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名将?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北伐名将?这个问题,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两句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0 , 陈庆之
【北伐名将?】南梁陈庆之以七千白袍军,北伐取的中原三十二城 。后因孤军深入,北魏重兵攻击,终遭惨败 , 只身潜返江南 。
9,岳飞
先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十年时 , 收复河南大部,在颖昌、郾城连续击败金兀术十万大军 。可惜被昏君奸相所害 。
8,桓温
东晋名将 , 一伐前秦打到长安,二伐姚襄打到洛阳 。可惜三伐前燕遭到大败 。
7,祖逖
闻鸡起舞的祖逖,以北方流人为主力,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 。石勒也不敢越过黄河南侵 。
6,柴荣
柴荣从辽国手里收复了瀛州莫州,可以说是虎口拔牙 。但柴荣因为生?。悦挥屑绦崭从脑剖?。
5,刘裕
刘裕可以说自东晋以来北伐的第一名将 。
刘裕首先灭了盘踞在山东一带的南燕 。然后趁后秦内乱,灭了后秦 。但刘裕让自己的儿子驻守长安,被赫连勃勃攻破长安 , 是他的败笔 。
4 , 张发奎
民国时期北伐战争中,张发奎和陈枢铭的第四军,从广州出发 , 攻克武昌,击败了北方最大的军阀吴佩孚,被称为“铁军” 。
结束了旧军阀社会,影响力极大 。击败吴佩孚10万大军,战绩辉煌 。可惜仅至于湖北,所以排名第四 。
3,徐达
明初徐达和常遇春北伐,收复北京,可以说影响力很大,但战绩平平 。因为元顺帝根本就没有守大都,直接率大军逃走了 。
并且元朝的主力军队在元末的混战中大都消耗殆尽 , 徐达遇到的军事阻力其实并不大 。
2 , 李靖
李靖统帅唐军灭亡了东突厥,也可以说是初唐的第一名将 。但李靖的战绩比卫青要弱,因为李靖只是在漠南阴山一带打败了东突厥,没有深入漠北 。
并且李靖是联合了东突厥北部的薛延陀,南北夹击,才获得成功 。从战绩和影响力来说,李靖都弱于卫青 。
1,卫青
卫青和他的外甥霍去?。?应该说是汉武帝时期的第一名将 。可惜名额有限,卫青和霍去病只能共享这个名额了 。
东晋二十四名将一、谢玄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出身于陈郡谢氏,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谢玄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推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谢玄在任上,组建了北府兵 。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晋,号称百万大军 , 谢玄率领八万北府兵在肥水之战击败前秦军队的进攻,随后谢玄乘势率军北伐 , 收回黄河以南故土,后在会稽病逝,终年四十六岁,谥号献武 。
主要成就:组建北府兵 , 淝水之战大破前秦,北伐中原 。
二、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为刘弘部将 , 陶侃率军平定杜弢、张昌起义、陈敏之乱,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王敦忌妒陶侃的功劳,将他降为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后陶侃又被推举为盟主,率军平定苏峻、祖约之乱,陶侃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 , 死后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
主要成就:平定杜弢、张昌起义、陈敏之乱、苏峻之乱 。
三、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 , 字士稚,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是北方的大族,八王之乱爆发后,祖逖先后效力于诸王 。永嘉之乱时,祖逖率亲党南下避乱,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北伐 。祖逖所部军纪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 。但朝廷却因他势力强盛,对他非常忌惮 , 还派戴渊相牵制,不久祖逖忧愤而死 。
主要成就:率部北伐,收复河南 。
四、王镇恶
王镇恶(373年—418年),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前秦败亡后,王镇恶随从叔父王曜归顺东晋,初为临澧县县令,后为刘裕部将,跟随刘裕南征北战 , 击杀荆州刺史刘毅 , 平定江陵,被封为汉寿县子,后又率军消灭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被封为游击将军 。刘裕北伐后秦时,王镇恶和檀道济为前锋,攻克洛阳、潼关和长安,灭亡后秦 。王镇恶以征虏将军、冯翊太守 , 辅佐刘裕次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但被刘裕猜忌,最终王镇恶被沈田子在傅弘之营中杀害,死后追赠左将军、青州刺史、龙阳县侯,谥号为壮,配享宋武帝庙庭 。
主要成就:夺荆州、取长安,助刘裕平定叛乱,灭亡后秦 。
五、刘牢之
刘牢之(?—402年) , 字道坚,雁门太守刘羲之孙,征虏将军刘建之子,最初应谢玄之募入北府兵,为其参军,淝水之战时 , 刘牢之率五千精兵在洛涧大破梁成,在苻坚败后率军攻陷谯郡,因功晋升龙骧将军、彭城内史 , 赐封武冈县男 。后奉命救援苻丕,为慕容垂所败被召回,此后又平定了多处叛乱 。王恭第二次起兵时 , 刘牢之答应司马元显而背叛王恭,在其死后接管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及晋陵军务 。刘牢之又率军平定孙恩起义 , 后率军讨伐桓玄,听从何穆建议再次倒戈,致使司马元显被杀,桓玄掌权后刘牢之被削夺兵权,拜征东将军、会稽太守 , 刘牢之在部下离散,误以为其子被害的情况下,自缢而死 。
主要成就:夜袭洛涧 , 平定孙恩起义 。
六、桓温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出身谯国桓氏,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 , 娶南康长公主为妻,桓温任荆州刺史后 , 率军消灭占踞巴蜀的成汉政权,后独揽朝政十余年,又三次出兵北伐,一伐前秦、二伐姚襄、三伐前燕,桓温废立皇帝,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 死后谥号宣武 。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
主要成就:收复蜀地,三次北伐 。
晋朝的名臣司马炎、王献之、王导、司马元显、卢循等 。
1、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 , 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 。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 , 建都洛阳,改元泰始 。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 , 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
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
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 , 奢侈腐化 。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 。葬峻阳陵 。
2、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 。
王献之少负盛名 , 才华过人 。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 。他先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 。
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病逝,年仅四十三岁 。隆安元年(397年),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 。
3、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 , 字茂弘,小字赤龙、阿龙 。琅玡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 。
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 。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 , 共天下”的格局 。
“王敦之乱”时 , 王导拒绝王敦欲废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 。不久,又受元帝遗诏辅立晋明帝 。其后进位太保 。明帝驾崩后,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 , 并反对庾亮征历阳太守苏峻入京 。
“苏峻之乱”平定后,他驳斥众人企图迁都的念头 , 稳定局势 。此后联合太尉郗鉴继续执政 , 虽与重臣陶侃、庾亮矛盾颇重,但终无大乱 。
咸康五年(339年),王导去世,年六十四 。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 。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
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 。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 。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
4、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382—402),字朗君,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 。东晋宗室、权臣 。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孙,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之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侄 。初任中书令、尚书令,后官至骠骑大将军 。
自隆安三年(399)至元兴元年(402),司马元显曾一度执掌东晋政权 。因征调江南诸郡已免奴为客者,到建康服兵役 , 称为“乐属”,激起了孙恩起义 。
孙恩连年攻掠当时朝廷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三吴地区 , 战事不息 , 而司马元显仍贪腐不已,国库空虚下仍聚敛钱财之余亦骄傲自大 , 宠信小人张法顺,败坏朝政 。
及后司马元显讨伐桓玄,倚靠了北府军将领刘牢之,然而刘牢之倒戈投降桓玄 。司马元显兵败被捕,不久与其六个儿子一同被杀,时年仅21岁 。
桓玄由此结束了晋安帝继位以来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掌政的局面,独揽朝纲 。晋安帝复位后,追谥司马元显为会稽忠世子,赠太尉 。
5、卢循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 。东晋末年群雄之一,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 。
东晋末年,随从孙恩发动天师道信徒起兵反晋,史称“孙恩卢循之乱” 。趁着桓玄作乱之际 , 攻占广州 , 拜平南大将军、广州刺史 , 设置百官,割据岭南地区 。
义熙六年(10年),乘刘裕北伐南燕之际,发兵进犯建康 , 连败何无忌和刘毅的军队 。刘裕凯旋回师后,发兵讨伐 , 卢循兵败自杀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作品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 , 尚能饭否?
译文:
江山千古依旧 , 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 。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 。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 , 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 。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 , 想建立不朽战功 , 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 。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 , 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 。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