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并肩王”,这类封号究竟是多大的官?真的能与皇帝比肩吗?

汉高祖刘邦篡夺天下之后,一直思考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治理自己的国家 。到底是秦始皇选择的郡县制还是周武王提出的分封制?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秦代郡县制让皇帝的权利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巅峰,但秦代二世而亡的短暂时间也然刘邦担心不已 。
为此,刘邦终究选择分封制 , 想着汉代如何也该像周代同样延续个几百年 。
更重要的是,刘邦还留了一个心眼,即“非刘姓称王者,天下公诛之” 。不过就刘氏子孙称王来讲 , 确定也有远近亲疏之别,关系亲一点就封为“一字王”,关系淡一点的就封为“二字王” 。通过这样的方式,汉代江山也还算稳固 。
可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却提出了“一字并肩王”的封号,那么这类封号到底是多大的官?真能和皇帝比肩?
风闻中的一字并肩王
中国历史上的一字并肩王并无任何文献资料记载,真正可以算作具有这个称号的人也仅仅只有太平天国时期的杨秀清委曲达标 。
那么风闻当中唐代年间的薛仁贵以及宋代年间的赵德芳都曾被封为一字并肩,这样的情景是不是有可能出现呢?他们受到如斯封号之后,又究竟有什么样的权利?
首先是《薛仁贵东征》中被封为一字并肩王的薛仁贵 , 真实历史上仅仅只是被封为平阳郡公 。如果依照周代的“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爵位的等级划分来讲,那也就相当于一个普普统统的公爵,并无太大的权力 。
而他之所以能够具有被封为一字并肩王的可能 , 完整是由于他的功绩以及他和皇帝的关系被过度美化 。
像“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以及“脱帽退万敌”等等 , 实际情景也许并无这么精彩,但通过后众人们口口相传之后,大家更愿意朝着更为精彩的方向去想象 。
正因如斯,立下如斯功勋的薛仁贵自然就有了受封的资历 。可皇帝不答应如何办?只需要美化薛仁贵的形象便可,这类情况下,皇帝给出了封赏正好体现出君臣一心 。
其次则是被封为一字并肩王的赵德芳,关于这人的记载更少 。可后人却假借皇上之口,给予赵德芳无尚的权力 。
这让他能够“上打昏君,下打佞臣” , 只是真实历史中,皇帝真的能够让一个大臣如斯乱来?皇权集中的年代,大臣如果能刑加于帝王,那不是完整乱了套了?所以这大概也只是一个美妙的幻象 。
事实上,咱们在想象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员以前,更应当思考的是他们有无可能具有这么大的权利 。
薛仁贵的一字并肩王可以擅自调兵,不用顾及皇帝 。真要是这样的话,高宗李治估量做梦都能把自己吓醒 。而赵德芳拿着皇帝赐赉的物件就有了打皇帝的权利,这在逻辑上面也说不过去 。
历史上真实的一字并肩王
因而,像这类想象出来的一字并肩王,基本上都没什么可信度 。而中国历史上真正可以被称为“一字并肩王”的人,其实也仅仅只有太平天国中的东王杨秀清 。
只是他的称号可不是天王洪秀全赋与的 , 而是通过个人的威望以及实际权利争取来的 。与其说彼时的他是一字并肩王,不如说洪秀全和杨秀清这两个起义合作火伴 , 终于平起平坐 。
借助拜上帝教的创立,洪秀全领导杨秀清、石达开、萧朝贵等人开启了大张旗鼓的农民起义运动 。
起义前期,他个人的威望更是无人能及 。可等到攻占南京城之后 , 洪秀全便开始贪图享受,逐步减轻了对太平军的把握 , 这让东王杨秀清的权势一步一步壮大,并且个人声望也逐步和洪秀全持平 。
但是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 。杨秀清的突起,自然会让老大洪秀全十分不满 。虽然自己贪图享受,但身为臣子的杨秀清,如何能趁机发难呢?
于是“天京事变”暴发,太平天国也从此萎靡不振 。因而可知,真当上了一字并肩王 , 还真不是什么好事 。功高盖主这四个字,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不会过时 。
古代文学作品的想象 , 都会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在里面 。面对这类一厢甘心的情感时,咱们就应当结合历史事实来进行分析 。
一字王可以给 , 毕竟这还在自己的把握当中 。可一字并肩王给出去,那就是主动将一个国家分裂成两个部份 。不管皇帝对大臣信任到什么程度,一定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 。
【“一字并肩王”,这类封号究竟是多大的官?真的能与皇帝比肩吗?】关于““一字并肩王”,这类封号究竟是多大的官?真的能与皇帝比肩吗?”的内容,朝夕生活(www.30zx.com)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无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您的每一一个留言,和每一一个赞 , 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旁的朋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