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敢相信,这是一对新人的婚房吗?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
在毛乌素那片黄沙漫天飞扬的荒凉之地 , 殷玉珍用一双勤劳的手和满腔不屈的意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
她也曾试着逃离父亲的包办婚姻,她也曾试着逃离沙漠,在屡试无果以后她逐渐开始追寻起自己生命中不一样的色彩 。
青春年华的殷玉珍被父亲所逼嫁到毛乌素,婚后的她过着怎样令人叹息的生活?
从一心逃离婚姻、逃离沙漠到忠守家庭、立志治沙,殷玉珍又经历了什么?
远嫁沙漠 替父守诺有网友说,她十九岁时还在学校学习,享受着父母给她的一切,每天都无忧无虑地逍遥生活,她不会为那些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而烦忧 。
她每天听着当代流行歌曲,与同学们聊着永远都说不完的话题,很是开心惬意 。
然而,在当时尚为年少的殷玉珍眼中,她的十九岁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
当殷玉珍得知父亲要把她嫁到毛乌素沙漠、嫁给比她年龄大的贫苦农民,只是为了报恩情,她内心无比绝望和悲伤 。
报恩的方式有许多种,为何独独要牺牲一个人的终身才算报答呢?
在殷父与白家商定下婚期后的那些日子里,殷玉珍满怀痛苦与不甘,还有对她父亲的憎恨 。
夜深人静之时,她也曾扪心自问 , 难道真的要听从父母之命将自己此生埋在黄沙飞扬的毛乌素吗?
可是就算自己敢于突破桎梏 , 一向思想保守又恪守诺言的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
【19岁被迫嫁沙漠,在4㎡婚房哭7天7夜,逃婚失败用15年活成传奇】没过多久,殷玉珍就被父亲“打包”给了白家 。
别的女孩结婚都是凤冠霞帔、隆重至极,而殷玉珍却只是身着一件破旧的棉袄抵御寒冷 。
没有送亲与迎亲之人,殷玉珍骑着黝黑倔强的小毛驴,独自一人穿行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沙漠中 。
到达白家的路异常难走,每前行一步 , 殷玉珍就如刀割般伤心 。
白家没有像样的房子,一大家人蜗居在毛乌素沙漠的一处土坑中,方圆百里根本找不到第二户人家 。
白家人靠着名叫登相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果腹,再无其他可以下肚的美食 。
新婚之夜,殷玉珍呆呆地坐在地上,因为白家唯一像样的床榻仅仅只能躺下一个人 。
后来当采访人员采访殷玉珍时 , 回忆起这段时光,殷玉珍说她刚到白家的那段日子经常一个人默默流泪、难以入眠 。
期间,一场沙尘风暴把白家的土炕掩埋了,殷玉珍与丈夫一家人拼命的挖沙逃生 。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逃婚是支撑她活着的一份唯一念想 。
偶然间,殷玉珍在这了无人烟的荒漠中发现了一排疑似商贩走过的脚印,她仿佛看见了生的希望 。
她怕脚印被风沙掩盖,便从丈夫家里找了一个破盆子护住那罕见的脚印 。
她还一个人对着脚印喃喃自语 , 像是在和许久没见的亲人对话 。
她一直在期待着哪一天有人路过这里时能救她脱离苦海,这个念头直到殷父离世方才消灭 。
其实殷父也不是那般的铁石心肠,他曾去毛乌素看望女儿殷玉珍 ,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一去竟成了父女俩的最后一面 。
当他见到殷玉珍时,他呆愣在原地,如今的殷玉珍早就不再是以前那个肤白貌美、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
一双满是蚕茧的糙手 , 瘦的变样的身躯,因长期营养不良而皱纹丛生的蜡黄脸庞 。
这一切深深刺痛着殷父的心,临别时 , 殷父也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
回家没几日,殷父便旧疾发作、含恨而终了 。
殷父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自持做人必须一诺千金的信念 , 并且始终坚守如一 。
一身浩然正气的他不允许自己毁掉和救命恩人的约定,他才会狠下心肠把女儿嫁去了毛乌素那个不毛之地 。
收到父亲离世消息的殷玉珍彻底崩溃了,她赶回家见了父亲最后一面 。
回家后,殷玉珍抱着父亲尸身,心中满是不甘和愧疚,那一刻她彻底放弃了挣扎,她决定要替父亲守住这份约定 。
可能是白万祥感受到殷玉珍的不易,又或者他对殷玉珍产生了情愫 , 他对殷玉珍一直都很好,也从不对着她发火 。
人心不是铁打的 , 它也会柔弱,也会疲累,殷玉珍慢慢地敞开了心扉,接纳了白万祥 。
治沙之路毛乌素是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这一切都离不开身在毛乌素为植树造林奉献一生的治沙人 。
他们中有人病死在治沙的路上,有的一家三代、倾其所有只为治沙 , 有的人在治沙成功后仍为守护绿洲奋斗终生,而殷玉珍就是这无数奉献者中的一员 。
她在毛乌素沙漠种树的初衷是想着能抵御风沙侵袭,给她尚未出世的孩子创造一个稍微不那么艰苦的环境 。
她也梦想着 , 当沙漠中有了树林以后,她还能试着在这里播撒下能够长出麦苗、菜苗的种子 。
一开始 , 殷玉珍在土炕外的小角落种了两株小树苗,这两株树苗是母亲送给她的,饱含了爱与思念 。
殷玉珍想把土炕附近变成树林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白万祥的倾力支持,后来,殷玉珍将家里赖以生存的唯一一只残缺羊与人换了600珠幼树苗 。
她和白万祥一起花费数百天的光阴才将树苗种满了土坑的四周,遗憾的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狂风把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全部拦腰折断 。
意外没有影响殷玉珍坚如磐石的信念 , 她知道实现梦想的过程从来都不会是轻松愉悦的,她深信唯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才是打破一切艰难险阻的利器 。
她和白万祥为了改善家中用水艰难的境况 , 二人还在毛乌素沙漠里挖通了一条长长的水渠 。
眼看就要成功之际,水渠被漫天飞扬的沙尘给埋了,即将实现的美梦转眼间便化为了泡影,好似黑夜中一抹绽放的烟花般留存不住 。
为了早日实现梦想,殷玉珍在本该休息的孕期仍旧坚持种植树苗 。
最终,已快足月的孩子不幸夭折,永远离开了殷玉珍 。
很长一段时间里,压在殷玉珍心里的悲痛让她喘不过气,她只能独自崩溃 , 她只能默默抚慰自己千疮百孔的内心 。
最初只想改变自家现状的想法已变了模样,殷玉珍立誓一定要让毛乌素沙漠重现昔日绿洲,再难也绝不退缩 。
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无数次的失败始终没能打倒坚韧的殷玉珍,她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 与命运对抗 。
不知过去了多少时光,终日蓬头垢面的殷玉珍终于迎来了一丝希望之光 。
丈夫白万祥在外打工时听人说林川大院里有许多被人遗弃的树苗 , 殷玉珍得知后就连夜去搬运树苗 。
有了这6万株树苗以后,殷玉珍和白万祥丢下一切一心投入到种植树苗的大业中 。
期间,殷玉珍再次失去了一个孩子,直到90年代,她才顺利产下了儿子白国才 。
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植树造林事业,殷玉珍把白国才交给了自己年迈的母亲抚养 。
白国才在外婆和姨妈们的关爱呵护中渐渐长大,与此同时,殷玉珍的梦想也在慢慢地实现 。
失败中汲取来的经验使得殷玉珍逐渐了解了阻碍树苗在毛乌素沙漠生长的因素,她也懂得了利用风与沙的走向让树苗安全生长 。
这些树苗堪称是殷玉珍的孩子,是她在茫茫沙漠里的期望,是她平凡一生的辉煌成果 。
几十年过去了,树苗在殷玉珍的保护和养育下长成挺拔伟岸的参天大树,有了根基的树再也不会被“敌人”消灭 。
西瓜、枣、苹果等无数能结出果子的幼苗也在殷玉珍的努力下在毛乌素沙漠扎根生长,殷玉珍多年前的梦终于成真了 。
后来,当地媒体采访了殷玉珍,她成功在沙漠中种植出一片绿洲的传奇故事也传遍八方 。
各种荣誉和奖章也接踵而至,殷玉珍用自己不屈的意志和顽强力量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
其实在很久以前,毛乌素也曾是一个被青草绿树覆盖的广袤草原 。
毛乌素曾经居住着大批游牧民族 , 由于那些无知牧民不加节制的开垦放牧导致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被破坏 。
再加上那个年代各个部落间为争土地而连年战乱,铁骑踏过之处寸草难生 。
因此地面的各类植被接连消亡 , 毛乌素于时间流逝中形成了沙漠状态,生活在毛乌素的后世子孙们皆苦不堪言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遭遇到了巨大挑战 。
毛乌素沙漠的水土在不断流失,每年仅陕西榆林地区流入黄河的泥沙就多达5.3亿吨,占到黄河泥沙携带量的三分之一 。
正是因为有殷玉珍、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以及那些在背后默默为治沙事业无悔付出、不为人知的平凡治沙人,毛乌素沙漠才有了如今翻天覆地的巨变 。
治沙精神还记得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吗,在非典病毒的无情侵袭下,各行各业也受到了冲击 。
许多公司因资金困难、无法周转而破产,斛美英也是其中的不幸人 。
殷玉珍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之后 , 濒临绝境的斛美英在一次偶然中看到了这则新闻,她被殷玉珍的不服输精神打动了 。
几经辗转,斛美英和殷玉珍相识了 , 两个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
在殷玉珍的开导和帮助下,斛美英的公司渐渐走出绝境,迈向了新生 。
“谊华林”就是两人友谊的结晶,它也是殷玉珍治沙精神的延续 。
这份独特的精神能量不仅能治愈困境中的斛美英,还能激励无数在焦虑中难以抽身的每个人 。
如今白国才也从母亲殷玉珍手中接下了治沙之事 , 扛起了母亲为之奋斗终生的大业 。
还有石光银的孙子石健阳,他从爷爷和父亲的手里接下了把沙漠变绿洲的重任,这是石家三代人精神力量的凝聚 。
不管何时何地 , 老一辈人的精神都是珍贵且值得我们学习的 。
她们一直在脚踏实地的做事,他们用行动教化着后辈子孙,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她们在默默地背负着责任行进 。
从不毛之地到累累硕果,从挨饿受罪到鱼米富足,是殷玉珍等治沙人的不变初心让毛乌素沙漠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
前人栽树,后人守业,也是因为有了白国才等后代人的坚守,毛乌素沙漠变绿洲的传奇才能经久不衰退 。
人生于世间 , 想不开、一辈子在淤泥里执着是很痛苦的 。
相反 , 想开了、去追寻另一种生命之光,才能拨开迷雾窥见生命的色彩 。
殷玉珍从固有的想法中挣脱而出,才成就了她后来闪闪发光的生命 。
当我们为那些虚无缥缈的人或事去悔恨时,殊不知你将错过身边的人和身旁的风景 。
殷玉珍从起初排斥白万祥到最后接纳他,她发现了眼前人的优点和魅力,最终在艰苦的生活拥有了抚慰人心的普通“爱情” 。
这份爱情也许不轰轰烈烈,但它却能给予殷玉珍满满的安全感 。
世上的人,除了经历生死会痛苦难耐 , 其他一切苦难只不过轻微擦伤而已 。
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秒开始,你一生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早就有了它既定之命数 。
不要只想着能去惊艳谁,而是竭尽所能去温柔自己的年年岁岁 。
猜你喜欢
- 九寨沟旅游攻略自助游地图
- 出卖米洛舍维奇以换美国支持,他卖国求荣,结局比米洛舍维奇还惨
- 二战过后,希特勒手下一女护士被判死刑,临刑前向法官提无耻请求
- 你不知道,城乡教育最大的差距不是教学资源,而是好奇心和探索欲
- 她11岁被迫嫁舅舅,被称为“史上最惨皇后”,死后被臣民封神
- 俄军拿不下乌克兰,更佩服彭德怀的三大担当,或能帮俄国重整旗鼓
- 意大利二战死亡人数还不如一战?数据会说话
- 感恩母亲节作文
- 一年级母亲节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