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网上“黑历史”,可以被忘记吗?

你有没有尝试过,在互联网上搜索自己的信息?如果别人上传了你的“黑历史”,你又删不掉,是什么心情?比如学生时代出糗的演出视频被同事们挖出来当笑话相互传阅 , 比如自己中二时期的社交媒体小号被现实中的熟人发现分享……互联网上所保存的“黑历史”,我们有权要求平台删除吗?
《四重奏》中的大提琴手世吹雀
记录了这样一位拥有完全记忆
,既展现出传播行为和档案化的汇流,又凭借数字技术海量的存储空间使得“记录一切”成为现实 。
除了记录一切,数字档案的第二个特征是易追溯、可检索 。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可以轻易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抽取出有用的信息 。查找资料不再需要去图书馆和档案馆 , 只用坐在电脑前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行 。从前,只有新闻媒体会花大力气深挖名人的“黑历史”;而现在,即使是普通人的过去也可以轻易被搜索、分享、转存 。数字档案打破了机构与个体、公共与隐私的界限,每个人都在网络世界中无意地建立着自己的公开个人档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数字技术面前个体似乎“无力遗忘”——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超忆症”患者,在未来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被自己的过去“击中” 。
02
Right To Memory
从记忆的道德责任到“档案狂热”
然而,互联网既可以是“记住一切”的超级大脑,也可以是“对抗遗忘”的技术手段 。换一个视角来看 , “难以遗忘”未必是坏事 。
以色列学者Noam Tirosh
中逐渐远离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开始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纪录片《二十二》记录了中国在世“慰安妇”的晚年生活,导演镜头下的她们过着平凡而琐碎的生活——没有激烈的控诉 , 没有刻意的煽情,这种平淡的叙事方式,是一种从“大历史”到“小记忆”的回归 。
纪录片《二十二》 。
从记忆的道德责任到“档案狂热”,鼓励用户分享、创作、参与的数字平台和数字文化使记忆在互联网中不但具有集体性,更具有连结性 。这种连结性让更多元的个体记忆得以在公开渠道被呈现和保存 , 以人群的连结对抗了遗忘 。在这个意义上的遗忘是消极的,记忆则成为一种义务 。
03
Information Explosion
数字遗忘权背后最重要的问题
无关忘却与记忆
虽然超忆症焦虑和“档案狂热”对于遗忘的态度大相径庭,但这两种心态都认为数字技术让遗忘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 , 这种认知似乎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悖 。我们总说“互联网只有七秒记忆”,曾经在网络上炒得热火朝天的明星绯闻或公共事件 , 可能几天后就不再有人讨论;一些行为不端的明星沉寂一段时间再出现时,大部分“吃瓜群众”已经不再记得他们曾经犯的错 。微博热搜也许最能体现出互联网的“健忘”——它每分钟刷新一次的周期将信息更新和遗忘的速度加快到了以分钟计 。
相较于数字技术对记忆的强化,普通个体似乎反而更能体会网络世界高速的遗忘,这是因为这两者所提到的“遗忘”并不是一回事 。前者所强调的“难以遗忘”是一个比喻:网络数据的记录是“记忆”,与之对应的删除则是“遗忘” 。这种“遗忘”的主体并不是人 , 而是网络存储空间 。在这层比喻义之外,作为回忆主体的我们所感受到的“加速的遗忘”,才是“遗忘”的原本含义 。
从个体层面上理解数字时代的遗忘,会发现“信息爆炸”正在挑战我们的记忆力:不是因为信息太少所以“忘记”,而是因为信息太多、更新太快所以“记不住” 。在这样的“后稀缺文化”
(post-scarcity culture)
中,丰富反而意味着稀缺,因为有限的注意力无法处理海量的信息 。面对数字技术的强大记录功能,人脑记忆显得无力而笨拙 。
此外,遗忘的加速不仅因为“信息爆炸” , 更是因为互联网超大容量的存档功能:所有指数级增长、飞速更新的信息,都能够被全部存储在服务器中 。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写出《社会如何记忆》的著名英国学者保罗·康纳顿,在二十一世纪转而关注现代性与遗忘问题 。他认为因信息过剩而导致的遗忘本来只发生在知识丰富的阶层,但随着大规模的档案化和信息技术的革新 , 如今这类遗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 。“被存储意味着无妨被忘记”,互联网强大的存储和搜索能力让健忘的人类有恃无恐 。
《社会如何记忆》,保罗·康纳顿 著,纳日碧力戈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数字技术对遗忘的抗拒和个体遗忘的加速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有了“记住一切”的互联网,才会有“敢于遗忘”的个人 。从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 , 外部记忆技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个体遗忘的不断加速 。
在古罗马,记忆专家们创造了各种精巧高效的记忆术
(mnemonic)
【你的网上“黑历史”,可以被忘记吗?】,试图在缺少外部记录手段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人脑记忆这种最原始的记忆技术 。书写文字发明后,随着甲骨、青铜、纸张等记忆技术的相继出现 , 信息存储对人脑的依赖有所下降,但“好记性”仍然是一门重要的技艺 。史景迁在《利玛窦的记忆宫殿》中提到,传教士利玛窦就是依靠其惊人的记忆力引起了明朝士大夫阶层的注意,并写作了介绍西方记忆术的《西国记法》 。
每一次记忆技术的革新都带来了记忆的进一步外部化和档案数量的不断膨胀 。只要将数字技术看做是记忆技术发展中的一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互联网在对抗遗忘的同时,也加速了个体的遗忘 。换句话说 , 对待数字时代遗忘的加速,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这只是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
所有外化的、物质化的记忆形式,实际上都是一种“可被记忆”的潜在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记忆技术的互联网在本质上和之前的手抄稿、印刷纸、录像带并没有什么不同 。新技术的普及推广总会引发恐慌,从“吸魂照相术”到“电子海洛因”都是如此 。
不过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 接纳技术并不代表不去思考 “数字遗忘权”背后的担忧和焦虑 。数字技术将日常交往和档案存储两个过程融合后,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所有琐事都成为可追溯的档案,当记忆的外化发展到无所不包 , 作为“遗忘动物”的人应该如何生活?归根到底,数字时代的遗忘不仅是一个有关记忆或忘却的问题,更是关于我们如何“共同生活”的问题 。“数字遗忘权”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回答,但正如欧洲法院最近的裁决那样 , 与之相关的追问还将继续 。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你的网上“黑历史” , 可以被忘记吗?”的详细内容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