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用什么茶用什么茶
法国红茶?

法国是较早接触到茶叶的欧洲国家之一,早在1636年首批茶叶就抵达了法国巴黎,这比英国最早接触到茶叶的时间足足要早22年之久 。但长期以来,法国人均茶叶消费量远较英国为低 。近几十年来,法国悄然兴起一股茶文化热,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 。目前,法国已是欧洲的第四大饮茶国家,人均茶叶消费量仅次于爱尔兰和英国,和德国相差无几 。
相对来说,国外的红茶大多是拼配的 , 国内的红茶以原叶茶为主 。

茶起源于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 许多国家的人都爱喝茶,茶的品种、喝茶的方法千奇百怪.
1、日本
虽然最早从中国引进茶 , 但日本人却发扬了“茶道” 。这主要作为接待外宾,或与同行们聚会时进行的一种礼仪 。
大多数日本人爱喝蒸青绿茶或乌龙茶,几乎所有家庭都习惯饭后一杯茶 。如果出差在外,会多饮罐装茶饮料替代 。
此外,日本人认为喝红茶是一种好客的表现 , 不少家庭以拥有珍贵茶具和高档红茶而自豪 。除了牛奶红茶、柠檬红茶,还爱喝各式水果红茶,甚至有添加香料、酒精的花式红茶 。
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种植和出口茶叶的大国之一,尤其是红茶 。印度人特别喜欢浓味的加糖红茶,有的还会加入牛奶、姜、小豆 。另外,他们还有一种十分奇特的饮茶风俗——舔茶 。把茶斟在盘子里,伸出舌头去舔饮,果然与手抓饭的饮食习惯有异曲同工之妙 。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同样也是产茶大国,排在中国、印度之后,茶叶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斯里兰卡人酷爱喝又苦又涩的浓茶 。小爱记得几年前,中国的白领圈很流行喝锡兰红茶,喝起来有些花香味,跟中国的相比不够醇厚,但多了些清芬,所以丝袜红茶和鸳鸯冰茶就是用它作为原料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一个饮茶成风的国度,年茶叶进口量居世界第三、四位 。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 , 居民几乎为清一色的穆斯林,由于教律森严,不许酗酒 , 加之气候炎热,又多食用牛羊肉和乳类,因此,长期以来养成了以茶代酒、以茶消腻、以茶提神、以茶为乐的饮茶习俗 。多数人爱好英式红茶,饮用时佐以糖、牛奶、柠檬片,伴以糕点 。烹茶方式多以用炊煮为主 。
土耳其
土耳其人好客热情,主人常以一杯土耳其茶或苹果茶招待客人 。土耳其茶虽浓郁但较苦 , 但酸酸甜甜的苹果茶却是男女老少都爱 。小爱去过伊斯坦布尔 , 那里的菜口味很重,估计常喝苹果茶能解腻 。
伊朗
在伊朗 , 到处都是散发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茶馆,这大概跟古代丝绸之路时中伊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很大关系 。伊朗人最喜欢的也是红茶,不但茶汤要呈红茶 , 连茶杯也要求是红色的,而且是红色的玻璃杯 。这样,茶汤颜色与茶杯颜色相应成趣,艳丽别致 。给客人喝的茶杯底不能有茶渣,茶汤必须是热的,还得具有浓郁茶香 。伊朗人还有个饮茶习惯——含糖啜茗 , 即先放方糖在嘴里,然后才啜饮茶汤,为的是消除苦涩 。他们不爱加牛奶 , 怕失去红茶的原本茶香 。
内蒙古
以肉食为主的蒙古人,几乎餐餐都喝茶,喝砖茶 。这种砖茶是一种制成块状的茶,沏时敲一小块放入锅内加水煮开,不能简单地用开水沏泡 。煮时还要加一些盐和牛奶、羊奶、奶油,煮成奶茶 。这种用配料煮成的砖茶很受草原牧民的欢迎,也是待客的上品 。
泰国
在气候炎热的泰国 , 当地人喜欢冰茶,即在热茶中放入一些冰块 。在泰国北部与中国云南接壤的地区,炎热潮湿,所以人们喜欢吃又香又凉的腌茶,这是一道菜 , 吃时将它和香料拌和后,放进嘴里细嚼 。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这两个国家的人喜欢喝肉骨茶,很多粤餐厅和南洋菜餐厅,都有这道菜 。肉骨,多选用新鲜带瘦肉的排骨、猪蹄、牛肉或鸡肉进行烹调,放上党参、 枸杞、熟地等滋补名贵药材,使之清香味美、富有营养 。而茶叶则大多选自福建产的乌龙茶,如大红袍、铁观音之类 。
印尼
印度尼西亚人在午后最喜欢来一杯冰茶 。通常用红茶冲泡而成,再加入一些糖和作料,比如水果、酒精等,随即放入冰箱,随时取饮,冰爽可口 。小爱在巴厘岛喝过当地的冰茶,无甚特色,就是红茶加冰加水果 。
越南
越南毗邻中国广西 , 饮茶风俗与中国广西相仿 。但当地人喜欢饮一种特殊的玳玳花茶 。把玳玳花晒干后,放上3-5朵,和茶叶一起冲泡饮用,绿中透出点点白的花蕾 , 煞是好看 , 喝起来又芳香可口 。
韩国
茶文化亦是韩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韩国茶礼讲究以礼相待、以诚待人 。韩国人将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神农氏称作茶圣,为纪念茶圣,韩国人还专门编排出“高丽五行茶”茶礼仪式 。现代韩国年轻人常喝的是大麦茶、玄米茶,浓郁的麦香具有减肥消腻的功效 。
###其它资料参考###欧美国家茶俗 - 美国茶俗
美国人饮茶的习惯是由欧洲移民带去的,但美国人饮茶没有欧洲人多,饮茶方法也与欧洲大体相仿 。美国饮茶属清饮与调饮两种,大多喜欢在茶内加入柠檬、糖及冰块等添加剂 。不过,美国毕竟是个相当年轻的国家 , 所以饮茶没有欧洲那么讲究 。加之美国人生活节奏很快,喜欢方便快捷的饮茶方式,故以冰茶、速溶茶要水罐头为主 。美国人很喜欢中国茶,中美之间茶的贸易几乎是伴随着美国这个国家的诞生而同步开始 。美国年从中国进口茶叶占茶叶进口总量20%以上 , 以红碎茶和中、低档绿茶为主 。其饮茶较多品种为袋泡红茶、冰茶、添香茶和草药茶为主 。近年来,随着绿茶保健功能逐步揭示,美国又掀起“中国绿茶热” 。美国国家卫生部和有关团体还专门召开“茶与健康”的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中国茶文化周和中国茶文化研讨会,在纽约还成立了全美国际茶文化基金会,从事茶文化的宣传与中美茶业交流的协调与组织工作 。许多著名大学 , 都举办中国茶专题讲座,有的还投入巨资进行茶叶保健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
美国地处北美洲中部 , 当地饮茶,18世纪以中国武夷岩茶为主 , 19世纪以中国绿茶为主,20世纪以红茶为主,80年代以来,绿茶销售又开始回升 。然而,作为热饮料的茶 , 美国人却演变成冷饮冰茶 。
在美国 , 无论是茶的沸水冲泡汁,还是速溶茶的冷水溶解液,直至罐装茶水,他们饮用时 , 多数习惯于在茶汤中,投入冰块,或者饮用前预先置于冰柜中冷却为冰茶 。冰茶之所以受到美国人的欢迎 。这是因为冰茶应顺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人们不愿用花时热泡的方式喝茶 。而喝冰茶时 , 消费者还可结合自己的口味 , 添加糖、柠檬,或其他果汁等 。如此饮茶,既有茶的醇味,又有果的清香,尤其是在盛茶,饮之满口生津,暑气顿消 。
冰茶作为运动饮料,也受到美国人青睐 。它可取代汽水,既可在运动时解渴,又有益于运动员恢复精力 。人体在紧张劳累的体力活动之后,喝上一杯冰茶,自然会有清凉舒适之感,并且使精神为之一振 。
美国人也喝鸡尾茶酒,特别是在风景秀丽的夏威夷,普遍有喝鸡尾茶酒的习惯 。鸡尾茶酒的制法并不复杂,即在鸡尾酒中,根据各人的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红茶汁 , 就成了鸡尾茶酒 。只是对红茶质量的要求较高,茶必须是具有汤色浓艳,刺激味强 , 滋味鲜爽的高级红茶,认为用这种茶汁泡制而成的鸡尾茶酒 , 味更醇,香更高,能提神,可醒脑,因而受到欢迎 。
欧美国家茶俗 - 法国茶俗
法国 , 位于欧洲西部,西靠大西洋 。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 。17世纪中期在法国《传教士旅行记》中,叙述了“中国人之健康与长寿,当归功于茶,此仍东方常用之饮品 。”以后 , 几经宣传和实践,激发了法国人民对“可爱的中国茶”的向往与追求,使法国饮茶从皇室贵族和有闲阶层中 , 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内容 。
现在,法国最爱饮的是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 。饮红茶时,习惯于采用冲泡或烹煮法 , 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或一小包袋泡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 。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流行在饮用瓶装茶水中时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还会在茶水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 , 做成清凉的鸡尾酒饮用的 。
法国人饮绿茶,要求绿茶必须是高品质的 。饮绿茶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一般要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 , 做成甜蜜透香的清凉饮料饮用 。
花茶,主要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其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习惯于用茶壶加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作料 , 推崇清饮 。80年代以来,爱茶和香味的法国人 , 也对花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年来,特别在一些法国青年人中,又对带有花香、果香、叶香的加香红茶发生兴趣 , 成为时尚 。
沱茶 , 主产于中国西南地区 , 因它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 , 所以也深受法国一些养生益寿者特别是法国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 , 每年从中国进口量达2000吨 , 有袋泡沱茶和小沱茶等种类
###其它资料参考###法国是较早接触到茶叶的欧洲国家之一 , 早在1636年首批茶叶就抵达了法国巴黎 , 这比英国最早接触到茶叶的时间足足要早22年之久 。但长期以来 , 法国人均茶叶消费量远较英国为低 。近几十年来,法国悄然兴起一股茶文化热 , 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 。目前 , 法国已是欧洲的第四大饮茶国家,人均茶叶消费量仅次于爱尔兰和英国,和德国相差无几 。但学术界对于法国茶文化的关注却较少,目前笔者尚未检索到系统论述法国茶文化的论著 。本文对法国茶文化的演变进行了初步考察,旨在引起学术界对法国茶文化研究的关注 。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一、大革命爆发之前的法国茶文化
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的茶文化已经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的法国茶文化具有典型的宫廷贵族性 。茶被视为一种贵族饮料,基本上只在宫廷和贵族等社会上层中流行 。在普通法国人眼中,茶甚至成了法国王室的象征 。
(一)茶叶的早期输入
1636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商人把中国的茶叶转运至法国巴黎,法国人开始接触到茶叶 。法语中,开始有了“茶”一词 。由于茶最早是由荷兰人转运至法国的,因此法语中“茶”(the)和荷兰语中的“茶”(thee)一样,都源于福建厦门的闽南话“茶”的发音“te” 。1700年8月3日,一艘名为阿穆芙莱特(Amphitrite)的法国船只,从中国运回丝绸、瓷器和茶叶等 , 拉开了中法茶叶直接贸易的序幕 。此后,往来于中法两国,运送茶叶等货物的船只逐渐增多 。但这一时期法国的茶叶进口贸易尚未独立开来,多是和其他货物一起输入法国的 。1728年(清雍正六年),法国首次在广州建立商业据点[1](P.478),从中国收购茶叶等货物更为方便快捷 。
(二)社会上层接受饮茶
茶叶传入法国初期,医药界曾一度反对饮茶 。1648年,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巴黎医生归·巴丹(Gui Patin)说茶是不适于本世纪的奇物,而一些法国医生却认为茶叶中含有一些可能的医药成份,于是医药界人士展开笔战 。1648年,毛芮斯特(Monsieur Morisset)医生曾撰写一篇论文,宣称茶叶具有精神上的兴奋刺激作用 。可惜,这份论文在他提交给巴黎大学之前,就被一些激烈的反对草药的官员们焚烧了!
不久,饮茶有利于健康的观点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约在1653至1666年间,法国神父亚里山大·德·科侯得斯(Aiexander de khodes)在所著的《传教士旅行记》中,称:“中国人之健康与长寿,当归功于茶 , 此乃东方常用之饮品 。”1657年前后,教育家塞奎埃(C.Seguier)、医学家德雷斯·鸠恩奎特(Dthis Jonguet)等人也极力推荐茶叶 , 赞美茶是能与圣酒、仙药相媲美的仙草 。1685年 , 菲利普·西尔韦斯特·杜福尔(Philippe Sylvestre Dufour)出版了《关于咖啡、茶与巧克力的新奇论文》(the Traites Nouveaux et Curieux du Cafe, du The et du Chocolat)一书,这是在法国最早论述有关茶叶的书籍之一 。书中称赞茶叶是医治头痛及帮助消化的妙叶 , 它甚至可以当作处方笺来开 。
在法国,最早接受饮茶的是皇室贵族 。在茶叶刚刚输入法国之际,由于价格昂贵,茶叶被视为奢侈品 。饮茶的皇室贵族一般也是将茶视为医治疾病的“万灵丹”和“长生妙药” 。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祖父马萨林枢机主教(Cardinal Mazarin)患有痛风病,他坚信经常喝茶可以减轻他的病痛,经常喝茶使他愈来愈喜欢品尝茶的风味 。“太阳王”路易十四是从1665年开始喝茶的,他也认为喝茶有助于减轻痛风病情 。更有趣的是,他听说中国人和日本人因喝茶而从来不患心脏病 。
由于皇室的倡导,饮茶逐渐在法国巴黎上层社会中流行开来 。路易十四时代的史学家德·塞维涅夫人(Madame de Sevigne)在作品中经常提到喝茶 。她曾经写道:“看看塔兰托(Tarente)公主……她每天都喝12杯的茶……,所以她所有的病都痊愈了 。她告诉我说 , 德·兰德格拉弗伯爵(Monsieur de Landgrave)先生每天早上都要喝40杯茶;但是他的太太可能也喝了30杯左右 。不是,是40杯 。她太太本来快要死了,就是因为喝茶,所以又活过来,现在还活生生的在我们眼前呢!”[2]
进入18世纪,饮茶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观念在法国上层社会中仍盛行不衰 。1713年,巴黎出版了法国远东学家雷瑙杜德(Eusèbe Renaudot,1646-1720年)翻译的《印度和中国古代记事》(Aucient Account of India and China,该书为9世纪的两个阿拉伯旅行家讲述 , 附有注释和插图) 。在书中,雷瑙杜德称:“中国人以饮茶防百病,休忒亦很相信茶有治病效能,1718年刊行自传《备忘录》,说茶治愈了他的胃病和眼炎 。”[1](P.369)茶叶在巴黎及凡尔赛逐渐赢得了许多热情的支持者,正如帕拉?。≒alatine)公主在1714年评论说,中国的茶叶在巴黎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就好比西班牙人爱好巧克力的情况一样 。当时的皇家大臣主管马萨林(Mazarin)、剧作家拉辛(Racine)、知名作家德·让利斯夫人(Madame de Genlis)都成为爱好茶道的人士 。
(三)法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
与欧洲的其他国家相比 , 法国的茶文化形成较早 。其原因在于,“浪漫的法国人在接受中国茶产品的同时,能够从精神领域中去体验茶文化的品味和情调”[3] 。早在17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就把中国茶视为贵族饮料,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喝茶,常常探讨茶的品牌品色 , 时常传递来自中国的茶信息,他们总是试图从茶叶本身搜寻一种神秘的文化迹象 。
除清饮茶汤外,法国人开始尝试其他的饮茶方式 。路易十四时代的史学家德·塞维涅夫人曾报告说,德·拉·布利埃侯爵夫人(Marquise de la Sabliere)开始尝试往茶中添加牛奶的喝茶方法[2] 。这种新的品茶方式,很快还传到了英国 , 大受英国绅士们的欢迎 。
在饮茶品茗的过程中,文人们开始了以茶为对象的文学创作活动 。1709年,休忒(Pierre Daniel Huet)在巴黎发表其拉丁文诗章,以悲歌的诗句咏茶 。1712年,法国文学家蒙忒(Peter Antoine Mitteyx)作《茶颂》 , 诗中歌颂茶德道:“天之悦乐惟此芳茶兮,亦自然自真至实之财利 。盖快适之疗治兮,而康宁之信质……茶必继酒兮,犹战之终以和平 。群饮彼茶兮 , 实神人之甘露 。”[1](P.365-366)
二、大革命至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茶文化
法国大革命后 , 随着贵族阶级的消失,茶叶也不再被人们视为贵族饮料,饮茶之风在广大民众中逐渐推广 。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 , 普通法国人仍很少饮茶 。饮茶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及英、美、苏诸国的侨民 。在普通法国人的眼中,茶和保健药剂大致可以划上等号,它只适宜于感冒或者消化不良时饮用,或是女士们为保持苗条身材而饮用的减肥饮料 。
(一)茶叶的输入与茶树的试种
1.茶叶的输入与销售
法国最早进口的茶叶是中国的绿茶,随后乌龙茶、红茶、花茶及沱茶(砖茶)等相继输入 。19世纪以后,随着斯里兰卡、印度、印尼、越南等国试种茶叶成功 , 这些国家的茶叶也相继进入法国市场 。
19世纪中叶,专营茶叶进口贸易的茶商开始在法国出现 。1854年6月1日,玛利阿奇兄弟(Mariage Freres)茶叶公司在巴黎成立 。公司的创始人为玛利阿奇家族的亨利和爱德华(Henri and Edouard Mariage) , 玛利阿奇家族祖上即有经营茶叶进口贸易的传统 。亨利和爱德华的祖父让·弗朗索瓦·玛利阿奇(Jean-Francois Mariage),大约在1700年以后,就在巴黎北部的里奥(Lille)做茶叶、香料及其它海外货物的进口贸易 。他死后,他的四个儿子,路易斯(Louis)、埃米(Aime)、查尔斯(Charles)和奥古斯特(Auguste),继续做茶叶等海外货物的进口贸易 。亨利和爱德华兄弟是埃米的儿子 。在亨利和爱德华兄弟的经营之下,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 。在经营中,玛利阿奇兄弟茶叶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商标:随意调配茶 。1860年,该公司成功研制出巧克力和柑味茶(Chocolat des Mandarins)的调配秘方 , 这是一种与巧克力相调配的茶,它大打健康牌,以此招揽顾客,获得了很大成功 。
在国内茶叶零售方面,早期茶叶多由药房或杂货铺、食品店兼营 , 后来才在巴黎等地出现了一些专营茶叶或以茶为主的商号 。
2.茶树的试种
茶树自中国移植日本、印度、孟加拉国等国成功后,各国争先试种 。法国也加入了试种国的大军 。1790年左右 , 伦敦花木商戈登(Gordon)赠送给巴黎勒舍里耶(Le Chevalier)茶树一株,是为法国第一株茶树 。1938年,巴黎国立自然博物院植物技师居耶曼(Guillemin)接到巴西农商部赠送的茶树3000株 , 其中成活的不及一半,但植物园很注意保护 。后试种于沙姆(Saumur)和安格斯(Angers)海岸,试验其土壤、气候是否适合种茶 。结果表明有生长可能,但品质较劣,不能获得商业性的成功[1](P.115) 。之后,法国停止了茶树的试种 。
###其它资料参考###1、红酒,基本上一顿饭一瓶,也有人一顿饭一个人一瓶 。如果警察查酒架,不超过一杯就是合法的 。
2、自来水 。如果去餐馆吃饭,说来点儿水 。服务生会拿着罐子去龙头那儿给你打一壶 。我们在家里也是喝自来水的 。
3、苏打水 。比较好的就是Perrier的 。一般人家就买点儿家乐福牌的什么的,便宜点儿 。不过好像里面的矿物成分不是太一样 。
4、浓缩果汁,法文好像是叫Sirop 。忘了,反正发音是这样的 。回来兑水喝的 。
5、喝茶的好像不多,咖啡倒是不少 , 意式咖啡为主,小小的一杯,不像美国人喝的,一来就一壶一壶的还免费续杯 。
6、还有,一般法国人吃饭前要来一小盅开胃酒,一般是度数高一点的白兰地什么的 。就一小口,叫开胃酒 。
就这些了吧,汽水儿可以喝,没问题 。香槟那可是高档货,挺贵的,有钱人才老喝呢 。矿泉水也喝啊,大家都是人啊 。
【法国用什么茶用什么茶】如果你是招待法国人,问问他就行了 。一般法国人挺直的,不老会客气的,喝就是喝,不喝就是不喝 。我认识不少法国人挺喜欢中国白酒的 。如果说不喝的东西应该就是美式咖啡特别是麦当劳的咖啡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