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
对于丞相和宰相,可能很多朋友都弄不清楚 。丞相乃是官职名称 , 而宰相则并不是一个具体职位 , 而是对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比如唐朝初期的中书令、尚书仆射和门下侍中都是宰相 。明朝初期设有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不过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正月,朱元璋正式撤销中书省并废黜丞相 。不过在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立内阁后,六部逐渐沦为内阁下属机构,内阁大学士(尤其是内阁首辅)逐渐提高到与宰相类似的地位 。
▲明代文官形象
在明朝众多“事实宰相”之中 ,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刘珝(xǔ)算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 。据明朝吏部尚书尹旻所撰《刘珝墓志铭》记载,刘珝的脸上天生就带有一个与“丞”字很像的纹样,有一位老人看过后 , 说他必定会成为一朝宰执 。事实的确如此 , 刘珝当上内阁大学士,这个官位在古代就相当于丞相 。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刘珝,生于明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青州府寿光县人 , 从小就因聪慧好学闻名乡里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刘珝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 。明英宗朱祁镇看中了学识渊博且人品出众的刘珝,指定他担任太子朱见深的授业老师 。朱见深即位后,作为帝师的刘珝自然受到重用,先是担任太常卿,接着升任吏部左侍郎,不久又晋升吏部尚书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刘珝奉命编成《文华大训》之后,宪宗进一步擢升刘珝为太子太保、谨身殿大学士 。
▲明朝大臣剧照
当时朝廷共有三名内阁大学士,除刘珝外还有万安和刘吉,《明史》中评价三人位“安贪狡,吉阴刻 。珝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 。”意思就是说万安贪婪狡诈、刘吉阴险刻?。?刘珝相比之下要好一些,不过就是说话无所顾忌 , 在众人看来他有些狷狂急躁 。事实上,刘珝并不狂躁,他只是不肯随波逐流罢了,其正直敢言的行为就被一些人认为是“刚愎狂躁” 。
当时有一个宦官名叫梁芳,因为经常搜罗奇珍异宝献给万贵妃而颇受恩宠,然后仗着自己受宠四处胡作非为 。员外郎林俊曾经上书弹劾梁芳 , 却不料惹得宪宗朱见深大怒,最后被下狱治罪 。于是众臣都不敢再直言上谏,只有刘珝依旧极力为林俊申辩 , 最终说服宪宗赦免林俊 。
▲万贵妃剧照
在明朝中后期,经常发生“国本”之争,臣子们为让自己青睐的皇子坐上储君之位 , 常常会动用一切力量打压对方 。宦官梁芳和奸臣李孜省等人“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想要将太子朱祐樘废黜 , 便制造许多不实言论加以诋毁 。刘珝认为太子是一个严谨持重的人 , 从来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便坚持劝谏宪宗立朱祐樘为太子 。后来梁芳和李孜省等人的阴谋被揭穿,朱祐樘顺利继承皇位,最终成为一代贤君,史称明孝宗 。
▲高柳镇刘珝墓
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 , 刘珝病逝,享年65岁 。说起来,孝宗皇帝能够继位 , 作为内阁大学士的刘珝功不可没,因此在刘珝逝世之后,孝宗追赠太保、柱国,赐谥文和 , 下诏敕建墓园,并且还亲自撰写祭联“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为三朝元老”,可谓哀荣之至 。
参考文献:
【此人脸上有一奇特纹路,老者大呼:日后必为宰相,结果真的应验】《明史·列传第五十六·刘珝传》《致仕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刘公墓志铭》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欢迎加入古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培养思维、积累谈资、结交知己、收获友情 。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猜你喜欢
- 历史最悠久的微型国家,建国两百年传承五世,屹立至今仅11名国民
- 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气候恶劣不设军队,收入超俄罗斯10倍
- 日军路过大宅本想扫荡,抬头一看门上所挂物品,连忙撤兵永不骚扰
- 民国有位老太太,不识一字沿街售卖烧饼,两位总理却为其戴孝送葬
- 美军潜艇失踪75年后,意外在中国东海被发现,美国却要求禁止打捞
- 《竹书纪年》与《史记》对比,谁的可信度高?哪个才是真实的历史
- 自述:我爱上一个梳长辫子的女孩,太漂亮了,难得失恋一次
- 《两个人的小森林》苟菲告密,庄羽吃惊,虞美人的马甲彻底掉了
- 只要有这个7种表现,她一定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