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打尖还是住店?”这打尖二字,为何是吃饭的意思?

苏东坡一辈子仕途坎坷 , 漂泊不定,以致于发出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感叹 。逆旅是客栈的古称,而客栈是现代酒店的前身,与酒店这个外来辞汇相比 , 逆旅、邸店、客栈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舟车劳顿的古代,它们是游子褪去疲惫的居住之所 。说起客栈 , 大家一定对国产剧《武林别传》印象深入,每一当有客人上门,老白便会热忱地迎上去招呼:“客官 , 打尖还是住店?。俊蹦敲次侍饫戳?,打尖是什么意思?它又是如何来的呢?
一、逆旅?邸店?客栈?
在咱们了解打尖如何来的以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与打尖亲密相关的旅店 。我国的旅店发源甚早,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官营和私营的旅店,《诗经·大雅·公刘》记载“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这里的庐旅指的就是拥有旅店性质的场所 。再如《国语》记载“阳处父如卫,反过宁,舍于逆旅羸氏”,这里的逆旅是旅店、客栈的一个古称 。
在中国旅店漫长的发展史中 , 官营旅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盘踞了主流 。西周树立以后,鼎力修建驿道,并且沿着驿道修建了“庐、宿、市”等以备休息膳食的基础设施,号为“一市二宿三庐” 。
年龄战国时期,出现了用以招待各国使臣、官吏的“诸侯馆”,还出现了用以养士的会馆,著名的战国四正人门下就设有这样的养士馆 。“宾至如归”始用于西周,到年龄战国时已成为官办、民办旅馆礼仪待客的格言,可见此时的旅店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行业 。
现在咱们在各地常见的某个机构的办事处,也其实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最迟在秦汉时期就有了相似的场所 。汉朝各郡国会在都城设立一个名为“邸”的住宿机构,供各个处所上京办事的官员栖身,这也就是“郡国朝宿之所,在京师者率名邸”,因而邸店等词最开始指的还是官营旅店 。汉朝的“邸店”也有分类,有供一郡官员栖身的“郡邸” , 也有供他国人栖身的“国邸”和“夷蛮邸” 。
从商周时期到两汉 , 尽管一直都是官营旅店盘踞主流 , 然而私营旅店也十分活跃,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旅店行业的兴起 。《汉武故事》里面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 爱玩的汉武帝微服私访,到了一个叫柏谷之处,天黑以后投宿于一家逆旅,这家逆旅的老板是个贼人,不但对汉武帝出言不逊,还想趁黑劫掠汉武帝等人,幸亏老板的老婆看出了汉武帝并不是一般人,及时救下了汉武帝 。这个故事真假与否其实不重要,但它表明在汉朝逆旅已经很普遍了 。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 , 古代的旅店迎来了发展的春季 。统治者日趋注重旅店的建设,曹操曾经下令“逆旅整设,以整商贾” 。晋代一个名叫潘岳的曾经为了旅店的事情特地给皇帝上书 , 称逆旅由来久矣,还称颂旅店的作用是“行者赖以顿止,居者薄收其直,交易贸迁 , 各得其所” , 最后潘岳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咱们描绘出了魏晋时期旅店业的盛况:“公私满路,近畿辐凑 , 客舍亦稠” 。
旅店行业的巨大利益就连当时的贵族都忍不住动了心,梁武帝之弟萧宏就在建康城内开了几十家“邸店”,此时的“邸店”已经过最初招待官员、使者转变成了商业用处的场所 。
以后的朝代里,不管是官营的驿站,还是私营的客栈,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古代游览业和商业快速发展 , 每一年赶考的士子们增进了人口流动,这些长时间奔走、舟车劳顿的旅人们需要像客栈这样一个洗去疲惫之处 。在宋朝,旅店的发展是“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大大小小的旅店在各地堪称多如牛毛 。
到了明清,那就更不消说了,《武林别传》中的同福客栈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电影《龙门客栈》中咱们可以发现,就算是荒无人烟的大漠上也有客栈的存在,尽管是虚构的影视剧,但也内含了明清时期客栈广布的历史逻辑 。
龙门客栈
然而古代旅店的功能不单单限于住宿和吃饭,一些特别的旅店还会提供存放货物、存钱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 , 明清时期以宗族、乡里为联络纽带的会馆也大量出现,这些场所成了同乡同族在外联系感情、追求帮助的最佳去处 。
二、什么叫打尖?
咱们常听到的打尖,常常出现在旅店等场所里 。然而事实上,在古代其实不是只有在客栈内才使用这个词 。在许多明清小说里咱们时常能够看见“打尖”的身影,例如《红楼梦》第十五回这样写道:“那时秦钟正骑马随着他父亲轿,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 , 请他去打尖 。”再如《二十年目击之怪现状》写道:“这回出京,在张家湾打尖 , 看见一首题壁诗,内中有两句是好的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也云:“那条登上,坐着许多作买作卖的独身客人,在那里打尖吃饭 。”
有些人乃至也会在诗词中运用到“打尖”,例如无名氏的《燕台口占》中就有两句:“点心兼可挡风寒,早出门人打小尖” 。由打尖衍生出来的还有尖站,人们往往将旅途中可以停下来休息进食之处称为“尖站”,例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就有“尖站没有个不冷清的” 。
因而可知,打尖这个词其实不仅仅限于客栈内才会使用,古人在说话、创作时都会运用这个词 , 打尖已经成了一种商定俗成的语义意味 。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这打尖二字,为何是吃饭的意思?】《清明上河图》中的客栈
清朝学者福格解释“打尖”是:“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 。”打尖的基本内涵就是停下来休息吃饭,至于这个词是如何来的,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 。
福格先是驳斥了打尖的“尖”其实不是由“半途为住宿之间”的“间”字讹误而来 , 而是由“打火”演化而来 。他认为,元明时期,人们途中在饭馆进餐称之为“打火”,而“打火”这个词在明清的小说里面也是十分常见的 。例如 , 明朝冯梦龙《喻世明言》就曾经写道:“行路饥渴,偶来一个村家歇脚,打了个火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面也曾经写过:“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西游记》第八十四回中也写:“咱们共有十个兄弟,我四个先来赁房打火,还有六个在城外借歇 。”
戏曲《西厢记》
元朝还有将饭店、客栈称之为“打火店”的 。当咱们把“打火”的含意和“打尖”的含意做一个比较时 , 就能够发现二者的含意基本相同,再加之两者的字形相近,所以福格认为“打尖”颇有可能就是从“打火”这个词讹误而来 。自从人们将“打火”讹误成“打尖”以后,就日趋习惯于“打尖”这个说法,而忘记了本来的“打火” 。
至于为何要叫打火呢?这个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古代军队中十个人为一“伙”一块儿吃饭,因而叫“打火” 。也有人认为古时人们做饭会用打火石互相捶击生火,由于做饭也就称为“打火” 。
继福格以后,清朝的李元复又在《常谈丛录》中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 他认为之前木器的穿接处容易松动脱落,因而人们往往会将木头削成小木尖插入到这些穿接处,以维持木器的不乱 , 这样的行动就叫“打尖” 。李元复猜测明清两代流行的“打尖”之词就是由此衍生而来,“度尖之义殆谓人至半途 。腹虚而力乏,得食以实之,亦如木器之加木尖也” 。李元复认为,人在行至半途吃饭以补充体力,就像给木器加木尖让其维持运行同样,因而“打尖”也就从本来的修补木器演化为了人们半途停下来吃饭 。
相较于李元复的说法,福格的说法显明更有说服力 , 也因而“打尖”是由“打火”讹误而来的说法流传甚广 。直到现代学者提出了此外一种说法,认为“打尖”既不是由“打火”讹误而来 , 也不是由木器之说法衍生而来,而是从训诂学的角度认为“打尖”之“尖”当是从“足朁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客官打尖还是住店?”这打尖二字 , 为何是吃饭的意思?”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