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孩子勇敢并不难


想孩子勇敢并不难


想孩子勇敢并不难

想孩子勇敢并不难
勇敢和富有冒险精神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成功 , 但生活中却有不少孩子胆小懦弱,遇到困难畏缩不前 。因此,如何让孩子勇敢起来 , 成了一些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只要遵守几个原则 , 让孩子变得勇敢就并非难事 。
少一些无谓关心
【镜像】亮亮和小朋友做游戏时不小心摔倒了,他没有立即哭叫,正准备自己站起来 。妈妈却满脸惊慌地跑过来,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 “摔疼了没有啊? ”亮亮突然大哭起来 。
【解析】家长的过度关心和呵护成了培养孩子勇敢品质的一大障碍 。这些无谓的关心会让孩子认为“原来这件事这么严重,我肯定会很难过! ”这种错觉让他失去对问题和自我能力的正确把握,即使面对一些自己能够克服的困难,也会因没有自信而丧失勇敢面对的勇气 。
【提示】生活中,家长应适时“冷漠” , 给孩子独立面对困难的机会,锻炼独立性和自信心 。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如果情况并不严重 , 家长就应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这样,当孩子下次再摔倒时,就会勇敢地自己站起来了 。
少一些威胁恐吓
【镜像】玲玲不好好吃饭,爸爸忍不住发火了:“再不吃把你送给别人! ”玲玲吓得乖乖端起碗来 。以后,爸爸便常用这一招来对付玲玲 。渐渐地 , 玲玲变得心神不宁,胆子越来越小了 。
【解析】孩子关于 “恐惧”的体验是后天形成的,来自家长的威胁和恐吓是形成孩子恐惧体验的主要来源 。学龄前孩子 。对家长的依恋性很强 , 如果动辄扬言“不要你了”,孩子容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变成内向胆小的 “惊弓之鸟” 。
【提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依靠威胁和恐吓,应善于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例如孩子吃饭时总是把饭菜掉到餐桌上,家长首先要通过赏识和鼓励 , 促使孩子改进缺点,比如:“你已经比以前好多了 , 继续加油,就能成为一个节约粮食的好孩子了 。
多一点亲身体验
【镜像】4岁的明明忽然发出一声尖叫,站在那里不敢动弹,原来路上有条蚯蚓 。妈妈对明明说:“蚯蚓不会伤害人,来,你碰碰看 。”妈妈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蚯蚓,说:“你是男子汉,还害怕一条小虫子吗? ”在妈妈的鼓励下,明明把蚯蚓捏了起来 。“宝贝真勇敢!”在妈妈的夸奖下,明明高兴地笑了 。
【解析】孩子往往会因为对事物缺乏了解而产生恐惧 , 另外,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也来自家长的影响,比如,妈妈看到蟑螂时连声尖叫,孩子就会因此觉得蟑螂是个可怕的东西 。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害怕就任由他远离事物,不给他观察和接触的机会,只会让他对这些事物产生更深的恐惧心理 。
【想孩子勇敢并不难】 【提示】当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时,家长应先教给孩子相关的知识,让孩子明白这个事物并不可怕,然后再通过亲身示范,鼓励孩子自己去感受和体验,从而消除恐惧感 。如有的孩子害怕小动物,家长可以给孩子讲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然后通过示范和这些小动物相处的方法,鼓励孩子去亲身接触,这样 , 孩子的恐惧就会烟消云散了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