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奴隶制国家:毛里塔尼亚

在西非一个名为毛里塔尼亚的国家,该国有近五分之一的国民都属于毫无人权可言的奴隶 , 被奴隶主肆意压迫欺凌 。
那么,奴隶制如此低效、反人类的制度为何在21世纪仍有存在,如此庞大数量的奴隶,又为何不起来反抗呢?

当代奴隶制国家:毛里塔尼亚

文章插图
奴隶
数次被殖民,至今仍为最贫穷国家之一毛里塔尼亚 , 位于非洲大陆西北端,西邻太平洋,东接马里 。
毛里塔尼亚可谓是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代表,该国国土面积达到了103万平方千米,却有80%左右的土地被撒哈拉沙漠所覆盖,适合耕种的土地仅有南部一隅 。
【当代奴隶制国家:毛里塔尼亚】此外,干涸缺水、矿产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也是毛里塔尼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显然,毛里塔尼亚的自然禀赋实在是乏善可陈 , 这也使得该国大部分国民至今仍在温饱线上挣扎,该国也被联合国认定为全世界中最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
在反映国家发展水平的极高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中,毛里塔尼亚排在第161名 , 该国的实际情况可能要更为糟糕 。
不过,导致该国积贫积弱现状的原因并非仅仅是环境过于恶劣 , 毕竟该国的矿产资源倒也还算丰富 。要说毛里塔尼亚至今还无比贫穷且存在奴隶制的原因,其实与历史上多次被殖民和入侵也有很大关系 。
富拉尼黑人为毛里塔尼亚的原住民,其在毛里塔尼尔生活、耕种的历史 , 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
公元3世纪左右,来源于欧洲的柏柏尔人入侵了毛里塔尼亚,以武力征服了富拉尼黑人的各个部落 , 这些原住民也遭到了奴役,这可能是毛里塔尼尔奴隶制的起源 。
柏柏尔人的入侵仅是毛里塔尼亚被压迫、被入侵的历史的开端,之后 , 加纳王国、马里帝国等政权都曾统治过毛里塔尼尔 。
公元7世纪,来自阿拉伯的哈桑人入侵了毛里塔尼亚,带来了伊斯兰教、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 , 并在漫长的历史中与主体民族柏柏尔人融合,形成了毛里塔尼亚如今的主体民族摩尔人 。
在历史上,柏柏尔人也曾对阿拉伯人的武力、文化入侵有所抵抗 , 但终以失败告终,毛里塔尔尼彻底阿拉伯化 。
时至今日,阿拉伯语仍为毛里塔尼亚的官方语言 , 但国内真正的通用语言其实是法语,这就要说到毛里塔尼亚被西方殖民者统治的那段历史 。
15世纪初期,西方殖民者的先驱葡萄牙人来到了毛里塔尼亚,并在当地开展了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 。
罪恶的黑奴贸易持续了几个世纪,葡萄牙人在毛里塔尼亚失势后,西班牙人、荷兰人陆续在当地殖民,继续从事充满着黑奴血汗但一本万利的人口贩卖生意 。
1678年 , 盯上毛里塔尼亚这块巨大市场的法国人以武力手段赶走了荷兰人,但他们带来的可不是解放 。
法国殖民者在当地建立了永久居住点,并与部落酋长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强行毛里塔尼亚开埠,并接手上一任殖民者所掌控的黑奴贸易与树胶采集生意 。
在1814年举行的维也纳会议上,西方列强承认了法国在毛里塔尼亚的合法统治权 。
直至1960年,时值非洲解放运动热潮,毛里塔尼亚趁势宣布独立,但在其独立后,内忧外患不断,奴隶制也没有得当的机会予以废除 。
所以翻开毛里塔尼亚的历史 , 就是一部被侵略和殖民的血泪史,以农奴、战犯、黑奴贸易为代表的奴隶制度几乎贯穿这个国家的全部时间,加上被侵略和殖民所造成的贫穷落后,该国也就成为现今世界唯一存留有奴隶制的国家 。
名亡实存的奴隶制根据一些国际组织的统计,毛里塔尼亚现今约有10%至20%的国民惨遭奴役 。
而截止至2021年 , 毛里塔尼亚共有478万人,这意味着该国有47万至95万的人口正在被奴役,保守估计也有50万的国民为奴隶 。
对于这部分国民来说,他们没有基本的人权 , 不允许拥有土地和任何财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奴隶主们的财产 。
他们常常要住在狭小的棚屋中,白天是难挡的酷热,夜晚则是彻骨的寒冷 。他们的伙食极差 , 营养和热量根本无法保障,可即便如此,他们也要起早贪黑地工作,并且得不到任何报酬 。
据一名叫玛卡的毛里塔尼亚女孩回忆,她在五岁那年 , 便被父亲以“补贴家用”的理由卖给了当地一个奴隶主 。
至此,尚在年幼的她便不得不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她被关进沙漠里的一处棚屋中 , 每天仅有奴隶主提供的几餐剩饭果腹,她勤勤恳恳地为奴隶主工作了十多年,这期间没有一天休息过 。
反观奴隶主一家,他们的居所是如此豪华,这是玛卡所难以企及的生活 。对于奴隶主而言,玛卡早已不再是人,而是他们可以随意处置的个人财产,她幼时就得从事重体力活 , 稍有不妥便会招致打骂,她更在十多岁时被奴隶主的一个儿子侵犯……
玛卡的生活不过是毛里塔尼亚被奴役的数十万人的缩影 , 他们需要没日没夜地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遭受毒打乃至丢了性命,基本人权无法保障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法国殖民者出于舆论压力和诸多考虑,废除了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但法国人虽能用长枪利炮打开毛国的大门,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奴隶制只在名义上被废除 。
到了1980年,已经独立的毛里塔尼亚表态称要废除奴隶制,但这终究只是喊喊口号 。2007年,迫于国际舆论压力 , 尤其是废奴运动组织的施压,毛国政府不得已立法,定义奴隶制为违法 。
然而,多年过去了,因畜奴导致判刑的奴隶主仅有一人,除首都努瓦克肖特管控较为严格,不允许明面上存在奴隶制外,其他广大乡村的情况依旧糟糕 。
那么 , 该国既然有如此庞大数量的奴隶,为何他们却不愿起身反抗呢?
为何无奴隶反抗?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是历史遗留的产物,对该国的影响格外深远,这一点从该国的人口结构上便可窥得一二 。
在传统认知中,大多数的非洲国家都以非洲黑人为主体民族 , 但在毛里塔尼亚 , 三分之二的人口为摩尔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白皮肤的柏柏尔-阿拉伯人后裔,皮肤为白色,约占总人口的30% 。
其余则为具有阿拉伯文化的黑摩尔人与各类非洲黑人民族 。
千百年来,白摩尔人依靠文化、技术上的优势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了白种人至上的理念 , 他们也一直依靠文化和技术上的优势奴役其他民族 , 尤以非洲黑人地位最为低下,该国的奴隶也大部分由非洲黑人构成 。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毛里塔尼尔也像印度一样存在着种姓制度 。而印度的种姓制度得以建立,与宗教有着莫大关系 , 靠着婆罗门教与印度教,印度相当数量的低种姓民族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要做苦力的 。
毛里塔尼亚的情况与印度类似,只不过该国统治阶级用以巩固统治的宗教工具成了伊斯兰教 。
毛里塔尼亚教育相当落后 , 文盲率在40%以上,其他的多数国民也只不过接受了小学教育,更多人接受的还是宗教思想的洗脑 。
那些被奴役的国民,自小便被宗教思想灌输“只有服侍好奴隶主,来世才能富贵”的理念,这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便丧失了抵抗的想法 。
当然,宗教只是毛里塔尼亚的奴隶们不愿反抗的原因之一,40%以上的文盲率也很能反映问题 。
无法接受教育和先进的思想,多数奴隶也就愿意相信自己天生就是要做苦工的 , 因为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如何 。
许多奴隶在幼时便被贩卖为奴,这时他们并不具备成熟的思想道德体系 , 而在多年的劳作和奴化教育中,他们也早已认定自己就应当作为奴隶而存在 。
当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被废除多年后,许多国际废奴组织都曾为解放毛国的奴隶贡献力量,但很多时候,他们认为的义举,却会招致当地奴隶的逆反 。
当这些组织的成员在同当地的奴隶交谈,指出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时,这些奴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拒绝,他们普遍认为“不应忘记自己的身份” 。
除了被各种奴化教育所洗脑外,毛国的奴隶不愿反抗的一大现实因素是,由于该国的落后贫穷,他们想要觅得一份能够赚钱养家的差遣实在困难 。
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奴隶虽然迎来了解放,但苦于无法从事能够满足温饱的工作 , 就又不得不回到奴隶主的怀抱 。
参考文献[1]赵慧杰.毛里塔尼亚政变透析——兼论非洲民主化进程[J].西亚非洲,2009(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