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维吾尔”三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维吾尔族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提起维吾尔人们更多联想到的是热忱的跳舞、鲜艳的衣着和厚味的食物,在当前信息发达的时代,相信不少人都对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有了很大的了解,但许多人对“维吾尔”这三个字的含意却知之甚少 。
身穿艾德莱丝绸的维吾尔奼女
维吾尔族是一个拥有悠长历史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畏兀儿、回鹘、回纥以及袁纥等各种不同的称谓,如果咱们将这些名称通读一遍 , 就会发现在发音上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着很相近的发音,而这些发音相近的汉语音译都来自同一个词源“Uyghur”,这是从公元8世纪左右的“毗伽可汗碑”以及“九姓回鹘可汗碑”流传而来的,当时人们将其翻译为“乌古斯”、“乌护”,其实指的就是当时的九姓回纥 。
依据学者的研究,“Uyghur”有两种含意,都是源自于维吾尔先民被突厥统治的时期,第一种指的是“联合、协作”的意思,这是来自于维吾尔人、土库曼人以及突厥人共同的神话先祖乌古斯可汗的故事,传说“Uyghur”是乌古斯在与他合作的部落大会上赠与所有部落的称号 。(《福乐智慧》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第二种则是说“Uyghur”指的是“归依者”,也是发源于乌古斯可汗所赐赉各部落的名字,希望这些归顺他的部落能够像奶酪同样黏合在一块儿,而不是像牛奶同样的散漫 。(《突厥种族系谱》阿布哈齐)
九姓回鹘可汗碑拓文照片
关于维吾尔初期历史中的各种不同名称可能会让人觉得很生疏 , 但事实上几近所有中国人都读过或者背诵过关于初期维吾尔族的历史歌谣,那就是著名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 , 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这首中国家喻户晓的乐府民歌,在小时候老师们都会解释道,敕勒是一个少数民族,但咱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其实就是维吾尔族的先民 。《新唐书》中提到说“回纥···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谓:敕勒 , 讹为铁勒”,在《魏书》中关于高车部的记载中也有“高车···北方以为敕勒···其种有狄氏、袁纥氏” 。这段记载不仅点出了维吾尔人就是《敕勒歌》这首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歌所描写的居民,也正式的出现了“袁纥”这个名称,表明维吾尔族在初期是北魏高车部落的一个分支 。
在公元388年与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带领的鲜卑族战役中,高车部失败了,拓跋珪在此战中掳掠牛羊二十余万头,元气大伤的高车部不得已离开故土向西迁徙 。在隋朝的时候高车遗族栖身在“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天山)” 。
这一大片区域以内,而在这一时期,此时被隋朝称为“乌护”的高车遗部,正在遭遇突厥可汗的奴役 。原来,早在被拓跋珪击败后,高车诸部就归附了逐步突起的突厥人,但就是二等公民般的臣服也没有换来在神话中有着共同先祖的突厥人的怜悯 。
遗留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突厥石人
隋大业年间 , 突厥处罗可汗袭击了乌护(即敕勒、高车)部族,将其所有财物掠取一空,随后突厥人惧怕乌护人报复自己,就找借口将当时部落中大大小小有声望的数百个头人聚拢在一处,集体坑杀 。
这样等同于灭族的冤仇,乌护人自然不能默默忍耐,于是在唐贞观初年 , 趁李世民击败颉利可汗之际,铁勒(恢复古称)人联合仆骨、同罗、拔野古等部落起兵反水突厥,自号为回纥 。面对历史上回纥部族与突厥这样的血海深仇 , 如今所谓的“东突组织”,妄图以虚无的神话和同为突厥语族为旗号分裂中国新疆,这岂不是刻舟求剑,见笑于人 。
公元743年 , 回纥趁东突厥衰微,大举兴兵将突厥在草原的权势剪除了,直到745年回纥人将末代突厥可汗白眉可汗击杀 , 自此突厥正式被歼灭,回纥汗国树立 。在称雄草原后,回纥向唐代称臣,回纥首级骨力裴罗也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 , 自此唐回两国交好,乃至在安史之乱中还协同郭子仪出兵弹压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就连回纥将国号更改成“回鹘”也是在报批唐代以后才进行的扭转 。
高昌回鹘时期的摩尼教信件
值得一提的是,维吾尔族即回鹘在初期的宗教信仰中并不是是伊斯兰教信徒,尽管此时的阿拉伯半岛已经沐浴在了真主的辉煌里 , 但带有原始草原部族风俗的回纥信奉的却是萨满教,在《旧唐书·回纥传》中就有 , 回纥的“萨珊(即萨满)”帮助郭子仪平定叛乱的记载 。直到在公元763年 , 通过唐代的输送,回纥人又改信了来自波斯的摩尼教 , 也就是明教,于此时远在万里之遥的伊斯兰教,直到回鹘消亡都未能进入新疆地区 。
【长知识!“维吾尔”三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长知识!“维吾尔”三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