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陕西人吃什么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

端午节陕西人吃什么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用人们的话来说,这些习俗都是为了“图个吉利” , 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static/uploads/yc/jbh/20duanw/5.jpg"width="484"height="300"/>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
端午节饮食习俗一:打糕 。
打糕可能江南这一地带的会听得比较少,这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一个非常代表性的食品,端午节这一天是他们非常隆重的一个节日,打糕也是他们那里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 非常的清香可口 。打糕是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非常的有特色,材料是用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一起打制而成的,不仅清香可口、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对于节日的气氛也得到了增添 。
端午节饮食习俗二:绿豆糕 。
绿豆糕在我们的很多地方都是很流行的,在端午节那天除粽子以外,最盛行的饮食习俗那就是非绿豆粽莫属了,而且绿豆糕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着很好的清热解毒之功效 。绿豆糕的色泽一般是浅黄,形状比较规范以小长方型为主,非常的细润,口感清香绵软 , 且不粘牙 。绿豆糕制作的原料都是采用绿豆粉、桂花、砂糖等 , 那些原料对我们身体还有着保肝益这作用,是个非常小错的消夏小吃 。
端午节饮食习俗三:哨子面 。
哨子面是陕西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饮食习俗,在端午节的那天陕西人是必要吃的 。陕西的`哨子面也是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历史也是非常之悠久,被陕西人们一直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要属岐山哨子面,岐山哨子面它的味道非常之劲爽,集薄、酸、辣、香、光而著名于民间 。
端午节饮食习俗四:煎堆 。
煎堆是我们福建地区的特色小饮食习俗,特别是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来临时更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煎堆 , 吃煎堆其实还有一个民间的传说 , 就是“补天”的传说,在闽南地带五月之前都是雨季,雨连绵不止,天气非常之潮湿,意思是天穿了洞了,然后端午节吃了“煎堆”雨就会停了,补天食俗就由此而来了 。煎堆是由面粉、米粉类所做,调成糊状,然后再下油锅煎炸,香甜可口 。
端午节饮食习俗五:黄鳝 。
端午节必食黄鳝,是我国江汉平原的一个特有习俗 。黄鳝端午佳节必食的饮食习俗之一,不仅肉嫩鲜美,到了端午时节的黄鳝是食用的最佳时光,此时黄鳝圆肥丰满,营养丰富,除了味道鲜美之外,黄鳝又有很着很好的滋补功效,我们民间还有着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端午黄鳝赛人参 。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 , 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 , 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
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其中也蕴含着许多的文化,这些节日的文化与习俗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是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谨记,去继承的!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 , 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 , 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 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 , 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 ,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 , 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 , 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 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 , 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 , 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 , 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 , 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 , 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 , 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 , 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 , 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 , 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
端午节粽子叶子处理方法
浸泡
菜场卖干货的店里可以买到干的粽子叶子,将叶子用清水浸泡一天 。
煮叶
放锅中,加一小勺盐,煮开5分钟关火,可以使叶子消毒并变得更有楞性不易破损 。
清洗
将叶子在流水下用湿抹布从根部往顶端顺纹理擦拭一遍,两面都要洗,修剪整理 。
修剪整理
用剪刀修剪叶子顶端,如果根部特别长而大,也需要修剪这就是可以开包了的粽子叶子拉 。
过端午节的国家有哪些
1、韩国
韩国的端午活动丰富多彩,通常要持续20多天 , 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这些都是极具韩国地方特色的 。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市市民祈求丰收和安康的大型民俗活动,也是韩国端午活动的典型代表 。据韩国学者考证,江陵端午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
2、日本
日本的端午节定在公历5月5日,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 。据称因日语中“菖蒲”和“尚武”谐音,这一天也成为日本的“男孩节”(儿童日) 。这一天,日本有男孩子的家庭都要挂上鲤鱼旗,迎风起舞的各色鲤鱼旗乃街头一景 。鲤鱼被日本人视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寄托了父母盼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勇敢坚强的希望 。
日本人在5月5日这天也吃粽子,但据称是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粽子如今已大不相同,日本粽子用箬叶或菰叶包裹米粉制成,成锥形,俗称为“茅卷” 。
3、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华人有6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假日,因为每个节日都有特殊的意义,而他们也需要通过特殊的仪式来表达,活动在马来西亚是无论老少都一起参与的,节日的气氛很浓厚,尤其是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也一定会有赛龙舟 。
在马来西亚有很多的会馆,他们都会派出自己的代表去组队,参加赛龙舟 。当地人也喜欢吃粽子 。他们吃的.粽子,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豆沙粽、椰蓉粽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
4、新加坡
新加坡华人都知道端午节,每当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 , 人们总不会忘记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前后,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会举行精彩的龙舟邀请赛 , 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云集于此 , 一较高低 。
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客人都会送上几束花,而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 。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 , 展开绿叶后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而成的 , 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
5、朝鲜
朝鲜,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也过端午节 。农历五月,是朝鲜农民收获大、小麦和进行水稻中耕除草的季节 。他们的端午节,实际是农忙期间农民的一个愉快的传统休息日 。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带着初夏的珍贵物品—艾饼和松皮饼去祭奠祖先,以示对已故亲人的缅怀 。
这一天,女孩子用菖蒲汤洗澡、洗头发,用菖蒲根作簪子插在头上 。过去,刚结婚的新娘还要戴上用各种野花装饰的花冠,并插上菖蒲簪子 。现在,这种习惯已经少见 。朝鲜人过端午节,还有忙于自制各式扇子的习俗 。自制的折扇、团扇可赠送亲友 。这种传统习俗对于朝鲜手工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节日期间人们还开展摔跤、荡秋千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 。
6、泰国
在泰国,端午节在当地华人保留至今的中国传统习俗里应该算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了 。在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泰国的华人华侨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端午节的到来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泰国的粽子既有单个儿大大的,也有小巧玲珑的串成一串儿的,粽子的馅儿主要是粘米加肉的,这跟中国南方的粽子有些相似 。
在这里,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都会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借以传扬中国文化,同时激发泰国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 。
7、越南
越南也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他们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端午驱虫 。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线编织的吉祥符,大人们会饮雄黄酒 , 并在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 。而且,越南人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越南粽子种类丰富,有虾、瘦肉、蛋黄馅咸粽,也有椰丝、红豆馅甜粽,有菱形粽、棒形粽和方形粽 。爱甜食的越南人吃甜粽时还要沾上蜜汁或砂糖 。

端午节陕西人吃什么

安康节日习俗: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悬钟馗像、点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1、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 , 又叫做“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
2、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 。
3、悬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 , 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 悬于堂中 。
4、悬钟馗像:钟馗捉鬼 , 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
5、点雄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 。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 , 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 , 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
6、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 , 辟兵及鬼 , 命人不病瘟” 。

###其它资料参考###端午节可以吃面条 。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要吃臊子面 。臊子面种类丰富,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最为出名 。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口感柔韧滑爽 。
臊子面历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 , 鸡蛋等,做法简单 。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对于陕西人来说,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 , 既好看又好吃 。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其他食物:
1、采茶、制凉茶:在我国福建泉州南安一带,有在端午节制作午时茶草的习俗 。继承了这一传统,当地人民会在端午节当天去山野采草药来熬制凉茶 。
2、吃五毒饼: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最外层的酥皮儿上印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种形象 。据天津网报道 , 农历五月正值仲夏,五种“毒物”开始出现,蚊蝇等害虫开始滋生,容易传播疫病,因而从古时起 , 人们就把端午节视为“卫生日” 。食用五毒饼寓意祈福消灾,保佑家人身体健康 。
3、炸油糕:油糕是北方人会在端午节特制的食物 。油糕表皮蓬松、馅心甜美 , 它是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等做成的馅,下油锅炸制而成的 。

###其它资料参考###端午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1、吃粽子
端午节为纪念诗人屈原有吃粽子的习惯,现今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口味大不相同,有鲜肉粽、蛋黄粽、蜜枣粽、原味等等 。这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粽子的摄入量 , 不要因为贪美味而伤了身体 。同时记得将粽子加热后再吃 , 既安全卫生,又减轻消化负担 。
2、吃蛋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
3、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 , 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 。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
4、吃油糕
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 。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 。表皮松泡,馅心甜美 , 外形美观 。
5、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 。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 。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
6、糖枣糯米饭
端午节,纳西族要吃糖枣糯米饭 。糯米饭能温补脾肺、补虚寒,而且糯米会有糯米素,含有不少的维生素,大量的磷质、钙质、铁质、蛋白质及脂肪,更加会增加人体血液中的血 。所以要特别注意,有糖尿病的人不宜进食 。
7、吃臊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 。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 。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 , 厚薄均匀,臊子鲜香 , 面汤油光红润 。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 。
8、吃麻花
又酥又脆的麻花也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端午节本身是为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所以吃麻糖(麻花)来粘嘴,也是为了祝愿我们的生活甜蜜美好 。
9、吃“五红”、“五黄”
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 , 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五黄”的内容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五红”,即“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 。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
10、饮菖蒲酒
饮菖蒲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 。菖蒲酒是以菖蒲为药料、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 。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强身 。
###其它资料参考### 端午节吃什么呢
端午节吃什么呢,端午节到了每家每户都飘出了荷叶的香气,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到现在已经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端午节吃什么呢的相关资料 。
端午节吃什么呢1肉粽
一般取用主要采用鲜猪肉、火腿、腊肉、等 。猪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还含量有铁质和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B1 , 含有饱和脂肪酸,会导致体内血脂和胆固醇增高,容易引起血管阻塞,导致中风 。建议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
红豆粽
含高蛋白质、淀粉质,矿铁物质、磷、锌、镁、钙和钾质,但不含脂肪 。有助脾胃和消化 。红豆能够利水湿,解热毒 , 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 。
红枣糯米粽子
红枣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 健脾养胃的红枣加上温补脾胃的糯米,功力倍增,能够强力对抗脾胃虚寒 。
不过,在幸福地吃糯米粽子的时候 , 还有一些不能不提的忠告 。现在已经进入了饮食过量的时代,糯米的好处就变成了它的缺点:它很容易吃过量,餐后血糖反应太高 。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肠胃功能差的人 , 建议不要吃过多的吃粽子 。
1、最出名的粽子——嘉兴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 , 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现在包粽子可以说是花样繁多 , 除了最传统的馅料,还有桂圆粽、肉粽、水晶棕、莲蓉粽、蜜饯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有重包装的、有讲营养的 , 各地粽子的文化习俗不同,吃法也不同,因此各地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可谓五花八门 。
嘉兴粽子的特点是入口鲜美 , 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 。同时携带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小小粽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稻米之乡嘉兴的一种象征 , 被誉为“饮食文化的代表 , 对外交流的使者” 。许多海内外朋友都是因为品尝过嘉兴粽子后,才知道浙江嘉兴的地名 。
2、品种最多的粽子——广东粽子
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它的特点是个头大 , 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 , 状如锥子 。除常见的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广式粽子的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
海南人过端午:
在海南,端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先是街边开始卖粽叶,然后卖菖蒲和艾草也慢慢地多了起来,节时 , 家家户户都会买来挂在门框上,以求避邪护身,屋子也会因此弥漫着野草的淡淡清香 。
3、最小资的粽子——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其特点是个头较小 , 为斜四角形 。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北京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 , 蒸熟以后蘸糖或者蜂蜜吃 。
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 , 小枣具有舒筋活血、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第三种是豆沙粽,还能清热解毒,比较少见 。粽子煮熟后晶亮甜美 , 油润清香 。北京粽子多选用上乘的选料,传统手工的加工程序,精致小巧 , 美味又健康,因此可是很多白领小资的最爱哦!
老北京人过端午:
在北京,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 , 初五又是毒日 。老北京人过端午节时大多在院门前和房檐挂菖蒲插艾叶,避邪避灾,保家人平安 。
4、历史最悠久的粽子——西安的蜂蜜凉粽子
蜂蜜凉粽子始于唐代,是由唐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的,注释是“蜜淋”,意思是给粽子淋上蜂蜜 。在凉粽子上淋上蜂蜜,是一种理想的夏令食品 。具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点 。主要原料是糯米、蜂蜜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述当时唐长安城里“庾家粽子,白莹如玉” 。唐元稹诗云:“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这些都充分说明,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古长安 , 上自宫廷,下至市肆民间,以糯米加蜂蜜制成的粽子,已成为脍炙人口的风味佳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蜂蜜凉粽子 。所以西安的蜂蜜凉粽子 , 历史最悠久当之无愧 。
陕西人过端午:
在陕西,兴安州的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 , 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 , 称为“镇病” 。
端午节吃什么呢21、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 。屈原 , 一位爱国诗人,5月5日,他跳入河中 。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在河中吃掉屈原的身体 , 人们把大米和鸡蛋放进竹桶里 。有些人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 , 以便药昏蛟龙水*,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 。从那时起,为了纪念他,每年5月5日人们都会到河边扔粽子,划龙舟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
2、吃蛋
端午节吃鸡蛋的来历同粽子一样,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 , 早晨孩子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孩子嘴边 。民间相传吃蛋生心 。因为蛋形如心,民间普遍认为吃了鸡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端午节吃蛋一方面是为了图吉利,祈祷一年不生?。?另一方面则是改善生活 。用艾叶煮鸡蛋,不但会有艾叶的特殊香味,还能祛除晦气和疾病 。
3、吃油糕
端午节吃油糕,是陕西省蓝田县的一项传统习俗,是和挂艾草、包粽子同等重要的讲究 。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 。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 , 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 。表皮松泡,馅心甜美,外形美观 。
4、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 , 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 。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壮筋骨 。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
5、吃麻花
又酥又脆的麻花也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端午节本身是为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 在这**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所以吃麻糖(麻花)来粘嘴,也是为了祝愿我们的生活甜蜜美好 。
6、吃“五红”、“五黄”
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 , 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五黄”的内容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五红”,即“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 。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
7、饮菖蒲酒
饮菖蒲酒 , 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 。菖蒲酒是以菖蒲为药料、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 。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 , 久服可祛病强身 。
8、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 ,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 , 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 。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 , 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 , 要“补天” 。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 , 人们说把天补好了 。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
9、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 , 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 , 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
10、吃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 。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 , 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 , 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

###其它资料参考### 各个节日吃什么对照表
各个节日吃什么对照表,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的多 , 不同的节日会举办一些应景的节日活动,当然也会准备各种传统的食物 , 而且不同节日吃的食物也会有所不一样 。下面分享各个节日吃什么对照表 。
各个节日吃什么对照表11、中秋节: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我们应该吃月饼 。月饼有很多种,比如广式月饼,冰皮月饼 。这个节日比不可少的就是月饼 , 柿子,桂花,芋头 。在江浙地区还有吃螃蟹的习俗 。
2、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会吃粽子 。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比如肉粽,豆沙粽 。吃粽子是特色,还有就是吃蒜头的习俗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
3、元宵节: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会吃汤圆 。现在汤圆的种类也有很多,各种水果馅的 。元宵节的食物还有:汤圆 , 饺子,面团子,生菜 。
4、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会吃饺子 。春节主要是吃饺子 , 年糕 , 春卷,花生,鸡鸭鱼肉 。
5、重阳节:喝桂花酒,吃重阳糕 , 品菊花茶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 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
各个节日吃什么对照表21、清明节
清明节定为每年的公历的4月5日 。也就是农历三月初五 。并且又叫做踏青节,祭祖节,很多人会回乡祭祖 , 也会邀请三五好友或者与家人一起野外踏青,因为清明节的时候,气候非常不错,非常适合野外的郊游 。
所以在清明节的时候 , 大家也会准备上各种各样的`食物 。而青团是在清明节的时候会吃的一种食物 。青团是用艾草叶加入在加入糯米粉儿制作而成的一种团子,有咸口的青菜 。
肉馅的,荠菜肉馅的,还有甜口的 , 豆沙馅 , 芝麻馅的等等 。这是清明节特有的美食 , 所以在清明节的时候,很多人会吃青团 。
2、端午节
端午节是在每年的5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粽子各个地区由于风俗习惯不同,所以爆料也会不一样 , 有的是三角粽,有的是五角粽,有的是大粽子,有的是小粽子 , 但是都非常的好吃 。
3、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啊,在这一天会举办一些猜灯谜,赏灯会的民俗活动,同时家家户户也会做元宵,又叫汤圆 。里面会包裹上非常好吃的馅料,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很爱吃汤圆,据说元宵节吃了汤圆,就可以幸福团圆 。所以直到现在,仍旧延续老一辈的说法,元宵节一定要吃汤圆 。
关于各个节日的传个传统食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了各个传统节日应该吃什么传统美食了吧 。在节日当中,不光会吃这些美食 , 大家也会准备好吃的各种的精美的食物 , 放餐桌上让家人们来品尝 , 感受节日的气氛,品尝属于自己家乡的美味 。
各个节日吃什么对照表3端午节的饮食习俗
1、吃粽子
端午节为纪念诗人屈原有吃粽子的习惯,现今粽子的种类非常多 , 口味大不相同 , 有鲜肉粽、蛋黄粽、蜜枣粽、原味等等 。这时 , 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粽子的摄入量,不要因为贪美味而伤了身体 。同时记得将粽子加热后再吃 , 既安全卫生 , 又减轻消化负担 。
2、吃蛋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 , 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
3、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 , 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 。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
4、吃油糕
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 。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 。表皮松泡,馅心甜美,外形美观 。
5、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 。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 。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
6、糖枣糯米饭
端午节,纳西族要吃糖枣糯米饭 。糯米饭能温补脾肺、补虚寒,而且糯米会有糯米素,含有不少的维生素,大量的磷质、钙质、铁质、蛋白质及脂肪,更加会增加人体血液中的血 。所以要特别注意 , 有糖尿病的人不宜进食 。
7、吃臊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 。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 , 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 。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 , 面汤油光红润 。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 , 吃口柔韧滑爽 。
8、吃麻花
又酥又脆的麻花也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端午节本身是为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所以吃麻糖(麻花)来粘嘴,也是为了祝愿我们的生活甜蜜美好 。
9、吃“五红”、“五黄”
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 , “五黄”的内容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五红”,即“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 。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
10、饮菖蒲酒
饮菖蒲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 。菖蒲酒是以菖蒲为药料、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 。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强身 。

###其它资料参考###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 。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 , 那儿端阳 , 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 , 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 , 中国各地都一样 。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 , 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 , 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
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 , 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 , 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 , 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 , 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
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 。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 。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 , 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 , 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
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 。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 , 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 。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 。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
面扇子
很多地方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 。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 , 有5层 。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 。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
大蒜蛋
吃大蒜蛋是河南、浙江等地端午节的习俗,每年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 。据说端午节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可避“五毒”,有益身体健康 。
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 。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 。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
薄饼
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 。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 , 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
茶叶蛋
每年端午时节,江西南昌地区都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 , 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而当地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 。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 , 用长柄木棰打制即可制成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
叶子饽
叶子饽,是玉林人的节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阳这两节属必不可少的美食.关于叶子饽的传说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历史颇久远.到了后来叶子饽渐渐演变成玉林当地一种大众化的地方传统特色小吃 。
叶子饽以糯梗两种米磨成粉做成 , 属蒸制食品,通常单个饽是一巴掌长左右分为甜和咸两种口味馅料随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馅的一般为甜味放馅料的则视各人胃口而制 。做叶子饽通常是采用芭蕉业,粽子叶竹叶等具有清香味的叶子包着蒸出来的饽泛着浅青色 。叶子饽的特色就是色泽嫩亮口感细软香糯不粘牙 。
糯米酿苦瓜
端午节玉林人家餐桌上的酿苦瓜是绝对少不了的 。这个节也有部分玉林人叫苦瓜节因农历五月五正好是苦瓜“大哄”上市苦瓜名虽苦但其实苦尽甘来甘香瓜味留在口腔历久不散 。感觉清爽加上苦瓜有清热解毒作用在炎热的夏天吃最合适不过了 。
苦瓜酿糯米是玉林人最常见的烹饪据说这与玉林夏季气候潮湿多雾有关所以饮食上养成宜温热忌寒冷的特点 。常见酿苦瓜的做法是糯米加香菇或虾仁 。加糯米可以增加肉的黏度并中和苦瓜的苦味 。如果喜欢苦瓜原味可以只用简单的猪肉馅做成鱼肉馅的也有 。或以豆芽 , 竹笋及蔬菜代替传统的猪肉馅入口更清新 。
煎饼
“五月里有午端阳 , 粽子油条泡雄黄 。”端午节,河南人除了吃粽子,油条、麻花、麻叶、煎饼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众多的食品中,糖糕、菜角以及煎饼又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 。其中 , 煎饼更是受到河南人的喜爱 , 而且十八地市各有各的特点,如周口就比较偏爱煎饼,种类也很多,有小米煎饼、小葱煎饼、韭菜煎饼……
豆腐
吴江同里,在端午节 , 除了买条黄鱼,家家户户还要赶到菜市场去买豆腐,作为过端午节的必备菜肴 。豆腐可以生拌,也可红烧,或做成麻辣豆腐等,随各人口味而定 。
哨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 。陕西哨子面历史悠久,其中最着名的是岐山哨子面最为着名 。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着名 。
绿豆糕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 , 端午节当天唱主角的出了粽子便是绿豆糕 。它具有形状规范整齐 , 色泽浅黄,组织细润紧密 , 口味清香绵软不粘牙的特色 。制作绿豆糕的原料有绿豆粉、豌豆粉、黄砂糖、桂花等 , 是很好的清热解毒 , 保肝益肾的消夏小吃 。
###其它资料参考###佩戴彩线和香囊
端午节清晨,大人会用艾草将小孩从头到脚扫一遍,并用代表五种毒虫的彩色丝线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系线时孩子不要开口说话) , 以此表示孩子已经受到了保护,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的靠近 。所佩戴的香囊内装有香草和中药材,如雄黄、苍术、香藿、丁香、白芷等,有“百毒不侵”之意,所以这种香囊也叫“祛灾包” 。
给孩子拴的彩线和香囊,是不能随便摘下来,一定要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六月六”时才剪下来,丢到河里或是雨水中 。在我省,传说中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 , 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 。
除了在身上佩戴香囊驱邪之外 , 在门厅插上艾草来保护家中的领土不受侵犯 , 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都可以插在门厅或悬于堂中 。据说如果要采艾草必须要赶在鸡鸣之前出发,并且要采那种形状最像人形的,才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草药的香气 。
还有一种做法是人们传说桃木可以避邪,在节前五月初一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前、窗上 。
陕西省社科院古籍研究所所长贺炳武解释说,进入五月后天气逐渐转暖,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同时也是各类虫子活动猖獗的时节,民间对于五月有“恶月”之称,陕西民间流传的习俗主要意义是“祛灾” 。
■端午节饮食有讲究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什么饮食上的讲究呢?民间老艺人张保军介绍说,端午节的早晨,一般要吃鸡蛋、粽子、油糕、麻花,中午要吃臊子面,这也完全是由陕西人的生活习惯决定的 。陕西人的粽子一般是三角形状,竹叶做外皮,口味以清香甜淡为主,主要在糯米里加红枣、花生米、豆沙等 。或者只是用上好的糯米,吃的时候再加上蜂蜜,竹叶的清香再加上蜂蜜的香甜 , 让人感到清新爽口,食欲大增 。由于其良好的口碑,蜂蜜粽子在陕西的小吃摊上可是随处可遇的 。
陕西人端午节也有吃“五黄”的讲究,“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因《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误饮雄黄酒,而现出蛇身的原形,所以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的习惯也由此而生 。
■大型龙舟赛我省鲜见
在江南一带 , 端午节最典型也最脍炙人口的庆祝活动莫过于赛龙舟了,每年靠近江河的地方都会举办大型的赛龙舟活动 , 可为什么陕西在端午节前后,这一类的大型活动比较少或基本没有呢?
社科院的贺炳武所长是这样解释的,在陕西不举办这样活动取决于陕西的地理和农业状况 。其一,陕西境内的江河远不如南方多,而赛龙舟活动必须在水面开阔、水流平缓的江河或湖中举行,这就使得赛龙舟活动,缺少了最基本的地理条件 。其二 , 陕西的五月,部分地区的小麦已经成熟,有谚语“农夏三忙 , 秀女下床”,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收割庄稼来举行 , 往往早上天不亮就下地里干活去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别的事情,更不会组织大型的活动了 。
收起
其他答案
(共 2 个回答)
张开嘴吧,吃呗
准备好身体玩呗
等候什么 | 06-05-26
评论(0)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 , 吃粽子,饮雄
黄酒
,游百?。逑隳?,备牲醴 。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 , 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 , 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 , 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 , 以驱邪魔 。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 , 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 , 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
###其它资料参考###简介陕西菜与陕西小吃
2005-12-4 9:56:39
一、陕西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历史上第一种美味佳肴系列,叫做“八珍”,首创于建都陕西的西周王朝 。至今我们仍以“八珍”作为一切美味佳肴的统称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论述烹任学的经典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 , 成书于秦王朝时代 。它对烹饪方法和烹饪文化内涵的论述,给陕西饭菜与饮食文化的影响极大 。
中国的烹饪文化,历经周、秦、汉,到隋、唐时,便已达到一个辉煌的高峰 。无论从烹饪方法(烧、烤、煮、炒、蒸等)、菜点风格(讲究色、味、形香、器)、宴席程式(尊老敬学与文化氛围)以及整个饮食与文化的紧密结合等方面 , 都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菜保留的传统精华较多较浓 。
陕西菜兼容并畜,融会贯通 。陕西地处北方,陕西又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类地区 。这使陕西菜在采用原材料上可以南北并举,在风格上可以以北方为主而又呈现出若干南方的色彩 。陕西有过十多个王朝建都,曾经有过地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代,其中还有过西汉和唐代这样的对外开放时期,因而得以接纳和吸收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来自西域的的烹饪文化精萃 。陕西的居民以汉族为主 , 也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 。在几千年历史的进程中 , 陕西又有过多次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许多地方呈现出多元化文化的深厚色彩 。这一切,都使陕西的饭菜变得丰富多彩 。
陕西菜作为一个统称,包括了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几个部分 , 有着民间菜、市肆菜、官府菜和宫廷菜的不同风格,以汉族菜为主,清真菜占有重要位置,保留有大量精美的传统菜,也增添了许多创新菜 。总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 。
陕西菜的味型是咸、鲜、酸、辣、香 。陕西菜以蒸、炒、炝菜和汤菜见长,注重刀工 。
二、陕西小吃是中国饮食文化一大瑰宝
陕西小吃门类齐全,品种繁多 。从采用技法上说 , 蒸、煮、炒、炸、煎、烤等都有;从采用原料上说,南米北面,水产陆生,山珍野味,无所不包;从首创地说,遍及全省各地市县,没有那个地方对自己的小吃不是如数家珍的;从供应方式上说,早点,夜市,饭馆,摊贩 , 大宾馆乃至家庭,都有它的踪迹,且已堂而皇之地走上各种宴席 。可以说,陕西小吃与陕西人的关系是终生也不分离的 。
陕西小吃的最大特点是:精细,讲究 , 有许多珍品 。例如:泡泡油糕 , 黄桂柿子饼,窝窝面 , 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贵食品 。陕西小吃许多都来自民间,反映了老百姓的智慧与创造 。如:石子馍,是先民石烹的遗存;微型乒乓羹,可说是民间创造性食品的一个范例;有些属于粗粮细作,陕北的瓜饭是一代表作 。
陕西小吃许多都属快餐 。肉夹摸与西方的汉堡包、三明治,异曲同工 。
陕西小吃注重营养 。
陕西小吃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又与民风民俗密切关联,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如枣模糊与聪明长工、黄桂柿饼与纪念李自成、煎饼与女蜗的补天补地等等 。
小吃不小 。除了正式宴会上的正式大菜,一切饭菜都在小吃之列 。即是正式大菜,在非正式场合,也可能成为小吃 。所以,许多小吃都被称之为名贵食品 。可谓“山不在高” 。
陕西菜-地方特色
春饼卷菜
烹饪方法:
1.将圆白菜、洋葱、火腿、荸荠切片,并用沸水将圆白菜、洋葱烫一下捞出沥干水,然后放入火腿、香油、醋、盐拌匀 。
2.将面粉用水调匀,烙制成薄面饼 。为食街
3.将拌匀的调料放在薄面饼上卷起即可食用 。
黄花菜:
黄花菜即称金针菜、金菜、南菜或西菜,是用黄花的花蕾干制而成,其味香、鲜、嫩、糯,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一向被视为珍贵的素菜 。黄花菜的产地很广,以湖南产量最多,江苏质量最好 。
陕西菜谱
酿 金 钱 发 菜
原 料
鸡酿子150克
干发菜20克
鸡蛋3个
制 法
鸡蛋打散,加少许水和湿淀粉搅匀,上笼蒸成蛋糕,凉后切长方条做钱眼 。
再打2个鸡蛋,加少许水和淀粉搅匀,在锅里摊2张蛋皮 。
发菜治净和鸡酿子拌匀,分别摊在蛋皮上,中间放切好的蛋糕条 , 卷成圆柱形 。
共4卷 , 上蒸笼5分钟取出 , 切圆片码在碗内,浇清汤、盐,上蒸笼热取出,扣在大汤碗内,滗出汤汁 。
鸡清汤烧开放盐、料酒 , 撇去浮沫加味精在碗内即成 。
陕西菜谱
酿 金 钱 香 菇
原 料
水发香菇 100克
鸡蛋1个
鸡脯肉400克
制 法
水发香菇去根拾净,用卤汁卤至入味捞出装盘 。
鸡脯肉跺茸,加调料和少许水淀粉制成圆饼状 。
鸡蛋打散 , 摊成蛋饼,切条后改刀拼成金钱状盖在鸡茸饼上,装盘上笼蒸熟 。
鸡清汤烧开后勾芡淋在菜上即成 。
陕西菜谱
金 鱼 大 虾
原 料
大虾300克
鸡脯肉200克
蛋清20克
青豆20克
樱桃10克
制 法
虾治净,脊背用刀片开,大头修成半圆形,放葱、姜、盐水腌渍10分钟取出,撒上干淀粉 。
鸡脯肉治净 , 剁成泥,放碗内用清水化开 。蛋清打成泡糊 。青菜叶切丝 。
蛋泡糊加鸡泥、盐、料酒搅匀,放葱、姜再打上劲成鸡酿子,逐个抹在吓肉上,呈圆形金鱼身 , 用樱桃片做鱼眼,青豆做嘴,青菜叶斜切十字,间隔做鱼鳞 。
余下的鸡酿子,放涂过油的小碟内抹平,按青豆做莲蓬状 。
金鱼和莲蓬一起上笼蒸7分钟至熟取出 , 把莲蓬放盘中心,金鱼放周围 。
鸡汤加料酒、盐、胡椒粉烧开,勾薄芡浇在鱼和莲蓬上即可 。
陕西菜谱:天荡薇菜鱼丝
原料:鱼肉200克,薇菜干150克,鸡蛋2个制法薇菜涨发后治净 , 鱼肉去骨切丝加料酒腌后用蛋清、湿淀粉上浆,鱼丝放6成热的油中划散捞出 。锅留底油,放葱姜、干辣椒丝煸出香味,加薇菜、清汤、盐、味精、胡椒粉、料酒炒匀勾芡,倒入
陕西菜——“三皮丝”
字号选择〖 大 中 小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主料: 1、 鸡皮、鸡肉煮的不要太老 。
2、 要先将热花椒油浇在葱丝上面以后 , 再放鸡肉丝和肘花丝 , 目的是为了让其香味浓郁 。鸡皮75克 , 猪皮100克,海蜇皮75克,鸡肉75克 , 酱肘花100克,葱15克,香油2.5克 , 花椒油25克,芝麻酱10克,精盐3克,酱油10克,醋15克
特色: 皮脆肉嫩,清爽利口
制作方法: 1、 海蜇皮先用清水浸泡,洗去沙后 , 撕去血膜,用水洗净,切成块,用七成熟水汤一下 , 捞出,用冷水泡至脆嫩无腥味即成 。
2、 将鸡皮、猪皮、鸡肉,分别放入锅中煮熟捞出 。猪皮片成薄片 , 连同鸡皮、海蜇皮分别切成5厘米和的细丝 。选好带皮的酱肘花,将皮片成薄片,连同精瘦部分及鸡肉分别切成细丝 , 作装盘垫底菜 。
3、 将葱切成丝,放入碗内,浇上热花椒油,再放入鸡肉丝、肘花丝加盐、酱油、醋搅拌均匀 。放入盘中 , 摆成三角形 , 然后将鸡皮丝、海蜇皮丝、猪皮丝分别覆盖在肘花丝和鸡肉丝上面 。
4、 将芝麻酱加盐 , 用香油搅拌融合,浇在三丝上即成 。
炝白菜
原料:
大白菜500克,盐4克,米醋10克 , 味精3克,葱姜丝各10克,花生油25克 , 香油15克,花椒5克 。
烹饪方法:
1.把大白菜去根和老帮,切成长4厘米,宽1厘米的条状 , 放入沸水
锅内烫一下后捞出,用冷水过凉,捞出挤去水份,放入盆里,加盐
、米醋、味精搅拌均匀 。把葱姜丝放在上面 。
2.锅放花生油和香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花椒炸至焦糊并出香味时,
捞出花椒不用 , 将热油淋在葱姜丝上,拌匀即成 。
特点:
质地脆嫩,清鲜爽口 。
特别提示:
花椒一定要炸焦糊,味道才纯正 。
海味葫芦头
“海味葫芦头”,是西安的著名传统食品 。葫芦头指的就是猪肠肚,再配上海参、鱿鱼、鸡肉、猪肉,再用熟猪油、调料水、青菜、花椒、八角、上元桂等等烹制而成 。吃的时候,还要配上糖蒜、泡菜、辣子酱,才更有风味 。那么,为什么将之称为葫芦头呢?说起来 , 这还有一段来历呢?唐代有个著名的大医学家孙思邈,他是陕西耀县人,活了一百零一岁 。孙思邈对我国医药事业贡献巨大 , 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医药史上的重要典籍 。他的医药理论和医术,还跨越了国界,对日本、朝鲜等国的医学有重大影响 。就是这么一位大医学家,待人还很诚恳和善,不求名利 , 热衷于民间行医,所以在民间有很了大的影响 , 老百姓尊奉他为“药王”,在耀县建立了药王祠来纪念他,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济急拯危的动人传说 。民间传说中的药王形象,身上总是背着一个药葫芦,走村串户,为人民看病诊病 。而这一天,他来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肚的小饮食店,店主见药王光临,当然十分热情,精心烹制了一碗猪肠肚,供药王食用 。孙思邈吃过之后,感觉到十分油腻,而且腥味很大 。于是孙思邈就详细的询问了店主烹制的过程,店主当然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孙思邈 。从店主的叙述中,孙思邈感觉到店主的烹调很不得法,就无私地将自已多年研究所得的配方传授给了店主,临别时还以自已的药葫芦相赠 。店主按照孙思邈的指点,精心加工,改进了以前的做法 , 烹制出来的猪肠肚果然味道大胜从前,使人吃了既无油腻之感,又没有一点异味,因而大受人们的欢迎 。为了感谢药王的悉心传授,店主就把药葫芦挂在店门口 , 当作店招,从此,“海味葫芦头”的名称就传开了,一直到今天还未改哩 。
腊羊肉
腊羊肉是古城伊斯兰教群众制作的传统名贵食品 。它以带骨鲜羊肉为原料,撒上精盐、芒硝放入水中 , 腌至里外变红,捞出后再用老卤汤煮熟而成 。吃时肉质松酥 , 色泽鲜美,气味香醇,颇受中外食客喜爱 。关中六怪:房子半边盖,手帕头上戴,面条象皮带,锅盔赛锅盖,油泼辣子是好菜,有凳不坐蹲起来 。(注:锅盔是一种硬发的面饼 , 开如锅盖,直径2尺许,吃时切开 。相传,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是女娲生日 。古时关中人都用烙饼祭祀 。一张扔在房上“补天” , 一张放在地上“补地” 。所以关中人把补天地之饼越烙越大 。)羊(牛)肉泡馍制作时,先将羊(牛)肉洗净切块,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小茴香、桂皮等等 。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您将馍掰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羊肉、原汤,并配以葱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等调料,单勺制作而成 。羊(牛)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泡自吃;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 。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 。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即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汁 。这样清汤味鲜,肉烂且香 , 馍韧入味 。有的顾客再佐以辣酱、糖蒜,那更别有一番风味了 。
老童家腊羊肉
【端午节陕西人吃什么】腊味食品是中国的一绝 。在北方腊羊肉食品系列中,西安“老童家腊羊肉”别具一格 。老童家腊羊肉铺开在西安西大街,店铺门上高悬一面金字招牌,上面大书“辇止坡”三个大字 。“辇止坡”和腊羊肉有什么关系呢?它为什么会挂在老童家店铺门上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挟带着光绪皇帝仓惶逃了出来,选定了西安作为他们的驻辇之所 。慈禧太后是个奢靡惯了的人物 , 对吃喝十分讲究,即使在逃亡的路上 , 对饮食也不肯降低要求 , 每天照样大吃大喝,浪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这一天,逃亡车队进了西安城 , 车队从西大街经过,正行进之间 , 慈禧太后的鼻子突然闻到了一股异香,原来老童家这时正在煮肉呢,慈禧太后忙下令停辇 , 要尝尝这香味浓郁的腊羊肉 。手下的官吏忙从老童家取出几块上好的腊羊肉献上,慈禧吃过之后,不由得大加赞赏 。能被吃遍天下美味而又异常挑剔的慈禧赞上几句是不容易的 , 慈禧高兴之下,就赐此处名为“辇止坡”,一个叫邢庭维的官员马上手书了这三个大字,从此这块金字招牌挂上了老童家的店铺 。由于老童家的腊羊肉味道确实不错 , 再加上慈禧太后的夸赞,使得老童家的名声越来越大,生意也更加好起来了 。

端午节陕西人吃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