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后,温度正式进入到一年中的高位期 , 对喜温喜光的番茄来说,将进入到植株旺盛生长和产量形成高峰期 , 但是,较强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对番茄生长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 如果在实际的栽培管理过程中不能趋利避害,那么番茄果实的品质不但会下降,还会影响到番茄的收获期延续时间和最终产量形成 。
从生长特点上来说 , 目前生产中近半数的番茄品种都具有无限生长特性 , 这意味着在温度等环境因子能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番茄就能一直生长并形成产量,直至进入深秋后,外界的气温条件不再适于生长,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栽培效果,入伏后要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管理 。
注意水分管理
番茄的根系生发能力很强,入土深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在耐旱能力上也有明显优势,不过,在水分的管理上,如果番茄的品种与生产目的不同,在水分的管理上也不能遵从一样的标准 。
对以提高风味品质为主要栽培方向的鲜食型番茄来说,在水分的管理上要以控为主,通过降低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可以为番茄的生长创造一个水分相对亏缺的生长逆境,在这种状态下,番茄会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在代谢过程中增加脂类、醇类等物质的合成量,而这些此生代谢物含量的增加会提升番茄的风味 。
但是对加工型番茄品种来说,获得理想生产效益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提高产量,并提升商品外观品质,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不仅不利于产量的提高,还会加大番茄畸形果产生的比例,因此,对用于出口或北菜南销的加工型番茄来说 , 在管理过程中,仍要给予相对较高的适宜湿度环境 。
加强养分供给
番茄的产量较高,但是要实现高产就必须有足够的养分供给作为前提 , 这也就是农业生产上常提到的“收多少收在于肥”的道理,番茄进入结果期时候,对养分的需求就进入了高峰期,在此阶段,不但要加强养分的供给量,也要优化番茄的施肥结构,否则,即便加大用量仍然可能达不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 ,
【入伏后,番茄怎么管?做好4点,结果多产量高,能一直收到深秋】入伏后,番茄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的阶段,也就是植株长叶片和结果同步推进,在施肥量上,要加大以氮磷钾三大元素为主的肥料用量 , 具体的用量以保持植株生长状态良好,叶片没有缺素症,并且果实形成品质与单果重符合预期为准 。
如果出现长势衰弱,则要加大尿素等氮肥的用量,如果是出现落花且果实膨大速度放缓,则要加大磷钾肥用量,但对多数生产田来说,入伏后施肥的重心应放在钾肥上 。同时要注意,番茄对钙肥的需求量较大 , 缺钙容易出现脐腐?。佣头压档纳唐沸裕?因此在生产上最好每周再喷施一次以钙为主的中微量元素水溶肥 。
加强病虫害防治
番茄的病害种类较多,病害的防治工作是否到位,是影响番茄盛果期持续时间长短 , 番茄外观商品性优劣等生长指标的一个关键 。番茄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是青枯病,典型的特征是在撕开茎秆之后,会有褐变,严重时会有菌脓流出,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主要是中生菌素等抗生素类药剂以及铜制剂等等 。
番茄主要的病害是各种真菌性病害,比如疫病、灰霉病等等,这类病害种类较多 , 要高效应对的前提是要能准确识别 。除了真菌性病害以外 , 对番茄生长威胁较大的病害是病毒病 , 病毒病常见的表现症状时出现蕨叶、花叶等等,病毒病危害过的番茄果实往往会造成花脸、浆果等异常 , 几乎失去商品价值,控制病毒病蔓延可选用阿泰灵等药剂,但主要方式是消灭蚜虫、粉虱等传染媒介 。
植株管理有门道
入伏后确保番茄高产稳产 , 并延长结果期的一个主要核心是使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处于协调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加强水肥管理和病害防治以外 ,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植株的调整 。
首先是打老叶,番茄基部的叶片离地面比较近,相对湿度较大,更容易发生病害,同时基部的老叶功能逐渐退化 , 甚至成为对生长和产量形成并没有多大帮助的营养消耗器官,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将底部的老叶片打掉,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发生,也能促进棚室内通风和光照条件的改善 。
其次是要注意及时打掉侧茬,番茄分生侧茬的能力很强,如果整枝打杈不及时,容易造成整个田间的郁闭不通风 , 不仅不利于果实专色提早上市 , 也会影响果实的大小、风味等商品指标 。
其三就是果实的采收时间,要因品种和销售目的而定,如果是鲜食型番茄,应该在成熟度达到九成以上再采收,否则的话果实自身的风味会因为养分积累的时间不够而达不到预期,如果是用于出口或国内异地运输,则采收期则要根据运输距离的长短而灵活把握采收期的早晚 。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关于“入伏后,番茄怎么管?做好4点,结果多产量高 , 能一直收到深秋”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 你知道同妻吗?
- 陈律师谈同妻的法律维护
- 衡阳娄底张拉膜泊车棚多少钱一平米?
- 如何写好一篇文章,
- 北京膜结构看台车棚报价多少?北京膜结构看台车棚报价对照和建议
- 公认防晒效果超好的4款防晒霜,蓝胖子上榜,但欧莱雅性价比更高
- 比莫言还早取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高行健
- 怎么做才能缓解忧愁
- 中国诺奖“第一人”:屠呦呦的贡献,到底有多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