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对0~6岁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0到6岁孩子的特别喜欢吃糖,特别喜欢脱鞋子,特别喜欢啃手指等等的一些行为问题很困扰爸爸妈妈 , 他们也是非常善于学习的 , 也学习了很多关于育儿知识,去听讲座 , 看比较好的书籍等等,同时在家里的面对孩子的问题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一开始是教育,讲道理芦苇根幼儿能吃吗,但是发现没有用 。看了很多教育书籍说要无限的允许孩子 , 所以他们也允许孩子,但是允许的,允许的,发现孩子还是不改这些行为问题,他们心里很着急,就会用一些强制性的的方法或者用比较粗暴的一些方法去吓吓孩子 , 你再这样做的话我会怎么怎么样,把糖全藏起来 。这样的方法短时间很有效,时间长了,孩子的老毛病又会出现 。其实这些行为背后的很多问题是孩子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解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才不会再犯这些行为问题 。
有的妈妈说孩子特别喜欢吃糖 , 一个孩子叫聪聪,4岁,幼儿园中班,每天放学的时候 , 他总要到校园门口的棉花糖小摊上去买一个棉花糖 。他总问妈妈,你怎么总是不给我吃糖呢 。妈妈说,其实很多时候家里还是会给他吃糖的 , 但是只要他在外面看到有糖,他像疯了一样一定要吃到为止,如果不给他买的话 , 他就会撒泼打滚,吵闹的厉害 。
今天让你不去喝水,一天不喝水感觉非常渴,第二天也不去喝水,第三天也不去喝水,当然从生命的角度来看 , 三天不喝水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 。从心理层面来讲,如果三天不喝水的话,到第四天 , 在工作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一些状况 。上班的时候就根本没有心思去写文章或者做手头的工作,你的动作非常多,你会楼上楼下跑很忙 , 其实你在找水喝 。但是别人看到你怎么很忙,心不在焉的,整个人状态很不好,跑上跑下 , 左顾右盼 。其实你的内心需求是我想喝杯水,当水来的时候,马上要喝了 , 甚至水不怎么干净的时候,你也会喝的 。因为你内在非常非常的需要了 。
这个看上去不太切合实际的例子,说明人表现出来的很多行为跟人内心的需求有非常重要有关系的,当你喝到水的时候,你跑上跑下 , 左顾右盼的这些行为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以这个例子去看孩子的行为,分析,解决孩子行为层面的问题 , 我们慢慢的去觉察到孩子内在需求,满足孩子内在需求的时候,行为层面的一些动作就可以慢慢的缓解或者解决 。
关于孩子吃糖的问题 , 成年人都会有吃糖比较甜蜜的感觉,过情人节我们会吃巧克力 。对孩子来说吃糖更有甜蜜幸福的感觉,他内心需求被喜欢,被拥抱 , 被爱,需要更多的亲密感 。这个孩子会这么喜欢吃糖,妈妈前面有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但是偶然的事故 , 失去了那个孩子 。悲伤之后,他走过来了,怀了第二个孩子,就是这个爱吃糖的男孩儿 。从心理层面来讲 , 妈妈面对了太多的悲伤,也害怕自己悲伤的部分传递给孩子,她就关闭了自己的悲伤,其实这样妈妈流淌出来的甜蜜和爱也会关闭一部分,孩子就会很少的感觉到妈妈对他的亲密,她内心很需要妈妈亲密的感觉 。但是孩子是不会用这样的语言告诉妈妈的,就用爱吃糖的行为告诉妈妈 。

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对0~6岁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文章插图
当妈妈明白之后,他对孩子就不一样了,当孩子要吃棉花糖,妈妈就不会跟孩子说 , 不可以吃糖,对牙齿不好等等,妈妈跟孩子说,今天不买了,然后孩子就撒泼打滚,吵闹,哭的厉害 。妈妈说宝宝 , 你吃不到糖心很难受,你就哭吧 , 妈妈陪你一会,慢慢的蹲下身体抱住孩子去抚摸他的背和身体 。第一天孩子哭的时间很长,差不多十分钟而且很激烈的 , 妈妈很坚定的不给孩子买糖,同时一直用很温柔的语气安慰他,抚摸他 , 差不多十分钟孩子哭着说,那你明天给我买 。妈妈说那我们先回家 。回家的那天晚上,妈妈说很奇怪,以前如果在学校外没棉花糖 , 回来他一定要吃巧克力的,,那天他没有要吃巧克力 , 这样一天就过去了 。这样差不多一个礼拜,孩子每天吵一吵要棉花糖,妈妈坚持不买芦苇根幼儿能吃吗 , 很温柔的对孩子,孩子的哭闹每一天都在缩短,半个月孩子就不大会去想到校外买棉花糖 。
孩子最大的变化是奶奶无意的提到的,孩子最近好像情绪特别好 , 不再每天跟我们吵闹了 。因为以前孩子吃不到糖,会跟家人吵闹,搞得全家出动 。现在奶奶发现孩子情绪越来越越好了 , 差不多经过了一个月,妈妈感受孩子完全好了,不会去提糖的事了,不会像以前每天不断的要糖 。
案例中看上去孩子不吃糖了,但是孩子吃到了或者尝到了一种最美的东西 , 就是爱的感觉,妈妈蹲下身体拥抱他,了解他的情绪,抚摸他的身体等等的感觉,这样的亲密感是每个人都喜欢的 。得不到亲密感的孩子 , 会表现出特别喜欢吃糖,晚上睡觉抱着被子,布娃娃等等,小孩跟妈妈或者爸爸之间的皮肤接触不够的话 , 会产生一种皮肤饥渴感 。孩子没有很大的亲密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孩子慢慢的会形成脾气暴躁或者孤单的感觉,觉得自己不被爱 , 产生自卑容易与别人产生隔阂 。如果爸爸妈妈从小对孩子有很多的亲密感,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情绪比较稳定不是完成任务的安抚,拥抱,亲密等等的行为,小孩会感觉自己被关注,被爱,慢慢长大情绪会越来越平稳 , 内心会越来越强大,他也会喜欢去关爱别人 。
一个小女孩看到糖就渴望,会去枪,她的妈妈前面有一段婚姻,有个儿子,内心非常的想念儿子 , 但是不能够经常见面,她和女儿相处的时,常常会心不在焉 。小女孩非常敏感 , 感受到了妈妈对他的那种不关注,没有亲密的感觉 。吃糖是外在的模式,如果妈妈能够关注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同时满足的话 , 这个行为就没有存在的任何价值 。孩子的行为和内心的渴望是非常关系 。
当然一般的小孩都喜欢吃糖是正常的,如果特别特别喜欢吃糖,吃糖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他正常的生活或者她的脾气很大 , 我们就要开始关注她内心需求的部分,还有些孩子特别喜欢抱玩具,被子等等,也是和孩子安全感,亲密感有关系 。
灵遁者国学智慧整理提供 。
【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对0~6岁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