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康乾盛世的具体表现。?

其实康乾盛世百姓真实生活?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为什么说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说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政治 。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达到历史顶峰 。康熙时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派心腹包衣(即家奴)如曹寅、李熙等人打探地方物价、人民收入与官绅不轨之事 , 并以密折奏报,此即密折制度的萌芽,到雍正时期趋于完善 。
2、军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康熙帝有感于火器的威力巨大,遂正式成立火器营 。设鸟枪护军参领16人,鸟枪骁骑参领24人,分别作为统领官 。在清军与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的战役中,清军就是以铁心火炮、子母火炮猛轰噶尔丹的“驼城”战术而取得重大胜利的 。
3、经济 。康乾时期国库财政储备充足,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常年保持在6000到7000余万两 。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大规模蠲免钱粮 , 康熙、乾隆两朝曾五次全免全国农业钱粮近3亿两白银 。
4、农业 。康熙二十四年,全国共有耕地六亿亩 , 到乾隆帝去世,全国耕地约为10.5亿亩 。清朝粮食产量比明朝万历时期增长了一倍之多 , 全国粮食产量则增至2040亿斤 。
5、文化 。康熙帝重视对汉族士大夫的优遇 , 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南书房制度,并且向来华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与文化 。
外国人如何评价所谓的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因为其历史横贯康熙,乾隆和雍正时期 , 所以中国人习惯把它称为“康雍乾盛世” 。
康乾时期库存白银常年保持在6000万两以上 , 最高达到8000万两,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三分之一 , 工业产量占世界31%,康乾两朝皇帝共免除全国农业税近3亿两白银 。
当时西方各国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 , 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热,”他们对这片遥远古老的神奇土地充满向往,于是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国 。和中国人的理解不同,当时西方国家把“康乾盛世”称之为\High Qing\,英文“High”是“高”的意思,“Qing”显然是特指“乾隆年间,”说明西方人主要是认同乾隆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 。
18世纪中叶,英国发动工业革命,使得这个岛国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伴随而来的是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然而英国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国民消费规模不大,难以消化工业革命产生的巨额工业产品,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和工业原料产地 。
因此,当时英国政府决定派遣一个外交使团前往中国访问,期望与中国达成经济贸易关系,以便消化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成果 。
1792年9月26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马加尔尼为正使 , 乔治·司当东为副使,以祝贺大清乾隆皇帝80大寿为名 , 率领包括天文学家、数学家、艺术家和医生在内80余人以及95名士兵,分乘大小3艘船只出使中国 。
船队携带有包括天文、图书、车辆、地理仪器、毯毡、军用品以及船舶模型等“贡品”600余箱,所携“贡品”,价值约13124磅,代表着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
马戛尔尼使团于1793年6月抵达天津,乾隆皇帝派遣钦差大臣徵瑞亲赴天津做接待工作 。然而,这场本来被英国政府寄予厚望的外交活动,一开始就被一个小小的礼仪之争弄得焦头烂额 。
清朝官员要求英国使团成员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 而马戛尔尼等人认为这是一种有损大英帝国尊严的事情 , 因此坚决拒绝 。这场礼仪之争一直由天津持续到热河 , 乾隆帝闻讯大怒 , 下令降低接待英国使团的规格 。
在随后的中英双方谈判中 , 大清政府几乎拒绝了马戛尔尼所有要求 , 并责令英国使团早日离开中国,马戛尔尼使团此行的目标几乎彻底落空 。
然而不幸的是,在乾隆皇帝的傲慢背后,马戛尔尼发现一个落后疲敝的大清帝国 , 使团所到之处,看到城墙濒临坍塌,士兵衣冠不整 , 士兵手里的武器除了寥寥几支火枪外,其余大部分还是弓、箭、矛、剑等冷兵器 。
因此,马戛尔尼断定:“大清帝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踟蹰不前”,“它所谓的繁荣已成过眼云烟”,“如果英军想进攻大清帝国 , 在沿海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轻易登陆” 。
随行英使斯当东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文中记载:除了乾隆皇帝御用的花园外,全国很少有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场所……大清帝国的交通运输主要还是依靠水运,现代化的公路既少又窄 。
使团成员安德逊在《马嘎尔尼航行中国记》一书中的描写到:“我们像一群乞丐进入北京,像囚犯一样被软禁在那里,离开的时候简直就像盗贼 。”
马戛尔尼总结说:“大清帝国就像一艘破烂不堪的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150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一时好运而已 。”
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前,欧洲一直流行着“中国热”,许多文人极力赞美中国的儒家文化与治国经验 。但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中国形象被彻底颠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读过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后说:“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政治的帝国……个人从道德上来说没有自己的个性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非历史的:它翻来覆去只是一个雄伟的废墟而已……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
康乾盛世百姓真实生活这个问题的答案令人感到心酸又难过 , 专家认为,这些平民并没有能过上舒适的生活,仅仅只是比乞丐稍微好那么一些 。当时英国使团来到清朝 , 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描述,他们早前对这个朝代抱有美好的幻想,人人都可以穿上绫罗绸缎,穿金戴银,住在舒适的屋子里生活 。
可真正出现在英国访团人员眼前的,是穿着破烂衣服的百姓和大街上随时会漏风的茅草屋,不少人的表情都带着一丝麻木和迷茫,根本和书中的描写相差得很远 。在乾隆盛世时,流传一首民谣,里面的内容直观又生动地描述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公公糊灯笼,婆婆拔牙生 , 儿子做佣工,媳妇做裁缝,一家无闲口,还是一样穷 。”
康乾盛世标志是什么康乾盛世的标志是国库充盈,以乾隆去世之后的嘉庆年间连续五年减税为顶点(1800年左右) 。乾隆年间,国库充盈 。1736年(雍正十三年),户部银库白银储量为3400万两 。1754年(乾隆十九年),户部银库白银储量为3760万两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户部银库白银储量为6660万两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户部银库白银储量为7180万两 。此后 , 户部银库白银储量始终维持在7000万两以上,这并不包括内务府白银储量和皇帝的“小金库” 。
此外 , 乾隆皇帝还于1745年(乾隆十年)、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及1796年(嘉庆元年)五次下达普免全国一年钱粮的谕旨,多次减免部分地区的钱粮,累计减少税收达20000万两白银 。乾隆皇帝统治下的清王朝国力昌盛,经贸发达,GDP总量约占全世界三分之一,并用全世界十分之一的领土养育了当时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乾隆皇帝的丰功伟绩,也是康乾盛世的重要标志 。
为什么说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乾隆,我原本认为他是一代明君励精图治,殊不知所谓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落日的余晖罢了 , 而康熙大帝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为大清江山奠定基业,而乾隆帝我个人感觉他只是在祖辈及父辈的打拼下,安然继承并享受的皇帝,他并不昏庸也富有才学,只不过没有那么伟大而已
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政治 。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达到历史顶峰 。康熙时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派心腹包衣(即家奴)如曹寅、李熙等人打探地方物价、人民收入与官绅不轨之事,并以密折奏报,此即密折制度的萌芽 , 到雍正时期趋于完善 。
2、军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康熙帝有感于火器的威力巨大,遂正式成立火器营 。设鸟枪护军参领16人 , 鸟枪骁骑参领24人,分别作为统领官 。在清军与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的战役中,清军就是以铁心火炮、子母火炮猛轰噶尔丹的“驼城”战术而取得重大胜利的 。
3、经济 。康乾时期国库财政储备充足,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常年保持在6000到7000余万两 。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大规模蠲免钱粮 , 康熙、乾隆两朝曾五次全免全国农业钱粮近3亿两白银 。
4、农业 。康熙二十四年,全国共有耕地六亿亩 , 到乾隆帝去世,全国耕地约为10.5亿亩 。清朝粮食产量比明朝万历时期增长了一倍之多 , 全国粮食产量则增至2040亿斤 。
5、文化 。康熙帝重视对汉族士大夫的优遇,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 , 创建南书房制度,并且向来华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与文化 。
【列举康乾盛世的具体表现。?】关于外国人如何评价所谓的康乾盛世?的内容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