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功夫红茶类别的茶叶是?
功夫红茶是是我国传统的茶叶之一,下面为大家介绍它的类别 。
一、祁门功夫
祁门功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功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祁门功夫汤色红艳,滋味醇厚,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 并且有药理疗效 。
二、马边功夫
马边功夫为红茶新贵,选用海拔1200-1500米的四川小叶种为原料,结合各地功夫红茶工艺精制而成 。
三、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属于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是我国功夫红茶的后起之秀,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是举世欢迎的功夫红茶 。
四、闽红工夫
闽红工夫茶是福建特产,也是政和功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三种功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 。
五、政和工夫
政和功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是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而小茶是用小叶种制成 , 政和功夫茶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 , 滋味浓厚 。
六、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茶色泽乌黑有光,外形细长匀整 , 带白毫 , 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来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 。
七、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茶是小叶种红茶,色泽黄黑 , 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味道鲜甜 。
八、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茶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是本世纪50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川红工夫色泽乌黑油润,外形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浓亮,堪称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 。
白琳工夫红茶和新工艺白茶加工过程中都有揉捻的工序,但新工艺白茶的是轻揉捻,制成的茶叶会卷曲,但条索不会很紧,正常的白琳工夫红茶条索是比较紧的 。白琳工夫是红茶,所以它有红茶的特征,就是红汤红叶,红茶汤色是红艳的,叶底发酵均匀,新工艺白茶的汤色应该是黄里带红,叶底发酵不均匀 。如果功力够深厚,看干茶或尝一下滋味就能辨别了 。
###其它资料参考###1、福建三大功夫茶——政和工夫 。原产于福建北部,以政和县为主产区 。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由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 。
2、福建三大功夫茶——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茶成品外形条索紧结纤秀,白毫多呈橙黄色,毫香鲜爽愉快,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叶底红亮 。白琳工夫主产地白琳镇位于福鼎市中部,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有250多年的历史 。
3、福建三大功夫茶——坦洋工夫 。原产于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 。条型肥壮紧秀,香高味浓 , 鲜爽甘醇,叶底红艳 。该茶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由福安坦洋村民胡福四试制成功 。
###其它资料参考###红茶种类一、祁门红
祁门红茶,是我国传统红茶种类中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 。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 。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 。祁红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 ,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种类二、滇红
滇红茶,属大叶种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着于世,是我国红茶的后起之秀 。其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 , 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 , 富有刺激性 。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红茶 。
因其采制时期不同,而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 。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 。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 , 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 。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红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 。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 。风庆、云县、昌宁等地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茶 , 毫色多呈金黄 。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 , 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 。
滇红内质香郁味浓 。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 。滇南茶区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茶滋味醇厚 , 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
种类三、闽红
闽红茶系政和、坦洋和白琳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 。三种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 , 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
红茶种类四、政和
【白琳是什么茶】政和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 。
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茶的上品 , 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 。
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 。政和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特别体态匀称,毫心显露 , 香味俱佳 。
百年政和,一经问世 , 即享盛名:19世纪中叶,产量达万余担 。后因战事摧残,茶园荒芜,至1949年年产仅900余担 。嗣后,着力恢复传统品质风格,产量质量均有回升 。60年代后 , 因改制绿茶,仅保持少量生产,年产约800担 。
种类五、坦洋
坦洋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柘荣、寿宁、周 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
坦洋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 , 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 。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茶色泽鲜亮 , 条形秀丽 。
红茶种类六、白琳
白琳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 。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 , 地势较高,群山叠 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 。茶树根深叶茂, 芽毫雪白晶莹 。19世纪50年代 。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茶,广收白琳、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 , 白琳由此而生 。20世纪初 , 福鼎“合茂智”茶号,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茶 , 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 红” , 意为桔子般红艳的,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
白琳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 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 , 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
###其它资料参考###政和工夫、白琳工夫和坦洋工夫 。
详:政和工夫
为福建省三大(坦洋、白琳)工夫茶之一,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品种特色的条型茶 。原产于福建北部 , 以政和县为主产区 。
制茶工艺及品质:茶叶初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 。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由小叶种茶树君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 。成品茶条索肥壮重实、匀齐 , 色泽乌黑油润 , 毫芽显露金黄色,颇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 。
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为闽北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白琳)之一 。产地以政和县为主 。松溪以及浙江的庆元地区所出之红毛茶,在政和加工 , 亦属政和工夫 。19世纪中叶为政和工夫兴盛之期 , 年产量上万担,后逐渐衰退,几乎绝迹 。建国后恢复生产,但产量较少 。
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 。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 , 与浙江毗邻 , 地势较高 , 群山叠翠 , 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 。茶树根深叶茂,芽毫雪白晶莹 。19世纪50年代 。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白琳工夫由此而生 。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 , 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 , 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
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 , 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 。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 , 产量2万余担 。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 , 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 。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 。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 。”后因抗日战争爆发 , 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 。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 , 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 , 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 。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 。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
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 。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色鲜亮 , 条形秀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