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包茶选用什么茶叶

袋泡茶具体指的是什么茶??

袋包茶选用什么茶叶

袋泡茶不明思议就是用纸袋把固定量的茶装起来,这样做的优点就是能够简单方便的喝茶,因为固定了茶叶的量,所以,按照相应的水量,冲泡,一般不会出现口干苦涩 。
袋泡茶据实指什么茶,这个不好说,立顿里装得就是普通的茶,红茶、绿茶之类的 。
有的一些叶小叶袋泡茶,这个品牌装得是花果调配茶 , 像陈皮普洱茶、桂花乌龙茶等 。
所以,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不好回答!求采纳!
袋包茶选用什么茶叶

这是一款外袋质量较好,香气浓郁的袋泡茶 。
单袋独立包装,棉纸长方形折叠袋泡,棉纸质量较好,连接牢固,碎型茶,干闻菊花香明显 。
茶汤以菊花香为主融合了熟普的陈米味,菊花香能持续至尾水,回味较好;茶汤较稠厚,甜润,顺口,汤入喉后,微微泛苦,但能较快化开;茶包比较耐泡且完整 。
TOP2:红宝石 [贵茶]
这是一款外袋处理比较用心,但滋味稍逊的红茶袋泡 。
单袋独立包装,三角纱布立体包,对缝整齐,小孔分布均匀,提线和茶包连接较好,干茶颗粒状,无明显味道 。
茶汤热闻和入口主体香气是红薯味,回味甜果香为主略带青味;茶汤较厚,较顺口,微甜,舌面有较轻苦涩味,饮后有回甘生津,比较遗憾的是耐泡度差,第二泡滋味就降了 。冲泡过程中无茶末漏出,滤袋完整 。
###其它资料参考###普洱茶 。
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 , 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龙珠)的统称 。
普洱主要产于云南,由北向南分别是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 。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 。稀有种 。野茶树(包括栽培型野茶树)又名普洱茶 , 在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 。
其中云南有树龄达1800多年的“茶树王”,为较大的植株,当地虽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 但植株仍在受到人为干扰,如不加强管护,将有被摧残致死的危险 。随着云南人口的增加 , 天然林急剧缩减,同时每年“清明节”前后上山采野茶叶的人众多,野茶树也日益减少 。

###其它资料参考###普洱茶叶的包装可以选择的主要有:锡制茶叶罐、马口铁制茶叶罐、陶瓷茶叶罐、玻璃茶叶罐、纸制茶叶罐等,马口铁茶叶罐因其款式多样 , 印刷精美 , 不易破损,运费方便 , 为大众所喜爱 。
由于考虑到价格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市场上应用的大多铁制茶叶罐,因其印刷精美,款式新颖,深受大众喜爱 。
包装还可以分小包装和礼盒包装 。小包装是为了方便客户泡茶,按照定量克数进行的小包装,以泡袋来包装茶叶 。
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 , 而香气又极易挥发 。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 。
###其它资料参考###我国是茶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 。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 , 而中国没有 。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 , 而且还有“茶树王” 。
现如今茶叶的礼盒包装,其材料可谓登峰造极,其制作工艺也是无所不用,造价几十元的很普遍,造价上百元的也很多,造价上千元的也不稀奇 。给消费者的负面感受则是:喝了茶叶留下一堆垃圾,扔了可惜,留着无用,而且多数是不可降解又没有回收价值的“高档垃圾” 。
再就是包装盒很大 , 茶叶很少,而且多层包装:最少3层 , 多则五六层 。所有这些,既不环保,也不经济,更是严重背离了茶的精神 。
其实,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生活茶、“烟酒茶”之礼仪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之文化茶和“禅茶一味”之精神茶,我们不只是唯有眼前这一条道,而是可以找到多种解决思路 。
对于大众生活茶,除了塑料袋包装、铁盒包装以外,应该大力推广纸质包装,还可以开发其他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因为茶叶包装的基本要求是防潮、密封、隔光 。很多消费者买回茶叶以后喜欢把茶叶装到家里的茶叶盒里 , 这是值得倡导的好习惯 。
对于普通礼品茶,当然需要适度的包装 。但我们送的是茶的健康和情意,而不应该顺带送一堆垃圾 。礼品茶,便于携带当属第一,增加一层具有“手提”功能的外纸盒就好 。
对于高档一些的礼品茶,可以使用具有重复利用价值的外盒和手提袋,至少可以使用可降解的材料 。简约而不简单,我们可以做到 。
我们应该学习一下具有同样茶文化渊源的台湾茶叶包装和日本茶叶包装 。而且,中国的民族多样性、民俗多样性和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给我们的茶叶包装提供了无限的发挥空间 。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风格的设计和包装方式的使用 。再回头看看我们现在的茶叶包装 , 其材料、风格和方式几乎千篇一律,相互模仿,毫无创意可言,也就没有了差异化 。
再说包装盒的空间利用率和包装层数 。打开一个大礼盒,只有一小盒茶叶 , 你就好意思送人?而茶叶包装层数,3层足矣!
反倒是我们对于新兴的包装技术没有关注和采用 。比如绿茶和轻度发酵茶,我们都是采用冷藏保鲜的方法,这给茶叶的营销和流通增加了成本,也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而已经非常成熟、在食品行业广泛使用的真空包装技术、无氧包装技术、惰性气体包装技术,我们茶行业鲜见使用 。
我们相信,随着茶产业的升级、茶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理性回归,茶叶包装将会逐步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 。而我们行业内的企业,应该打开思路,善于创新,将茶叶包装与自己的茶叶品牌文化和品牌主张、自己主营的茶叶品类的产品差异化及其地区文化的差异化进行有机融合,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走出自己的路 。

###其它资料参考###普洱龙珠茶 。
一个个圆圆的黄纸包着的茶是普洱龙珠茶 。龙珠形制,小巧玲珑,一颗一泡 。每一粒都有单独包装,方便拿取与外出携带,无需称量,拆开外纸即可冲泡 。
###其它资料参考###袋泡茶的历史不是设计师苦思冥想的结晶,而是来自喝茶人一个不经意的疏忽 。
1908年(一说1904年) , 美国纽约的一位茶商托马斯·沙利文抱着压低生意成本的想法 , 把少量茶叶样品装入小丝袋 , 寄送给潜在客户 , 请他们试尝 。客户们收到了这些奇怪的小袋子,却没有说明书之类的东西告诉他们要怎么使用小袋子和里面的茶叶,于是就有人囫囵吞枣地把它们整包浸泡到一杯滚烫的开水中 。一时间,茶香四溢 。
沙利文的客户认为,茶叶装在小丝袋里使用很方便 。紧接着,定单纷至沓来 。沙利文卖茶叶的目的达到了 。然而交货之后 , 客户又大失所望了——茶叶依然是散装的,并没有那种方便的小丝袋,于是引起了抱怨,甚至退货 。
沙利文是一个聪明的商人,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启示,他很快就设计了一种薄纱布小袋 , 加工成一种小袋装茶叶包 。不出所料,这种小茶叶袋大受消费者欢迎 , 给沙利文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利润 。
就这样,袋泡茶诞生了 。沙利文无心之举成就了今天的袋泡茶产业 。不过,最近有关专利资料显示,1903年已经出现手工缝制的丝绸棉布袋 。无论真相如何,袋泡茶都改变了人们的喝茶习惯 。《每日邮报》曾援引英国泰特利茶叶公司公关部总监萨拉·豪的话说:“无法想像,没有袋泡茶 , 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
自诞生之日起 , 袋泡茶经历了种种改变 。1930年,美国人威廉·赫尔曼松取得热封纸质茶包专利权 。
在英国,泰特利茶叶公司1953年开始批量生产袋泡茶并不断改进茶包设计 。1964年,茶包材质被改进得更为细致,这也使得袋泡茶更为畅销 。如今,每个茶包上大约有2000个微型孔,使茶叶充分溶入沸水中 。
【袋包茶选用什么茶叶】1989年,泰特利茶叶公司一改标准的方形茶包设计,推出圆形茶包 。几年后,泰特利茶叶公司又推出带束绳的茶包,且茶包中有30种不同的茶叶 。此后,金字塔形茶包、尼龙茶包先后进入英国市场 。
英国茶叶委员会主席威廉·戈曼说:“如今,生活节奏快,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愿意自己动手泡茶 。”
茶包材质几经演变
1945年,袋泡茶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 。袋泡茶快速、卫生、便捷的优点为消费者接受,成为茶叶消费的主要品种,仅在英国,人们每天喝掉大约1.3亿杯袋泡茶 。2000年以来全世界茶叶消费总量为284万吨,其中袋泡茶的消费总量为54万吨,占茶叶消费量的23.5% 。
在国际上,英国袋泡茶市场从1995年以后一直保持在85%以上;加拿大1993年袋泡茶的消费量占整个本国茶消费量的96% 。相关数据表明:袋泡茶自投入市场以来一直呈快速发展趋势 。特别是1985年以后,袋泡茶消费的增长速度高于茶叶整体消费的增长速度 。袋泡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茶叶市场的主要消费品种 。
“立顿”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 。1890年 , 苏格兰人托马斯·利普顿创立了“立顿”红茶,1898年“立顿”红茶获“世界红茶之王”美誉 。如今 , 立顿每年销售360亿个茶包、7万吨茶叶,产值约230亿元,而中国茶产业产值为300亿元,相当于中国茶产值的三分之二强 。1992年,立顿进入中国市场,推广立顿红茶 。1997年,立顿在中国袋泡茶市场占有率第一 。从立顿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史看中国的袋泡茶市?。⒍僖恢Χ来?,占据中国袋泡茶70%以上的市场份额 。
袋泡茶发展到今天,在茶袋的材质、形状以及茶叶种类上都有许多改进和丰富之处 。
首先 , 装茶叶小袋子的材质由最开始的丝绸,改进为后来的丝绵织成的薄纱布 。直到1930年,茶袋在材质上的发展又有了一次飞跃——美国人威廉·赫尔曼松获得热封纸质茶袋的专利权 。这一设计工艺至今仍然在使用 。
袋泡茶的形状也在不断改善设计 。有调查表明 , 茶袋的形状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于是 , 市场上的茶袋,由最开始的包扎的小口袋形状 , 发展到矩形、正方形、圆形 。到后来 , 德国人又发明了双室茶袋,这种茶袋的底面呈“W”形 , 入水之后还能张开,冲泡的效率高了,也让冲茶变得更有趣了 。
但是,这些纸袋形的设计都是装茶末,无法装茶的原叶 。2013年,英国立顿公司在茶包形状上推出了最新的三角立体型设计,金字塔形的茶包让茶香更快更完整地溶解出来,最大限度给予茶叶舒展的空间 。立体三角包里面放的一般是原叶 , 更使饮茶者回归原始,中国人讲究这个 。在袋子的材质上,最新最好的是玉米纤维做的,更健康 , 更环保,易降解 。这种茶包是未来的方向,称之为“粽角包” 。
不仅如此,袋子里茶叶的品种也变得愈发繁多了 。由最开始的红茶、绿茶、花茶等几大类,发展到如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茶:内含中药成分的养生保健茶、醒酒茶、明目茶,吸引女性目光的减肥茶、美容茶,等等,几乎已经到了“只有想不到 , 没有买不到”的程度 。
省事省时风靡不偶然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称,17世纪进入英国的茶叶为“文明砥柱之一” 。但是,在袋泡茶发明之前,饮茶者必须先把杯中所有茶叶过滤干净,才能畅饮,而过滤茶叶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 。
1953年,泰特利茶叶公司正是因为看好袋泡茶的市场前景,才开始批量生产袋泡茶 。他们认为,袋泡茶操作方便,能使茶叶充分接触开水 , 从而冲泡出浓香的热茶 。
当然,说服英国人不喝散装茶而改喝袋泡茶不是件容易事 。据称,当年泰特利公司刚把袋泡茶引进英国时,为之设计的广告词相当简洁 。它只是说:“泡一杯好茶,用茶包,轻松快捷,仅需一便士 。”
统计显示,英国人每天喝掉1.3亿杯袋泡茶 。甚至有媒体报道:“英国人天天摄入的液体中40%是茶水,其中绝大多数用袋泡茶 。”
相较于其它形式的饮茶方式,袋泡茶有独特的优势,最明显的就是省事省时,省事带来了省时 。要知道,时间和效率对于现代人的重要程度已非昔日可比 。茶包便于携带 , 随时可以冲泡,不必随身携带大茶叶罐子 。在省事上,当你要喝茶,却又不想经过传统方式的一道道繁琐的冲泡程序时,袋泡茶无疑是最佳选择 。比如,制作奶茶的时候,如果抓一把茶叶扔进容器里,喝之前要过滤,过滤工具也要清洗干净 , 如此的麻烦是免不了的 。但是使用袋泡茶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一个茶袋放进去 , 出来的时候容器里不会留一点儿茶叶渣子 。再有,茶包内的茶叶重量一定,同时注水量也有注明 。
其实 , 袋泡茶还有一个传统方式泡茶无法企及的优势 , 那就是茶叶通过研磨之后营养的释放更加完全 。从茶叶含有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况来看,袋泡茶在第一次冲泡时就有80%被浸出;第2次冲泡时浸出率达到95%以上;茶叶含的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也是如此 。
如果说,袋泡茶的偶然发现只是因为一个疏忽,而袋泡茶的风靡却不是偶然,而是有意设计的 。创意是偶然的,而设计是必然的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忙碌 , 因此人们更多时候需要的是简单的生活方式 。袋泡茶简单的茶饮方式,恰是满足了人们要省事省时的需求 。把复杂的事务简单化——一步到位 , 是今天的人们最需要的 。袋泡茶的设计 , 用标准化的简单方式省略了传统茶饮方式的复杂过程,却保留了饮茶的效果,袋泡茶所形成的新的饮茶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现代化生活 。
国人为何不认袋泡茶
我国的袋泡茶主要采用方形袋包装,以茶叶末为主 。中国人对茶的认知还是倾向于原型茶叶,对于茶末有一种低端化的认识 。因此,虽然袋泡茶在上世纪初就已经诞生,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中国业内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茶产品中不入流的角色 。
在我国,茶叶销售仍以散茶为主 。中国茶长期以来处于有品种、无品牌的尴尬境遇 。龙井、普洱、铁观音、大红袍、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茉莉花茶等等都是茶的品种,虽有一些地区性的老字号茶叶店铺,但知名度不出本地,哪一家是真正的优质茶 , 说不清楚 。而不产茶叶的英国却有一个全球闻名的茶叶品牌——立顿 。品牌是标准和质量的代名词 。袋泡茶适合品牌运作,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的城市,对袋泡茶的市场需求量呈较高的增长,借助设计服务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中国茶品牌的建设,打造强势品牌,将为中国茶打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
目前,全球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已占茶叶总消费量的23.5%,但中国目前袋泡茶消费量仅占茶叶总量约3%,国内袋泡茶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奔斯敦曾说,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正在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过去20年 , 全球茶叶产量和消费量增加了50%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 发展茶产业有着巨大的优势 。在袋泡茶产业发展风起云涌之时,我们亟待转变 。
大千世界
当袋泡茶
遇到创意设计
现代生活,许多产品都和创意设计有不解之缘 。当袋泡茶遇见创意设计又会有怎样的火花呢?2011年春,英国威廉王子大婚,市场上就出现了一款印有威廉王子和王妃凯特卡通图案的袋泡茶,而且非常热销!大概英国人还是很期待看他们“共浴爱河”吧 。
其实,把名人图案做成茶包的标签,这个创意早就有了 。奥巴马、普京、英国女王等政要都被这样“包装”过 。人们对这样的产品似乎情有独钟,这样的创意设计还在继续 。也可以说 , 当袋泡茶遇见创意设计,就有了特殊的附加值 。凭借着每一款创意设计都别致新颖,袋泡茶可以常做常新 。袋泡茶这个产业也会因常有新意的设计而不断培养出新的消费群体 。
未来趋势
便捷茶
开创茶饮“快时代”
调查显示,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80%的消费者需要的是简单、便捷、确保安全和口味的茶 。正因此,中国茶亟待创新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 创新的突破口在于开发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便捷茶” 。其实,袋泡茶的开发亦是对茶叶资源的充分利用 。细茶、茶片、茶梗被称为附脚茶,但营养价值也很高 。袋泡茶的出现与消费者群体的多样性有关,尤其是洋品牌袋泡茶的出现,将消费者带入了茶饮的“快时代”,而主攻中端人群的国产袋泡茶的出现,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茶理念和选择 。我国袋泡茶起步较晚,1991年产量8千吨,仅占我国茶叶总量的1.6%;到2001年 , 产量达2万吨 , 十年内袋泡茶产量上升250% 。
随着三角锥形包装袋的诞生 , 袋泡茶的容积增大,可以包装铁观音等叶片较大的茶叶 。更由于其携带方便、卫生等优点,虽然三角锥形包装袋的成本比普通茶末方形袋高出100倍,但这是一种消费趋势,在国际消费市场得到认可 。
实际上,处于边缘的袋泡茶正是茶产业发展的开阔地 , 也是未来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制高点 。以袋泡茶封装的产品形式,将中国茶资源和茶文化整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设计开发方便、快捷、经济、卫生的喝茶体验,全面打开茶品的现代化通道 。
延伸阅读
古人饮茶有《茶经》
中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陆羽的《茶经》 。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饮茶起源于生吃茶树的鲜叶,这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做斗争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 , 采摘各种植物的叶子放在口中咀嚼尝试 。有时遇到一些毒草,吃后发生中毒现象,茶树鲜叶的滋味虽然苦涩,但吃后能使人精神兴奋,并有解毒作用 。
由于到山野去采摘生茶树的叶子,交通不便,下雨时更困难,而且茶树生长还有季节性,采下的鲜叶又不耐贮藏 。因此 , 人们就在晴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以便随时取用 。这是最原始的茶叶加工方法,现在称为“生片” 。但干叶吃时很难下咽 , 后来便从食用发展为饮用 。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 。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的形成 , 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也是重要的因素 。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类似现代的煮菜汤 。《晏子春秋》这本记载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宰相晏婴生平事迹的史书,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记载:“婴相景公时 , 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 , 茗菜而已” 。说晏婴身为国相,吃糙米饭,几样荤菜之外就是用茶叶做的“茗菜”而已 。三国时 , 魏国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的《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 。”说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 。两晋时文人愈来愈多地加入饮茶的行列,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出歌》等吟及茶事的诗歌,而且出现了杜育《荈赋》“器泽陶筒,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等描写,明显可见文人“以茶待客”的礼俗,而且对烹茶用器已颇为讲究 。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 , 成立了贡茶院,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 , 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载:“晴,采之 。蒸之,捣之 , 拍之,焙之,穿之 , 封之,茶之干矣 。”晴天将茶采摘下来,然后放到甑釜中蒸一下,再将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将茶末拍制成团饼,最后将一个个茶饼穿起来 , 焙干 , 封存 。经过这样的加工,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 , 变得鲜美甘醇了 。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出现研膏茶、蜡面茶,以后又在团饼茶表面增加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 。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已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在制茶的过程中 , 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 , 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人们探索出了一些规律 , 从而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

袋包茶选用什么茶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