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的什么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

<茶经>的历史意义??

陆羽的什么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
陆羽(733年-804年) , 字鸿渐,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誉为"茶仙、茶圣" 。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 , 撰《茶经》三卷 , 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 。《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 。曾编写过《谑谈》三卷 。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 。
陆羽的什么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

唐朝茶文化: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
【陆羽的什么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扩展资料: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 , 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 。功夫茶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但历史文献资料最早追溯至春秋),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
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潮州凤凰单丛茶、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 。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网——中国茶文化形成简史
百度百科——茶文化

###其它资料参考###论陆羽《茶经》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杭州 程启坤
唐代,中国茶文化进入了兴盛期 。这种兴盛,与文人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其中陆羽的贡献是最大的 。他著述并发表了《茶经》,亲自奔赴长江流域的主要茶区,调查研究,品评茶叶,推荐贡茶,创导"陆氏煮茶法"等 。可以说,茶圣陆羽是中国"茶学"学科的创始人 。陆羽《茶经》不仅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很多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这方面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
一、 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华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
所谓"茶文化",广义而言 , 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陆羽《茶经》上、中、下三卷,包括了茶的形态特征、字源、名称、药用价值、茶叶采制用具、制茶方法、烹饮器具、煮茶方法、品饮技艺、唐代中期以前历史上有记载的茶事、唐代茶叶产地与品质状况等,内容十分丰富 。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概述与历史总结 。既有物质的东西,也有精神的内容 。
在物质方面,《茶经》系统总结提出了采制茶叶需用的十五种工具和茶叶烹饮需用的二十四器 。精神方面的有种茶、采茶、制茶、煮茶的技术经验总结,也有唐代中期以前有关茶事的历史记载,有人物、有故事、有史实,系统而全面 。尤其可贵的是,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使茶文化得到升华 。
历史发展到了唐代,茶区已扩大,从《茶经·八之出》介绍的茶叶产地来看,唐代茶区已包括现今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陕西、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福建、贵州等?。ㄇ?。饮茶已成风俗,上至帝王宫廷,下至百姓平民,还有文人雅士,佛门寺院等都崇尚饮茶 。陆羽《茶经》对有关茶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系统地总结 。因此可以说 , 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华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 。
二、 陆羽《茶经》是唐代中期以前中国茶事的历史总结
中国在唐代以前,已有茶文化的萌芽,在不少史书中己有一些零星的记载 。如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年成书的《尔雅》中,就有"槚,苦荼"的记述;三国《广雅》中有"荆巴间采茶作饼"的记载;司马相如《凡将篇》已把茶列为一味中草药 。到了晋代,更有以茶倡廉、以茶敬客、以茶健身、以茶治病等多种记述 。陆羽《茶经》将这些零星分散的历史记述 , 从浩瀚如海的大量史书典籍中寻找出来,一一作了记录 。
陆羽《茶经·七之事》中,引述了49本典籍中有关茶事的记载,记述的人物有几十个,涉及的茶事有茶的特征、特性、产地、饮用、保健、药用、待客、倡廉、代酒、解乏、茶市、茶神活、茶故事、品茶、鉴赏、祭祀等等 。内容十分广泛 。除《七之事》之外,《茶经》的其他章节中也有不少历史记述,如《茶经·一之源》中 , 讲到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 , 讲到茶字字源的历史记载和茶的五种称谓 。《茶经·六之饮》中,讲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 , 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滂时浸浴,盛时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指出了茶的发现与利用,起源于五千年前的神农氏,列举了历代与茶有关的历史人物 。因此可以看出,陆羽《茶经》是唐代中期以前中国茶事的历史总结 。
三、 陆羽是"茶学"学科的创始人
现代"茶学",狭义而言,它是"农学"的一个分支 , "食品学"的一个方面;广义而言 , "茶学"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所谓茶的自然科学,包括茶的特征特性、茶的种植与加工,茶的类别与品质等方面;所谓茶的社会科学 , 包括茶业的经营管理、茶的经济贸易、茶的品饮、茶的文化艺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因此有人主张把传统的"茶学"扩充为广义的"茶文化学" , 作为现代"茶学"的学科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现代"茶学"学科包括的范围是很大的,既有自然科学的内容,也有社会科学的内容 。通读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从"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直至"十之图" 。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既有茶的种植加工技术 , 也有茶的烹饮技艺和文化典故等,基本呈现出了"茶学"的雏形 。而且书名《茶经》,是有关茶的各个领域的综合性专著 。从此,后人在陆羽《茶经》的基础上,或补充、或模仿,类似著作不少,从而不断丰富着"茶学"学科的内容 。由此看来可以认为 , 陆羽是"茶学"学科的创始人 。
四、陆羽创导的"煮茶法"是中国茶道、茶艺的最早典范
茶道起源于中国 , 早在三国时《广雅》中就记载有:"荆巴间采茶作饼 , 成以米膏出之 。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是唐代以前,关于饮茶较全面的记述 , 具有茶道的雏形 。
到了唐代,由于饮茶风俗的形成与普及,中国茶道逐渐形成 。陆羽就是在此基础上 , 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与提高 , 在《茶经》中提出了陆氏"煮茶法" 。在《茶经·四之器》中,列出了煮饮用具二十四器,提出了煮茶的具体方法步骤 。在《茶经·六之饮》"凡茶有九难"中,提出了煮好茶要重点把握好九个方面,即制好茶、选好茶、配好器、选好燃料、用好水、烤好茶、碾好茶、煮好茶、饮好茶 。在《茶经·四之器》"风炉"一节中,指出在风炉炉身上所开的三窗之上,有"伊公羹,陆氏茶"六个字 , 伊公是指伊尹,商初大臣 , 善调羹汤;陆氏茶,指的就是陆羽自己的煮茶法,说明陆羽对自己的煮茶法很自信 。
所以,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论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 , 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 。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幅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
这一论述,非常明确地指出了,陆羽的煮茶法当时已有相当的社会影响 。后来 , 常伯熊只是在陆羽煮茶法的基础上加以润色,当然,这对"茶道大行"也是有帮助的 。
因此,作者认为,陆羽创导的"煮茶法"是中国茶道、茶艺的最早典范 。
五、陆羽《茶经》若干论述的现实意义
陆羽《茶经》的问世 , 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然而 , 《茶经》中的若干论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 在《茶经·一之源》开头,就有"茶者 , 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的记述 。这就说明,那时的巴山、峡川一带,就有野生大茶树,这对研究茶树的起源与发源地都有很大帮助 。
2. 在《茶经·一之源》中,"上者生烂石,……下者生黄土";"法如种瓜,三岁可采";"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 , 叶舒次"等 。在《茶经·三之造》中,"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 , 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 , ……有三枝、四枝、五枝者 , 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 。"这些都与现代科学种茶的理论与实践相吻合,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3. 在《茶经·一之源》中"茶之为用,性至寒 ,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 ,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充分论述了茶的功效,同时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这些在现代研究茶的功效与普及茶文化中 , 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4. 在《茶经·五之煮》中,提出的煮茶要用清洁活水,烧水不能超过三沸,茶与水的比例要适当;在《茶经·四之器》中 , 提出的要选好茶具,盛茶杯碗要与茶色相匹配等 。这些,对于现代茶艺工作者研究如何泡好茶 , 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
5. 在《茶经·七之事》中,从三皇炎帝神农氏、鲁周公《尔雅》直到《本草》,从近50本典籍中归纳出的茶事历史记载,对现代茶文化工作者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6. 在《茶经·八之出》中,记述了唐代的茶区分布,并列举了一些品质好的茶叶产出的地名 。这些记载,对现代各地的名优茶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
陆羽《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 , 进一步深入研究陆羽《茶经》 , 将对学习和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有帮助;同时,对进一步弘扬中华茶文化,发展茶文化事业 , 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其它资料参考###地位:《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 。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 。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
陆羽简介 陆羽,名疾 , 字鸿渐、季疵,号桑宁翁、竟陵子,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 。幼年托身佛寺,自幼好学用功,学问渊博,诗文亦佳 , 且为人清高,淡泊功名 。一度招拜为太子太学、太常寺太祝而不就 。760年为避安史之乱 , 陆羽隐居浙江苕溪(今湖州) 。其间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 , 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 。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 。《茶经》分三卷十节 , 约7000字 。卷上:一之源,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 , 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 。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 。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 , 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 , 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 , 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 , 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 开中国茶道的先河 。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 。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
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 , 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 。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
中国茶经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初 , 茶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 。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就有著不少对佛教的颂扬和对僧人嗜茶的记载 。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
公元758年左右,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 。《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其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 。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 , 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 。《茶经》是唐朝的陆羽(733--804)创作的 。《茶经》一问世,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 。《茶经》全书共七千多字 , 其实篇幅并不大 。共分3卷10节 。
《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 , 是陆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 。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 。
《茶经》是陆羽在各大茶区观察了茶叶的生长规律、观察了茶农对茶叶的加工,进一步分析了茶叶的品质的优劣,并学习了民间烹茶的良好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规律 , 此外陆羽还留心于民间茶具和茶器的制作,且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一套茶具 。陆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他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大茶区 。
###其它资料参考###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
后世誉为“茶圣”的陆羽(733-804)是唐代人,之前中国已有千年饮茶史,《茶经》作为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问世,是茶文化发展史的划时代事件 。
中国茶文化分为6个时期:三国前的启蒙,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形成期,宋代的兴盛期,明清的普及期,现代的发展 。

陆羽的什么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