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你一辆购物车,16 款「厨房神器」全测评|劝你不买

今年的双十一,复杂程度堪比高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预售、订金、尾款、满减、限购、买赠、优惠券……务求在正日子之前,先将「打工人」的钱包洗劫一轮一轮又一轮 。
透过层层叠叠的「伪装」看本质,最大折扣力度一定还是在双十一当天 。而点开亟待清空的购物车,鉴于各家适用折扣条款不一,难免需要加加减减凑凑单 —— 薅羊毛实在是个技术活 。比起在计划之外随机多买一支唇膏、一包零食,选择购入一件实用且平价的厨房小工具,也许是更合理的消费选择 。毕竟后疫情时代,人人都是「中华小当家」 。
当然,这些号称「神器」的小工具,有的「相见恨晚」,而有的「天雷滚滚」 。为避免 11 号凌晨的措手不及,「吃好喝好」编辑部提前整理出了一份厨房小工具红黑榜,为你「机智的厨房生活」助一臂之力 。
首先,从黑榜说起 。拔草之前,请默念五字真言:不买最便宜!
我们都知道,剥蒜皮费指甲 。搓一搓,滚一滚,蒜皮就能自动剥落,得到肥白的蒜瓣,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美好?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款硅胶剥蒜器 。
剥蒜器里一次最多可以放 3 ~ 4 瓣蒜 。
但实际使用起来,先不论速度不怎么快,小颗蒜瓣的皮基本脱不掉 , 大颗蒜瓣也需要依赖「大力出奇迹」,不过太大力的结果,是蒜瓣表面也变得伤痕累累,像受伤的水果那样蔫头巴脑 。
同事表示,有这个力气、这个时间 , 还不如手剥 。
普通切丝器 , 可以切黄瓜片、擦土豆丝、刨奶酪碎;而这款螺旋切丝器 , 据说能轻松旋转出蔬果「面条」,代替传统淀粉质面条,与用花菜粒代替米粒制作炒饭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轻食王者」 。
切丝器共配有 3 种刀头,满足不同食材形态的需求 。
原理上,它适用于所有长条形蔬果,比如西葫芦、胡萝卜、茄子或红薯 , 在手持蔬果旋转的过程中,食材经过两层刀片,就会被劈成细丝 。
用橙色刀头旋出的长丝较细,非常容易断裂;相较而言,红色刀头效果好一些 , 但旋出的长丝粗细并不太均匀 。
以西葫芦为例,真实使用后,我们发现它有 3 个不可调和的「雷点」:其一,旋转过程中西葫芦非常容易断掉,并不能像「卖家秀」那样,旋出均匀漂亮的长丝;其二 , 它的工作原理会导致蔬果中间核心的一整条被浪费掉,而我们都知道,这部分往往是最好吃的;其三,清洗的过程简直灾难,其中倒钩状的刀片上会留有很多食材残渣,难以通过简单冲洗来去除 。
妈妈们当然会全力抵制超市里真空包装、掺杂无数配料的机制肉丸,而一些比较有追求的妈妈,还想在食物造型上努努力 。打着「厨房好帮手,避免徒手捏肉丸」旗号的不锈钢肉丸夹似乎是两全其美的好物 。
用不锈钢肉丸夹制作的猪肉丸 。
我们也确实在筷子的辅助下,用它做出了圆滚滚的肉丸,当然这个直径 3.5 厘米的肉丸,从体积上看稍微有点大,可能不太适合全家老少食用 。
肉丸制作过程中 , 需要用筷子辅助 , 刮掉多余肉糜 。
更大的问题在于 , 这位「好帮手」实在太硌手!它的手柄用料比较薄,并且没有像大部分剪刀那样包着圆滑的塑料壳 , 加上它也不是一个省力的设计(参考初中物理知识 ——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握着它做肉丸 , 绝对是对手指耐受力的考验 。
6 颗丸子成形,我们也得出了结论:用肉丸夹做丸子 , 比传统手搓慢太多,况且如果一定要解放双手 , 借助筷子或勺子也是可以做出丸子来的 , 虽然没有模子塑造出的滚圆效果 , 手工感也是另一种食物造型思路呀 。
厨房新手大概都有过这样的困扰:直接从瓶子里倒油入锅的时候,手一抖,一个不小心就会倒多 。而喷油瓶绝对是减少日常烹饪用油量的利器 。
直接购买进口铝罐装橄榄油喷雾是一个选项,但其价格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元,要知道,在原产国,这么一瓶橄榄油喷雾的价格在 2 欧元左右 。
不锈钢 + 玻璃材质喷油瓶,容积 100 毫升 。
另一个选项 , 就是购买喷油瓶板栗脱蓬机价格是多少,然后再自行填装食用油 , 既经济又环保 。网购喷油瓶的形态、容积各异 , 品牌众多,虽然它们中大多数都可以完成「控油」的基本职能(「喷油」的形式决定了用油量一定小于直接倒油的方式),但能否实现「雾化」才是使用感上决胜的关键 。
喷油轨迹实测 。
这次我们购入的喷油瓶,卖家有图有视频,力证了它能雾化喷油的属性 。但事实是,这只喷油瓶喷出来的油,根本不是细腻均匀的油雾,而是「滋水枪」 。由此也可以断定 , 视频里展示的「油」并不是真正的食用油 —— 用它喷水还是能喷出水雾的 。
号称可以快速剥出生玉米粒的剥玉米神器 。
剥粒器在使用时相当费力 。

借你一辆购物车,16 款「厨房神器」全测评|劝你不买

文章插图
且不考虑用玉米粒制作的菜肴出现在日常餐桌上的概率(不排除有一部分人特别热爱吃松仁玉米或玉米沙拉的可能性),单从使用感上做讨论,首先它绝对是需要费些力气来操作的,否则根本转不动;其次用它剥出来的玉米粒并不完整,相当于用割草机割草,而非连根拔起,整个操作过程汁水飞溅 。
用「剥玉米神器」取得的玉米粒 。
面对这些花了大力气才得到的破破碎碎的玉米粒,也没有卖相可言,思来想去 , 大概只能用来做玉米浓汤 。但做浓汤为什么不直接购买相当廉价且保质期长的速冻玉米粒或玉米罐头呢?
剥石榴的两大难题:其一是指甲缝会弄脏,其二是石榴汁会溅到衣服 。而这款由塑料大碗、花纹过滤网、硅胶盖三部分组成的剥石榴器 , 号称「好吃又好玩」 , 使用方法如下:
? 石榴去蒂,对半切开;
? 将石榴截面冲下,放置在过滤网上;
? 盖上硅胶盖 , 用小锤子或擀面杖敲打数下 , 即可得到一碗石榴籽 。
「石榴敲敲乐」 , 外加一支小锤子 。
整个操作过程难度系数很低 , 荒谬中透着「童趣」,勉强也算得上「好玩」 。
敲出来的石榴籽还需要进行二次分拣 。
但它的 Bug 在于,敲的时候人是无法观察到硅胶盖内的情形的,力道太轻,石榴籽脱落就不完整;力道太重,石榴籽又会受伤 , 碗壁上汁水飞溅 。另外,碗中的石榴籽里无可避免地还混杂着一些果皮渣,还需要费事手动挑拣出来,才能最终得到一碗干净的石榴籽 。
顺便一提,手剥石榴其实相当简单 , 将顶盖去掉后从中间顺着纹理轻轻扒开 6 份,跟剥桔子没多大差别 。
「简单敲几下,即可开壳,妹子也能轻松开椰子」,这是这套椰子开壳器商品详情里的描述 。
不锈钢开壳器 + 橡胶锤组成的椰子开壳套装 。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只不锈钢开壳器,状似长柄量勺,不过「量勺」底部是带孔的 , 顶端一圈刀刃;一只橡胶锤,用来给倒扣在椰壳顶部的开壳器施力 。刀刃穿透椰壳,即可撬开一个 6 厘米宽的圆形开口 , 得到美味椰子水的同时,椰子壳还可以被用作炖盅 。一切看起来似乎相当科学合理 。
敲不开的椰子壳(上)和敲裂开的椰子壳 。
实际操作起来,「妹子真的敲不开!」因为开壳器的刀刃部分不够尖利,受力面积不够小 , 施力不足就刺不穿椰子壳 。换了男生继续强行敲打的结果,是椰子壳直接纵向裂开,椰子水流淌得到处都是,场面一度混乱 。
与此同时 , 这个开壳方式绝对属于「邻居找上门」系列,橡胶锤也无法抵消敲击的噪音,邻居十有八九会以为隔壁在搞装修 。
这是一个打着多功能旗号的开坚果器 。
前半截是一个铡刀设计,可以给生板栗开口;后半截是一个漏斗状夹子,专攻核桃、碧根果之类的坚果硬壳 。
用多功能坚果钳开核桃(左)和开板栗 。
使用下来,给核桃开壳的这部分还算物尽其用 , 比起钳子,它的漏斗状设计为坚果预留了充分的空间,操作起来不太容易因为用力过猛而损坏果仁,夹开后可以顺利手剥出比较完整的核桃仁 。
剥不掉的板栗壳 。
但另一方面 , 给板栗开口这个颇有赠送性质的功能就十分鸡肋了 —— 即便将板栗表面横纵各压出一道缺口,板栗皮该剥不下来还是剥不下来的 。
去除菠萝籽的方式一般有两种,要么是顺着菠萝表面肌理,用 V 型锉刀将整条肉连同菠萝籽一起铲掉,留下美观的螺旋状花刀;要么就是用挖眼夹,像拔黑头一般,将菠萝籽一个一个拔出来 , 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损失果肉 。
用菠萝挖眼夹拔出菠萝籽 。
「重复性劳动」往往是具备解压功能的,譬如游戏里重复打怪练级 , 几乎成瘾 。那选择给菠萝拔籽,是不是既避免了果肉浪费,还能起到解压效果呢?
答案出乎意料 。这个过程非但不解压,还非常容易令人感到暴躁 。所谓「重复性劳动」,务必要「无脑输出」才能起到解压效果,而使用菠萝挖眼夹的过程,需要操作者全神贯注板栗脱蓬机价格是多少,对准每一颗菠萝籽,再用适度的力道,插拔取籽 。你会迅速失去耐心,宁愿不吃这颗菠萝 。
本次「拔草」完毕 。至于什么值得买,下期「厨房神器」剁手篇,敬请期待 。
【借你一辆购物车,16 款「厨房神器」全测评|劝你不买】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