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奇闻:兄妹成婚的背后真相

您听闻了吗?咱们合肥最近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
“究竟是什么稀罕事呀?”
“李殿华大夫的儿子李文安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 。”
“结婚本是人生常态,有何稀奇?”
“关键在于 , 这位新郎倌迎娶的竟是自己的妹妹 。”
“此言差矣,李文安乃饱读诗书的才子,其父李殿堂亦是文人雅士,怎可能悖逆纲常伦理行事?”
“此事千真万确,我已喜获喜帖 。”
“实在荒谬绝伦,荒诞不经!”
望子成龙,这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景 。在中国古代社会 , 以官为本,成就龙身即意味着跻身官场,荣耀门楣 。在封建皇朝 , 入仕之道有二:一是赴科举,金榜题名后便顺理成章成为朝廷命官;二是花钱买官,美其名曰“捐官” 。李殿华之父身为读书人 , 自是期盼子孙能高官厚禄,光耀门庭 。然家境平平,无力为子捐官 , 唯有寄望于读书应考,日后金榜题名 。
李殿华六岁那年,父亲节衣缩食,供其入读私塾 。李殿华自幼懂事,勤学不?。?无奈连战皆北 , 六次应试均名落孙山 。眼见年逾而立,老父年迈,李殿华只得放下功名 , 扛起养家糊口之重任 。因长年累月寒窗苦读,李殿华身形瘦弱,手无缚鸡之力 , 耕作维生非其所能 。挥锄劳作未几 , 已是气喘吁吁,双手磨泡 。穷则思变,李殿华决意拜师学医,悬壶济世,以微薄诊金维系生计,虽非富贵,却也温饱无忧 。乡邻眼中 , 李殿华堪称成功人士,然其内心却自感一事无成 , 满腹不甘,终须面对现实,岁月不饶人 , 科举之路已成黄粱一梦,只得将希望寄托于儿子文安 。
李文安生于1801年,为家中幺儿,自幼发愤图强,少时足不出户,手不释卷 。见此情景,李殿华倍感欣慰,心中暗想:吾辈未能实现的鸿鹄之志,或许能在爱子身上得以延续,亦算是一种慰藉 。然而理想丰满 , 现实骨感,李文安的科举之路同样荆棘载途 。李殿华一次次送子赴考,一次次虔诚祷告,奈何命运之神似已忘却李家,李文安屡试屡败,梦想泡沫逐一破灭 。
1821年,20岁的李文安再度踏上赶考之路,已是第二次应试 。考前暗自立誓,此次再落榜,便彻底放弃 。放榜之日,苦涩依旧,梦想再度化为泡影 。无奈之下,李文安只得效仿父亲,放弃科举,因家境所限,无力支撑其继续应考 。此时,李殿华亦已心如止水 , 为子求学,耗尽家财,终究未能如愿以偿 。或许命中注定,李殿华感慨道:“祖上未曾荫及,儿孙自有儿孙福 。”
眼见儿子科举之心已死,李殿华开始筹办儿子的婚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成家立业,方能传宗接代 。然家境贫寒 , 加之李文安已过适婚之年 。古时女子十三始议婚配,男子十五便可娶妻,二十尚未婚配 , 即为大龄青年,谁家黄花闺女愿下嫁于他?对李文安有意者,多为离异之女或丧偶之妇,然古人视此类女子为不祥之人,李文安宁缺毋滥,宁愿终身不娶,也不愿娶之为妻 。
李殿华为此忧心忡忡 , 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 白发渐生 。此时,老伴灵机一动,提议道:“何不让女儿嫁给儿子?”
“你疯了不成?此举有违纲常伦理,必遭乡邻耻笑 。”李殿华闻言连连摇头 。
“女儿并非亲生,且难觅佳婿,岂不两全其美?流言蜚语,任他去吧 。”老伴如是说 。
【合肥奇闻:兄妹成婚的背后真相】李殿华沉吟良久,思绪飘回十八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黄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