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时候,商王以天来称呼自己,后来的几代商王都喜欢将自己比为天 。
到了西周时期开始自称为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建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于是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称呼,比如寡人,吾等等 。
春秋战国时期强调以德治国 , 寡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是个寡德之人,是对自己的一种谦称 。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在当皇帝时也自称寡人,后来的隋炀帝也自称过寡人 。
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 还修建了长城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之后又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等,种种作为都足以证明他是千古一帝 , 秦始皇认为自己需要一个另外的称呼以凸显自己前无古人的功绩 。他认为“王”已经和自己不符,而“皇”又是取自三皇 , 分别为天皇 , 地黄和泰皇,“帝”也沿袭了上古的帝位之称,也就是“皇帝”以及“始皇帝”的出现,此时丞相李斯建议其建立一个专属于皇帝自己的简称 , 便从“我”,“吾”,“朕”之中选择了“朕” 。
起先“朕”谁都可以用,就像“我”和“吾”一样只是个称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自称为“朕” 。但达官显贵更喜欢用“朕”来称呼自己,显得更尊贵更有震慑力;而普通百姓则更喜欢用“我”和“吾”来称呼自己,显得更平易近人 。
于是秦始皇选择“朕”这个字来分隔帝王与百姓,也彰显了自己高贵的地位 。给自己的称呼拟好了之后,秦始皇下令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一律不允许使用”朕”这个字 。
“朕”的象形字拆开之后,左边是舟的象形字,右边则是一个灷字 。
灷字其实在现代汉语中是极为少见的,它的原意是火种的意思 。我们知道 , 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 ,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学会了用火,因此,火一直是权力的象征,而灷字更是代表了火种的意思 , 其象征意义更加明显 。
【古代皇帝为什么自称朕?】而另一半的舟字,中华文明是从黄河流域发源的,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文明,舟就成了人们出行、捕鱼的重要工具,有了舟就能获得更大的财富,因此,舟就成了财富的象征 。
“舟”与”灷”则分别象征着财富和权力 , 于是集二者为一的“朕” , 就成了秦始皇对自己的称谓 , 这个称谓被历朝历代的皇帝沿用,一直到清朝灭亡 , 这个称呼才真正成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