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本篇文章带你看遍古代那些以孝闻名的人们!


——孝顺为先的行动规范
百姓家风第二章恩深难酬愧人子——孝顺为先的行动规范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的蒋士铨,在《岁暮到家》的诗中写了久别归家后与母亲重逢的情景:母亲感觉儿子清癯了,频频讯问儿子在外的辛勤,而诗人“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通过到家那一刻母子间情感的交换,既刻划了母亲的慈祥,也通过一个“愧”写明了儿子的孝顺 。“上慈下孝”是中国古代家庭努力营建的氛围,“孝”则是中国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之一 。在朝廷 ,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孝”是人材的衡量标准和提拔条件;在民间 , 百善孝为先,“孝”是善中之善,在道德评价中拥有一票否决权 。
元朝发生了《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这本宣传孝道的书,无庸讳言该书中有“老莱娱亲”这类以不情为伦纪的例子,也有“郭巨埋儿”这类让人反感的例子 。虽然有这些糟糕粕存在 , 该书中宣传的孝在今天仍然被社会倡导 。俗语说“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 在中国人眼里,不孝之人不如禽兽,所以在族谱和家规家训中,孝都被放在显著之处,并在乡村城镇起到保护风化道德、教育后人的作用 。
一、孝慰亲老民风淳
安徽黄山市黟县屏山村依山而建,吉阳溪逶迤蜿蜒 , 穿村而过 。百十栋明清古建筑沿溪而建,舒氏族人在这里聚族而居 。几百年来,“老对少以教,少对老以孝”的家风熏沐着这方水土,化育着舒氏子孙 。
因为重视教育,北宋以来 , 屏山村有11人考中进士,29人成为举人 。屏山村有一座祠堂上挂着“世科甲第”的匾额 , 这块匾额记载了一个家庭“一门四进士”的荣耀 。从北宋熙宁到宣和50余年间,这个家庭有兄弟三人前后考中进士,接着又有一个子弟在宣和年间考中进士 。其昆裔为留念前辈之光辉,在祠堂挂起了“世科甲第”的牌匾 。
在屏山村,曾有一座跨街的“孝字牌坊”(今已被撤除),这座牌坊是明朝嘉靖皇帝为了表彰舒氏孝子舒善天下旨兴修的 。舒善天高中探花 , 不去当官 , 甘愿抛却功名利禄,在家中奉养年老多病的母亲 。至今舒氏后人从“孝字牌坊”里的柱基中间走过,仍会感受到“前传后教,示人以孝”的教诲 。
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 , 舒氏后人仍然恪守着家风中的孝道传承 。舒志新二十年前在上海餐厅做厨师,在32岁时抛却了大城市的生活和较为丰富的收入,回到故乡创业 。他是家中独子,将奉养父母作为自己的责任 。凭着自家具有的五亩茶园 , 他种茶、做茶,并在祖居“有庆堂”开起了茶社 。“有庆堂”取义于“积善人家有余庆” 。“有庆堂”继承了推崇孝道、以善待人的家风 , 借着屏山村古朴的民居、秀美的景色,慕名而来的游客相继所致 。“有庆堂”作为屏山村保留最佳的古民居之一,成为很多美术学生的写生对象 。饮屏山茶 , 画古民居,这些学习美术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情画意 。舒志新则在这亲近自然、贴近亲人的生活中,让父母感受到醇厚的孝养之情 。难能宝贵的是,舒志新及妻子给传统的孝道增加了时代赋与的新内容 。在母亲做60大寿以前,舒志新及妻子送了一份大礼给父母亲,这份大礼是请父母到北京游览 。舒志新的母亲一生节衣缩食,舍不得花钱外出游览,舒志新的妻子主动拿出钱来请公婆出去看看首都 。这不但显示了新时代的婆媳关系,也表现出孝顺的子弟在用实际行为扭转着老年人的消费观念 。为了给母亲做寿,舒志新的姐姐依照传统给母亲订制了寿糕 。按传统风俗,父母的寿糕应当是由女儿亲手制作,今天生活的繁忙在扭转着这一风俗,但儿女们的孝心却辈辈流传 。屏山村老年人的寿宴不寻求菜肴的豪华,寿宴好坏的评判标准是孝心够不够,具体表现为子女的心诚不诚、对尊长的祝愿是否出自真心 。
舒志新姐弟不过是屏山村普通的孝顺子弟,在屏山村有很多青中年借助发展乡村游览的机会,回到故乡 , 既为故乡的建设增砖添瓦,也为慰藉亲老情怀创造更多的机会 。今天在屏山舒氏家族没有茕居的老年人,每一到黄昏时分,总可以看到老年人们或有子女的陪伴,或与乡邻谈笑聊天 。他们在享受着天伦之乐 , 也享受着环境之美 。今天屏山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0多位 。“老有所养”在屏山村是与“老有所用”“老有所乐”牢牢联络在一块儿的 。
【百善孝为先!本篇文章带你看遍古代那些以孝闻名的人们!】“上有老,下有小”是一种欢喜,也是一种责任 。“上有老”应当养其身,乐其心,“下有小”应当导其途,教其能 。要做到使尊长心境愉快最重要的是后人要能立身,要能发奋图强,努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前传后教,就这样通过中间的一代,沟通了老小两代,使家风能够传承 。
舒氏以孝为基的家风,使子弟既能凭孝进贤,也能移孝作忠 。古人往矣!仅就屏山舒氏近代而言,就有很多列入士林、为人钦仰的贤达学者 。民国年间曾任九江军政府财政部长的舒先庚,将自己经商所赚的钱捐募给革命;现代语言学家舒耀宗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安徽黟县方言,他与刘半农等人合著之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哲学家舒炜光,其著作《达尔文学说与哲学》以深入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在国内发生较大影响,1983年被国家学位委员会聘用为全国第一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生导师 。“人民艺术家”舒绣文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胜利地塑造了“抗战夫人”王丽珍的艺术形象 。舒绣文只在屏山村渡过了短短六年,屏山舒氏的孝文化却为她走向社会、寻求艺术扎下了根基 。她的儿子舒兆元从小生活在北京,几十年来他往往回到母亲的家乡,收拾母亲的旧居,祭奠祖先 。在母亲99岁冥诞时,舒兆元遵从母亲遗愿,将母亲的部份骨灰和一些遗物带回了家乡 。饮水思源,舒兆元在用孝告慰母亲、告慰祖先 。
在屏山村,孝不需要刻意说教,一代又一代的屏山舒氏身体力行做出了表率 , 子弟看在眼里,铭刻在心里 。
二、尊老侍亲孝添寿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座奇特的小山村 。说村里奇特不是由于该村保留有54栋明清古建筑,也不是该村103户村民都姓康 , 奇特的是在这个山村70岁以上的人材被称作老年人 。虽然村里人数不多,但依照该村的规矩,称得上老年人的人数很多,103岁有1人,90岁以上的有18人,70岁至90岁的有60余人 。当地遐龄者多,除了有林木茂密、空气清爽、水质清纯、食物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外,村中“孝为先,礼为重”的族规家风让老年人们生活在子孙的奉养和陪伴当中 。子孙们用爱戴之心、尊敬之情,造就暮年的老年人们怡然自得的心态,“乐而忘忧,不觉老之将至也” 。
这个村就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岩门村,岩门村建村的初衷就是孝 。据《康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康氏从江西万安县迁至湖南省辰溪县 , 后又迁至泸溪县浦市镇康家垅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康氏五兄弟分家 。分家时,长子康廉将康家垅的家业让给了四个弟弟,他要的是对父母双亲的奉养机会 。因父母不愿意继续住在康家垅,康廉聘用了一名风水先生,用船载着父母和风水先生,从浦市镇旁边的小溪沿溪而上,找寻父母中意的栖身地 。当见到两岸古树参天、浓荫蔽日的岩门村时,猿鸣鸟啼恍如在挽留沿溪而上的舟船 。康廉的父母看到一湾清溪弯曲蜿蜒,像玉龙直奔沅江,擅长迎合的风水先生见康廉的父母钟情于此,遂大呼“真是一个风水宝地” 。于是康廉带着父母舍舟登岸,在岩门村建起了新家,就这样康廉成为岩门村康氏的落担始祖 。为了让岩门村的康氏分支烟火相续、血脉绵延、子孙兴盛,康廉立下了以孝立命安身、维系家族兴旺的家规 。因为康廉以本身的孝行诠释了家规,绝大多数昆裔师法康廉的孝行 。数百年来康氏子孙生生不息,孝道承继有后 。
在岩门村,几岁的孩子都会背诵:“言百善 , 孝为先 。昔先祖 , 康志仁,闻母疾,辞官回 。古稀年,路盘跚,母过溪,子背起 。子孙孝,美名传 。”这首简洁、朴实的叙事歌谣讲述了清乾隆年间及第为官的康志仁的孝行,他在母亲双目失明后,辞官还乡,四十年如一日地侍奉母亲 。村中溪水上只有一座有桥墩无桥面的跳岩桥,康志仁的母亲要回外家,就必需要过这条小溪,康志仁怕母亲受到颠簸,不管严冬酷暑,每一次都背着母亲涉水过溪 。康志仁的孝行被岩门村村民们仿效,也鼓励着他的两个在外为官的弟弟 。两个弟弟觉得奉养母亲的事大哥做了,自己就要为乡民们做点善事 , 也是为母亲积德 。大弟弟出资修了一座长30米、宽2米的木桥,使村民们再也不跳岩过溪 。小弟弟就在村旁溪边修起了码头 , 让村民们能利便地应用溪水洗衣、洗菜 。
孝顺者在岩门村被赞美,违逆者则常常被侧目视、千夫指 。清康熙年间的康生其自幼娇生惯养,养成为了暴躁、为所欲为、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性情 。他成年后游手好闲,时常打骂母亲 。康氏族人在屡次训戒无果后,将康生其押到祠堂内 , 依照族规家法处置后 , 赶出了岩门村,康氏族人轮番赡养康生其的母亲 。康生其的母亲逝世后,族人在村外盖了间房子,允许康生其住在房中检讨自己的不孝行径 。康生其省悟后,自觉无脸见人,就在小屋中诵经念佛,借此忏悔自己的罪过,并为逝去的母亲祈福 。康生其死后,小屋被命名为“和尚园”,成为警示昆裔之处 。
岩门村有一个发生于明初、因循至今的独特风俗——过六月年 。六月年是祭祀节日,每一年小暑后的第一个巳日为开祭日,这一天外出的康氏族人都要赶回家来参拜白帝天王,与父母团圆 。相传白帝天王是三兄弟,这三兄弟为朝廷出征立功回朝后,得知母亲重病在身,在得到皇帝回乡探望的允许后,他们昼夜兼程回乡 。走到泸溪县浦市镇时,兄弟三人已疲惫不堪并染上了疟疾,为了赶在母亲离世前到家,三人无暇治?。?终于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 。三兄弟逝世后,当地人感念三兄弟千里探母的故事 , 为他们建造了“三侯庙” , 并在每一年6月进行祭祀 。六月年最主要的祭祀活动就是感念三兄弟的孝行 。祭祀收场后,村里要以户为单位分猪肉,最嫩的里脊肉照规矩要送给村里春秋最大的人 。每一年过六月年,岩门村村民都要请辰溪高腔梨园来演唱目连戏 。目连戏是辰溪高腔的“母戏”,取材于佛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从元末一直传承至今 。剧中宣传的就是孝 , 岩门村村民在文娱中将孝作为寓教于乐的教材 。
岩门村现在最年长的是生于1911年的抗战老兵康启唤 。康启唤目前由他的小儿媳妇李成香侍奉养老 。十多年前 , 康启唤的小儿子因病去世,守寡的李成香担当起了家庭重任 。以每一天做饭而言,康启唤牙口不好,要吃软糯的;小孙子还是婴儿 , 饮食有特殊请求 。李成香每一餐要做出三种不同的饭,而且家中的田地还得由她耕作 。所有的辛勤劳累李成香都无怨无悔地承当起来 , 为了让康启唤生活得更舒适,李成香未将老年人托咐给丈夫的哥哥们,她的孝行打动了不少人,她的儿媳妇李清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她作为自己心中的楷模 。
岩门村康氏将家族文化定位于“精忠纯孝”,孝是康氏家族的道德寻求,是康氏家族的价值标准 。《康氏家规十二则》中第一则是“人伦有五,忠孝为先” , 《康氏家训八条》第一条是孝训:“子当孝 , 孝无圣凡性相同,大舜耕田杨侧陋,王祥卧冰感天公 。敬父母,敬祖宗,家道自兴隆 。”以孝为基来规范族人的行动,是岩门村人崇道德、厚习俗的有力措施 。
三、永言孝思常敬老
时节是富春江南岸桐庐县荻浦村特有的节日,这个节日为期3天,从农历10月21日持续到23日 , 是该村最重要的节日 。别的节日如春节、端五、中秋等都是各家过各家的 , 最多也就是家庭间互相串串门、互相拜拜节 。在时节里,全村老小齐聚一处,共同过节 。古代这个节日是在秋收以后,人们感谢天神、地神、社神一年的恩宠,祝贺丰登,并乞求来年更胜今年 。因为荻浦村人遵从祖训,将“永言孝思,终身行孝”作为金科玉律 。申屠氏《家箴八则》首位的“孝字箴”中更是直接指明“敬父母如同敬天地”,于是时节又成为“敬老节” , 时节3天的活动都缭绕敬老开展 。
“敬老节”典礼感极强,合族会萃祠堂祭奠先人,并由年长者朗读家规家训,然后在祠堂里大摆宴席,宴请村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就拉开了时节的序幕,在3天的节日里,各种各样的祝贺活动顺次有序地开展 。在喜庆的气氛中很多村民捉住这节日中的闲暇,为父母尊长做寿 。荻浦村做寿讲求热烈,希望有人不请自到,为做寿者添寿贺喜 。
荻浦村这一独特风俗要追溯到明朝中期,申屠氏族人充沛施展当地水源丰厚的优势 , 依水源建造纸作坊,生产草纸,走上了手工业制作和经商致富之路 。据《申屠氏宗谱》记载,到清代道光年间,荻浦村造纸业昌盛异样,“农隙则造纸者十居八九,通宵达旦,灯火莹上,无间寒暑” 。天道酬勤 , 申屠氏族人用勤快奠定了致富之基 。“勤俭传家”的家训让他们用“俭”来累积“勤”创造的财富,用“叶落归根,不忘根本”的孝道传承来规范族人的行动 。
以造纸致富的培佑公在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建起了佑承堂,将“勤俭传家,孝悌立家”作为堂训,并将8间房用楼梯廊道串在一块儿,为3个儿子10多口人的大家庭的辑穆相处创造条件,以便经常来往 , 相互进行道德上的督促 。
要做到“孝”就需要不忘根本 , 申屠氏族人理清了本家族最先假寓于荻浦村的先人申屠理的阅历 。荻浦村原名范家村,主要饮水井是“范家井” 。宋室南渡时 , 申屠氏先祖申屠理入赘范家 。范家亲族对申屠理十分宽厚,加上申屠理为人忠厚勤快,申屠氏逐步兴旺发达 。富起来的申屠理感念范家的恩情,将范家井视为父母井 。随着申屠家族的蓬勃发展,到清朝时,以范家井为中心,村中修建了大小宅院200余处 。申屠家族认为家族兴旺的根本是范家的收容,家族兴旺的动力是自家的勤奋,家族富裕是因为节约 , 子孙兴盛、家族融洽则是辈辈后人终身行孝造就 。在道德规范上申屠家族不自标孤高,而是脚塌实地地从中国传统的人伦着手,以人伦关系的规范来做到亲睦宗族、融洽乡邻 。
荻浦村现有居民2500余人,五分之四是申屠氏族人 。因为申屠氏家族以孝道为传承,敬老成风尚,其他姓氏共同保护了这一风尚 。在申屠家族中 , 有两位受到特殊注重的孝道人物,一名是明代的申屠妙玉,另外一位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申屠开基 。
申屠妙玉是保庆堂旁的申屠人家的大脚女儿,15岁嫁入姚家,34岁开始守寡,因婆家清贫,无奈投靠了外家,在外家人的照应下,生下了遗腹子姚夔 。姚夔在舅父们的精心抚育和教导下,受到了优良的教育,通过科考最后官至吏部尚书,为官期间 , 一直效忠职守 。为答谢母族的养育之恩,在母亲的支持下,姚夔用自己的俸禄重修申屠氏族的宗庙,并在中厅搭了一座戏台 , 作为舅舅的寿礼 。忠于国家、不谋私利是“大孝”;以自己的俸禄来答谢母族是“小孝” 。姚夔做到了两孝俱全,“始于事亲 , 中于事君 , 终于立身” 。他的母亲申屠妙玉将戏台取名“保庆堂” , 后人将申屠妙玉的大脚鞋供在保庆堂内 。申屠氏的女儿出嫁都要到保庆堂来拜一拜申屠妙玉 , 穿一穿大脚鞋,以勉励自己到婆家后勤俭持家 , 孝顺公婆 。申屠妙玉的行动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如今的申屠氏后人仍秉持祖训,申屠芳就是其中之一 。她抛却外埠的工作,回到村中照应公婆,给孝顺增加了新的内容 。她不但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公婆,更在精神上给老年人以安抚 , 同时帮助做文物维护工作的公公收集老农具、老物件,树立起荻浦村的乡村博物馆 。凡是村中的茕居老年人,申屠芳都予以关切和照应 。申屠芳的孝举影响了村中其他的晚辈,为了让村中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年青人们纷纭回乡盖房陪伴老年人 。
申屠开基是申屠氏族中公认的孝义典范,家谱中记载了申屠开基奉养父母的孝行 。他为父母“冬暖被,夏驱蚊” 。当父亲重?。?他行走百余里山路求医问药 。当父亲患疽 , 医生认为无药可治,他以口吮之,将脓血逐一舔尽,终究治好了父亲的病 。申屠开基的孝行感动了乾隆皇帝 ,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朝廷批准荻浦村修建一座三间四柱五楼式的高规格牌坊来表彰申屠开基的孝举 。这座牌坊和申屠开基的旧居兰桂堂成为荻浦村人的孝道之源 。两百多年来 , 牌坊和旧居一直被后人保护 。尤其是申屠开基的八世孙申屠德福看见兰桂堂年久失修,忧患成疾,乃至饮食都需要插管 。他的儿子申屠忠君得知父亲得病之由 , 从北京赶回故乡,在照料父亲之余,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兰桂堂修复工作 。为修复堂中的木雕 , 他先一块一块拍照,然后依据照片进行修复 。一座家庭故居的修复,其工艺请求之严格,完整比得上国家文物修复 。目击儿子的孝举 , 重病缠身的申屠德福居然能够自行进食,且时常面带笑容 。在“敬老节”的时候,兰桂堂要吊挂申屠开基的画像和“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对联 。今天兰桂堂同样成为村中孝文化的教育基地,孝道文化的传承已蔚然成风 。
四、人品高低在孝敬
四川省绵竹县孝德镇年画村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凭仗年画绘制工艺传承千年的古老村落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 使整版雕刻印制年画的技术得到发展 , 出现了套版雕版术,新的技术孕育出中国四大年画制作基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与四川绵竹年画村 。年画村木板年画的制作技术起于宋,兴于明朝,盛于清朝,迄今已传承千年 , 并被时代赋与新的审美内容 。年画村“日行孝敬 , 德行天下”的孝亲敬老品德也传承千年,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敬老有着更加深远的内涵 。
在年画村 , 孝道是衡量人品的最高道德标准和行动准则,孝道的内容随时代的变迁有所不同,但孝道即为对老人的物资奉养和精神慰藉 , 始终未变 。而且人们在评价个人时,排在第一名的标准就是“是不是行孝” 。清朝嘉庆年间,一名读书人李藩就由于至性行孝 , 生受嘉奖,殁得钦仰 。李藩是年画村人,及第后在乾隆癸酉年(公元1753年)被选为贡生,在异地任教职训导,因父亲自患重病 , 李藩辞官回家照料父亲 。除了侍奉汤药、照料衣食外,冬季他每一晚都亲身为父亲捂暖和被子,再安放父亲上床入眠;夏天他要先把蚊子从帐子里赶干净,才请父亲上床,直到父亲睡平稳,他才离开 。父亲病逝后,李藩按照古礼守孝三年 , 迟早到墓前上香、上供,真正做到了“事死如事生” 。他的举动取得乡邻们的嘉许,处所官听说后将他的孝行奏报给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认为以李藩之孝行,可以教化处所、敦睦乡邻 , 下旨赏给李藩故乡一对石桅杆,以示朝廷尊崇孝道、嘉勉孝行之意 。至今石桅杆仅存一根,桅杆上镌刻着“大清嘉庆丁丑年仲秋月廿二日吉旦”,村民们每一逢从石桅杆下过,都会在心中重温李藩行孝之事,并以李藩的故事来教育后人 。石桅杆已成为村口一景,也是孝道的标杆 。
年画村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农历8月28日 , 村民们会自发地会萃到姜孝祠进行祭拜 。姜孝祠供奉着东汉孝子姜诗、姜诗的妻子庞三春、姜诗的儿子姜安安,被称为“一门三孝” 。中国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中记载着姜氏尽孝的业绩 。姜诗的母亲患眼疾,在当地没法治疗 , 姜诗就背着母亲四周求治疗疗 。姜诗的妻子庞三春被人诬告,眼睛失明的婆婆听信诬告之言,将庞三春赶出家门 。庞三春理解并原谅了婆婆,仍然每一天做鱼汤来孝敬婆婆 。姜安安为了让母亲免于饥饿,每一天都从自己的口粮中省一把米 , 攒满一袋子后就给母亲送去 。在不少剧种中都有“安安送米”这出戏,并且久唱不衰 。姜氏“一门三孝”的业绩在年画村不但是尊长教训晚辈的教材,也是每一个人学习基本道德的出发点 。
迄今为止,年画村上至年过七旬的老年人 , 下至垂髫孺子,都是姜孝祠忠诚的香客 。年近五旬的徐世兰是将孝德风尚植于内心的忠诚香客之一,因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忙碌的农活、琐碎的家务、对孩子的抚养,加之照应老年人的重担 , 都被她一人承当 。公公偏瘫行为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婆婆患有风湿,不但不能承当家务劳动,还时常因疼痛而烦躁烦恼 。十多年来,徐世兰从未因自己的辛劳而抱怨什么,公公大小便失禁,她每一天为公公换四五次干净的衣服,使公公不生褥疮 。婆婆因风湿疼痛,徐世兰老是应用闲暇为婆婆推拿,来减轻婆婆的痛苦 。在言语上,她和老年人从未产生过争执 , 老是和颜悦色、轻言细语 。有时候徐世兰累得脚软腰硬、头晕目眩,她仍然咬牙坚持着照应公婆 , 她做到了凭自己的良知来孝敬老年人 。尤难堪得的是,徐世兰的丈夫并不是是老年人的亲生儿子 , 但她仍选择与病重的公公婆婆生活在一块儿,为这没法自理的二老撑起了一片天 , 给了他们暮年的劝慰 。“檐前滴水无过失,孝子生孙定必贤”这句劝孝的老话已成为年画村许多青年人尽孝的动力 。
年画村一千多户家庭,王、殷、徐、陈是主要姓氏,这些姓氏的族人有的在这里落户早,有的落户晚 。如王氏是清咸熟年间从西安迁居于此 , 虽然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姓氏也非一统,却共同信奉着这样一句道德规语:“人生百行孝为先,父母深恩大于天 。”当孝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时,人们不但受到社会的束缚,并能用孝来自律,因而年画村的家庭中没有出现由于供养老年人而发生的纠纷 。供养不单单是物资上的满足,年画村提倡的孝还包含接受父母的教诲 。古训云:“父母所为,恭敬不逆 。”就是请求人们恭顺地去完成父母对自己的请求 。
陈兴才是绵竹年画的南派传人,其二子陈云禄起初对年画制作毫无兴致 。在父亲的挽劝下,他走上了学习制作年画的道路 。一方面他要战胜年少好动、坐不住的习惯,另外一方面他要接受父亲近乎刻薄的严厉教导 。每一道工序父亲只教一遍,他在学时一点也不敢分心 。父亲请求他每一天必需完成一百张年画的着色,不合格的不能超过三张,他每一天练到手连筷子都握不住 。“父母命 , 行勿懒”,在父亲的上行下效下 , 陈云禄成为南派年画的继承人,并在内容和情势上均有立异 。除了专业上的进步外 , 陈云禄在学习上能做到“父母命,行勿懒”也是一种孝顺 。
在年画村 , 正月初九是“孝亲节”,子女们要给父母买一双“孝亲鞋”,并亲手为老年人穿上,祝福老年人平平安安、舒心满意地走过一年又一年 。绵竹农谚中说“要长寿,吃羊肉;要健康 , 喝羊汤”,冬至节熬的羊汤被称为“福寿汤” 。每一逢冬至 , 年画村的村民们都会很早起来为父母精心熬制一锅“福寿汤” 。“福寿汤”的风俗已延续了数百年,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正如村中人们继承的“崇孝养”,不但被昆裔继承,还将发扬光大 。
关于“百善孝为先!本篇文章带你看遍古代那些以孝闻名的人们!”的内容,朝夕生活(www.30zx.com)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无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您的每一一个留言,和每一一个赞 , 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旁的朋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