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临终前,为啥2次点名隆科多陪葬?

康熙朝末期,九子夺嫡之势浩荡,缠绵病榻的康熙帝却似乎对这一切无知无觉 , 闲来敲定起了陪葬名单,除去个别妃嫔,他还列了一些亲信,其中便有佟国维之子隆科多 , 甚至于连下两封诏书,以示对隆科多的“宠信” 。
这令雍正方寸大乱,他不顾藏拙之计,出手相救 。
起初,劫后余生的隆科多在雍正继位尽心尽力,这令雍正一度以为康熙选点隆科多陪葬只为引他露面,令隆科多对有救命之恩的自己感激涕零 。
但随着隆科多加官进爵,荣光无限,小动作越发猖獗 , 此时雍正才痛下杀心,明白父亲当年决心解决隆科多的深意 。

康熙临终前,为啥2次点名隆科多陪葬?

文章插图
连下两诏,点名陪葬:隆科多求救胤禛晚年难全其节,似乎是许多帝王的悲哀,饶是康熙,老年也难逃病体苦痛 , 众人皆道皇上自卧床以来喜怒无常,难窥其心,贴身侍奉的更是如履薄冰 。
眼见着病情越发失控,康熙却冷了下来,开始拟定陪葬诏书 。
【康熙临终前,为啥2次点名隆科多陪葬?】自古以来 , 帝王瞑目,陪葬者多为两类,一是心爱者、忠心者,这一类人多为无子宠妃与贴身近人 , 陪葬行为建立在陪葬者基本自愿的基础上;二便是疑心者、藏患者,此类人等官爵不一定高,但多有强大家族荫佑,为了给继位帝王便利,这种不定之数少一个是一个 。
但挑在九子夺嫡的关键时间拟定诏书,而非一切尘埃落定之时请诏 , 显然显露出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们的猜疑以及试探 。
诏书中一个个人物都是惯例,只一位,令众阿哥看了心悸不已,竟有佟佳氏的隆科多 。
隆科多的祖父佟图赖入关以后多次出征河南、湖广、山东等地,军功卓著 , 历任定南将军、礼部侍郎,晋爵至三等子,死后又被追赠为一等功 。
更不用提佟佳氏向来与皇室通婚,佟图赖是皇太后的父亲,佟国维既是康熙的舅舅 , 又是他的岳父,而隆科多便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 。
佟氏家族多人官至高位 , 时有“佟半朝”一说 。
要说忌惮佟氏家族,也万万不该拿隆科多开刀,毕竟,在此之前,康熙表现得尤为赏识这位表弟兼内弟 。
他甚至将步军统领宫阶从一品,这一相当于京城卫戍司令的重职委派给了隆科多 , 并评价他,“与大阿哥相善,人皆知之” 。
至于隆科多本人是否真正完全忠于大阿哥和康熙,置身于夺嫡之外,那则是后话了 。
胤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并不似隆科多那般惶恐——自然是他这位好舅舅火急火燎地来寻他,求他相救,他才能如此迅速地获知陪葬一事,但他本能地觉得此事蹊跷,多年韬光养晦,不允许他在此时轻举妄动 。
他只得安抚隆科多 , “许来只是试舅舅诚心 。”
不久前康熙才语重心长地教育隆科多:
“你只须行为端正,勤谨为之 。此任得好名声难,得坏名声易 。兄弟子侄及家人之言,断不可取 。”
显然是将隆科多当作了后朝也可以倚重的忠臣良臣 。
谁知,还未等到胤禛想出应对之策 , 宫内便传来消息,康熙帝第二道诏书下来了 , 陪葬名单增删披阅,隆科多之名仍在其上 。
此时他才略微洞见康熙的真意,若是隆科多或皇子中无人出头开口,隆科多正是必死无疑 。
搭救隆科多,俘获忠属臣:康熙的一笔政治遗产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暗处的胤禛却心知肚明,隆科多的步军统领之职在于守卫皇城,直接保护康熙帝的人身安全,而这个位置也象征着,隆科多必须时刻同佟佳氏保持距离,同各位阿哥保持距离,不结党营私,只忠于康熙 。
看着眼前神色惶恐的隆科多 , 他心中较量着,是牺牲掉隆科多这步棋子,继续伪装,还是出手搭救,正式亮相?
此刻抛却隆科多不是上上之举,一来陪葬名单敲定到正式陪葬还有一段时间,难保隆科多反水 , 吐出二人过往所为;二来他被康熙帝委托监视正处于圈禁中的大阿哥、废太子和京师内其他的王公贵族和部院重臣,其中辛秘定有未告知处 。
思及此处 , 胤禛咬牙入宫 。
他没有暴露自己的野心,只以关心父亲身体和后世基业为重 , 再度重复了那些听来厌烦的车轱辘话,再度夸赞其为“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 。
而见来者为胤禛 , 康熙帝虽有疑虑,却罕见地没有动怒 。
事实上 , 隆科多此人位及权臣,绝非草包,他也知晓,当前能救自己的只有胤禛 。
且不论两人的合作关系,以胤禛在朝堂上塑造的“老好人”的不起眼角色 , 他不易引起康熙的警惕 。
以胤禛的身份,更是绝妙 , 他生母吴雅氏,起先只是宫人,后来才封了德嫔,生母和外祖家并不显赫,但是他幼年曾由孝懿仁皇后抚养,旁人看来 , 和隆科多就算称不上亲近,但总该有赏爱英雄之情 。
令众人没能想到的是,胤禛本是不抱太大希望一劝,但康熙帝却听了进去 , 不但撤回了令隆科多殉葬的圣旨,更是为他加官进爵,直接提拔他为顾命大臣 。
隆科多此后在暗处对胤禛越发亲厚,实在如同亲舅甥 。
胤禛见状越发笃定,自己不是当日康熙要等的人,或者说,他或许猜忌隆科多与阿哥有所勾结,但并没有怀疑自己,一个计划外的人莽撞出面,前言不搭后语 , 毫无水准的劝告,更能体现隆科多“孤立无援”和忠心耿耿 。
隆科多对雍正顺利继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为了拉拢隆科多,雍正一直以“舅舅”相称 , 但隆科多显然深谙此道,每每闻之,只是下跪作揖,连称“舅舅奴才” 。
雍正心下明了,若非当年两道陪葬圣旨,隆科多未必如此效忠自己 。
毕竟,当日若是无人求情,亦或是去的人不对,隆科多都已经殉葬皇陵了 。
君臣失和,真容显露:终晓康熙用心继位初期,雍正在重用隆科多之时,对其百般宠信 , 实在是当朝第一人 。
而前朝不结党营私、不偏袒家族的“忠臣”也在这种荣宠之下失去了警觉,隆科多之荣 , 便是佟佳氏之荣,佟氏一族在雍正朝中几乎权势滔天 。
雍正即位的第二年,隆科多开始同年羹尧一样居功自傲,他口无遮拦,逢人便道“九门提督可聚两万兵马,有何惧”,
与此同时,他任吏部尚书之职时越矩干涉选官,虽称“选贤”,但难免有擅权结党之嫌 。
对此,雍正自然很是不满,隆科多察言观色一把好手,他感知到雍正的不满后 , 当即提出辞去步军统领的职务,想借此平息雍正的怒气,但这一让步 , 直接给了雍正开刀的机会,他由此展开了全面惩处隆科多的行动 。
雍正三年,他利用在朝中笼络的臣子谴责隆科多 。
但秉持着打一巴掌给颗枣的原则,雍正四年,隆科多被派往蒙古国和俄国商谈疆界问题,然而,还未等谈出个一二,就因“玉牒案”被突然召回 。
此时,便是朝中的富贵闲人也能看出,调隆科多商谈疆界问题 , 美名其曰“戴罪立功”是假 , 调虎离山准备收网是真 。
在隆科多的宅邸中查出他私藏了许多记载皇家宗谱的玉牒,这些密卷,按照当朝律法,应当是“除宗人府衙门,外人不得私看,虽有公事应看者 , 应具奏前往,敬捧阅看” 。
抓到了这一由头 , 雍正以“大不敬”之罪开始整顿隆科多全府上下,隆科多回朝之时已是抄家之势 。
至于佟佳氏自是明白如何舍弃一个弃子来换取利益最大化 , 如果冒着灭族的危险强保隆科多,岂不正中雍正下怀?
因此,当昔日朋党弹劾的奏折纷至沓来之时,连隆科多的族人也纷纷落井下石 。
毕竟,佟佳氏没了一个隆科多 , 往后百年,还能出更多的隆科多 。
雍正五年,诸王大臣会议定隆科多共41条大罪 , 除却大不敬、结党营私等罪行之外,还包括庇护年羹尧等补充罪行 。
眼看着隆科多已是回天乏术,为了避免他吐露出更多消息 , 将更多的人拉下水,众大臣奏请判处隆科多死刑 。
此时,雍正却不想遂了这些人的愿,更为了避免落下滥杀功臣的罪名——隆科多也许非死不可,但绝不能明面上由雍正下这个黑手 , 只推说“舅甥情谊”,留了隆科多一命,将他监禁在畅春园附近 。
仅一年之后 , 雍正六年,隆科多死于禁所之中 。
直到隆科多之死的消息传来,雍正才真正领悟康熙帝当年下诏令隆科多陪葬的深意 。
康熙是在敲打继位者,隆科多再忠心耿耿 , 他和他背后的佟佳氏都不能真正为皇权所用,一时之利刃,终难护其一世 。
可以得知的是 , 就算没有康熙帝隐晦的告诫,隆科多想做雍正朝第一人的愿望也极难实现,古有范蠡相忘于江湖,近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雍正多年来蛰伏藏匿 , 一朝登顶,如何能容得往日见过自己窘相,手握自己辛秘之人于酒桌大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