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传》到《西厢记》,百年间“崔莺莺”形象有着怎么样的转变?

《西厢记》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一部古典戏剧名著,它有着华美幽美的词曲,有着诗词意境,更有着一个浪漫圆满的故事终局 。但是《西厢记》脱胎于唐传奇的《莺莺传》 , 这两个故事相隔百年之久,同样的人物,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在这百年的岁月,被薄情郎遗弃的崔莺莺,终究成为了坐着八抬大轿,穿戴凤冠霞帔 , 成了状元夫人的崔莺莺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崔莺莺”这一女子形象,在这百年间究竟产生了怎么样的转变?
身份上的转变——豆蔻奼女到知性女子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总喜欢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随着时代更替 , 岁月更迭,女性形象也一直在产生着变化 。“崔莺莺”作为《莺莺传》吴《西厢记》这两部作品的女主,首先产生变化的就是她的身份 。《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只是一个“财产甚厚,多奴仆”年仅17岁的没落贵族之女;而《西厢记》中的她,是一名聪慧美貌、知书达理的相国小姐,这个时候她的春秋同样成了“年一十九岁” 。
王实甫之所以将崔莺莺的身份描述的更为详细,春秋也做了更改,实际上是为了让莺莺这一形象更为趋于成熟化 。元稹笔下的莺莺,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奼女,她在张生的勾引下私定终身,只凸起了“情”这个字,其实不具备冲破封建礼教约束的个性与才干 , 她的这段爱情故事,其实更像一个误入歧途的坦诚奼女 。可是,当王实甫笔下的莺莺形象是一个受过教育 , 才干横溢的千金小姐之时,挡在她与张生之间的艰巨险阻就更多 。有二人的身份差距,有封建家长的阻挡 , 更有自我个性的寻求 , 这些都是《莺莺传》中的莺莺不具备的特征 。
性情上的转变——吃人的封建礼教
在《莺莺传》中登场的崔莺莺,在她的身上无可防止的看到了封建礼教的桎梏 。张生对崔氏一家出手相救 , 为了感谢张生的救命恩情崔家老夫人在家中设宴款待,只是宴席上闺阁女子不能出场,老夫人让下人唤小姐出来敬酒 , 她却以身体有疾而推脱不见,由此可以看出 , 她是一个无比遵照封建礼教的女子,纵然宴席上是她的救命恩人,也难以打破女子不准在公共场合出头露面的封建礼数 。
再观《西厢记》中的莺莺,她是真的患了疾病而推脱宴会,可是当她听说这次大白宴席是为了感谢张生之时,她便答复下人:“抱病也索走一遭 。”她们二人一个注重封建礼数,一个重情重义,这就致使了两位“莺莺”的爱情故事与终局全然不同 。元稹笔下的莺莺,其实不缺少寻求爱情的勇气,可是严重封建思想一直阻碍了她寻求爱情的步伐 。
当她英勇的向张生迈出第一步的时候 , 莺莺最早想到的,是自己损坏了礼法,她与张生私会是非礼之举;当张生遗弃她的时候,莺莺也毫无牢骚 。尽管这一点也是莺莺自尊自爱的体现,然而这又从侧面表示莺莺一直受困于封建思想 , 她想要寻求爱情,可是又难以做出违抗封建思想、大逆不道的举动来 。一边是爱情,一边是礼法 , 张生的薄情寡义,莺莺内心的软弱 , 终究让她成了这一段爱情里面的牺牲品 。
思想上的转变——自由之风永吹
再来分析《西厢记》里的莺莺,王实甫笔下的莺莺,才是一个真正勇于跳出封建思想牢笼 , 也敢敢于寻求爱情突破封建礼教的真性格女子 。作为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崔莺莺,她在《西厢记》这个故事中,为了与封建权势抗争,她所阅历的心理变化是无比繁杂的 。故事最初 , 崔茵茵是想爱却不敢爱的性情 。她出身于权贵之家,父亲为当朝宰相,母亲更是一名封建轨制的坚决奉行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 莺莺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带着反抗精神 。
直到张生在普救寺对于崔家出手相救,经由与张生的频繁接触,自小被养在深闺后院的莺莺,开始向往爱情 。在王实甫的笔下,莺莺需要遵照的封建礼教更多 , 由于这个时候她已经被许配给了尚书大人的儿子郑恒为妻 。在古人看来“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更是不容违背的,在这一个阶段里,纵然莺莺对于张生有倾慕之情,然而她也不会为了张生去违背父母的命令 。
真正激起崔莺莺逆反心理的一件事 , 便是“崔母悔婚” 。被贼人困于普救寺之时,崔母率先放出豪言,能救崔家者便以小女许之,母亲的这一席话,彻底点亮了崔莺莺对于爱情的期待 。但是当母亲发现搬来援军的张生仅是一名白衣秀士之士 , 又绝不犹豫的违抗了诺言 。这类忽高忽低的心理落差 , 致使莺莺的反水性情彻底被激起,她开始迈出了反抗封建礼教的第一步 。
《西厢记》里的莺莺与张生的暗中沟通是无比弯曲的,这一点在《莺莺传》中体现的根本不显明,后者的几份书信就可以邀佳人相见 , 而前者可是经由了月下弹琴,莺莺闹简、赖简、酬简,这几部份自相矛盾的故事,莺莺才敢向张生迈出抉择性的一步,并且明确的表达爱意 。他们二人私定终身 , 其实付出最多的是崔莺莺,她选择了自由恋爱 , 必将就要与包办婚姻抗战到底,乃至还损坏了封建家族的门面 。这类英勇坚忍、反抗到底的精神,在元稹的笔下,是完整看不到的 。
除了此以外,王实甫笔下的莺莺,在她所寻求的这段爱情里面 , 她真的做到了一无求 。当张生为了满足老夫人的请求进京赶考之时 , 因因从不指望着他能够金榜落款,反而昼夜耽心她是不是身体有疾,也惧怕他高中之后另娶妻 。这类这类表现,是她对于张生的爱,也表情了他所寻求的爱情是纯粹无瑕的 , 唯一份的 。可是元稹笔下的崔莺莺,对于薄情郎的始乱终弃,她居然选择了唾面自干 。这样来比较两本书中的崔莺莺 , 会发现百年以后《西厢记》的莺莺,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勇于通用突破封建礼教的奇女子;而《莺莺传》中她,其实只是一个男子手中的玩物罢了 。
参考资料:
《莺莺传》
《西厢记》
《崔莺莺——自由的女子》
【《莺莺传》到《西厢记》,百年间“崔莺莺”形象有着怎么样的转变?】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莺莺传》到《西厢记》 , 百年间“崔莺莺”形象有着怎么样的转变?”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