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纷争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纷争
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局势混乱不堪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西周到东周的覆灭,这段历史跨度近八百年,其中包含了五百多年的春秋与战国时期 。在这个阶段 , 各国之间频繁结盟与交战,今日存在的诸侯国,明日或许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今日不存在的诸侯国,明日又可能崛起 。让我们一同简要探索春秋初期,那些主要诸侯国的历史起源 。
春秋时代始于平王东迁,西周转变为东周之际 。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竟踏足七十多个诸侯国,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至少存在七十余个国家 。然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核心仍围绕十二个诸侯国展开 。春秋十二诸侯国包括鲁、齐、晋、秦、楚、宋、卫、郑、陈、蔡、吴、曹及燕等国 。在这十三诸侯中,有八个诸侯国源自姬姓 。
姬姓八国分别为:晋国(武王子唐叔虞之后)、卫国(武王弟康叔封之后)、蔡国(武王弟叔度之后)、曹国(武王弟叔振铎之后)、郑国(厉王子友之后)、燕国(武王弟姬奭之后)、吴国(周太王子仲庸之后) 。其余五个异姓诸侯国为楚国、秦国、齐国、宋国和陈国 。
武王伐纣后 , 并未彻底消灭商朝,许多原属商朝的区域仍未归附武王 。武王去世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纣王之子武庚趁机叛乱,因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嫉妒周公掌政,便造谣周公欲篡位,随之起兵叛乱 。幸得周公能力出众,成功平定叛乱 。周公平乱后,首先将政权归还已成长的成王,史称周公还政;其次,他开始分封参与平定叛乱的功臣,赐予他们领地和国号 。自此,自周成王时期起 , 诸侯国逐渐形成 。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纷争】鲁国为武王弟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晋国共传38君,享国657年,开国之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周成王年幼即位后,周公旦摄政,灭亡唐国后将唐地封给叔虞 。楚国共传43君,享国820年,开国之君为周成王时期,熊绎被封于南方蛮荒之地 , 建立楚国 。宋国共传34君,享国829年 , 开国之君微子启为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后被周成王封于商朝旧都商丘建立宋国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