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盖子印章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如何识别紫砂壶印章朝代??

紫砂壶盖子印章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造型
明代紫砂壶的造型多为圆形、筋纹形,式样较少;提梁壶较多,分为硬提和软提,平底不足宽,光泽素雅,壶的主题风格素静,多为平常百姓家使用 。
清代初期,自然形和几何形为这一时期砂壶的主流造型 。这时,民间也多流传一些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的实用型壶 。
到了清末及民国初期,仿古代名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而且砂壶造型、款识也大大增加,附加的装饰也有很多,但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创新 。
胎质
明代时期,制作紫砂壶的泥料是含有颗粒状粗砂的泥料,这种泥料在明代时较为普遍,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没有更细腻的泥料可以使用,所以制作出来的紫砂壶给人的感觉比较粗糙 。明末清初,在泥料的使用上,并没有太大的改进,仍较粗糙 。
清代,由于泥料澄炼工艺水平的提高,泥料开始不那么粗糙,出现了紫砂细泥 。胎骨坚致、色泽温润成为清朝中期壶的典型特征 。泥质坚致成为晚期的一大特点,但色泽干枯,远不如中期的温润 。
民国以后新出现了墨绿、黑色等紫砂色,使紫砂的色彩丰富了起来 。
到了现代 , 紫砂器更注重原料和颜色造型的比对 , 比如仿青铜器造型 , 就是用仿古铜颜色的泥砂制作而成的 。
制作工艺
明代创始期的壶多是捏制壶 , 因此,壶内胎还常常留有掏空时按捏的指纹 。晚明的时大彬发明了木模制壶法 , 那么壶内壁就不会留有指纹了,但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之间竹刀刮削的痕迹非常明显,导致接触点很粗糙 。
打泥片是清代紫砂壶制作采用最多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制作精细,厚薄均匀,壶底呈现放射状痕迹 , 非常美观 。
到了近现代,注浆成型是极为常见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制作的紫砂壶细致规整,砂质细如膏泥 , 壶身光润如玉,极受欢迎 。
款识和铭刻
我们通常认为,起装饰作用的刻、印、划在砂壶表面的文字,并且这种文字用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和使用者这些信息 , 通常被称为款识和铭刻 。在断代认识上,款识和铭刻发挥了举重若轻的作用 。

紫砂壶盖子印章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从壶形和提把看像是民国时期的东西,盖上的印应该是个花押,图案边纹都繁琐,无大家风范 。但从壶的表面质感来看较新 , 摸起来肯定还有点涩手吧!而且民国时期这类壶壶身普遍偏高,美感稍差 。而从你这个壶的整个外形和壶嘴工艺看显得太成熟 。所以我个人觉得年代应该不久,是现代的仿制品或就是现代的产品 。
一些小常识供参考:1、明代制壶只重型制、质地,作品概为素色无彩 。因此,只要壶身加上色彩(据传壶身加彩始自清雍正时代),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壶 。
2、明末清初陈鸣远首开壶盖内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壶盖内用印的肯定就是明末清初以后的作品 。
3、清道光年间 , 名家朱坚首创金属(锡)包壶,并用玉石制作壶嘴、壶把 。故如果壶身上镶有锡或包铜时,即表示此壶必然是道光以后的作品 。
4、民国以前的紫砂壶 , 不论大?。鏊锥际堑ヒ豢?近年来则不一定),大、中型壶为防止茶叶堵住出水口,影响出水,故大都改采多孔状 。
5、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油润的光亮 。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 , 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 。
6、精湛的技艺是评审紫砂壶艺优劣的准则 。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当壶扳、执握、壶的周围合缝,壶嘴出水流畅,同时也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
7、可以根据砂质、颜色、加工手法、造型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出作品的大致年代,不会有很大的差距 。断代方法如下:
1、造型 紫砂壶的造型明代的式样较少 , 多为圆形、筋纹形 。壶体偏大多提梁,有硬提软提之分 , 无足宽平底,光素而少华丽,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清代初期砂壶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几何形为主 。另外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型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砂壶造型、款识增多,附加的装饰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 , 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创新 。2、胎质 明代时期紫砂使用的泥料内含颗粒状粗砂 , 给人的感觉比较粗糙;明末清初泥料仍较粗糙,大多含有闪亮的云母,胎壁也较厚实 。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 。清中期制作的壶胎骨坚致,色泽温润,晚期泥质仍坚致但色泽不如中期温润显得干枯 。民国以后,紫砂的色彩多了起来,如墨绿、黑色等 。而现代的紫砂器讲究原料与颜色造型一致,如仿青铜器造型,就用仿古铜颜色的泥砂制作 。
3、制作工艺 明代创始期的壶是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 。到了晚明的时候,时大彬创造了木模制壶方法 , 壶内壁不见指纹,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触往往比较粗糙 。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 , 再将泥片镶接而成,所以壶胎厚薄比较均匀,制作也比较精细,其壶底多有放射状痕迹 。到了近现代则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而此时期的砂制细如膏泥,器物的里外极其规整,当然手感也极好 。
4、款识和铭刻 紫砂制品上的款识和铭刻是指刻、印、划在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 , 用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诸多因素,这同样是断代认识上应当借鉴的依据之一 。不同的时代刻款铭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 。在书体上,明代都为楷书,到了清代早期楷书、篆书并用,而后期则以篆书为主 。
###其它资料参考###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 。“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 。”(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 供春壶 , 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 , 如古今铁,敦庞周正 。
时大彬 , 徐友泉 , 李仲芳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 。
扩展资料:
紫砂名壶
树瘿就是树瘤 。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 , 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 。整把壶呈暗栗色 , 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
二泉铭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 , 周身竹造型 , 而一蝙蝠翩然而至 , 应和古人“祝福”意愿 。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 。
宜兴窑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清末,高7.5cm , 口径5.7×5.7cm,底 径9.8×9.8cm 。壶呈上小下大覆斗式,平底四方委角形 。壶身镌刻篆书“子孙宜”三字 。底钤篆书“玉麟”印章款 。姜黄色砂泥 , 滋润细腻 。此壶造型方中有圆,给人以刚中带柔的感觉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砂壶

###其它资料参考###印章款识是指在紫砂壶生胚上施加印文,表明紫砂壶的制作者,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十分相似 。
与刻款相比,印章有很多优点,如艺人不擅长书法 , 请人刻一枚印章,可以多次使用,而且每次印记肯定是一样的,方便鉴别真伪在壶上用?。?方便易行,比在壶上刻绘要快很多,宜于批量生产 。所以在清代初期,印款取代了刻款,但有些制壶名家书法比较好,则刻款与印章并用 。
印款是作者的署名,也是紫砂壶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 。制壶高手的印章,一般是篆刻名家所刻,如陈曼生为杨彭年制?。?吴大徽为黄玉麟刻?。酥闪廖跻海?裴石民制印等 。一般艺人请刻章艺人制印,所以,紫砂壶上印章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收藏品价值 。
【紫砂壶盖子印章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印章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 长方形,正方形 , 葫芦形,瓦当形,自然形等款识字体有楷书,小篆,隶书等款识的内容有制作者,定制者 , 监制者,纪年,斋名,室名等 。清末至民国时,更有图案化的印记和工厂,商号印款 。印记一般印在壶底部,壶盖 , 壶把处 。

紫砂壶盖子印章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