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联储缩表系列什么是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在5月的会议上已经确认从6月开始缩表,但是很多人对缩表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准确,或者说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存在很大的误区 。网络上也有很多自媒体,但大部分都是没什么营养价值的片汤话 。所以我就想就这个话题写一个系列,尝试用最直白的语言,说透问题的本质 。
既然谈到要缩表,那首先就得搞明白,缩的这个是什么表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 , 这里不得不先引入会计学中的一个概念,如果你学过会计,你必然会知道一个会计恒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这个公式名下没资产怎么贷款 , 我们把负债这项从等式右边移到等式左边,这是一个简单的代数操作: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为了让问题更加容易理解,我们可以把“所有者权益”替换成“净资产”,公式就会变成:
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
这个公式看起来就显得比较好理解了,举例来说,比如我现在有200万现金,然后从银行贷款300万,购买一套价值500万的房子 , 交易完成之后,价值500万的房子就是我的资产 , 欠银行的300万就是我的负债,在房价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 我的净资产仍然是200万 。
如果这个时候,只是因为我名下的这套房子,对外宣称我的身价是500万;亦或是因为我欠银行的300万,对外宣称我欠了一屁股债 。这两种说法,不管是哪种 , 都是不完备的,因为前一种只提到自己的资产,后一种仅提到自己的负债 。所以,我们在考察经济活动的时候,必须同时观察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变化,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是全面的,用来考察这种变化的工具,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 。
如果用资产负债表来表达我购买房产之前和之后的经济状态,那么就会是如下图所示
为了彻底搞懂这个资产负债表,特别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我们需要考察以下5种场景,分别是向银行存入现金、从银行账户中提取现金、同行转账、跨行转账,以及向银行贷款 。
我们先看第一种,向银行存入现金,比如存入100元 。
存款这个动作,对我个人来说,只是资产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 100块钱从现金转成了银行存款,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对银行来说 , 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也同样增加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扩大了 。
同时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 , 我一旦把现金存入银行之后,我的资产负债表就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嵌套在了一起,我的资产对银行来说是负债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
如果是提现的话,就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 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可以如下图所示

一 美联储缩表系列什么是资产负债表

文章插图
可以看到,提现之后 , 我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没有变化,但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收缩了 。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同行转账的例子,比如我和张三在同一家银行都开有账户,我向张三转账100块 。
同行转账的过程相对来说还比较好理解,仅仅是把我银行账户中的钱划转给了张三而已,但是跨行转账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我的账号开在招商银行,但是张三的账号开在中国银行 , 那我要怎样才能转账给他呢?我们知道,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我在招行的账号上钱变少了,而张三在中行的账户上钱变多了,但是显然,招行是没有办法直接发指令给中行 , 说你把张三账户上的钱增加100 。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中介来完成清算与结算的过程,这个中介就是央行,每个商业银行都会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开有自己的账户,这个账户里的钱,就叫准备金,这个准备金就可以用来作跨行转账时的结算 。
我转账给张三的时候,我在招行账户上的钱减少100 , 同时央行会在招行的准备金账户中扣除100,增加到中行的准备金账户中,中行在收到这笔准备金的时候,会在张三的账户中增加100,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转账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嵌套在一起,准备金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资产,但是对央行来说是负债 。商业银行与央行的关系就有点像我们个人、公司同商业银行的关系类似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白,普通个人或者机构都是没有资格在央行开设账户的,这是商业银行的特权,理解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当然 , 现在央行搞的数字货币可能是个例外,这个暂不讨论 。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贷款这个场景 , 这个场景非常有意思,为了更好的了解向银行贷款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作为对比 , 我们先看下向非银行的个人或者机构借钱时,双方的资产负债表是如何变化的 。
【一 美联储缩表系列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如果向非银行机构借钱,对我来说,一旦钱到手了,我的现金或者存款就会增加,这是我的资产,同时这笔借款对我来说就是负债;对于借钱给我的人来说,他是用自有的资金借钱给我 , 所以他资产项下的现金或者存款就会减少,同时这笔贷款对我而言是负债,对他而言即是资产,所以他的资产负债表整体规模是没有变化的,这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 但是一旦我向银行贷款,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再来看下向银行贷款时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变化的情况 。
如果我向银行贷款 , 这笔贷款对我来说是负债 , 对银行来说是资产 , 这个与非银机构是一样的,没什么问题 , 但是在银行资产项下的现金并没有减少,而是在他的负债端加了一个客户存款的项目,就是说银行在完成这笔贷款的时候,仅仅是在我的账户上敲上了几个数字,这笔交易就算完成了 。这种记账手法是银行最大的秘密,银行并不是用其他储户的存款来放贷给我的,而是用我的贷款创造了存款 , 这笔存款 , 或者说钱,就是这样被无中生有的创造了出来 。
银行在完成给你的贷款的同时 , 既创造了货币,也扩张了自身的资产负债表 。我认为 , 绝大部分人对银行业务是存在很大程度的认知偏差的 , 认为银行是通过吸收公众存款 , 然后用吸收的存款放贷给需要的人,赚取存贷款利差,然而事实刚好相反,贷款不是通过存款创造的,是贷款创造了存款 。
这时 , 有的人可能会问名下没资产怎么贷款,既然如此 , 那银行为什么还要积极拉存款呢?这是因为我们有部分准备金制度,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 , 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受制于准备金的数量,通过之前跨行转账的例子就能看到 , 如果客户把其他银行账户上的钱转到自家银行账户上,自家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也会有相应的增加,准备金的增加就提升了自家银行放贷的能力,即创造货币的能力 。
在银行创造货币的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还有一个普遍的认知误区,即绝大部分人认为之前一二十年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是源于印的钱太多了 , 没地方去,这些钱不愿意去实业,去扩大生产,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房地产,导致房价的上涨,其实恰恰相反,房地产并不是超发货币的蓄水池 , 房地产本身就是创造货币的源泉 。
这也刚好解释了为什么每当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政府需要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因为房地产是创造货币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不能让他熄火 。比如最近5年期的lpr下调了15个基点,首套房的利率也下调了20个基点,很多城市的调控政策都有不同程度的松动 。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如果预期自己的收入减少,必然会控制自己的支出 , 这会进一步减少其他人的收入,如此往复循环 , 经济就会开始收缩,进入下行周期 , 这个时候,房地产往往会被选为打破这个循环的火车头 , 因为需要他成为创造货币的源泉 。有了这个源泉,创造出来的货币就会通过某种形式的支出方式在经济链条中流动,成为另外一些人的收入,这些人的收入增加,对未来景气度信心的提升,会增加自己的支出 , 这些支出又变成了其他人的收入,这样整个经济就会被盘活,经济周期就开始上行 。
这好像有点扯远了,今天就先到这里,下一篇争取把什么是美联储的扩表讲清楚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