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由于晋文公的一句许诺,后世出现了一个典故,这个词至今都在用

“退避三舍”是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主动躲开冲突,防止矛盾的激化 。在古代 , “舍”是一个距离的计量单位 , 一舍就是三十里 。如斯说来,退避三舍就是后退九十里了 。
行军打仗 , 向来是占尽先机的一方最易取胜 。即便有时候选择以逸待劳的方式,也只需坚守不出就好了 。两军交兵,后撤不但给敌军以可乘之机,对于己方士气来讲,也是巨大的打击,堪称是兵家大忌 。
那么,退避三舍一词是源自何处呢?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自先秦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据《左传》记载,年龄时期,晋国和楚国交兵的时候,晋文公命令晋军后撤九十里,以此来答谢楚成王对自己的恩德 。
晋文公名叫重耳,是晋国的第二十二位君王 。在当上晋国的国君以前,重耳的阅历极其坎坷 。因为,晋国产生了内乱 , 身为贵族的重耳受到了多方权势的要挟 。为了保住性命,他只能和亲信手下赵衰、胥臣等人一块儿逃往别国 。
可是,齐国、楚国、秦国等较大的诸侯国耽心引火烧身 , 都不敢接纳晋文公一行人 。无奈之下,重耳只好领着手下逃到了自己母亲的故国——翟国 。
逃亡翟国,只是重耳迫不得已的举动 。他本想等晋国安定以后便回家 , 不料新即位的晋惠公依然没法不乱晋国的事态 。更加糟糕糕的是,晋惠公对重耳颇为敌视 。晋惠公八年(公元前643年) , 晋惠公耽心重耳会回国抢夺王位,于是,派了不少刺客前去翟国刺杀重耳 。此时 , 重耳等人已经在翟国栖身了十二年 。
适应了翟国生活的他们,早就把翟国看做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 。然而 , 面对残忍的晋惠公 , 重耳等人只好再次选择流亡 。他们听说齐国国君齐桓公英明神武,爱才若命 , 于是,想要去齐国碰碰运气 , 看齐桓公能否接纳他们 。去往齐国的途中,重耳经由了卫国 。卫国的国君卫文公见重耳等人无比落魄,心中颇为不屑 。
【就由于晋文公的一句许诺,后世出现了一个典故,这个词至今都在用】卫文公尽管没有在言语上侮辱重耳,但每一顿饭只给重耳筹备粗茶淡饭 。敏感的重耳意想到了卫文公的鄙弃,于是 , 加快了去往齐国的步伐 。然而,连日的奔走,使得重耳的身体变得无比衰弱 。又坚持走了几天,重耳饿的前胸贴后背,实在是受不了了 。为了保持生存,重耳放下贵族的架子,向沿途的村民讨要食物 。
然而,看到面黄肌瘦的重耳,村民们连正眼都不看一眼 。重耳屡次讨要,他们才耻笑着将一个土块递了过去 。看着手中的土块,重耳气的说不出话来 。在重耳看来,士可杀不可辱 , 何况自己还是晋国的贵族 。他忍无可忍,立即有了轻生的想法 。随行的赵衰赶忙拦住重耳 , 耐心肠开导道:“土块代表着土地,他们给你土块,就是想要向你臣服啊 。”
听了赵衰的话,重耳长叹一声 , 然后,继续向前方走去 。
以后,重耳等人接踵来到了齐国、曹国、宋国和郑国,但都没能久长地呆下去 。离开宋国后,重耳又来到了楚国 。楚国的国君楚成王很早就听说了重耳的贤德之名,于是,对重耳等人颇为优待 。重耳过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对于这样的接待感到有些受宠若惊 。
看侧重耳芒刺在背的模样,赵衰笑着说道:“主公流亡了这么多年,呆过的国家有不少 。不说那些慢待咱们的大国,不少小国都特别歧视咱们 。现在楚成王这么尊重主公,主公万万不能推卸 。由于,这是上天要帮助主公啊 。”重耳听了以后点点头,从此便在楚成王的眼前不骄不躁起来 。
重耳心怀大志 , 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弘远抱负 。尽管身在他乡 , 但他每一天都坚持读书学习 。十几年的流亡生涯,不但使重耳的意志得到了磨砺 , 还使重耳晓得了感恩 。有一天 , 重耳恳切地对楚成王说道:“无论是奇珍奇宝,还是绫罗绸缎,大王这里都是应有尽有 。我想了良久 , 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东西来答谢大王 。”
楚成王笑着说道:“那你就要好好想一想了,之后你回到了晋国,该用什么东西往返报寡人呢?”重耳想了一会,恳切地说道:“大王的恩情我定会铭记在心,如果楚、晋两国迫不得已发动战争的话,我将后撤九十里,以此报恩 。”楚成王听了以后并无放在心上 , 但一诺千金的重耳却始终记着这件事 。
尔后,重耳回到了晋国并继承了王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以后励精图治,使得晋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逐步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 。晋国日趋强盛后 , 迅速引发了楚国的警觉 。楚国的大将子玉耽心晋文公有兼并楚国之心,于是,不断建议楚成王攻打晋国 。楚成王多次谢绝,可子玉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
长此以往,楚成王不厌其烦,只好赞成让子玉领兵出击 。晋文公五年(632年),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省范县南部)一带排兵布阵 。战役还未开始,晋文公就下达了后退九十里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晋国的一些将军颇为不满,他们皱着眉头,发着怨言:“咱们晋军是国君带领,而楚军只不过是由臣子子玉带领 。臣子不避国君也就罢了,如何国君反倒要避起臣子来呢?”
面对部下的不满,晋文公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让大军后撤 。直到后退了九十里后,晋文公才让大家停了下来 。看到晋军后撤,子玉当即令楚军发动进攻 。晋军尽管未能占到先机,但晋文公沉着地分析战况,及时让晋军避过了楚军的第一轮进攻 。接着,晋文公应用骤然刮起的沙尘掩盖晋军的踪影 , 然后趁楚军不备骤然发动进攻,将楚军断成两截 。子玉见大军首尾不能相顾,赶紧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
以后 , 晋军武断追击,将楚军打的屁滚尿流 。子玉屡次试图重整军队,但都没能胜利 。终究,神情恍忽的子玉自杀了 , 晋军博得了成功 。晋国打败楚国的音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 。周襄王还亲身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慰问晋军 。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 。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这就是“城濮之战” 。
城濮之战中,晋文公不但遵照了当年的诺言,还凭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打垮了楚军,留下了一段佳话 。作为年龄时期的第二位霸主,这“霸主”二字,他是当之无愧的 。
参考资料: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退避三舍”典故》】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就由于晋文公的一句许诺,后世出现了一个典故 , 这个词至今都在用”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