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物欲是如何形成的?

我有一个大学舍友,和我消费观很接近,就是除必需品外,基本上“无欲无求” 。大学毕业以后,我们还会经常交流近日省钱心得,津津乐道自己抠门的日常 。上次我俩聊天,她跟我说她的耳机套丢了得换一个,看到一个特别可爱的耳机套很喜欢,结果一看要二三十块,果断放弃 , 买了3块8包邮的;我给她讲自己如何节衣缩食,在淘宝的低价服装店精挑细?。?最后穿着三五十块的毛衣和靴子快乐过冬 。聊天时,我边感叹我们在省钱这方面才华横溢,边问她道:
“你说咱俩这么低的消费欲望究竟是什么造成的?。俊?
她仿佛看傻子一样看着我:“这还用问?穷呗 。”
我:“可以说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但事后我仔细回想了下 ,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物质方面的要求的确越来越低了,小时候还会想穿名牌衣服,买花里胡哨的玩具,长大了穿衣服根本不在意品牌,买东西只看实不实用;大学时期还会去商场还会买一些喜欢的彩妆、纪念品,以至于宿舍桌子上摆满了用不到的东西 , 读研以后秉持“非必要不购物”原则,双十一都只买卫生巾卫生纸这种生活必需品,东西少得像个清心寡欲的尼姑 。
但我并不觉得完全是“穷”造成的,因为即使有钱 , 有些东西我还是不会去买 。那么自身的低物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1.远离攀比 , 不为任何“附加价值”付费
也许每个人都有过一段沉迷于和他人攀比的混沌期 。小时候我班里同学家境都非常富裕,当时虽然受到校服的限制,但很多同学经常穿着各种名牌鞋互相攀比 。心智还不够成熟的我也曾一度陷入这种攀比的焦虑中,闹着父母给自己买名牌 。
但后来上了大学 , 身边同学都在好好学习,没有那么热衷攀比的人了,这让我渐渐失去了对名牌衣物的向往 。此外 , 我课余时间了解了许多关于品牌溢价(即品牌的附加值)的知识,意识到了虚荣心和消费主义的危害 。读研以后我开始做一些小兼职挣钱,切实感觉到每一分钱有多么来之不易,我就更舍不得把钱送到资本家手里了 。不论广告和商家如何引诱 , 只要差不太多,能用5块买到的东西我绝不会掏10块去买 。
小时候对名牌的执念像束缚住自己快乐的绳索,究其原因,还是过分在意他人的目光引起的攀比心作祟吧 。穿衣最重要的是舒适,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衣服上的大logo产生羡慕;花与实力不匹配的钱购买附加价值过高的商品,就是掉入了商家布置的“精致穷”陷阱,让虚荣在心中埋下种子,生出欲望的枝杈 。拒绝名不副实的“附加价值”后,我才发现,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掏空腰包后稍纵即逝的满足,而来自对当下生活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底气 。
2.精简社交,极简生活
过于复杂的社交会抬高人的物欲 , 或者说无形中迫使你在物质上消费 。如果你所谓的“朋友”太多,那么就不得不为聚餐或者人情往来花更多的钱:别人请你吃了一顿大餐,你是不是也该计划一下自己什么时候请?过生日时收到了礼物,那对方过生日时你不回礼似乎说不过去吧?这样一来二去,大家的消费都升级了 。最后的结果是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只徒留一身长年在外就餐留下的肥肉,和堆满抽屉也用不着、扔了可惜留着鸡肋的礼物 。所以近些年我尽可能减少自己的社交,缩小自己的关系网,只和固定的两三个知心朋友保持联络和约饭 。
同时在生活方面我遵循的原则是:不需要的东西,无论多么便宜都不买 。以前逛街的时候经常流连于打折或满减活动 , 不知不觉中添置了很多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后来我发现这样看似“占便宜”其实弄巧成拙,不仅花出去更多的钱,没用的东西放在家里还挤占了我的活动空间,降低了我的生活质量 。所以我的消费模式就变成:当我需要一个东西的时候才会去买,或者提前列好在打折的那几天要买的东西清单,绝不会临时起意“激情消费” 。
精简社交和极简生活给我带来的快乐,比购物和消费更令我舒适 。简单的社交让我精神上和金钱上都一身轻松,极简的生活购物模式让我拥有更少的物品 , 但也甩开了更多负担,省下了更多时间和金钱 。
3.真正的快乐来自丰盈的内心世界
精神世界越贫瘠,对物质方面就会越渴求,对自己的物化也就越严重 。一个汲汲营营于物欲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之乐;体会不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积极心态 。就像《破产姐妹》里Max所说,人们在节日时疯狂购物的行为,不过是为了填补内心的大洞 。精神上感到不安,于是通过买买买这种行为来安慰自己:至少我还拥有这么多东西 。这个过程其实变相地把人异化为了物品的奴隶 。而精神上丰盈的人,更少沉迷于身外之物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一生清贫,因为他们在精神上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 。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消费社会”进行了反思,区分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占有”和“存在” 。在占有型生存模式中,人的幸福在于占有更多的东西、在于拥有权力、高人一等;在存在型生存模式中 , 人的幸福在于爱、分享和给予 。弗洛姆虽没有下断言指出哪种生存方式“更高一筹”,但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内心越丰盈,生存方式会更倾向于后者,那么TA对物质的焦虑和对生活的压力会少很多,TA会更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和体验,感到满足和幸福 。
【低物欲是如何形成的?】关于物质欲望的问题,在千年以前,苏东坡就给出过我们他的答案:“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不属于自己的 , 不必强求 。诚然 , 适当的物欲会激励我们积极进取,不断追求;但与实力不匹配的物欲,会给人套上沉重的枷锁,让人变成物质的奴隶 。生命本身是一个漫长的存在过程,而非永恒的物质占有 。如果你觉得很累,不妨减一减自己物质欲望,停一停 。也许你会突然发现,在生命本身之外 , 没有那么多必不可缺的东西 , 其实做一条低物欲的咸鱼,也可以活得很快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