,40岁的渔民都算是年轻的了 。渔业作业风险高导致年轻人很少加入 。
许多渔民表示“渔民在水里是一条龙,上岸就是一条虫” 。长江禁渔无疑会影响23万渔民的正常生活,虽说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就禁渔十年产生损失的来说还是相差甚远,所以渔民开始转产 。
长江捕鱼一年只有10万吨 , 但我国的年均水产养殖总量早就超过6000万吨,渔民其实早就进行转型升级,从野生捕捞转变为水产养殖 。不但鱼种繁多而且产量惊人 。虽然实行了10年的禁渔政策 , 但其实对国内的鱼类供给出现消极影响 。
退捕的渔民拥有丰富的渔业职业技能资源,是渔业劳动力的优先人选 。发展淡水养殖也能为渔民提供新的岗位 , 许多渔民也不用冒着风险在江上就业 。例如四川泸州,有一个渔业专业合作社,为当地的失业渔民提供新的岗位 , 带领他们转产转业 。
十年禁渔,鱼类不会泛滥吗?看见长江的鱼类变多,有些网友可是操碎了心,“这才禁渔第三年,就这么多,2030年会不与会泛滥成灾了” , “别到时候像亚洲鲤鱼一样生态又不平衡了”,“开始适当捕捞吧”…鱼类变多长江就会泛滥,这种想法有点过于理想化了 。长江作为独立的生态水系,里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彼此间相互制约 , 总体来说是十分稳定的 。
如果一种鱼类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那么它的天敌数量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加,从而限制它的种群 。因此 , 在自然条件下,单个的原生鱼类不会大量繁殖,这是经过千万年的自然进化形成的共识 。
自2020年起,长江沿岸陆续进行大规模的增殖放流,因此人们开始担忧,人工放生鱼类将会对自然种群构成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事实上,增殖放流都是针对长江地区的鱼类,而且很多都是中华鲟,胭脂鱼等濒危物种 。
据悉 , 四大家鱼资源较80年代下降90%,产卵数量明显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放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像江豚一胎只能生一个,一辈子最多生十个,泛滥几乎不太可能 。所以 , 放流可谓是“雪中送炭”,这有助于野生动物的恢复,并不会导致当地生态错乱 。
近日 , 上海一水文站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长江流域非法捕捞大概十斤鱼 。警方随后对其抓捕 , 嫌疑人表示因为上海封城,太久没有吃鱼,所以才来打捞想解解馋 。但等待他的则是刑事处罚 。
【鱼太多把水染黑、30米都是鱼!长江禁渔初见成效,千斤大鱼或再现】“十年禁捕鱼 , 子孙庆有余”,禁渔对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如今十年禁渔才进入第三个年头,长江的种群数量就有大幅提升 , 相信七年之后,我们会看到更不一样的长江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