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度过寒冬?


相信许多人在小学时期都曾通过人教版语文教材学习过关于《黄道婆》的课文 。这位出身平凡的棉纺织家与技术专家,为推动棉制品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显著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也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在黄道婆之前,即宋朝以前,古人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呢?
一、权贵阶层
归根结底,抵御寒冷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创造热源,二是保持热量不外散 。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保持热量不外散的 。首先,他们通过改造居住环境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古代,达官贵人的府邸通常使用特殊材料建造,由建筑大师和风水师精心设计和布局 , 因此它们的保暖性能远胜于普通百姓的茅草屋和小木屋 。
众所周知,比热容反映了材料吸收或释放热量对温度的影响 。茅草、木头和油纸等常见材料 , 比热容较低;而石材、钢铁、红木、朱漆和瓦片等昂贵材料,比热容较高 。古代达官贵人的住所所用材料,可以从《阿房宫赋》中略见一斑:“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 , 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每走五步就有一座楼,每走十步就有一座阁,这些楼阁并非仅用茅草和木头就能建成 。尽管中式建筑会在地基中使用几根大横木 , 但其中心部分需要挖空并注入水,以防止虫害和腐烂,同时也起到保暖作用 。此外,外部还需涂抹一层大红朱漆,以达到防虫、防腐和保暖的效果 , 同时还显得气派美观,彰显了主人的地位 。如果说其他材料只是因价格原因让平民望而却步,那么大红朱漆则是法律上禁止平民使用,否则便是逾越 。
除了朱漆作为日常装饰和保暖外,在特别寒冷的季节,贵族们还会命令仆人往墙壁上涂抹花椒泥 。花椒泥具有室内保暖和养生的双重功效:涂抹了花椒泥的墙壁不仅能提高室内温度,而且常闻花椒的香气在中医上还有活血化瘀、促进代谢循环的作用,从而使室内更加温暖 。关于花椒御寒的记载,最著名的莫过于汉代的“椒房”,皇后居住的房子就是用花椒涂满的 , 因此出现了“椒房之宠”这个成语 。
除了建筑本身 , 他们的内部装修也非常考究,兼顾了防寒和防暑的需求,实现了冬暖夏凉 。古代没有电力 , 获取热源往往离不开火 。在冬天,宅邸内设有温暖的挂炉 , 一般为铜炉,更高级的掐丝珐琅炉也有 。炉内燃烧的炭来自西域的无烟炭,燃烧时烟雾较少,燃烧时间长 , 热量稳定 , 不易过热引发火灾 。
人体实际上是一个一直被忽视的强大热源,不断地散发热量 。有条件的人在冬天会注重食补,食用花胶鸡、羊肉煲和参鸡汤等食物,为身体提供大量热量,同时加入中草药熬汤,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促进新陈代谢,使冬天不再寒冷 。
二、普通百姓
【古人如何度过寒冬?】普通百姓的茅草房屋确实不保暖 , 油纸屋顶在大风中也容易被吹飞,这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由来 。因此,老百姓通常在穿着和盖被上下功夫 。宋朝以前,棉纺织技术尚未普及,因此没有棉被,但并不代表没有布被、麻被、桑被和葛被 。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被称为“布衣”的原因 。布虽然穿着粗糙 , 但还能用 。
然而,布衣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季节 。看着这薄薄的布料 , 也只能在春夏季节穿一下,到了秋天可能就抵挡不住了 。因此,聪明的劳动人民会将布制作成各种开口 , 填充各种蓬松的物质以保暖 。最保暖的填充物应该是各种兽毛,尤其是熊毛、鹅绒和貂毛 。成语“集腋成裘”就是将狐狸腋下的那一撮毛收集起来,填充到衣服中,这样的一件裘衣需要上百只狐狸 , 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穿得起 。
熊毛虽然保暖,但由于捕杀风险较大 , 主要供应给富人,普通百姓很少能穿上熊皮大衣或熊绒马褂 。最终,鹅绒成为了相对容易获得的保暖材料,因为普通家庭通常会养一只大鹅来看家护院 。现代羽绒服也是用鹅绒制作的,非常保暖舒适,可以说是“不是貂皮用不起,而是鹅绒更有性价比” 。
然而,鹅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通常像杀年猪一样在年底宰杀鹅,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总是“过年才有新衣服穿” 。有些家庭即使鹅绒对他们来说也过于奢侈,因此他们只能使用鸭绒;猪毛不适合做衣服,但将猪皮制成防风夹克效果还不错 。有时,人们也会选择楮皮纸制成的“纸衣”来挡风,它比猪皮更轻便 , 价格也更为亲民 。在欧洲有一句谚语:“不要用猪皮来做皇家的长袍”,每当有领主册封出身贫寒的人时,其他领主就会用这句话来讽刺他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