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该怎么美容?冬季养生该怎么做?


冬季该怎么美容?冬季养生该怎么做?

美容、养生是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特别是秋冬,是进补的好时机 。但是有些人对美容、养生不是特别的了解,会盲目的买一些美容或是进补产品 。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你不了解清楚情况就盲目的去买一些美容产品或是进补食材,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没有达到美容、养生的效果 , 还浪费了许多钱财 。那么冬季到底该怎么正确的美容养生呢?

冬季该怎么美容?冬季养生该怎么做?

      一、冬季养生美容小常识
1、甘油可以保护皮肤
冬季皮肤容易干燥,可用1份甘油,2份水 , 再加几滴醋,在手心里搅匀,涂擦皮肤 。用此法经常涂擦皮肤 , 能使你的皮肤洁白细腻 。
2、蜂蜜能治皮肤皱裂
冬天气候干燥,皮肤容易皱裂,如发现皮肤有皱裂,先用热水浸洗皱裂部位 , 洗净擦干后涂上一些蜂蜜,每天2次,连续几天,皮肤皱裂即可痊愈 。
3、香蕉可以治手足皱裂
先将手足洗净 。取香蕉一只,轻轻捏软 , 开一个小洞,象挤牙膏那样把捏成肉泥的香蕉挤出,涂在手足皱裂处摩擦,摩擦至有光滑感即可 。每天晚上一次,连续几次后,手足皱裂就会痊愈 。
4、鲜生姜可防治冻疮
生姜切片,在冬季容易生冻疮的皮肤上反复涂擦,每天2-3次,连续涂擦12天,可防止新发或再发冻疮 。如已生了冻疮(未溃破),可将生姜挤出姜汁 , 在锅内加热熬成糊状,凉后涂抹于患处 。每日2-3次 , 连续几天即可减除症状或痊愈 。
5、小辣椒可以治冻疮
用尖辣椒水涂擦皮肤 , 增加血液循环,可预防和治疗初期冻疮 。将6克尖辣椒切碎,浸泡在30克高度白酒中,10天后就成辣椒酒 。冻疮初起时 , 局部有红肿发痒,可以用辣椒酒擦拭,每天3-5次,可收到显著疗效 。
6、凤仙花能防治冻疮
凤仙花(以白色花为佳)晒干,浸泡在高度白酒中(可适量加些尖辣椒、姜葱白),制成药酒,用来擦拭冻疮患处 , 可获得显著疗效 。
   二、冬季养生保健小窍门
1、饮食要滋阴润肺
秋收冬藏,冬季到来,人们食欲普遍增强 , 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 。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 , 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核桃、芝麻、蜂蜜等,可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
2、冬季进补要科学
冬天进补是一个在我国流传千年的养生方法,经过夏季酷暑的消耗之后,冬天进补能够很好地滋补身体的亏损情况 , 并且对于来年的消耗具有很好的储存功效,令人体更加的健康 。但是,秋冬进补并不是随便就能够进行 , 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主要就是对一些气虚还有血虚的患者要特别进补,并且不同的虚弱原因进补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 , 就是打基础的意思 。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冬要温补 , 少食生冷 , 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
3、越冷越需要多喝水
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 , 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Σ钩渌?。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 ,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
4、适度运动
很多人因为冬季怕冷就放弃运动,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运动其实才是驱寒的最好办法,运动时候脂肪被转化成热量,可以帮助你保持体温 , 改善血压循环缓解手脚冰凉,同时,加强运动还能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能帮你远离寒冷和疾病 。锻炼之前一定要注意热身 。先进行慢跑使身体微微出汗后 , 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运动时衣着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
如果室外空气寒冷不便运动,做做家务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如上楼梯 , 只要7分钟,就可以消耗100卡,还可以锻炼心肺功能 。下楼梯,只要14分钟,就可以消耗100卡热量 。拖地,拖地只要20分钟的时间,便能消耗100卡热量 。扫地,用得时间也不必很多,只要25分钟 , 就能消耗100卡 。
5、颈部、背部、腹部、脚要重点保暖
这些部位都是容易导致人们在冬天生病的部位 。颈部受凉,会发生头痛、颈部酸疼等;背部受凉,例如现在还睡在凉席上的人,早上起来很多时候都会打喷嚏、鼻塞甚至引起感冒 。
腹部保暖是女生要做的重点保护工作 。避免痛经,避免月经不调 , 避免受寒不适,腹部温暖是关键;最后脚有着多个穴位,一旦寒冷不适,会导致身体出现条件反射 , 也出现各种问题 。
6、冬季洗浴要保湿防燥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洗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 。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 。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 , 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
7、开窗通风 ,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冬季该怎么美容?冬季养生该怎么做?】寒冷的冬季 , 人们常常将门窗关得紧紧的,这种做法使得屋子内充满二氧化碳和废气,对人的健康十分不利 。因此 , 即便是异常寒冷的寒冬腊月也要注意定时开窗 , 以便排放二氧化碳和废气,提高氧气浓度 。同时,让阳光照射进来,增加室内负离子含量,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三、冬季养生的误区
1、进补过急
立冬一到,很多老百姓急吼吼的就开始了进补大餐 。可大餐过后,却常又觉得肠胃不适 。于是有的人便认为自己虚不受补 , 放弃了进补计划 。对此,专家说 , 其实问题不在于进补的食物上,而在于进补的方法不对头 。冬季进补时,最好先做引补,调整好脾胃功能,为大补做好准备,这样就可以避免进补的不耐受反应,使得进补事半功倍 。什么是引补呢?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可吃吃些健脾开胃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意苡仁 , 山药、莲子,砂仁等 。
2、补不对症
专家说,根据各人的体质来选择补品和进补方式 , 在进补之前应先了解自己的体质 。有的老百姓不辨体质,看到别人进补什么自己也跟风,或者根据个人想象给自己下结论 , 结果往往达不到进补的效果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 。而这个体质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是几种体质的混合,如可能既有阳虚,又有气虚,同时还有痰湿症 。这就和单纯的阳虚或气虚的进步法不同 。辨证错了,很有可能导致后面进补医治的错误 。
专家特别提到一点,伤风感冒时不能进补 , 不管是温补的人参、鹿茸 , 还是清补的沙参、玉竹,还是平补的枸杞、燕窝,都一概不能食用 。等感冒完全好了之后,再行进补 。
3、剂量欠妥
专家说,进补的药材,必须遵循的量要少,持续时间长的原则 。例如:人参每人每次不超过5克,每周服1~2次 。阿胶每人每次不超过10克 。剂量小了不奏效,剂量大了则会出现副反应 。如有的老百姓喜欢一次用药材较多,导致出现“上火”,也有的老百姓每次吃一点,全家人一起用 。有个老人家,听说黄芪补气 , 每次煲汤,不管什么汤 , 都要放两片黄芪,然后煮上4升水,全家人一起喝两天 。这样的用法起不了什么效果 。
4、服法不当
专家说,尽管药食同源,药材可以制作成食物入膳,但药材也是药,进补要遵循服药的原则,不能用浓茶送药 , 如吃人参、花旗参喝浓茶等 。同时也要注意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以免药物相互作用,给人体带来伤害 。
5、忽视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专家说,很多老百姓重视进补的方剂,而忽视了日常饮食里,也有很多效果上好的进补材料 。如羊肉是治疗气血两亏的上好食品,雪梨则可以滋阴润燥,是养阴的好帮手等等 。药补在于扶正,食补在于养生,两者不可或缺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