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的来龙去脉 麻将起源于中国吗


麻将的来龙去脉 麻将起源于中国吗

文章插图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
根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古代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 。我国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个棋子 , 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时所用的骰子 。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博戏又分大博、小博 。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 。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其方法是:两人相对坐,棋盘为12道,两头当中为水 。把长方形的黑白各六个棋子放在棋盘上 。又用鱼两枚 , 置于水中 。比赛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 , 根据掷采的大小,借以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 。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 。成为骁的棋,便可入水“牵鱼”获筹 。获六筹为胜 。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 。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 。
汉魏以后,博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博戏中的棋子脱离琼而独立行棋,向象棋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游戏 。而博戏的琼变为五木,即五个木制的骰子,也独立成为一种博戏用具 , 称为樗蒲,以掷点分胜负 。相传当时为曹植所造的骰子是用玉制成,后改用骨制 。变五木为两骰,立方体,其六面刻点,点数从一到六,所以当时又叫“双六” 。
博戏到了唐代,骰子成为一种独立的博具 。并且由两个骰子变为六个骰子 。据《西墅记》所载 , 唐明皇与杨贵妃掷骰子戏娱,唐明皇的战况不佳,只有让六个骰子中的两个骰子同时出现“四”才能转败为胜 。于是唐明皇一面举骰投掷,一面连呼“重四” 。骰子停定,正好重四 。唐明皇大,晚,命令高力士将骰子的四点涂为红色,因此直到今天,骰子的幺、四两面为红色,其余四面都是黑色 。
自唐代后,用六个骰子合成各种名目以决胜负的戏娱方法,在当时称为骰子格 。在骰子格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最完善的戏娱用具是宋徽宗宣和年间产生的骨牌,又叫宣和牌,即现在一些地区仍流行的牌九、牛牌、天九牌 。骨牌用象牙或象骨制成,变骰子的立方体为长方体,变骰子的六面镂点为一面镂点 。骨牌有21种花色,每色都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组合而成,因此骨牌中最大为12点 , 最小为二点 。每色有两张或一张 。共32张 。
唐代中期,与骰子格同时,又有种叫“叶子戏”的游戏出现 。关于叶子戏的由来,说法不一 。唐《同冒公主传》说:“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 。”这是最早的有关叶子戏的文字记载 。其实,当时所称的“叶子戏” , 并非一种成形的游戏 。只不过是玩骰子格时记录输赢数值的纸片 。这可从欧阳修《归田录》中得到证明:“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如今之手折,凡文字有备检查者以叶子写之 。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 。”
文中所谈的叶子,就是纸片,但这种并非游戏,只是记录数值的纸片 , 后来人们就把它看成是麻将牌的鼻祖 。
麻将的基础花样源于明代的纸牌“马吊” 。顾炎武《日知录》中说:“万历之末,太平无事,士大夫无所用心,间有相从赌博者 , 至天启中,始行马吊之戏 。”到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 , 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 。
大约到了清末,纸牌增加了东、南、西、北四色风牌,每色四张 。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 。八仙桌的名称是从就餐时可以坐八个人得来的 。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两个人,逐渐形成了玩牌由四人来玩的习俗,四人各坐一方 。人们还从四方得到了启发 , 在纸牌中增加了东、南、西、北风 。
至于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可能是人们对升官发财的向往 。中就是中举,中解元、中会元、中状元,称为中三元 。发即发财,中了举,做了官,自然也就发财了 。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
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 , 感到扫兴 。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 。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 , 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 。
【麻将的来龙去脉 麻将起源于中国吗】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 , 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 。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 。麻将牌形成以后,上至朝廷 , 下至平民 , 无不喜爱 。平民百姓们也从打麻将中得到了乐趣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