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镜:清朝汉人封疆大吏的传奇人生

田文镜:清朝汉人封疆大吏的传奇人生
在清朝时期,由于满族统治,汉人要想步入仕途颇为不易 , 尤其是出身寒门的汉人,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有一个人不畏艰难 , 凭借不懈努力,不仅跻身官场,更成为封疆大吏,他就是田文镜 。相信大家对田文镜并不陌生 , 经常在电视剧中见到他的身影 。他以清廉节俭、忠诚正直著称于世,雍正帝曾评价他为“老成历练、才守兼优”,同僚称赞他为“治世能臣、百官表率” , 历史学者亦将他视为中华史上的杰出人物 。那么,田文镜究竟有何贡献,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 , 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
田文镜,汉族,祖籍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生于康熙年间,自幼跟随父亲田瑞年经商 。他自幼聪颖好学,年仅22岁便出任福建长乐(今福州)八品县丞 。经过九年在基层的磨砺,田文镜开始步步高升,先后担任山西宁乡七品县令、直隶易州(今河北易县)六品知州 。此后,他进入京城担任户部五品员外郎,转任吏部郎中,相当于财政副司长的职位 。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 田文镜以御史身份巡查河北盐政,成功解决长芦(今渤海)盐钞短缺及商贩偷逃赋税问题 , 升任四品内阁侍读学士 。
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前夕,田文镜作为内阁学士被派往华山参与祭祀仪式 。途经山西时,他发现地方官员与朝中大臣相互勾结,隐瞒灾情 。回京后,他立即向朝廷报告,因直言不讳引起雍正帝注意,得到重用,全权负责赈灾工作 。田文镜抵达山西后,深入了解灾情,迅速分发米粮救济灾民,制定相关规定,数月后灾情缓解,五十万百姓得以生存,因此受到雍正帝嘉奖,被授予河南从二品布政使 。
雍正二年(1724年),田文镜在河南赴任后发现地方财政亏空严重,遂创立“审追之法”,清查追讨欠款 。他向在任官员发出通知 , 限期归还欠款;对未按时归还者,轻则充公家产 , 重则革职查办 。对已离任官员,追查至现任住址 , 要求其加快归还 。对因灾荒欠下钱粮的百姓,适当减免 。不久后,河南财政亏空现象迅速好转,官员欠款近六十万两白银全部偿还完毕,田文镜因此升任河南正二品巡抚 。
雍正四年(1726年),田文镜整顿吏治,查访各地官员,了解民间疾苦 。对于政绩卓著者,大力推荐;违法乱纪者 , 严惩不贷 。河南官场焕然一新,民间百姓纷纷夸赞田文镜英明神武 。
雍正五年(1727年) , 田文镜推行新政,全面盘查土地,为实施“摊丁入亩”政策做准备 。该政策废除人头税,改为从事农业均需缴税 , 防止地主、绅士瞒报土地 。此外,他还推行“火耗归公”政策 , 将官府铸锭损耗收入统一上缴朝廷,避免官员私自侵占 。这两项新政减轻百姓负担,为国家带来巨额税收,为雍正帝创建盛世打下基础 。田文镜因此晋升为河南总督,额外赐予兵部尚书头衔,成为大清封疆大吏 。
【田文镜:清朝汉人封疆大吏的传奇人生】雍正六年(1728年),田文镜因治理黄河水患贡献巨大,兼任山东总督 。雍正七年(1729年),成功追回山东仓库亏空二百多万两银子,获封太子太保 。雍正八年(1730年),田文镜继续为朝廷效力,直至离世 。这位清朝汉人封疆大吏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 他的贡献和成就,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