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者是必须做出抉择的问题 。
这些问题都让人十分苦恼 , 甚至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 , 导致被询问的人十分苦恼 。
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难题,一位女子在被问到父亲和丈夫必死一个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
这位女子巧妙地给出了解决办法,从此也诞生了一个成语 。
祭仲得庄公信赖春秋时期是一个非常暴乱的时期,各国的局势都非常的不稳定 。当时周王朝衰败之后,没有人再能够震慑住天下 。
春秋时期所有诸侯都非常的蠢蠢欲动,都想要夺得天下,成就一番帝业 。
这个暴乱的春秋时期,如果有一个忠于自己的人是非常难得的 。郑庄公就有这么一个股肱之臣——祭仲,他曾率领军战胜燕军 。
周国败给郑国之后,祭仲也是唯一代表郑国慰问周王的大臣 。在春秋动乱之时可谓红极一时 , 权势滔天 。
但是在郑庄公死后,朝内没有可以与祭仲势均力敌的人,逐渐导致宋国开始走向衰退 。
郑庄公死后 , 郑昭公便继承了郑国的王位 。但是郑昭公继位之后,在位期间非常的孤立无援 。
当时的局面也非常的混乱,而他也没有治理国家的政治谋略 。
由于此时的建国非常的不稳定 , 在这个时候中国出现了长期二主并立的局面 。
这主要是有祭仲在宋国和雍姞的诱导下迎立曾质宋的公子突为郑厉公的结果 。
祭仲是郑庄公的心腹,郑庄公继位郑国王位的时候很年幼,尚且没有处理郑国政务的能力 。
他的生母武姜勾结胞弟公子段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企图篡夺郑庄公的王位 。
多年的时间里武姜以及胞弟公子段在暗中培养势力的行为一直没有间断过 。
朝臣祭仲看不下去了 , 在这个时候他奉劝郑庄公不要再忍让了,要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 。
在此之后没有多久的时间 , 庄公就掀起了内战,也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
众多的史书当中 , 并没有对这次内战进行过多的描写 , 但是祭仲等人参与其,为郑庄公赢得了胜利 。
这次内战之后,祭仲就成了庄公近臣 , 还被允许为庄公选妻 。
郑国在郑庄公统治时期 , 祭仲一直是向世人展现的是一位很忠诚的权臣 。
然而在郑庄公去世之后,祭仲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
在此之后,祭仲他的权力开始威胁到了下一任郑国天子 。
但是在当时很多人还是念及他立下的战绩的,为了回报和监督拥立的祭仲 。
郑厉公将心腹雍纠介绍给了祭仲 , 雍纠娶了祭仲的女儿 。
祭仲多次立功,再加上他是朝中元老级别的的人物,在当时可以说是要风得雨 。
郑国在当时朝中大事都要经过祭仲审阅之后,才能汇报给郑厉公 , 当时的郑厉公也不敢做出反驳 。
当时的郑国,作为一国之主的郑厉公能做的事情非常少,可以说空有头衔没有实际的大权 。
当时祭仲长期把持朝政,这个时候的郑厉公心中无比的恼火,于是郑厉公心中产生了除掉祭仲的想法 。
雍姬企图弑祭仲郑庄公死后 , 郑国原有的长子继承了王位,而次子公子突在争权中不幸失败,落荒而逃,逃到了宋国 。
公子突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公子突获得了宋庄公的支持 。
公子突向宋庄公表示:只要他能篡夺郑国的王位,那么以后郑国和宋国就能建立友谊的邦交 。
春秋时期 , 郑国是大国,一旦和郑国有社交那么也是很强悍的 。
宋庄公获得了这个橄榄枝后 , 他欣然接受了公子突的意见 。
为了帮公子突夺权,宋庄公就想到了权臣祭仲 。
利用欺骗之术将祭仲骗到了宋国,宋庄公告诉祭仲如果不服从 , 那么他的一生都会被囚禁在宋国,永无翻身的机会 。
祭仲为了保全自己,只得服从宋庄公,并协助公子突篡夺了王位 。
这也是在史书记载中的第一起废立君王的先例 。
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祭仲拥立了公子突继位为郑厉公后,祭仲也趁机将郑国的大权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祭仲的所作为为让郑厉公非常的不满,就在这时对祭仲起了杀心 , 那么安排谁去刺杀权臣祭仲更好呢?
正在郑厉公无计可施的时候,下面的谋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雍纠是祭仲的女婿 , 这可是不错的机会,可以让雍纠掩护祭仲的出行,让雍纠寻找机会刺杀祭仲不是更好吗?”
郑厉公听后觉得这是刺杀的绝好想法 。
于是暗中会见雍纠,将计划全盘告诉了雍纠 , 而且并保证刺杀成功就可以坐拥祭仲的位置,成为郑国无人可敌的第一卿大夫 。
经过郑厉公精心的安排,郑厉公会把安抚郑国百姓的名义 , 安排祭仲和雍纠一起巡逻 。
在此期间安排设宴款待祭仲 , 并安排心腹雍纠借机祭仲,这样雍纠也就顺其自然的取代祭仲的位置 。
雍纠在得知刺杀计划由自己来完成之后内心狂喜 。
他在幻想着自己胜利的样子,在幻想着自己摆脱祭仲的控制,并获得祭仲的权力与地位 。
成语诞生的背后但雍纠按耐不住性子回家喝酒进行庆祝,以为自己肯定能成功时,祭仲的女儿雍姬察觉丈夫今天的状态和平日有很大的不同 。
而且看起来还喝了不少酒,雍姬顺势给丈夫多灌了几杯,被灌醉之后在丈夫的口中得到了刺杀计划 。
这一刺杀计划让雍姬吓出一身冷汗 。
雍姬心里想到,如果自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丈夫肯定会被父亲杀死,但是如果自己不告诉父亲,那么自己的父亲也会被丈夫杀死 。
雍姬问母亲:如果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在自己的父亲和丈夫之间做选择的话 , 该如何去选择呢?
雍姬的母亲并没有多想,便直接斥责雍姬:“天底下所有的男人都可以做你的丈夫,然而在天底下能做你父亲的只有一人,无人可以替代” 。
于是在这个时候诞生了成语“人尽可夫” 。
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两个人都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物,无论做出什么选择 , 都是非常痛苦 。
这个关键时刻雍姬带着这个难题去询问了自己的母亲 。
相关史书中记载道:雍姬提问道“父与夫孰亲?”
雍姬在当时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目前的意思,即:“父一而已,人尽夫也” 。
所以在当时雍姬顿立马做出来决定 , 她要选择自己的父亲 。
雍姬与其母亲的这一番对话也就因此衍生出了一个成语 , 即“人尽可夫” 。
从字面意思来看 , 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女子是不守妇道的 。
但是在当时,人尽可夫可不是这个意思 。
当时雍姬是有能力去选择更合适的人做自己的丈夫的,但是她的父亲却只有一个人 , 也没有必要为了屈从于雍纠一人却做出伤害自己父亲的事情 。
雍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 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告知自己父亲丈夫的刺杀计划 。
虽然雍姬表述的很隐晦,她告诉自己的父亲:“雍纠家里有大院子偏偏不住 , 非说给你安排养生的农家小院” 。
叱咤战场的祭仲体会到了雍姬的言外之意 。
于是祭仲先下手为强 , 派人抓住了雍纠,并将其杀死之后,尸体扔在城墙外面示众 。
郑厉公得知计划失败居然是因为自己的心腹雍纠,将秘密说给了妻子,非常痛恨雍纠没有听自己的 。
危难之时他也没有忘记把自己心腹雍纠的尸体收起来,可以看出雍纠在郑厉公心里确实是心腹 。
在逃亡的时候郑厉公悲愤的喊道:“雍纠啊雍纠,刺杀是何等的大事,你竟然要和女人去商量!你要明白你刺杀的人是你妻子的父亲 , 你死也是活该的”!
自从郑厉公杀祭仲不成逃亡后,郑国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
郑厉公经过一路的逃亡和寻找机会,重新登上国君之位,面对支离破碎的的郑国,也是没有回天之术了 。
这个时候的郑厉公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和祭仲抗衡,为了逃离祭仲的诛杀,郑厉公只能再次落荒而逃 。
郑国不能没有君,但当时祭仲作为郑国的权臣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篡夺皇位的野心 , 于是祭仲就将之前被废除的郑昭公再次迎了回来 。
重新坐上了王位的郑昭公对祭仲也没有了曾经的那般信任 。
众人对成语“人尽可夫”的曲解史书《左传》里面有相关的记录:后世的腐儒为了固化女性形象,在当时这些后世的腐儒将雍姬母亲说的话进行了断章取义 。
这些后世的腐儒将“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变成了用来诋毁女性的成语“人尽可夫” 。
【父亲和丈夫必须死一个,咋选?此女用一句话解决,自此诞生一成语】在当时这个封建制度影响之下,女性也就十分的悲哀 。
春秋时期是父权主义社会,女性的地位是很低微的,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任何地位和权力可言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尽可夫”这一成语又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 。
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学思想逐渐出现,也被大家认可 , 汉武帝也将儒学的地位提升至官学 。
同时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女子要遵守道德观,女性的操守也逐渐变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流风气 。
当下女性要以丈夫的一切为主 。
当时女人的地位也比较低微,古人还强调着“饿死事?。Ы谑麓蟆?。
男权社会之下 , 女性只能被无限地剥削权利与地位,让这些女性完全沦为男性的附佣之物 。
结语雍姬在父亲和丈夫之间做出了选择,由此也诞生了成语人尽可夫 。
虽然在当时封建社会制度之下这个成语被赋予了贬义的意思,在当时因为这个成语的诞生,很多人也饱受了疾苦 。
人生中,我们也会面临着众多的选择,可能面对这些选择的时候,真的难以抉择,这个时候就应该遵从内心去寻找都能够得到答案 。
历史虽然是惨痛的,但是在历史们可以学到非常多的智慧,也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
猜你喜欢
- 汉武帝重用卫青,抗击匈奴,为何卫青归来后惨遭灭门?
-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四个理由
- 三国正史上,真正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仅4人,他们分别是谁?
- 大名鼎鼎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大多死得很惨烈,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 “人有三物,不与天争”:还跟老天争这些东西,注定命苦
- “身藏四气,命好福厚”:体内的这些气息,让你贵不可言
- 给宝宝起名字打分
- 店铺起名
- 商标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