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女儿》口碑烂尾?但被忽略的这条线,值得说一说


演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受尽苦难的梅湘南 , 梅婷也没有料到会在21年后却一路逆转 , 变成观众的“心理阴影” 。

因为《回来的女儿》中的廖穗芳,梅婷开局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就成功实现了梅湘南的转折 , 仿佛对着安嘉和高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12月30日晚,剧情结束,谜底揭晓 。
编剧用干了毒鸡汤而下线来为廖穗芳正名,她至多算个精致的利己主义,最后的良知并未泯灭,不能算彻头彻尾的“阴影” 。

前期躲在她身后的李承天才是终极BOSS,外界眼里的老好人,却躲在“安全感”的自我安慰里不断为非作歹 。
王砚辉最后一段情绪戏从狭隘到崩溃的无声过渡真的可以问鼎2022年的最佳表演片段 。

站在终点复盘,太多人都在争论谁是凶手 , 也有人不满意出悬疑瓜吃到最后原是一场因为婚姻不忠才引发的连环风波 , 从而质疑全剧烂尾 。
可是,内娱剧开始探讨善与恶的选择,也值得说一说 。
迫于无奈?
徐克在《青蛇》的开局里,用法海的视角看人间,每个人都狰狞 。
这一幕很有禅意,不过说了人生实苦,大多人都被生活折腾得面目全非 。
除开是世间蹉跎 , 更有人性贪婪作祟 。

真实的人世间 , 狰狞往往在心底,并不会一眼就被看穿 。
《回来的女儿》中,梅婷饰演的廖穗芳和王砚辉饰演的李承天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口子,一个在街道办工作,一个挣扎在经营困难的化肥厂,为了年少时因病导致智商低下的儿子,他们没少给人赔笑脸 , 见人都会惯性地低下眉眼 。

但这只是皮面,实际上的廖穗芳并不愿意儿子被人低看 。当李文卓被指对他人有过激行为时,她虽是道歉姿态,却态度硬气地认定儿子本无错 。
作为母亲,她用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保护着儿子 。

倔强之下,廖穗芳也在低头,因为被李承天误导而相信是李文卓给小秀送了盒饭 。
为了保护儿子,她不断欲盖弥彰,打算跟着王重江(李乃文 饰)私奔,亦或是想方设法赶走陈佑希(张子枫 饰) 。
站在某个角度说,她只是做了一个妈妈的所有 。

母爱是无私的 , 也是自私的,廖穗芳为了她的儿子,也在不断刺伤其他人 。
她可以一边说着要和王重江私奔,另一面 , 也只因王重江的些许犹豫就能重回李承天的怀抱,感慨着说:我错怪你了 。

她为了隐瞒小秀下线的真相 , 也可以画上与小秀同款的指甲油,甚至自己弄掉一片指甲,给陈佑希扣上精神失常的标签 。


廖穗芳并非不知道自己在犯错,当王重江找到的大师给李文卓治病时,明明只是江湖路数的故弄玄虚,廖穗芳却直接跪地,哭得梨花带雨地说自己命苦,从未主动地去害过人,一切皆为被迫 。

原本只是一场江湖套路的心理暗示,却揭晓了谜底,她认定自己只是被命运挟持,一切都是无奈的 。
而这条路上,她不是一个人 。
保护和自私的距离
廖穗芳说她被迫,是因为她一心只为保护儿子李文卓 。
在她身后,给小秀送盒饭、让陈佑希和小威布局威胁王重江、对廖穗芳、陈佑希下毒手的李承天 , 也是认定自己只是为了保护这个家,为这个家好 。

小秀不经意撞破廖穗芳和王重江的私情 , 她原本有意安慰李承天,结果却触发了对方的自卑,顺手拿到了盒饭 。

为了让整个故事显得更加合理,他编了两个版本 。
第一个是给廖穗芳的 , 他称,小秀以其与王重江的私情要挟他,结果惹怒了李文卓,结果领了盒饭,他默默帮助清理了全场,让廖穗芳满心感激他 。

另一个版本则是给陈佑希的 , 他称受到小秀的要挟而错手为其炒了盒饭 , 但作为一个被妻子背叛的男人 , 还失去了唯一的女儿 , 他变成整个故事里的最大受害者 , 让陈佑希甘愿配合他一起要挟王重江 。

事实上,看似很怂的李承天知道廖穗芳有心私奔后,默默拿出了小秀的指甲,让其彻底被牵制 。
陈佑希看懂了他的凶残后,他不仅能利用李文卓为其送盒饭,也能自己下狠手 。
在李承天的视角里 , 他只是想要留住妻子 , 留住这个家 , 但所有人与他为难 。
廖穗芳为了保护儿子不得已 , 李承天为了这个家而不得已 。
他们的逻辑里,从来没有故意作恶,都是被逼无奈 。
“我是实在没办法”——这样的话术是廖穗芳和李承天的内心独白,也是许多人的口有产,但绝大多数都是内心的妄念 。

事实上,李文卓并不需要廖穗芳过度的保护,他虽然傻,但却内心善良,需要的是母亲更多的信任 。
李承天所谓的为了家庭,更是佛口蛇心 。
因为知道李文卓不是自己亲生,他在其童年患病时 , 故意错过就医时间,导致其留下病根 。


他原本以为陈佑希是归来的李文文,唤醒了一丝丝善念,但是当看懂女儿是被人假扮后,再次阴狠 , 他将陈佑希和小威变成了棋子,让其制衡王重江 。
站在他的视角,他被命运捉弄、满腹伤痕,但却一次一次荼毒所有人 。


无论是廖穗芳还是李承天,他们口中的无奈和被迫都是寻求自我心理安慰 , 然后可以理直气壮去张牙舞爪,是给自己蒙上了一层能心安理得的保护色 。
这样的桥段虽然很戏剧化,但是在人性上却很常见,要让一切合理化,才能有勇气去假装好好生活 。
善与恶,都是选择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精神病男孩李晓明的父母在儿子惹出祸事后,让女儿改名李大芝去生活 。为了不影响女儿,他们躲在海滩卖小吃,甚至不敢和孩子多联系 。
他们选择了以安静且卑微的生活,他们也很无奈,但甘愿承受 。

廖穗芳误以为儿子犯错后,为了遮掩真相一次次成了帮凶,早已放下是非判断的行为,不断的逃脱原本该面对的惩罚 。
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 。
善,是一种选择 。
廖穗芳一度没有选择,李承天则是从未选择 , 这两个人莫种程度是默契的,所以他们过了那么多年 。
可是廖穗芳当得知小秀教给李文卓如何控制情绪,确认其不是凶手后,她悬崖勒马了 。
这个人物不能说逆转,只能说她在利己思维下还有一丝为泯灭的良知 。

只是古有金莲喂药,如今又李承天煲汤 。
廖穗芳喝下了李承天熬的那碗毒鸡汤,为其去世埋下伏笔 。
一方面是这个人已经不能回头 , 另一方面则是廖穗芳虽然及时收手,但曾经的错也终有因果 。

许多人挂在嘴边的生活所迫,绝大多数都是作茧自缚 。
李承天一直都在说他自卑,他自认事业上比不过王重江 , 感情上也是 。
如果不是廖穗芳在失恋后发现怀孕 , 根本不会嫁给他 。

所以 , 他一直缺少安全感,当小秀点破情事时,他就彻底失控了 , 自卑的神经被触发 。
李承天这个人物一直都在索取安全感,也用“安全感”当幌子来遮掩本性的扭曲,他始终都没有勇气直面自己 , 编造一个一个的虚幻人设来佯装无事 。

相反是没有自控能力的李文卓,被小秀教的数十下就喊停 , 这就是一个人的本性 。
所以,在善与恶的选择里,李承天从一开始就错到无以复加,只是他不断给自己已经狰狞的内心修饰了不同的伪装色而已 。
层层拨开悬疑,许多人都在给这部剧写各种猜测的结尾 , 但关于善与恶的选择这重内核,却没有被过多提及 。

细品,李承天这个角色何尝不是《青蛇》开局那幕的另一种呈现 。
当然,《回来的女儿》这部剧依然还有许多不完美,譬如猴面具男为什么要攻击陈佑希,他曾经伤害过的哪些人的动机是为何?
萌萌和李文卓说的魔方大厦到底有什么关系?
廖穗芳明明被说已经稳定,为何却突然离开 。
为了追求一个温暖的结局,许多笔触都很仓促,这都是遗憾 。

但是能够探讨善与恶的选择,也算是剧圈的进步,也算是为一度拉胯的迷雾剧场挽尊 。
在2022年的最后时刻 , 希望每个人都能选择多一点的善意,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 却能决定未来的一定会有更多的美好 。
【《回来的女儿》口碑烂尾?但被忽略的这条线,值得说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