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是怎样组建起来的?

明嘉靖年间,东南倭患严重 。朝廷派了很多抗倭将领练兵讲武,其中以戚继光组建的戚家军最为著名 。戚继光在浙江抗倭时,编写了《纪效新书》一部,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 。为了贯彻自己的军事思想,戚继光开始招募士兵加以训练 。最终形成了名扬天下的“戚家军” 。
一、“戚家军”的草创时期1.戚继光首次练兵
嘉靖三十五年(1556)七月,戚继光升任宁绍台参将 。当时戚继光率卫所军迎战倭寇时,“各部兵皆披靡” 。正是这次失败,让戚继光开始有了练兵的想法 。次年二月,戚继光首上《练兵议》,请求练兵 。
戚继光认为当时“兵无节制,卒鲜经练,士心不附 , 军令不知”,而且“倭非大创尽歼,终不能杜其再至” 。因此“条上《练兵议》,请练越人以从事”,且言“堂堂全浙岂无材勇” 。
戚继光请求“诚得浙士三千,亲行训练” 。不过戚继光的练兵提议并没有得到同僚和上司的支持 。戚继光将《练兵议》“质诸左右,左右蹙额阻之 。询及寮寀,寮寀哄堂笑之”,而胡宗宪也是“掷之於地” 。最终顾及声誉,才将兵备佥事曹天佑所部三千士兵交给戚继光训练 。
但曹天佑本身也有职责在身,也并没有将这三千士兵交给戚继光 。无奈之下 , 戚继光只得训练自己信地卫所士兵,“练临、观二卫之兵” 。而这卫所士兵“皆市井之徒,性殊狡猾”,尽管经过戚继光两年的训练,“军容咸整,然终究怯于短兵相接” 。
当然这次练兵,戚继光也并非一无所获 。反之 , 戚继光在第一次练兵中发掘了胡守仁、陈其可等一批年轻有为的将领,这些将领也成为了日后“戚家军”的重要支柱 。
总之,嘉靖三十六年戚继光的第一次练兵虽然不算成功,但通过这次练兵戚继光也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将领 , 为后续戚继光编练义乌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戚继光招练义乌兵
嘉靖三十七年(1568)夏天至冬天 , 义乌县民众因为开矿问题和永康县民众发生了长时间械斗,双方参与人数达数千人 。义乌民众在械斗中表现出了彪悍的民风吸引了戚继光 。
于是戚继光上书请求招募义乌兵,这次练兵请求很快得到胡宗宪的同意 。嘉靖三十八年(1569)九月,戚继光在义乌县令赵大河的支持下招募士兵 。
戚继光只招募皮肤黝黑 , 身体粗壮的乡野老实之人 。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选拔 。先选哨官,再选哨长,再选士兵,层层选拔,相互保结 , 以十二人为一队 。最终选拔出了四千人,这也是“戚家军”的雏形 。
二、“戚家军”的发展时期由于戚继光不断的借调他处作战,这支军队也常常跟随戚继光不断外出作战 。在不断外出作战中,“戚家军”也不断的壮大 。
1.“戚家军”的第一次扩编
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巨寇林朝义等人出没于赣州、吉安等地 。当时“江右承平日久 , 民不知兵”,当地军队难以承担剿灭流寇重任,反而致使赣吉等地寇患日益严重 , “甚至五六贼追杀数千官兵,无一人敢反戈相向者” 。
因此江西官员“移檄浙江,告急制服”,请求胡宗宪派兵入赣 。胡宗宪决定派戚继光率所部士兵入赣剿寇 。在入赣之前,戚继光上《兵机十事》 , 其中“鼓募兵”一事提到如何训练新募士兵,“新募之兵……召募到齐,须合营训练旬日” 。
这说明戚继光在入赣之前 , 曾经招募过新兵 。而后戚继光强调此次作战“兵非五千不可” 。可能此次入赣剿寇,“戚家军”人数已经扩大到五千人 。从江西剿寇归来之后不久,戚继光又被胡宗宪派往了福建剿倭,正是在福建剿倭期间 , “戚家军”再一次得以壮大 。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戚继光率部入闽 。这次入闽,“戚家军”的军队又再次壮大 。入赣剿寇时,戚继光部队是三千人,但至入闽时已经达六千人,“将正兵六千人往” 。
当时入闽剿倭的除了戚继光的六千人部队,还有戴冲霄所部的一千六百人 。戴冲霄虽然是独立作战,并不受戚继光的指挥 。但戚家军在战斗减员之后 , 往往都是从戴部补充 。“补战兵伤亡者,以中军兵代其缺,俾各营行伍无缺” 。
戚继光为了所部“各营行伍无缺”,而要从戴部补充 。这也说明虽然戴部不属于戚继光指挥,但依然可以视作其“预备队” 。因此 , 戚家军在第一次入闽时部队有所扩大,不仅从原来的四千人扩展到了六千人,同时还有一支一千六百人的“预备队” 。
2.“戚家军”的第二次扩编
戚继光班师回浙之后,福建刚刚平息的倭患再次严重 。明廷急诏俞大猷、刘显率兵剿灭,同时命令戚继光再次率部入闽作战 。在第二次入闽作战中,戚继光又再次扩编了“戚家军” 。
谭纶转任福建巡抚时,“催取浙兵,戚公亦于是月选募义乌兵入闽” 。但戚继光鉴于福建地区武备废弛,而倭患又炽 , “今贼且万余人,殊死斗” 。戚继光于是上疏请求增加募兵数量,“今处闽之策,须聚素练之精兵,新旧相兼,务足两万” 。
至于募兵数量,《戚少保年谱耆编》只说“家严奉诏命入义乌募兵,凡十六日而竣,得壮士万余人” 。戚继光自己也只是说“奉旨增募一万余名” 。这“万余人”、“一万余名”都是概数,并未提到具体数字 。
不过谭纶在言及浙兵分为上下两班时,“分为上下二班毎班务足九千名” 。上下两班各九千名说明此时活跃在福建抗倭战场上的浙兵有一万八千人,也就是说戚继光第二次入闽募兵至少一万八千人 。比起第一次入闽时只有六千人,第二次入闽戚家军的数量增加了三倍有余 。
三、“戚家军”最终成型时期1.戚继光调往蓟镇南兵数量
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调任蓟镇,与谭纶一起负责练兵、备虏事宜 。戚继光到任之后便将大部分精力放置于修筑边墙、调南兵以练军、改善武器装备等防守事宜之上,以期改变蓟镇将弱兵疲的局面 。
然而戚继光却被边镇“诸将视为缀疣”,他的种种军事设想无法落在实处 。为了能更好的贯彻自己的军事思想,戚继光一方面练兵,一方面上疏将自己的部曲旧将调往蓟镇 。
关于南兵北调的过程和原因在此就不赘述了 。但对于南兵北调的人数,却众说纷纭 。如《戚继光墓志铭》隆庆四年戚继光修筑敌台成功后,“复增募南兵两万,编伍戍之” 。而《明史·谭纶传》则云“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 。
隆庆二年(1568)五月,明廷同意了谭纶和戚继光的要求,从浙江招募三千鸟铳手赴边 。“令守仁超选募督发不得违怠致误军机各兵在途锦衣官稽督守仁等严行钤束所过不得骚扰其他悉如部议” 。八月这支三千人的鸟铳手到达蓟镇 。这也拉开了南兵北调的序幕 。
隆庆三年(1569)戚继光再次上疏请求调“于浙兵内取杀手三千 , 鸟铳手三千” 。但兵部的回答却是“南兵北调” 。但戚继光作战时常常“督南兵杀手数千名仰而攻之”,守台时也常常依靠杀手,“每座鸟铳手五名杀手五名” 。可见南兵杀手是广泛存在于蓟镇的 。
那么这些杀手是什么时候调入蓟镇的呢?隆庆五年(1571)八月,经蓟辽总督刘应节请求,明廷同意戚继光的调南兵的请求,“当遣其怀土愿归者,而更募绍、宁、金、台兵,补足九千之数” 。这九千之数应该是包含原先调入蓟镇的三千鸟铳手 。
这也就是说隆庆五年蓟镇新增六千浙兵 。这在《四镇三关志》也可以得到证明 , “六年总督侍郎刘应节巡抚都御史杨兆总理都督戚继光复请募浙兵六千名” 。只不过作者将时间记为隆庆六年 。考《明穆宗实录》隆庆六年中并没有南兵北调记载,只有“南兵九千名分派蓟永密三镇”的记载 。而这九千应该是去年北调刚到蓟镇的南兵总数 。
总之,隆庆六年明廷并没有下达南兵北调的命令 。而刘孝祖的记载显然是将隆庆五年误记为隆庆六年 。此后,明穆宗下令蓟镇不许再招募浙兵,“徵调浙兵专为防守,蓟镇他省自不得比 。以后虽蓟镇,亦不必再调请” 。终隆庆一朝,戚继光在谭纶、刘应节等人的帮助下将自己旧部陆续调任蓟镇 。
其中隆庆三年戚继光招募杀手等六千浙兵赴边的请求虽没有实现,但隆庆五年明廷还是招募了六千浙兵赴边 。而活跃在蓟镇边防线上的杀手应是隆庆五年调入 。前后两次招募浙兵,人数至少九千人 。
明神宗登基之后 , 张居正掌权 。戚继光在张居正的支持下,再次招募浙兵赴蓟镇守边 。《四镇三关志》中保留的诏书为我们揭示了万历三年至五年(1575-1577)时期浙兵轮班赴蓟镇守边的情况 。
万历三年(1575)明廷敇东路南兵参将杨文“会同吴良知将彼中赴边各兵,务足二千之数 。尔于万历三年五月初旬督兵……限七月终到蓟……三年一换,周而复始 , 以次践更” 。
万历四年(1576)敇中路南兵游击杨瑄“会同暴以平将彼中赴边各兵更兑明白,务足两千之数 。于万历四年五月初旬督兵……限七月到蓟……三年一换 , 周而复始,以次践更” 。
万历五年(1577)敇西路南兵参将丁茂“会同陈典将彼中赴边各兵更兑明白,务足两千之数 。尔于万历五年五月初旬督兵……限七月终到蓟……三年一换 , 周而复始,以次践更” 。
从这三份敇书可以看出,在万历三年至五年期间 , 明廷逐渐蓟镇完成浙兵轮班制度,三年一换 。每班两千人,两班三路共计一万两千人 。再加上隆庆一朝的浙兵,共计两万一千余人 。正好符合汪道昆“复增募南兵两万,编伍戍之”的记载 。
在隆庆、万历时期,戚继光在蓟辽总督的支持下 , 确立了浙兵轮班戍边的制度 。参与其中的浙兵大概有两万一千余人,是戚继光在浙闽训练的全部 。
2.戚继光蓟镇组建的车营
戚继光除了调南北北上之外,还在分析敌我双方优劣之后,提出建立车营的计划 。戚继光认为“虏之长技在冲突,我之所短在不能用车” 。为此,戚继光到任之后,就着手建立车营 。
隆庆二年六月,戚继光任职蓟镇总理一个月之后 , 明廷根据谭纶的请求拨款白银4.6万余两白银用于支持戚继光制造战车和火器 。至此,戚继光的车营设想终于得以实现 。
戚继光先后在蓟、昌二镇建造车营7座 。其中蓟镇东西路副总兵各一营,总督标下一营 , 巡抚标下一营 。但不久之后戚继光被降职为蓟镇总兵 , 所以昌平镇的车营就不再属于戚继光所辖 。因此可以纳入“戚家军”范围的就只有蓟镇车营 。
隆庆六年(1572)兵部侍郎汪道昆巡视蓟镇时,改成蓟镇每一路各立车营一座,共10座 。每车有士兵20名 , 分为两队 。另外还有车正一名,舵工1名 。每2车为一联,4车为一局,设白总1员 。16车为一司 , 设把总1员 。64车为一部 , 设千总1员 。2部为一营,设营将,中军 , 全营总计3109员名官兵 。
除了设立用于作战的车营,戚继光还依据行军要求设立了辎重营三座,分别驻于密云、遵化、三屯营,但受限于实际情况 , 戚继光一共在蓟镇设立车营十二座 。
四、总结在戚继光的时代,并没有“戚家军”这一词汇 。无论是官方文献还是当时的奏疏文集,在涉及到这一群体是都用“南兵”、“浙兵”、“义乌兵”等词汇代替 。直到明末时才第一次出现“戚家军” , 并且也出现了“戚家军”概念雏形 。
【戚家军是怎样组建起来的?】清代继承了明末“戚家军”概念并加以具体化,随着《明史》的传播被人广泛接受 。“戚家军”的组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发展中慢慢形成 。
戚继光在三次客兵之旅中逐渐扩大“戚家军”的数量 。戚继光在北调蓟镇之后 , 在张居正、谭纶等人的协助之下,将自己所训练的浙兵悉数调往蓟镇,同时戚继光还在蓟镇组建了车营,训练了一支火炮部队 。“戚家军”也最终得以形成,包含了戚继光在浙江所训练的浙兵和蓟镇训练的车兵两大系统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