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往事: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


1993年6月,在河南省扶沟县,一位临终前的老太太将她的儿女们召集至床边,她用颤抖的手指向床头柜,示意他们打开 。遵循母亲的指示 , 郎先生打开了柜子,在层层叠叠的衣物下,他发现了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 。眼见儿子拿到了布包 , 生命垂危的老太太露出了微笑,用尽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地说出:“票……票……吃……”然后安详离世 。郎先生痛哭一场后,与家人一同解开了那层层包裹的布包 。当他们看到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粮票——全国通用和地方流通的 , 粗粮与细粮的,各种面值一应俱全时,不禁悲从中来 。老太太为何在临终之际对这些粮票如此牵挂?曾经的粮票在国人的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进入了粮食定量的艰难时期 。1955年8月25日,国家颁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要求根据不同劳动强度、年龄和地域饮食习惯,为城镇居民制定口粮定量标准 。自此,粮票成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物资,这一“暂行”凭证竟意外地在中国流通了近四十年 。
根据规定,各类粮食供应凭证多达七种,包括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等 。以产粮大省河南为例,档案记载了详细的口粮分配标准:重体力劳动者的月口粮从四十至六十五斤不等 , 轻体力劳动者则在二十九至三十九斤之间 。这意味着像教师和国企职员这样的轻体力劳动者,一个月大约只能分配到三十斤的粮食,这对于多子女的家庭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
【粮票往事: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郑州大学的退休教授耿先生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他们家四口人每个月的粮食配额分别是他二十八斤、太太二十五斤、孩子们十五斤 。为了避免月末断粮,耿先生特制了一杆秤,每餐都要精确计算粮食用量 。孩子们正处于成长期,但分配的粮食连半饱都难以维持,常常在饭后嚷嚷着饥饿,恳求父母多给一些食物 。然而为了支撑到月底,耿先生和妻子不得不狠心拒绝孩子们的请求 。
在那段艰难的时期,粮票成为了真正的“硬通货” 。没有钱可以,但没有粮票却寸步难行 。全国通用和地方流通的粮票,分别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和地方区域内换取粮食 。在那个年代,粮票的价值远胜于金钱,因为它直接关联着人们的温饱问题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