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为大家推荐的电影是拍摄于十多年前的《香火》 , 至今它仍然是国产小成本佳作的典范 。
这是导演宁浩在北电的毕业作品,也是他拍摄的首部长篇电影 。
光是从海报,你就能感受到此片的简陋 。
2001年,彼时刚进入北电图片摄影专业的宁浩才刚过24岁 , 上课之余自己写了这样一个剧本,满怀憧憬准备大干一场 。
【只用4万元,请了8人,宁浩却拍出了口碑爆棚的国产佳片】导演系的韩小磊老师看了剧本后,帮他从一个有钱的学生那拉到了4万投资 , 但或许出于对题材风险的忌惮,没多久对方又撤资退出 。
一年之后,深知不能再拖的宁浩毅然拿出自己的4万积蓄自己拍摄 。
而整个剧组就8个人 , 且工作人员也要客串群演的角色 。
剧中没有专业演员,主要演员都来自宁浩的中专同学 。
为了最大程度地省钱,宁浩每天都要等停车场的人下班了再开车回家,因为这样能省几块钱的停车费 。
也正因为钱少人少,《香火》拍摄期间没有留下一张剧照 , 这成为了此片最大的遗憾 。
但电影拍完后因无销路也只能搁置一旁,直到2年后 , 宁浩靠着拍MV在圈内小有名气,才遇到贵人将他的《香火》送到了一些国际电影节试水,一举拿下多项大奖:
第四届东京银座影展“最佳影片奖”、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单元金奖,并被香港艺术中心评为2004年最佳电影 。
也为他之后能进入亚洲心新星导计划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2004年的好电影奖也许宁浩导演不会被刘德华发掘 。
宁浩导演取材自家乡,用家乡方言拍摄的处女作 。作为导演的老乡 , 对于这部影片中语言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体会尤其深刻,一个语调的变化都有可能将人的心态完全颠覆 , 好在演员的演出十分到位,自然而生动 。这在宁浩之后的几部影片中都看得出来 , 他对于演员的选择上的确拥有很高的天赋,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影片才那么的富有生命力 。会讲故事是一方面,慧眼识人更是重要的一方面 。
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庙的和尚因为佛像坍塌而四处筹款修佛像的故事,在我看来本片具有非常讽刺的现实意义 。
为了筹款修佛像,和尚找到专门管理宗教科的科长,想让其帮忙筹款 。
科长以“政策不支持”为理由 , 婉拒了和尚的请求 , 并把他推给了隔壁的文物科 。
和尚又找到文物科负责人,说明了自己的困境 。
没想到,文物科的科长不但拒绝,还建议和尚把庙里的老窗框卖掉另谋出路 。
看到这里的时候,如果你还只是认为和尚是为了礼佛敬佛而去奔波的话,那表示你没有用心去看 。
因为和尚的动机是佛像带给他的香火钱 。
另一方面讲 , 宁浩也用这个形象暗讽了那些仅仅为了好吃懒做而遁空出世甚至用佛来敛财的一类人 。
这点上,从和尚另外一个身处大庙香火旺盛的师兄的所作所为中便可见一斑,他比小和尚来的更加直接和赤裸裸,毫不避讳自己已经把佛门当成一个上班单位,把升迁当成是发财渠道的想法 。
可惜他不知道和尚的算盘,因为村里的女教师已经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 , 他又怎么舍得离开那个清水衙门?毫不夸张的说,在掩饰自己这一点上,小和尚做得非常到位,为了多看女教师两眼 , 还要指着她哥哥的照片来掩盖自己 。
就连路人小姐姐从旁边经过,也是隔了一段距离之后才偷偷欣赏的 。
化缘未遂被警察拘于小房间的一幕是最富戏剧性的 。
三个妓女与他同进一室,进门扑面的是字正腔圆的性病防治知识 。极端的矛盾冲突 。但宁浩处理的是非常冷幽默的 。那些恶俗的现实情节,被拿来作为背景 。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有些心酸 。给予小人物的最多还是悲悯 。
她们相信“因果报应”,并且同情和尚的遭遇,于是决定一起筹钱为他修葺寺庙 。
和尚虽有一丝犹豫,但还是拒绝了这份帮助 。
但从他的行动中还是能看出他对使用小姐的钱来修庙的意愿并不像他口中那么坚决 , 不然他也不会在搭小姐回去之后还跟着进了歌舞厅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的淳朴,但是后来他用假佛像欺骗别人钱财的行为就彻底将他本身否定了 。
可结尾来了个意想不到 , 上面一纸命令,因为要修致富路 , 这座庙,要拆了 。
顿时 , 和尚不知该何去何从 。
喇叭上的袅袅佛音,仿佛嘲弄着和尚的无用功,一切在让人哑然失笑的尴尬中悄然收场······
佛像倒了,寓意着信仰的崩塌 。一步步筹钱重建佛像的过程,也是信仰的重建过程 。然而在影片的结尾处,重建起来的佛像,却成了村里致富路上的障碍,不得不说这是何等的黑色幽默!影片中北方荒凉的冬天,似乎也衬托着那个时候人们开始荒凉的内心 。
宁浩的作品,无论是后期画风如何清奇的各种电影,总能让我感到某种命运的回环之感 。《香火》这种也不例外,和尚招摇撞骗筹到了修佛像的钱 , 最后却被告知庙要拆迁,浅了说,是中国特色体制问题,深了说 , 何尝不是求不得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