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书其事备的意思

备书其事备的意思?

备书其事备的意思

于是我就详细记载我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这是香山居士的《三游洞序》,最后两句“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全句意思是将来有喜好追究其缘由的人,于是我就详细记载我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
香山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 , 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 。1995年 , 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
备书其事备的意思

【备书其事备的意思】这是香山居士的《三游洞序》,最后两句“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
意思是将来有喜好追究其缘由的人,于是我就详细记载我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
备书:详细记载 。
三游洞序[1]
[唐]
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2],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3],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4] 。又明年春[5],各祗命之郡[6],与知退偕行[7]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8] 。翌日[9],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10] 。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11]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12] , 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13],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14],如垂幢[15] 。次见泉[16],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17],如不绝线[18] 。遂相与维舟岩下[19],率仆夫芟芜刈翳[20],梯危缒滑[21],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22] 。仰睇俯察[23],绝无人迹 , 但水石相薄[24],磷磷凿凿[25],跳珠溅玉[26],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27]爱不能去[28] 。俄而峡山昏黑[29] , 云破月出 , 光气含吐[30] , 互相明灭[31] 。昌荧玲珑[32] , 象生其中[33] 。虽有敏口[34],不能名状[35] 。
既而,通夕不寐[36],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
“斯境胜绝[37],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38],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39],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40],斯境不易得 。今两偶于是[41],得无述乎[42]?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43],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44]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45]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46] 。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下,两崖相廞间[46] 。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释】
[1]三游洞:在今湖北宜昌西北,西陵峡口,长江北岸 。
[2]平淮西: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宪宗派兵加以平定,元和十二年(817)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活捉吴元济 。平淮西之明年:即元和十三年(818) 。
[3]“予自”句:白居易在元和九年(815),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上疏请求捕杀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刺客,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四年后,即元和十三年(818),从江州司马任上改授忠州(四川忠县)刺史 。“刺史”是唐代州的行政长官,“司马”则是州刺史的属吏 。
[4]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 。元和八年(814),元稹出任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也在元和十三年(818)改授虢(guó)州长史,虢州即今河南灵宝 。“长史”是州刺史属下官吏之长 。
[5]又明年春:即元和十四年(819)春天 。
[6]祗(zhī)命:遵命 。之:往 。
[7]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 。
[8]三月十日:据上文可知,当为元和十四年(819) 。参:通“三” 。参会:指作者、元稹、白行简三人相会 。夷陵:今湖北宜昌 。
[9]翌(yì)日:明天,第二天 。
[10]反棹(zhào):掉转船头 。下牢戍:即下牢关,在宜昌西边 。其时元稹出川,已过下牢关;白居易入川,还未过下牢关;因此元稹陪同白居易重返下牢关 。
[11]引舟上下:是说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 。
[12]“因舍”二句:是说下船上岸,步行走入崖岸缺口 , 去寻找石间泉声 。
[13]初见石:开始见到的是石头 。
[14]引臂:张开的臂膀 。
[15]垂幢(chuáng):下垂的旗帜 。
[16]次见泉:接着看到了泉水 。
[17]悬练:悬挂的白绢 。
[18]不绝线:绵延不断的线 。
[19]相与:互相赞成 。维舟岩下:把船拴在岩石下面 。
[20]芟(shān)芜:割倒杂草 。刈(yì)翳:清除障碍 。
[21]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 。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
[22]休而复上:休息一会儿再向上攀登 。
[23]仰睇(dì)俯察:上下察看 。
[24]?。号龌?。
[25]磷磷:通“潾潾” , 水清澈的样子 。凿凿:石鲜明的样子 。
[26]跳珠溅玉:形容泉水溅石,像珍珠洒在玉石上那样跳跃四溅 。
[27]未:未时,当今午后一点到三点 。戌:戌时,当今晚上七点到九点 。讫:至 。
[28]去:离开 。
[29]俄而:一会儿 。
[30]光气含吐:月光忽而被掩盖,忽而露出 。
[31]互相明灭:明暗交替 。
[32]晶荧(yíng):透明闪光 。玲珑:精巧细致 。
[33]象生其中:是说在云气月光中出现种种美妙形象 。
[34]敏口:巧嘴 , 指口才敏捷 。
[35]名状:用语言形容出来 。
[36]“通夕”二句:是说一夜没有睡觉 , 等到天明即将离开 。迨(dài):等到 。
[37]“斯境”二句:是说这样的境界美妙极了,世界上还能有几个呢 。
[38]“如之何”三句:意谓为什么此洞下面就和渡口相通 。却多年来寂寞无闻,被人抛弃,极少有人到这里来呢?
“津”,渡口 。“繇”,通“由” 。津繇,水航经由的渡口 。“岁代”,年复一年,谓长久以来 。“寂寥(liáo)”:寂寞、冷落 。“委置”:抛在一边 。
[39]“借此喻彼”三句: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之叹息的,难道只有这件事情嘛 。“太息”,同“叹息” 。
[40]矧(shěn):况且 。
[41]两偶于是:两件事(指上文所说“吾人难相逢 , 斯境不易得”)都在这里实现了 。偶:相遇 。于是:在这里 。
[42]得无述乎:是说怎么能没有文章加以记述呢?
[43]古调诗:即古体诗 。二十韵:一韵两句 , 共四十句 。
[44]仍:同“乃”,于是 。序:同“叙”,记叙 。
[45]目:题目 。
[46]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西北 。廞:通“嵌” 。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
[47]备书:详细地记载 。
###其它资料参考### 备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具备,完备;齐全,周详,周到;尽,皆;充数,充备;防备 , 准,预备等 。
文言文备的意思
①具备完备 。《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②齐全周详周到 。《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芙蕖》:“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
③尽皆 。《左传》:“备 。”
④充数充备 。《毛遂自荐》:“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
⑤防备准预备 。《肴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
事先的准备 。《五蠹》:“事异则备变 。”
备的基本字义
1、具备;完备:具备 。完备 。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
2、预备;准备:预备 。防备 。准备 。筹备 。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 。备注 。备忘录 。
3、设备:设备 。装备 。军备 。

###其它资料参考###不是备书,是背书 。
背书是指持票人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
背书按照目的不同分为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 。
背书转让背书是以持票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为目的;非转让背书是将定的票据权利投予他人行使,包括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 。无论何种目的 , 都应当记载背书事项并交付票据 。
背书的形式:背书是一种要式行为,因此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即其必须做成背书并交付 , 才能有效成立 。
背书不得记载的内容有两项:一是附有条件的背书;二是部分背书 。
背书应当连续 。背书连续是指在票据转让中,转让票据的背书人与受让票据的被背书人在汇票上的签章依次前后连接 。如果背书不连续,付款人可以拒绝向持票人付款 , 否则付款人得自行承担责任 。背书连续主要指背书在形式上连续,如果背书在实质上不连续,比如有伪造签章等等 , 付款人仍应对持票人付款,但是付款人不得在明知持票人不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的情况下付款 。

备书其事备的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