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简介

各位朋友们,如果你们对辛弃疾是什么人?和10?辛弃疾的资料?感兴趣,那么请继续阅读下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这两个话题的重要性 , 并深入探讨它们的相关方面,以期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 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 。1207年病逝 , 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
辛弃疾是诗人还是词人是诗人更是词人 。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词不仅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更是擅长借古说今 。不只是有着英雄末路的悲壮,还有不少休闲的田园风光 。在苏轼之后又大大的开阔了词的题材范围 , 拔高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地位使得词可以和诗相提并论 。
辛弃疾不只是一个优秀的词人,还是一个有着优秀的军事才能的帅才 。辛弃疾早年的时候生于金国的殖民地之中 , 但是从小就立志恢复中华,还我华夏大好河山 。在金国大举南侵的时候 , 辛弃疾带着2000多人起兵反金,后来辛弃疾和南宋接触 , 受到南宋的礼遇,也就留在的南方 。
10?辛弃疾的资料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1] ,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 ,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著有《美芹十论》、《九议》 , 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 , 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 , 年六十八 。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前崖患で楹投怨倚送觥⒚褡迕说墓厍小⒂锹牵?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 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扩展资料: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 。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 。次年,他晋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 。不久后,被任命为知镇江府 , 获赐金带 。辛弃疾知镇江府时 , 曾登临北固亭 , 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 , 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不久后,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 , 但他推辞不就职 。之后 , 他还被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 。朝廷令辛弃疾赶赴行在奏事,试任兵部侍郎,但辛弃疾再次辞免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 , 令他速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府赴任 。但诏令到铅山时 , 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 , 只得上奏请辞 。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 , 辛弃疾病逝 , 享年六十八岁 。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 。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 。德祐元年(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 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 。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 , 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 , 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 。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 。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 , 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 。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亥己》,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 , 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 。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 。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 是汉族人,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等 。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 , 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 , 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之事,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
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 写了很多诗词,都是豪放派的诗词,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想为国家效力 , 
辛弃疾的所有资料辛弃疾,字幼安 , 号稼轩 , 南宋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武将之家,幼年即显露文才,以及谋略,为当时南宋文坛的领袖之一,被尊称为“辛文战国” 。
辛弃疾在诗词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其代表作品有《青玉案》、《水调歌头》等,以自由拓展的形式,发扬爱国主义思想,表达民族的愤慨和对悲痛的反思 。同时,他还曾多次提出“反金大义”的口号,不断发表有关反对金族侵略南宋、保卫中华的议论 。
同时,辛弃疾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将领,曾参加多次领导战争,在战争中表现出异常勇敢和果断的军事指挥风格,因而被誉为“文武双全的英雄” 。后期由于改革的事业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辛弃疾也逐渐被排斥和辞职 。
总的来说,辛弃疾是一个思想高峰、极富才华的文化巨匠,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巨大代表 。
辛弃疾是什么人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弃疾,号稼轩,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 被誉为“辛氏三杰”之一 。他出身于江西省泰和县辛家庄 , 后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儒家学者 。辛弃疾擅长写诗,他的诗作以爱国主义为主题 ,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有《水调歌头》、《青玉案·元夕》等 。他还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 , 参与南宋抗金战争,但由于政治斗争和朝廷政策的变化,辛弃疾多次被贬谪,最终去世时仍未能回到故乡 。辛弃疾的诗歌承载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他在文学史上被誉为“文壇状元” 。
辛弃疾生平简介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
折叠起义反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 , 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
折叠步入仕途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 , 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 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
折叠南下地方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 , 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 , 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
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 。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 。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
折叠人生起落淳熙七年(1180年) , 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 , 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 。淳熙八年(1181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 , 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并且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 , 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果然,同年十一月,由于受弹劾 , 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
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其友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拜访辛弃疾,两人于铅山(yán shān)长歌互答 , 称第二次鹅湖之会——辛陈之晤;鹅湖之会后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 。
绍熙五年(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 , 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
庆元二年(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 。辛弃疾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 ,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 。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 。
庆元四年(1198年),辛弃疾被授予主管冲佑观之职 。
折叠壮志未酬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 。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 。次年,他晋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 , 并奉朝请 。不久后 , 被任命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 。
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登临北固亭 , 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但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 。之后,他还被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 。朝廷令辛弃疾赶赴行在奏事,试任兵部侍郎,但辛弃疾再次辞免 。
开禧三年(1207年)秋 , 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 。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 。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 。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 。德祐元年(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 , 谥号“忠敏” 。
辛弃疾的介绍和代表作赏析谢邀 。
辛弃疾(1140年-1207年) ,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任掌书记,曾杀入敌营,擒杀叛徒张安国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回归南宋 。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 。他不顾官职底微 , 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 , 但未被采纳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 , 数次起落 , 最终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 。开禧三年(1207年) , 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 。宋恭帝时获赠少师 , 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他是两宋时期存词最多的作家 , 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等,表现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 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 。而《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等,则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的谴责 。另外,《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这些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流给人予清新之感 。而《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元夕》等抒情小词,又写得细腻柔媚,意境深长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辛弃疾词作的评价是这样说的:\\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辛弃疾简介】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