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集 大足石刻造像中幡的作用和职能

幡是一种表示佛陀政德的庄严用具,还有祈福等作用 。在大足石刻的佛教、道教造像中,皆出现有大量使用幡的铭文和图象 。在佛教造像中,常见佛、菩萨手中持有幡,也可见飞天、赡养人持幡的造像,可见 , 幡已成为石刻造像的一个重要器物 。
铭文中记录了当时修斋时使用幡的资料,如北山五代开凿的第279号药师佛龛,在五代广政十八年(公元955年)雕刻终了后,至迟在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的四月十八日,在此举办了“修挂幡斋表白”等典礼,即在此举办了佛教典礼,典礼中还吊挂有幡 。又如北山第136号转轮经藏窟内,时为知昌州军州事的张莘民,于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在此发心镌造观音菩萨一尊,雕刻和彩画完工后,还修设圆通妙斋,并施献寿幡,希冀“国祚兴隆、阖门清吉” 。铭文明确提及幡的作用,与乞求长寿有关 。
【第85集 大足石刻造像中幡的作用和职能】宝顶山观音无量寿佛经变持幡菩萨
在大足石刻造像中 , 保留有大量幡的图象 。佛持幡的造像,可见于北山第172号地藏观音龛中,右边的一身佛像手中所持的就是幡 。菩萨造像中与幡有关的造像,如雕刻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的北山多宝塔第60号左壁的菩萨造像,在菩萨身后站立一名童子,头扎总角,双手执一幡 。据铭文可知,此身菩萨为龙树菩萨 。其后,经调查在多宝塔外部的造像中,也有相似龙树菩萨的造像(编号第91、99号),其身后都有侍女(或童子)持幡 。从这两龛造像来看,与塔内第60号龙树菩萨造像基本类似,主尊为僧人形,坐式,有龙、树、幡的组合,加之年代相同,初步可判断为龙树菩萨造像 。另外,有飞天持幡者,如五代时期的第53号阿弥陀佛龛中,背光上部左右各有一朵祥云,云中各有一身飞天,其中,右边的飞天,右腿跪于祥云上,左腿曲折踏祥云,双手于身前持幡 。
幡在这些造像中,其作用也并不是一致,如飞天持幡极大多是起装潢作用 。在此叙说幡的两种职能:一种是营建佛国的庄严氛围 。如北山宋朝的七佛龛(第107号),造像分为三层,上层为七佛像,中层为十大菩萨,下层正壁中间为一供桌,桌双侧各站立一像,左像前有一座三级宝塔,右像前有一架子,内插有一长幡,幡绕幡竿后向后飘扬 。这里的幡就装潢着佛教道场的庄严氛围;此外一种是与净士信仰有关 。如在宝顶山大佛湾观无量寿佛经变中,“下品中生”中的大势至菩萨,左手向前似作接引状,右手于身側持一长竿,竿上挂一长幡,幡上刻“随愿往生” 。
佛经也有宣说造幡能往生净士,如《灌顶经》卷十一记载:“世尊若四辈男女,若临终时若已过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劝,做作黄幡悬着刹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 。”因而,此菩萨手中所持幡,或与佛经宣说幡能往生净土有关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大足石刻保留的两尊南宋时期的带路王菩萨,其职能是引导亡者往生净土,菩萨手中所持的也是幡,此幡的功能也极大可能与净土信仰有关 。
道教造像中,也有持幡的图象 。如在南山三清古洞中心柱外有一组图,雕刻一天尊率众在云中飞行之状,其中随从者有持幡、旄、幢等仪仗 。事实上,道经中记载的幡种类多样,而且道教的醮坛典礼中,幡也是其中经常使用的,不同的科仪要设置不同的灵幡 。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第85集 大足石刻造像中幡的作用和职能”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