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和旧唐书的区别知乎 新唐书和旧唐书的区别

新唐书和后唐书的区别?新唐书与旧唐书的区别?
1、时间和作者不同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 。《旧唐书》是五代十国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写 。《新唐书》是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撰写 , 宋仁宗嘉佑五年全书完成 。
3、卷数不同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
4、内容不同
《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 , 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 。兵志简略记载唐代军事制度及其变化 。选举志主要记载唐代官吏的来源、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
《旧唐书》编撰比较粗疏,但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历史资料 。由于长期没有印本 , 书中存在不少残缺和相互歧异之处 。
5、意义不同
《旧唐书》在如实保存了非常详细的史料方面,文笔也很有特色 。对唐朝和邻国日本、朝鲜、印度的关系史方面记载也较为详细 。
【新唐书和旧唐书的区别知乎 新唐书和旧唐书的区别】其分量比起别的同类正史来要多得多,史实也较可靠 。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 。
《新唐书》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 。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 。
侧重点的不同在于:
《旧唐书》侧重于保存唐朝的第一手史料 , 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 。
《新唐书》向《春秋》学习,侧重于书法和求简 , 字数不到《旧唐书》本纪的三分之一,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 。系统地论述了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 。
新、旧《唐书》各有什么价值?新、旧《唐书》在保存历史资料方面,各有所长 。《旧唐书》保存了唐实录和国史的大量原始素材,《新唐书》则广泛利用宋人所能见到的各种历史资料,丰富和补充《旧唐书》的缺漏 。因此 , 两《唐书》的史料价值互有短长 。
大唐创业起居注和唐书记载的为什么不一样?1 大唐创业起居注和唐书记载的记载不一样 。
2 这是因为两部史书的编写时代、编写者、编写目的不同,所使用的史料和采取的史料处理方法也不同,所以会出现记载不一致的情况 。
3 如果想要更全面地了解唐代历史,可以对比不同史书的记载 , 从中寻找共同点和差异,以便更好地把握唐代历史的真实面貌 。
新旧唐书的编撰者?《唐书》泛指记录唐代历史的纪传体正史,有《新唐书》、《旧唐书》两种 。五代时期 , 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编纂了一部《唐书》,至宋代,欧阳修、宋祁等又编纂唐代史书,亦称“唐书” 。为对两者加以区分,史家便将欧阳修等人所著之唐书称为《新唐书》,而将刘?等人的著作称为《旧唐书》
为什么要重修唐书?北宋仁宗庆历年间,重修《唐书》呼声越来越高,动因大概有二:
一是为了取法唐朝,学习统治经验 。北宋中期暴露出来各种“积贫积弱”的社会问题,让有识之士觉得回头从大唐“君臣行事之始终,所以治乱兴衰之迹,与其典章制度之英”中寻求解决方案是一条捷径 。
二是历数旧书之差 , 觉得旧书气质上“衰世之士,气力卑弱 , 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文笔上“纪次无法 , 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 , 另修唐史乃是“克备一家之史, 以为万代之传”天降大任 。
这是台面上的说辞,实际上,早在仁宗朝之前,宋太祖黄袍加身后,修“前史”以正视听一事就偶有提及,碍于人才短缺,迟迟搁置 。而以欧阳修为首推动的此阶段古文运动取得了成功,加速挑战着晚唐五代重视骈文的文风,以“文道合一”、经世致用为己任的北宋文人对于改写骈体文大行其道的《旧唐书》 , 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首议者为宰相贾昌朝,庆历四年(1044)向宋仁宗提议 , 次年开局修撰,17年间,如宋祁等人前赴后继,欧阳修审阅定稿,宰相曾公亮领衔进奏,宣告书成 。在欧阳修代曾公亮所作的《进新唐书表》中,以总结汇报形式回顾了修新书的前因后果 , 其中“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一句,后世多划重点,被认为是制《新唐书》的最高纲领,也是其相较于《旧唐书》最大的区别 。
《新唐书》的作者是谁,出版社是哪个 , 哪年出版的?《新唐书》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
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 。
《新唐书》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 , 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 。
版本源流 由于《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一般人只读《新唐书》而不读《旧唐书》,所以《新唐书》宋以来的版本远多于《旧唐书》,流传的主要版本有: (1)南宋刻本4种 , 分别是十四行残本 , 旧藏皕宋楼,现藏日本静嘉文库;同十四行元补版残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十六行残本124卷,亦藏北京图书馆;建阳书坊魏仲立刻残本,旧藏嘉业堂 。
(2)元刻本 , 明国子监根据元版修补印行 。
(3)明刻本3种,分别是成化年间(1465~1487)国子监刻本,万历年间(1573—1620)北京国子监二十一史本 , 明末毛晋汲古阁十七史本 。
(4)清刻本多种,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附宋董冲《唐书释音》25卷 。
殿本又有各种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缩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开明二十五史本等 。
(5)商务印书馆百衲本 , 以静嘉堂本为主,配合“北图”、“双鉴楼”及“嘉业堂”藏本 , 保存了《新唐书》旧刻的真面目,胜于殿本 。
(6)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 , 底本用百衲本 。
2000年,中华书局又推出了简体横排本 。
后世对《新唐书》进行纠谬、辨证的著作颇多 , 举其要者有: (1)吴缜《新唐书纠谬》,20卷,分20门 , 凡400余事 , 宋元祐四年(1089)成书,绍圣四年(1097)上于朝廷 。
(2)汪应辰《唐书列传辨证》,20卷,专攻《新唐书》列传缺点 。
(3)王若虚《新唐书辨》,3卷,见《滹南遗老集》 。
(4)陈黄中《新唐书刊误》3卷 。
(5)佚名《新唐书证误》(《稽瑞楼书目》注录抄本一册) 。
(6)罗振常《南监本新唐书斠义》1卷,1936年上海石印本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