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 也是很多人为之一生所奋斗的目标 , 但是在房屋交易过程中 , 由于信息不透明、地位不对等等原因,购房者常常会遇到捆绑销售、强买强卖、质量纠纷、承诺不兑现等窝火的事情 。不少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霸王条款,一些开发商或中介有意识地逃避责任、损害购房者权益 。买过房的都知道,买房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
不买车位房子不卖给你
“3月份交的定金 , 一直拖到5月份才让我们交首付 , 这时候又告诉我们要配套购买30万元的车位,才能完成买房手续 。”这是近日市民李女士向武汉晚报反映的问题,她在武汉某楼盘购买别墅的时候 , 疑似遭遇强制销售 。
李女士介绍,今年3月份,当她得知海伦春天正在销售一批别墅 , 每平方米的价格在1.5万元到1.8万元之间 。李女士到楼盘现场考察得知,这是一批低层小楼,位置安静 。“现场看的情况,加上价格有优势,我就在3月中旬分两次一共交了5万元定金 。”李女士说 , 缴纳定金之后,售楼人员与她约定按揭买房利息高吗,在4月中旬缴纳首付,就可以办理购买手续 。
“到了4月中旬,迟迟没有接到邀约 。我主动询问按揭买房利息高吗,他们说缴纳首付款的时间推到了5月份 。”李女士说 , 5月初,她按照总房价的三成比例 , 缴纳了首付款 。这时候,售楼人员告诉她 , 因为市场和政策变化,需要李女士另外购买价值30万元左右的车位,才能继续签订购房合同 。李女士认为,这是捆绑销售,是开发商以销售车位的名义暗自涨房价 。
捆绑销售并不罕见
据小编了解,像李女士这种买房遇到捆绑销售的情况并不是特例,现实中的确有部分项目买房搭售车位和储藏室、房贷搭售理财产品等捆绑销售,更多见的则是物业费与车位管理费捆绑、买房捆绑精装修等等 。
2013年年中,刘先生看上北京天宫院地铁站附近某项目 , 从年初他就开始等待该项目,但因开盘采用精装修拆分 , 且捆绑了车位的方式出售,其所需的首付款远远超出刘先生准备的45万元 。“销售员说均价2万元/平方米,我买75平方米的户型,总价150万元,首付三成 , 也就是45万元 , 没想到精装修拆分了,还有车位,这两部分的钱是不能按揭的,必须一次性付清 。”刘先生表示 。
据刘先生介绍,销售人员告诉他,3期摇号前必须要先缴纳5000元诚意金,摇号命中的话将面临拆分合同,即:选房除了签订毛坯房购房合同(可贷款)外,还必须要签订地下停车位50年使用权(截至2061年)+精装修合同,预计费用22万-28万元之间,这两个款项必须全款支付 , 不接受贷款 。
商家声称“绑的有理”!
对于以上种种捆绑销售行为,商家却有另一番看法 。去年曾有网友反映,看房时销售顾问表示买房必须同时购买车库或地下室 。当网友疑问这是否属强迫交易时,销售人员说,很多购房者都乐意接受这种住房配售车库的方式 。因为终究会买车的,到时候车库就能用到,并且捆绑购买还会有一定的优惠 。从近些年的房价走势来看 , 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对于捆绑车位的的行为 , 也有购房者表示:“以后汽车更普及,买个车位可保值 , 将来可以和房子一起转手也可以分开卖 。”
的确,随着对二手房市场的了解 , 带车位出售的房源并不多见,中介也表示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询购房屋时也咨询车位价格行情 , 个别买家甚至指定要连车位购单位 。但是否因为在销售中所捆绑的部分能够对消费者带来收益,这种捆绑行为就应该合理合法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捆绑销售”谁动了我的选择权?
显然 , 开发商会如此无所顾忌的强行捆绑,根本原因是当下楼市居高不下的热度,正所谓供求决定市场,近半年在房贷利息低、房贷首付下降、入市门槛越来越低、二孩与户籍的放开、供小于求的市场状态、货币政策宽松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 , 多地楼市形势大好,房价上涨一触即发 。
另一个层面在于现行法规对于此类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 但在法律责任方面却没有明确具体的惩罚措施,没有相对严厉的治理 。卖方市场加上监管缺失,对此类行为的种种打击都只能说是“隔靴搔痒”,如何明确违规责任 , 建立有效惩处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才是最终途径 。
【捆绑搭售套路深 谁动了购房者的选择权?】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 双眼皮胶水怎么洗 眼皮有胶水怎么去除
- 国内大学分“8个档次”,看下有你的学校吗?前五档都比较难考
- 外贸之解读FOB和CIF的风险和优点
- 外贸人的高考:混迹外贸圈资格测试
- 含英语 外贸业务员《外贸业务基础理论》历年真题
- 外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综合卷流出,难度堪比高考!
- 毛坦厂中学送考震撼亮相,车牌91666、88辆大巴车、万人送考!
- 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继续,壮观中的心酸
- 购买房产5年后出手,至少要涨多少能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