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对饮茶有着特殊的嗜好,他们喜欢喝什么茶呢??
康熙皇帝比较喜欢喝碧螺春,雨前龙井,武夷茶……
一,清朝皇帝中,康熙皇帝极其爱喝茶 。
清朝虽然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在清朝时期毕竟也是统治了将近300年 。加上最后王国的溥仪皇帝,前前后后总共有12个皇帝 。虽然总共有12个皇帝,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清朝的皇帝有一个共同的爱好 , 那就是喜欢喝茶 。我们平常看宫廷剧的时候,就能发现皇帝经常是茶不离手,这个情节可不是纯属虚,而是经过历史证明的 。特别是康熙皇帝,对于茶叶的喜爱,到达了极限 。
二,康熙皇帝喜欢喝的茶叶 。
我们就着重介绍一下康熙皇帝比较喜欢喝的茶叶 。毕竟作为君王对待茶叶的挑剔程度还是很高的 , 在众多茶叶当中,康熙皇帝最喜欢喝的就是碧螺春 。而且碧螺春这个名字还是康熙亲自赐名 。除了碧螺春之外,康熙皇帝也比较喜欢喝非常珍惜的雨前龙井 。雨前龙井对于产地包括时节的要求都非常的高 。而进贡给康熙的雨前龙井,更是龙井中的佳品,可谓是茶香四溢,口口回甘 。除了碧螺春和雨前龙井之外,康熙皇帝还比较中意武夷茶,大红袍……
三,康熙皇帝对于喝茶有很深的研究 。
通过分析 , 我们可以看到康熙皇帝对于好的茶叶几乎是来者不拒 。康熙皇帝不光爱喝茶,对于喝茶的步骤和知识也是有很深研究的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是一位非常懂茶的人 。康熙皇帝更是从小喝茶研究出了无数种让茶叶变得更好喝的方法 。比如说焚竹烧水 , 用雪水泡茶,采收正宗的山泉水……康熙皇帝对待茶叶的喜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君不可以一日无茶 。
尤其在古代,那喝茶可是很有讲究的 。可能有些朋友就要问了,喝茶有什么好讲究的?。?古人喝茶和现代人喝饮料那不一回事吗?这里小编告诉大家,还真不是一回事 。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古代人的喝茶 。
古代的茶
关于茶的介绍:
先说喝茶 。在清朝,北京的茶叶主要就分三种,第一种是花茶 , 第二种是绿茶,第三种是普洱茶,但这三种茶跟今天的茶截然不同 。
清朝人喝茶
首先说花茶,在北京能喝到的花茶就是茉莉花茶 。它的做法跟今天不太一样,那时候的茶叫酵茶,也叫酵熏,南方人很鄙视这个 。因为南方人比较爱喝新茶,不能发酵 。这种茉莉花茶在北京最受欢迎,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大家都喜欢 。那些卖苦力的人 , 兜里有了闲钱 , 也会冲一杯高碎,这个高碎又叫高末,就是茶的茶叶末 。喝的时候非常费劲吐,但是味道香醇 。
茉莉花茶酵茶
第二种是绿茶 。在清代,所有的绿茶都叫龙井,但是皇上喝的那个不太一样 。皇上喝的绿茶叫明前绿茶,这个茶很有讲究 。在清明之前找一些十三四岁的少女,胸前挂个小筐,她们不能用手去碰茶叶,而是用牙把茶叶上面的茶尖儿咬下来,这个茶是皇上喝的,说是能延年益寿祛除百病,但老百姓喝不上,所以老百姓喝的基本就是龙井 。
皇上喝的龙井
采茶少女
第三种就普洱茶 , 这个普洱茶与今天的普洱茶不是一回事儿,有一些是普洱,有一些是黑茶 , 所以只要在边境云南过来的茶砖、茶饼都叫普洱 。清朝的北京人喝茶比较简单,有个碗就行 。讲究点的人,会有个紫砂壶;再讲究点 , 有个盖碗儿就可以了 。
普洱茶
关于茶馆的介绍:
第二,就是茶馆 。茶馆也分几种,第一种茶馆叫大茶馆,这种茶馆是几进几进的院子,非常大,然后里边的茶叶种类非常丰富 。在这里不光能喝茶,还能吃饭,还能订席 , 所以这种茶馆叫二荤铺,既喝茶又吃饭又聊天,待一天都不觉得闷,所以这叫大茶馆 。第二种叫书茶馆 , 这里面会有评书 。每场评书可能是2-4个小时 , 它分成几段,每一段都打一次钱,然后喝上茶 , 听着书吃的点心 。第三种叫普通茶馆,这种茶馆里面什么都没有,基本就是朋友聊天 。第四种就不能说是茶馆了,就是街边摆的小摊 。
###其它资料参考###西湖龙井 。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 。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 , 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 , 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 , 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 , 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 , 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
喝茶注意事项:
1、忌饮久泡茶
任何品类的茶叶都不宜放在水中浸泡过久 。因为久泡后的茶汤浓度过高,或者有一些不易溶于水的物质也会浸出,产生不好的影响 。
2、忌饮隔夜茶
冲泡过的茶叶久置后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细菌 , 如同腐败的食物一样对肠胃会造成刺激 。确切来说,放置了一段时间的茶都不建议喝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湖龙井
###其它资料参考###被乾隆封为御茶的是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 , 并因此得名 。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
扩展资料:
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 , 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 。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 。
清香或嫩栗香 , 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 , 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湖龙井
###其它资料参考###普洱茶(学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 , 大乔木,高达16米 , 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 。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 , 略有光泽 , 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 , 在上面明显 。花腋生,被柔毛 。苞片2,早落 。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 。花瓣6-7片 , 倒卵形,无毛 。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 。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 。蒴果扁三角球形 。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 。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 , 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 。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 , 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 。在云南有很多千年古茶树,千家寨1号野生大茶树 , 树龄有2700年 。景迈山早在1300年前就已经有茶园,现留古茶园超过10000亩 。这些千年古茶树,都是云南作为世界茶树发源地最好的“物证” 。
普洱茶 , 历史上有名的“贡茶” 。普洱茶不仅是全世界茶树的老祖宗,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贡茶” 。
贡茶是中国古代专门进贡皇室供帝王将相享用的茶叶 。历史上有关贡茶的最早记载 , 说的是武王伐纣,云南濮人将茶叶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武王的历史事件 。濮人是现在云南布朗族的先人,因此能推测,云南茶作为贡茶最早可追溯到西周 。
在唐朝,云南茶不仅进入宫廷 , 还销往国外“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这里的普茶,就是普洱茶,那时老外已经开始喝普洱茶了 。
到了宋朝,云南茶叶销往西域与日俱增,还开拓了著名的茶马市场 。据宋徽宗《大观茶论》记载 , 云南“紧压茶”在宋代正式列入名茶和贡茶录中 。明朝更是在西双版纳专门设制专管贡茶的机构“实行引茶制 。”
普洱贡茶,在清朝达到鼎盛
普洱茶作为贡茶达到鼎盛在清朝 。雍正年间云南普洱茶正式写入朝廷贡茶案册,并被指定为皇家冬天专用茶 。
雍正是个工作狂,在位13年,平均每天睡眠不超过4小时 。云贵总督鄂尔泰确知道雍正总是深夜还在批文,因此常常进贡普洱茶,深得雍正欢心 。
鄂尔泰还在普洱府建立了一家贡茶厂,专门为皇家制作贡茶,板山还有一处皇家贡茶园,只为制作贡茶提供原料,因其内质敦厚、滋味甘醇,生产出来的贡茶深得皇族们的喜爱 。
乾隆是普洱茶的“幕后推手”,创造了以普洱为中心的新茶道 。还写诗“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给了普洱茶极高的赞誉 。另外,给外国使臣的礼品也是普洱茶 。
清朝的其他皇帝也都喜欢喝普洱,嘉庆爱喝易武,道光喜欢那罕 。道光皇帝喝了倚邦、易武贡茶后,龙心大悦,即有感而发手书“瑞贡天朝” 。直到今天易武还保留着“瑞贡天朝”大匾,这是普洱茶辉煌历史的见证 。
目前仅存的贡茶,就是2007年曾公开现身茶江湖被称之为“太上皇”的普洱贡茶,即“万寿龙团” 。它生产于清朝光绪年间,历经一百多年的时间仍然保存完好,是目前唯一能够验明正身的古董级贡茶 。
现在的普洱茶比“贡茶”更辉煌
普洱茶作为贡茶的辉煌虽已成为历史,不过,现在普洱茶缔造的“神话”一点儿不输贡茶 。
在普洱茶原产地还保存了超过50个古茶园,各个山头的滋味完全不同 。这些山头茶受到普洱爱好者疯狂追捧,价格动辄上万甚至大几万,虽然价格很贵,“人气”始终居高不下,更有节节攀升的势头 。
现在说起普洱茶,大家首先都会想到老班章 。
不少人以为 , 老班章古树茶的特征是苦涩浓重,认为喝下去苦得不得了 , 或者浓得受不了就老班章了 , 其实这是对老班章茶的误解 。
真正的老班章 , 因为内涵物质丰富,所有茶汤醇厚,有苦涩感但化解得非常快,口内是满满的生津回甘,这些回甘甚至可以持续一个小时 。有一定茶龄的爱茶人很容易在老班章的古树茶中喝到那种从口腔到身体的冲击力,这就是老班章的“霸气” 。
老班章干茶
虽然人人都知道老班章,可有很多喜欢普洱的茶友 , 试尽办法,挖空脑袋仍然买不到一款好的普洱茶 , 更不提喝遍云南知名山头的头春古树普洱 。
###其它资料参考###贡茶起源于西周 , 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 , 晋《华阳国志之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巴蜀作战有功,册封为诸侯,作为封候国向周王朝纳贡的有“土植五谷……茶……”,但这仅仅是贡茶的萌芽而已 , 既未形成制度 , 更未历代相沿袭 。
贡茶从李唐王朝开始形成制度,历代相传,延续几百年之久 。唐代贡茶制度有两种形式:
朝廷选择茶叶品质优异的州定额纳贡 。有常州阳羡茶,湖州顾渚紫笋茶;睦州鸠坑茶;舒州天柱茶;宣州雅山茶;饶州浮梁茶;溪州灵溪茶;岳州邕州含膏;峡州碧涧茶;荆州团黄茶;雅州蒙顶茶;福州方山露芽等20多州的名优茶 。雅州蒙顶茶号称第一,名曰“仙茶” 。常州阳羡茶,湖州紫笋茶同列第二 。荆州团黄茶名列第三 。
选择茶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品质优异,产量集中:交通便捷的重点产品,由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即贡焙制),专业制作贡茶 。
贡茶制度的目的是既要满足朝廷穷奢极侈的需要,又能绕过商品流通渠道,缩小商业经营范围,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 扼杀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维护封建制度的根基 。但贡茶是专供皇室朝廷饮用的,不惜耗用巨资,制作精益求精,品目日新月异 , 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科学技术的进步 。同时贡茶的产制和运输,对驿道交通建设,地区联谊,民族团结也有促进作用 。
入宋,贡茶沿袭唐制,但顾渚贡茶院渐趋衰落,福建建安(今建瓯)境内风凰山“北苑龙焙”代之而大兴,其规模也很壮观,名声显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力民间所苦” 。“官私之焙三百三十有六” 。片茶压以银模,饰以尤凤花纹,彬彬如生,精湛绝伦 。“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 。成品茶按质量好次分成十个等级,朝廷官员按职位高低分别享用 。宋徽宗《大观茶沦》云:“本朝之兴 , 岁修建溪之贡 , 龙团凤饼 , 名冠天下……故近岁以来,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 , 莫不盛造其极” 。把我国茶叶制造技术、品饮技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把茶叶饮用价值和工艺欣赏价值完善地结合起来了,由物质享受升华为精神享用 。
入元明,贡焙制有所削弱,仅在福建武夷山置小型御茶园 , 定额纳贡制仍照实施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才略出众 。他善于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虑危,处治思乱”的治国策略 。他常说:“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 。”而且由于他亲自参加元末农民大起义,辗战江南广大茶区 , 对茶事有接触,深知茶农疾苦 , 并表同情 。南京称帝后,看到进贡的是精工细琢的龙风团饼茶,令他感叹不已!但他认为这既劳民又耗国力,因之诏令罢造 , “唯采芽以进” 。这一举措,实质上是把我国唐代炙烤煮饮饼茶法改革为直接冲泡散条茶“一沦而啜”法,遂开我国千年茗饮之宗 , 客观上把我国造茶法、品饮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清代 , 我国茶业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了以产茶著称的区域和区域化市?。?商业资本逐步转化为产业资本,如福建建瓯茶厂不下千家,小者数十人,大者百余人,以茶为业者日众,又如江西《铅山县志》载:“河口镇乾隆时期业茶工人二、三万之众,有茶行48家” 。我国出口农产品以茶为大宗 。清代前期 , 虽然采取历代产茶州定额纳贡制,但到中叶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中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增长,贡茶制度则随之逐渐消亡 。
贡茶制度是中国封建礼教的象征,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
贡茶品种:
普洱茶贡茶为四种:团茶、瓶装芽茶、蕊茶、匣装茶膏共八色 。作为贡茶的还有景谷民乐秧塔白茶,即“白龙须贡茶”和墨江的“须立贡茶” 。
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 。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为茶中故旧 , 名茶先驱 。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 。唐代开始成为贡茶,早期的贡品 , 大都为细嫩的散茶,品名有雷鸣、雾钟、雀舌、鹰嘴、芽白等 。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后来又出现甘露、石花、黄芽、米芽、万春银叶、玊叶长春花色品种 。其中石花、黄芽属于黄茶类,其余属烘青绿茶 。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蒙顶茶的代表 。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 。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
当今的中国名茶和地方名茶中,有许多曾被历代皇室列入贡茶 , 计有(不完全):
浙江:西湖龙井、淳安鸠坑茶、顾渚紫笋、天目山清顶、雁荡毛峰、金华举岩、日铸雪芽;
安徽:六安瓜片、敬亭绿雪、涌溪火青、霍山黄芽;
福建:白茶、天山清水绿、武夷大红袍、安溪虎岳铁观音、武夷肉桂;
湖南:君山毛尖、毗庐洞云雾茶、官庄毛尖、南岳云雾、大庸毛尖、古丈毛尖;
四川:蒙顶黄芽、巴岳绿茶;
贵州:贵定云雾茶、都匀毛关、湄江翠片;
江西:宁红、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古时名为闻林茶);
江苏:碧螺春、花果山云雾茶、宜兴阳羡茶;
陕西:紫阳毛尖;
河南:信阳毛尖;
云南:普洱茶;
台湾?。何纳桨植?。
###其它资料参考###清代出现的品饮艺术是乌龙功夫茶 。
广东潮汕地区一带盛行工夫茶 。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 , 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圆大小,如同小酒杯 。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 , 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 。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 。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 , 饮茶也需要费功夫 。
如何冲泡乌龙茶功夫茶?
一、好茶具 。
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茶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水最好是纯净水或山泉水 , 茶具则“宜陶景瓷”为佳 。
二、茶叶投放量 。
根据喝茶人数选定茶具,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 。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 , 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为佳;若茶叶较松散 , 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
三、水温要求 。
由于乌龙茶包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来冲泡 。
四、开汤时间 。
闽南和台湾的乌龙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大概在45秒 , 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 , 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 。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
五、冲泡次数 。
乌龙茶则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方法得当每壶可冲泡七次以上 。
###其它资料参考###别的皇帝俺不知道,但是貌似乾隆喜欢老记大红袍 。老记大红袍始于1646年的传世技艺,以荔枝木焙火,加之精心酵藏,每一颗茶芽都弥足珍贵 。
乾隆皇帝号称茶皇 , 曾有赞叹大红袍的诗句:“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 。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有次 , 俺路过朝阳门南小街的老记大红袍旗舰店,曾进去品了一杯 。
老记茶业的茶是很不错的说,听服务员讲解:“天诣大红袍”“正红运大红袍”“正红程大红袍”“含香大红袍”“尊品大红袍”“印象叁仟大红袍”“印象贰仟大红袍”“一团和气大红袍”等,在“2011-北京春茶节”活动中,曾被评为质量合格、质价相符产品~~
###其它资料参考###贡茶,是中国历代各地方政府进贡给皇室的产品,自然是要往好、往精细的活儿里做历经了千年发展,不少曾经的贡茶产区依然茶事繁荣,但俗话说“绿叶不忘
根的情”,那些曾经鼎盛一时的贡茶园,你知道有哪些吗?如今它们过得还好吗?
1.杭州西湖 老龙井御茶园
早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有记载杭州天竺寺和灵隐寺产茶,到了宋代,共有三款茶(上天竺香林洞产的香林茶、宝云洞产的宝云茶和下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被列为贡品 。
清代康熙皇帝在杭州创设“行宫”,把龙井茶列为了贡茶,年年入京,据说乾隆皇帝更钦点杭州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株茶树为“御茶” 。
【清朝时期喝什么茶】基于“十八株御茶”,杭州市政府在风景秀丽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建立了一座老龙井御茶园,将这十八株茶树围葺起来 , 供游人观赏 。不过虽然地儿是这个地儿,“十八株御茶”确是后人移栽的茶树,真正的“十八株”早就在解放后的“除四旧”浪潮中死去 。
随着国家发展,如今老龙井御茶园俨然是杭州市重要的接待中心 , 接待过许多领导人和名人 。目前,只要不涉及重要接待项目,民众也可以在老龙井御茶园茶馆消费品茗,约上家人或朋友三二,品一杯豆香四溢、爽口清甜的龙井茶 。
2.四川雅安蒙顶山 皇茶园
“扬子江心水 , 蒙顶山上茶 。”蒙顶山产茶历史由来已久,种类丰富,无论哪种,几乎都是采制精细、品质优异的茶品,从东汉起,蒙顶茶就是供给地方官员的上等茶叶,从唐代开始,蒙顶茶开始作为贡茶进贡皇室并一直延续至清代 。
据说清代时,采制蒙顶贡茶极为讲究 。
每年春芽发出,地方官员便会着朝服,率领僚胞和寺院的和尚们上山祭拜 。礼毕之后便开始采摘,不过只允许采摘三百六十叶,之后送给茶僧们制作,制茶时,寺庙森僧人们还得同时盘坐诵经,最后成品贮藏在银盒之中送往北京,这种贡茶叫“正贡”,专贡给皇帝,每年只得这么一次 。而“正贡”之后采摘的茶,才是给皇室成员享用的一般贡茶 。
相传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植了七株茶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人工种植的茶树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 , 将七株茶树所在小茶园命名为
“皇茶园” , 所产只为贡茶 。如今游行至蒙顶山 , 你也可以看到皇茶园,看到皇茶园内的茶树,不过工作人员介绍说,位置是对的,但这茶树也只是为了游客而出现
的“空降兵” 。
现在的蒙顶山俨然成为四川最具代表性的茶产地,各路茶园铺地而起,而蒙顶甘露、蒙顶黄芽作为当代“蒙茶”的代表,在每年的春茶市场上备受瞩目,滋味清爽、鲜柔,就像蒙顶山上乳雾的滋味一般 。
3.福建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 北苑御茶园
北苑之名始于五代 。
据记载,五代闽国时有个种茶富户叫张延晖 , 他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的茶山悉数献给闽王,闽王列其为皇家御茶园 , 因为此地处闽国北部,故称北苑 。其所产的茶,被称为北苑茶或建州(今福建)茶 。
宋代是北苑贡茶为鼎盛的时期,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赵汝砺著《北苑别录》时记载,北苑官焙共有茶园四十六所,占地三十余里 。
为了取悦上层,负责御茶园的官员们可谓是煞费苦心,命令茶农开创了批批精制绝伦的贡茶,其中尤以龙凤团茶最具代表性 , 宋代欧阳修曾在《归田录》中记载:“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更有龙团胜雪——取茶芽中最嫩的一芽做成团茶 , 其奢靡程度可见一斑 。
后因战事,北苑御茶园逐渐衰落 。解放后 , 政府派出专业团队考察北苑御茶园遗址,找到凿字岩摩崖石刻(上刻北苑茶园纪事文 , 推算为宋仁宗赵祯庆历八年(1048年)之作)和不少作坊遗址 。
如今御茶园遗址被香港福记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120万美金拿下,获得遗址的开发权,公司负责人称,希望把遗址建设成集旅游观光、学术研讨为一体的基地 。在遗址外方圆几十里的山坡上,人们也渐渐开发出大批茶园 , 希望能这片宝地上 , 再次重现北苑茶事鼎盛的盛况 。
4.福建武夷山御茶园
武夷山御茶园位于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溪畔,是元、明两代官府督制贡茶的地方 。武夷茶的入贡 , 虽然始于宋代,但御茶园的设立却是在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 。
据说御茶园刚刚建立时 , 盛极一时 。园内还有一个“喊山台”,每年惊蛰时节,县令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开山仪式 , 拈香跪拜,宣读祭文,然后隶卒鸣金击鼓,同时高喊“茶发芽了!茶发芽了!”每年如此,才能开山采茶 。
不过由于皇室需求量过大,至元末时,武
夷御茶园的贡茶量已从最开始的每年三百六十斤增到每年九百九十斤,给茶农们带去了极大的负担,因为交不出这么多的的茶叶,甚至有携妻儿家属逃离避难的茶
农 。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官府下令停办,这个运作了二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御茶园宣告终止,直到清初,武夷山御茶园才又重新恢复运作 。
景色优美、风光无限,武夷山御茶园已经成为武夷山景区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开发程度很高 , 除了后来建设的系列仿古建筑,还有依据贡茶历史的各类节目表演,
园内种植着一百八十多种武夷名丛,当地政府人员说 , 希望能以御茶园这个历史名片 , 打造成见证武夷茶发展的自然展览区 。
5.浙江长兴县 大唐贡茶院
大唐贡茶院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的场所 。
相传,大唐贡茶院盛时期时 , 顾渚山谷制
茶工匠多达六千余人,采茶工近三万人 , 需要劳累整整一个月才能满足皇家制定的茶叶进贡数量 。由于顾渚紫笋品质异佳,深得唐代上层社会的喜爱,白居易曾经受
邀参加顾渚山境会庭举办的茶会,结果因为坠马损腰不能赴宴,还曾作诗一首表达自己内心的惋惜 。
顾渚紫笋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 , 直到明朝洪武八年罢贡,整整持续了600余年 。明末清初时,顾渚紫笋渐渐消失,顾渚山区的茶园大批荒落 , 20世纪70年代末,在政府努力下才又恢复顾渚紫笋的技艺 。
顾渚贡茶院虽为废圮,但院址遗迹依然可辨,政府在此基础上建设出大唐贡茶院遗址作为旅游景点接待游客 。大唐贡茶院的建筑风格以唐代为主,除了优美的风景之外 , 院内还有各类展览,解读着唐代茶文化与贡茶的历史 。
6.云南普洱市 困鹿山皇家古茶园
日铸雪芽始盛于宋朝 , 欧阳修、晏殊、陆游都曾作诗记录到这种贡茶 。到了清朝,皇家更钦定采制日铸雪芽之处为专供朝廷御用的茶产地,称为御茶湾 。至解放前,日铸茶几濒失传,解放后 , 方得到逐步恢复 。
如今,御茶湾在各方努力下开始恢复茶事建设 。拥有曾是御茶园的茶园园主——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王化村村民黄柏松,正准备向浙江省林业厅申请把御茶湾茶园创建成为省生态文化基地 。
普洱茶的生产非常早,唐代称为“普茶” , 清代时则被列为皇家贡茶 。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 , 秘而不宣,外人难以知晓贡茶制作方法 , 相传贡茶的加工程序特别繁复 , 要经过72道工序,加工周期最长达36天 。
据普洱贡茶技艺传承人李兴昌说,他听母亲讲,每到春茶采茶季节来临时,朝廷都会派出军队把守出口的各个关口,不让一片茶叶流出山寨,只有贡茶做完之后,村民们才能再自行做茶出售 。
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一代的古茶树被砍伐现象非常严重,但由于困鹿山古茶园地处偏僻,得以幸存 。经考证,在海拔2271米,总面积达10122亩的困鹿山原始森林内,散落着各种类型、树龄久远的古茶树 。
随着普洱茶的兴起,普洱古树茶的兴起 , 每年困鹿山皇家古茶园也会“接待”不少外地茶商茶客 , 不过由于市场利益,茶农过度开采导致古茶树长势逐年衰退,严重破坏了古茶园的自然状况 。
困鹿山普洱茶的特点是口感滑、回甘好、香气浓郁,但较同类普洱茶来说 , 茶汤不厚重,不经泡也是困鹿山普洱茶美中不足的地方 。
8.云南澜沧县 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山古茶园位于云南澜沧县,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 , 年平均气温18℃,总面积2.8万亩,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 。明代起,景迈山所产的茶叶便是皇室贡品 。
景迈普洱茶兰香十分明显,甚至仅嗅茶饼就能闻到十分明显的香味,并且极为耐泡,杯底留香极甚 , 所以极受茶友们的欢迎 。
9.云南倚邦象明乡 曼松皇家古茶园
位于象明乡的曼松皇家古茶园共有3片:曼松的王子山、背阴山,还有一处是靠近曼腊的一个傣族寨子茶园,据说明代时,地方官员到京城上贡,选遍六大莽山各寨之茶,最后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用开水冲泡后在水中“亭亭玉立、站立不倒”,于是便使驮马送到朝中 。明宪宗皇帝品过此茶赞不绝口 , 当即确定该茶为朝廷专用“贡茶” 。
到了清朝,曼松贡茶步入辉煌 。每年二月,茶叶萌芽时,曼松头人受命采办贡茶 。采办期间,所有商人不得入山,自此,曼松茶园正式成为“皇家茶园” 。朝廷要
求“年解贡茶100担”,各路官员垂涎,命共出300担 。清末 , 倚邦战火连连,加上这样的负荷超载,曼松茶农只能把大多数茶树砍掉、烧掉,就此逃难,再也
没有回曼松 。曾经的曼松皇家贡茶园逐渐衰落,据当地人说,曼松超过一百年的古茶树不超过70棵,产量极少 。
曼松普洱茶的特点是甜,似蜂蜜一般,很润,入口的口感极佳,但是茶气又很足,茶友形容说,只要喝上一点点,身上就开始发暖出汗 。
解放后,政府组织在曼松茶区栽种了1万多亩的曼松茶,渐渐的,曼松茶区才重新繁荣起来 。不过据说过度开采让古茶树受到许多伤害,2010年早春时采死四棵 , 晚春时采死一棵 。
10.云南墨江县城新抚乡界牌村 迷帝古茶园
新抚镇原来是茶马古道从宁洱经通关到镇沅与景东的必经之地,藏区的马帮每年都要经过这里来驮茶叶 。而这里也产贡茶 , 起先称作米地茶,后因皇帝着迷,所以更名为迷帝茶 。
迷帝古茶园位于界牌村米地,共300亩,保存完好,被当地人称为“皇家古茶园” 。至清朝乾隆年间,米地茶作为贡茶进贡北京,皇帝赐旨“瑞贡京师” 。自此,米地茶真正成为清廷贡茶,岁岁进贡,直到咸丰年间因战乱衰败 。
迷帝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米地、破木、会佘三处 。最老的茶园在米地,海拔1300米 , 有500年左右的古茶园300余亩,破木有30亩,会佘有50亩 。据普
洱市茶业局生物产业科科长赵思伟说,解放后,历经大跃进、文革、95年大力发展烤烟等运动与事情,古茶树砍了三四回,从清朝算起已经被砍了四五回 。
围绕古茶园,周边开始种植茶树 。据说迷帝普洱茶苦味明显,但是先苦后甘、清冽爽口,茶香又带有少许兰香,令人着迷 。
本文由普洱中国团队整理 , 更多详情请关注普洱中国网
微信号:普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