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携王和周平王的关系 周携王

西周国君?周武王,姓姬名发 , 周文王姬昌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国君 。
姬昌长子伯邑考因早逝 , 次子姬发被立为太子 。姬昌去世后,姬发继承了周国国君之位 。当时周国在姬昌的带领下,已经占领了商王朝三分之二的领土,这也为姬发日后
东周王和西周王同时存在吗?众所周知,史书记载: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前770年申侯,鲁国,晋国,秦国等扶持前废太子宜臼上位,并迁都洛阳成立东周王朝,是为东周开国君主周平王,而位于三门峡一带的虢国虢公翰则立王子余臣为王 , 史称周携王 。二王并立相持十余年后,晋文侯杀携王,终结二王并立局面 。这是史书公开承认的东周“二王并立”的历史事件 。
然而按照史书的记载,在西周幽王末期,还存在一次事实上的“二王并立” , 只是在记录时没有冠以这个名号而已,而这次的“二王”其中一个是周幽王 , 另一个就是东周开国君主周平王宜臼 。
【周携王和周平王的关系 周携王】据《国语》中的《晋语一·史苏论伐骊之捷章》载:晋史苏谓里克曰:“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以虢石父为卿, 用事, 国人皆怨 。石父为人佞巧, 善谀好利, 王用之 。又废申后, 去太子也 。申侯怒, 与缯、西夷犬戎攻周幽王 。”等等,这一系列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宜臼被废是由于褒姒受宠而导致的 。褒姒受宠,福及儿子,而宜臼被废 , 和其母亲随时都会有被杀掉的危险,于是就有了《诗经·世本古义》所载:“宜臼心怀疑惧, 始出奔申 。”
出奔申国的废太子宜臼在外公的支持下 , 公开打出了“天王”的旗号,与其父唱起了对台戏 。在先秦金文中,“天、大、太”由于词源相同而几无太大的区别,天王即太王,也就是太子为王 。宜臼称天王的目的是要说明他是周天子的合理继承人,虽然宜臼的“天王”之位没有被史书承认 , 但是却被明明确确的记载了下来,也就是说,西周末年 , 宜臼在申候等的支持下,组织大军征幽王时,确实出现了二王,一个是正史记载的周幽王,另一个就是自称的“天王”,而这个自称的天王又被史书记载了下来,出现了不是“二王并立”的“二王并立” 。
西周第13位王和周平王什么关系?第13位是周携王,周携王是周平王的叔父
周携王(?-前750年),姬姓,名余臣,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周第13任君主,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的弟弟 , 周平王的叔父 。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周幽王不是周平王弑杀的 , 但是,周平王还是从中获得了直接的好处,也因此引起了部分诸侯国的不满 。换而言之,周平王的天子宝座,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成为周幽王被杀后 , 周朝发生二王并立局面的重要原因 。对于二王并立的局面,持续了20年左右
周平王元年是东周还是西周?周平王元年是东周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 , 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
东周王城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 。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 , 东周被秦国所灭,同年周赧王病死,东周覆亡 。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 。东周共传25王 , 历时515年 。
郑国与周天子是什么关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晋、郑等国的护卫下,又镐京迁至洛邑 , 史称“东周” 。东周开年也是春秋的开端 。东周初期,在晋国、郑国的辅助下勉强支撑 。公元前760年,晋文侯击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周携王的死去并没有让周平王的日子好过,因为周平王勾结西戎,弑父杀弟,其政权并没有被广大诸侯所认可 。
公元前746年 , 晋文侯去世,晋国陷入曲沃与晋侯之争,晋国忙于内战,无瑕王室,这让本来就风雨飘摇的周王室少了“左膀”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年仅13岁的郑庄公继位 。少年继位的郑庄公执政之初,就要应对其母姜氏与胞弟叔段的谋反,周王朝的“右臂”也不能再发挥作用了 。
春秋初期,其他大的诸侯国由于各种原因也都“自顾不暇” 。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周平王亟需找到一位栋梁之材 , 来填补郑国、晋国留下的空白,最终选定了虢公忌父 。但是周平王挑选的时间太长了,此时 , 郑国已经平定了国内叔段的谋反,郑庄公也已经从少年变成了精明干练的国君 。不甘被分权的郑庄公与周王室相继上演了“周郑交质”、“周郑交恶”、“繻(xū)葛大战”,周王室与郑国彻底决裂 。
郑国与周王室的根本矛盾是周王室“一统天下”的幻想与郑国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对于郑国 , 为了发展壮大,必须要“开疆扩土”,为了生存,就必须打败周边国家建立起的“反郑联盟”;可对于周王室而言,希望诸侯国继续承认自己“天下共主”的地位 , 不希望诸侯国超越“分封制”赋予诸国的权利,更不希望诸侯实力过于强大,这些都将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随着郑国实力越来越大,郑国与周王室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 , 最后不得不走到了“分手的岔路口” 。紧接着,繻葛大战像一盆冷水泼到了周王室的头上,让周王室从幻想中清醒过来——“能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
郑国与周边诸侯国的矛盾闹得越大,就与周王室政治目标越来越背离,当然与周王室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 。
公元70年谁迁都洛邑?公元前770年 , 周平王东迁到洛邑,因为宗周呆不下去了 。
一方面,迁都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并不是幽王被杀后一蹴而就的 。《史记·周本纪》说:“三川竭 , 岐山崩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都是当然自然灾害的反映,而且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西周整体还属于寒冷期 , 这就使西戎为了掠夺物资疯狂进攻宗周 。文献中记载西周末年就有虢公长父、司徒皇父、郑桓公等诸侯卿士东迁,考古发现在周原(今陕西宝鸡)也有仓促埋藏的青铜器窑藏 。
尽管钱穆先生在《西周戎祸考》中认为东周戎祸甚于西周,周平王本来是西戎支持的,没必要东迁 。但西周和东周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 不能直接比较;西戎也反复无常,秦襄公、秦文公几代秦国君主百年血战才扫清戎人的威胁,周天子坐在一个破壁残垣的宗周也是凶多吉少 。
另一方面,迁都可能还受到其他势力的影响 。虽然在《史记》中 , 周东迁似乎是一帆风顺 。但是《竹书纪年》《清华简·系年》却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根据《清华简·系年》,原来在周幽王死后弟弟周携王即位,周携王在虢公、诸侯的支持下,与申侯、西戎支持的周平王对峙长达二十一年,最后诸侯中的实力派晋文侯杀死了周携王 。但是长达九年周平王也不被诸侯承认,直到三年之后,晋文侯才迎接平王东迁 。
这里可能就有一些不方便说的理由了 。王玉哲先生在《周平王东迁乃避秦非避犬戎说》中认为平王东迁其实是被秦人所逼 。因为宣王对秦国有再造之恩,秦国没有理由背叛幽王?。欢? ,秦国和西戎血海深仇,有什么理由支持平王呢?再说 , 除了《秦本纪》,哪里还写了秦救周平王呢?可能只是为了正统需要而已,毕竟平王后来成了公认的周天子 。
西周到东周的过程?西周变成东周是因为周幽王被犬戎杀死,申侯和其它诸侯立周平王为国王 。东周前期诸侯争霸 , 后期七国争雄 , 史称春秋 。
具体是由于犬戎攻入镐京之后,到处烧杀抢夺,把镐京弄得惨破不堪,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其次镐京附近自然灾害非常严重,时常地震又连年干旱 。所以在周平王继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 , 周平王就把王都镐京迁到了洛邑,史称“平王东迁” 。
但是周幽王死后,周幽王的宠臣虢石父的儿子虢公翰拥立了幽王的弟弟姬余臣在携地为周天子,史称周携王 。周平王在西 , 周携王在东 。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当时周平王有弑君弑父的嫌疑,所以很多诸侯都拥立周携王,还有些诸侯也是在两个周王之间成中立状态 。
表面上看周平王与申侯联手弑君弑父,周幽王的弟弟周携王才是合法的继承者 。但另一方面平王是幽王的嫡长子,实际上有符合正统的一面 。平王迁都之前一直在拉拢其他诸侯帮助迁都,其中就有秦国、晋国和郑国出面相助 。
秦国祖先是在周孝王时期立了功 , 被封在秦地,但还不是侯爵 。因为离镐京最近,为了换取爵位,所以拥护周平王东迁 。晋国与周平王达成协议,未来除掉周携王来换取更多的封地 。郑国是洛邑边上的小国,目的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封地 , 所以帮助平王迁都 。
周平王迁都之后,西周正式变为东周 。与周携王对峙了二十年 。直到公元前750年,晋文侯灭了虢国攻入携城,杀死了周携王,二王并立才算结束 。
那些帮助周平王的诸侯借机做大做强,藐视王权,也让周天子的威望下降,仍由诸侯宰割 。古书记载“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 。”这也证明当时周天子当时是没什么威望的 。
晋国国君?晋文侯
公元前781年(晋殇叔四年) , 太子仇率人袭击殇叔自立为国君,这就是晋文侯 。此举埋下了之后晋国连年内乱的伏笔 。
公元前771年(晋文侯十年),烽火戏诸侯之后 , 周平王继位 , 而此时周幽王的余党虢公翰又拥立周携王 。周平王和周携王各自称王 , 周朝出现二王并立的情形 。经过几次战乱的镐京早已残破不堪,周平王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 但王室的力量实在太薄弱,无法独自完成迁都之举 。晋文侯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合力勤王 , 共同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 。
公元前750年(晋文侯三十一年),晋文侯杀了周携王,结束周王室长达二十一年的二王并立局面,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