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医养生的观念来看,秋冬季节适合藏,也就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是并非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秋冬季节进补身体的,有些人不适合这样做 , 盲目的进补只会让身体上火的,所以秋冬季进补需要量力而行,那么,中医药养生有哪些误区?来看看 。
1、中医药养生的误区
误区一:养生就要补
很多人选择各种各样的所谓名贵中药,比如鹿茸、虫草、西洋参、高丽参等药物,或泡水、或泡酒来进补 , 这些药物的确很名贵,也的确是补药,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一点——身体是不是需要,大部分健康人是不需要补的,就如同装满气的轮胎,你如果继续给它打气,结果是很清楚的 。
很多人会说,我的身体是亚健康,诚然,当前由于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食物添加剂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很多人的身体机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出现诸如乏力、汗出、失眠多梦等各种各样的症状,选择中医药是很正确的 , 但是,往往有很多人认为乏力就是气虚、出汗就是阴虚或者气虚、失眠多梦就是气虚或者血虚等等 , 想当然的选择中药进补,从而越补越虚 。
中药的应用有严格的标准,张仲景《伤寒论》用药很重要一条原则就是“有是证用是药” , 而我们所谓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是中医大夫经过对患者望、闻、问、切四诊之后,综合分析而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所以不能简单地以补来养生 。
误区二:中药没有副作用
随着人们对各种药物、生物制剂副作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加之很多医药产品的宣传,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忽略 , 给人一种“中药是纯天然的 , 中药是无害的”认识 。
我们应该知道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是药物 , 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偏治偏”,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所以药物本身它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 , 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 , 但是并不代表它是没有副作用的 。
这就表示 , 中药如果应用不当,虽然一般不会造成肝肾损害,但是会造成机体功能的损害和偏差 。
误区三:非药物疗法无限制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非药物疗法的养生书籍,但是 , 非药物疗法作用的无限扩大,也是有副作用的,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比如,拔罐疗法是传统医学的瑰宝,它利用空气负压造成机体局部充血、炎症,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像我们的中药一样,其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它的作用有其适应症,那就说明有不适宜症,甚至禁忌症 。
在调整机体状态进行养生的过程中,如果方法选择不当、操作不当会造成正气的损害甚至病情的加重 , 临床见到很多患者由于过度拔罐造成皮下硬结、皮肤严重淤青甚至坏死、留疤 。
经络,中医认为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很多养生方法是通过敲打、刺激经络 , 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虽然从中医理论上讲,针刺和艾灸等各种治疗方法是作用于经络,通过对经络气血的调节达到治病的目的的 。
但是,中医对健康的基本认识是“气血和”、“阴阳和” , 这种状态的达到并不是通过简单地敲打经络就能实现的;另一方面 , 中医认为,气血有其生、长、化、收、藏的时宜,不仅体现在四季中,在一天中也同样体现 , 不合时宜地激发气血的运行就如同该睡觉的时候运动,会打乱气血的“作息时间”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
误区四:食疗人人适宜
食疗 , 是几千年华夏文明饮食文化的瑰宝,在我们的防病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各种各样食疗养生馆更是应运而生 , 观其食谱 , 大部分是“甲鱼、海参、鲍鱼、枸杞、乌鸡”之类各式各样的滋补食材、药材的综合,当然也有如“马齿苋、紫背天葵、香芋、山药”等清热解毒药物及平补药物,虽然样式繁多 , 但是一般都是简单拼凑,而不能根据食用者的体质进行搭配,造成重花样而轻药效的局面 , 使得食补而不能达到“补”之功效 。
提醒广大养生爱好者 , 不要盲从商业宣传,如果想通过中医药的方法养生,可以到正规中医医院咨询相关中医大夫辨明体质 , 合理选择药物和方法 ,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确运用中医药的“以偏治偏”,使自己“阴阳和”、“气血和”、健康长寿 。
2、补气血常见的误区
1、喝牛奶可以补铁
牛奶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但是含铁量不高 , 而且人体对牛奶中的铁元素的吸收率只有10%,基本上难以补给充足到经期性贫血的女性所需的铁元素,因此,依赖喝牛奶来补铁补血是不可行的 。
2、吃红枣可补血
吃红枣的确可补血,但是只是单吃红枣就几乎没有补血了,因为单吃红枣,人体的吸收率不高 , 所以其效果不明显 。可是如果红枣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补血效果会出人意表 。
3、吃肉不如吃菠菜
菠菜是蔬果中少有的含铁量较高的蔬菜,于是许多爱美的女性就觉得吃菠菜既可补铁补血,又可以保持曼妙的身材,便更倾向于吃菠菜,少吃肉 。可是研究说,与菠菜相比,肉是铁的更好来源 。牛肉、鸡肉内含有的铁元素可以吸收15%—35%,但菠菜中的铁元素只能吸收2%-20% 。因此吃肉才是首选 。
大多女性存在两种问题:一个是血气不足 , 自然流通不畅,而另一个则是血气凝结 , 堵塞了,所以也走的不畅快 。那么,针对这两种状况,我们就要懂得补血养血 , 自己调养自己的身心 。
【秋冬季节人人都需要进补吗?中医药养生有哪些误区?】 4、阿胶可以补血
很多人都认为阿胶补血,其实血绝对不是靠吃当归、阿胶就能补充的 。阿胶不能直接补血,而是通过驴皮的收敛功能使血暂时地会聚起来(阿胶是用驴皮熬出来的),集中在一处发挥作用,从而使机体的状态暂时得到好转 。要是你的脾胃功能正常,就是吃米饭、馒头也能补血 。这才是正确的“补”的原则 。
5、红糖补血效果好
民间一直流行红糖水可补血的说法,女性在月经期以及产妇分娩后,都经常喝红糖水来补血 。然而专家指出,红糖水并没有民间传说的补血等神奇功效 。专家表示,红糖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益气养血”、“促进子宫收缩 , 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等神奇功效 , 事实上红糖并没有补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红糖提纯不够,里面还可能含有杂质 。
6、多吃猪肝可补血
猪肝是猪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种有毒代谢产物与饲料中的某些有毒物质,都会留在猪肝内 , 并经它解毒后进入肾脏,再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猪肝中含有毒素的血液是分散存于数以万计的猪肝窦中的,猪肝有营养也有大量毒素,补血效果微弱 , 不宜多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