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里面消青正味是什么区别
铁观音正味、拖酸、消青之间有什么区别??

制作工艺区别:正味:采摘后第二天上午炒制,采用重晒多?。?长间隔的处理 , 发酵度比较适中 。正味茶的制作方法基本延续传统铁观音的工艺 。消青:采摘后第二天中午到晚上炒制,中午时分制作为消正,下午制作为消酸 。拖酸:采摘后第三天凌晨炒制,摇青程度最轻 。通过以上五点可以看出:虽然正味铁观音在干茶的外形、泡后的叶底方面都不如消青或拖酸铁观音好看(主要是颜色没有那么绿),香气也没有那么高扬,但正味铁观音的茶汤清澈透亮,茶水柔软,口感顺滑,回甘强劲,香味淡淡却很悠长,且毫无杂味 , 最为关键的区别是正味铁观音久喝也不伤胃 。因此,真正的老茶客都会选择正味铁观音 。

因为轻发酵工艺不同 , 铁观音茶分正炒、消青、拖酸三种类别,其中消青又衍生“消正”、“消酸”两个小类 。
1、正炒:干茶显黑、色泽较暗不鲜活,视觉观感显得较差 。
2、消青:干茶一般显乌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视觉观感较好 。
3、拖酸:干茶多显青绿 , 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观感与消青茶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因此较难从外观上区分 。
正味、消清、消正茶的区别:
1、正味铁观音:也叫正炒,属传统工艺制法,即及时下锅杀青,采青后等二天最好是10:00前炒青,一定不能超过中午 。
从香气来讲 , 正炒以幽香风格多见、强度也很难同消青产品相比 。茶汤香气同样较为淡雅,风格含蓄多见 。
2、消青铁观音:也叫拖青、鲜青,属新型工艺制法,即采青后第二天12:00后,18:00前炒青 。
消青茶盖香清晰,上品盖香或风格张扬、或含蓄,但都很容易感知——优品香气高雅 。
3、拖酸铁观音:又称拖补、酸香 , 属新型工艺制法,即采青后第二天18:00后,有的拖到第三天、甚至第四或第五天才炒青 。
洗茶闻叶底,酸味很明显,拖酸茶一般有明显的拖味,这种茶有致命的缺陷,工艺没有保留的价值
###其它资料参考###正味:干茶显黑、色泽较暗不鲜活,视觉观感显得较差 。茶汤一般显黄一些 , 偶也有青绿茶汤 , 香气较为淡雅,风格含蓄 , 汤水温和,呼吸之间口腔中感觉香气明显. 消青:干茶一般显乌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视觉观感较好 。消青茶盖香清晰、高扬 , 茶汤色泽青绿带黄,外观较好 。口感也较为浓郁 。拖酸:干茶多显青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观感与消青茶的差异并不是很大 。洗茶闻叶底,酸味明显,拖酸茶一般有明显的拖味 。
###其它资料参考###这是铁观音不同制法 , 还有拖酸 。
正味铁观音:也叫正炒,属传统工艺制法,即及时下锅杀青,采青后等二天最好是10:00前炒青 , 一定不能超过中午 。
消青铁观音:也叫拖青、鲜青,属新型工艺制法,即采青后第二天12:00后,18:00前炒青 。
拖酸铁观音:又称拖补、酸香,属新型工艺制法,即采青后第二天18:00后,有的拖到第三天、甚至第四或第五天才炒青 。
口味上
正味的的口感是甘甜、爽口、生津,香气带着非常优雅的兰花香 。
消青铁观音,它属于桂花香类型 , 香气也是比较高,但是水相对来说会粗一点儿 。
拖酸铁观音,它的香气是属于带着那种酸味在里面的那种,闻着有青酸味 。
###其它资料参考###作为茶叶界中的重量级品种 , 铁观音业界的技术潮流变化是比较快的,从过去的传统茶再到轻发酵工艺的流行,轻发工艺随后又分化为正炒、消青、拖酸三种类别 , 其中消青又衍生“消正”、“消酸”两个小类 。这几种茶无论在外观、香气、口感方面都有较显著的风格差异 。1、正炒:干茶显黑、色泽较暗不鲜活,视觉观感显得较差 。2、消青:干茶一般显乌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视觉观感较好 。3、拖酸:干茶多显青绿,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 , 观感与消青茶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因此较难从外观上区分 。香气的区别 1、正炒:通常正炒茶盖香不易显现,即便是上等品,首泡盖香一般也较为暗弱、二水清晰些、三水最强化,属于富有后劲的风格——但从香气来讲,正炒以幽香风格多见、强度也很难同消青产品相比 。茶汤香气同样较为淡雅,风格含蓄多见 。2、消青:消青茶盖香清晰,上品盖香或风格张扬、或含蓄,但都很容易感知——优品香气高雅 。但近几年盖香极尖锐、霸气的铁绝迹,接触过等级最高的茶品,香气为极幽细风格 , 香气一缕、极富穿透力 。不过这类茶也极罕见 , 不建议追求 。总体来说,消青茶容易做到盖香清晰高扬,茶友也最容易接受 。消正:香气靠近正炒风格;消酸:洗茶后闻叶底,会有明显的酸香,这种酸香普遍令人愉快;一水后酸香消失 , 茶汤则不带酸味 。3、拖酸:洗茶闻叶底,酸味很明显,拖酸茶一般有明显的拖味,这种茶有致命的缺陷 , 工艺没有保留的价值 。4、概要:论香气的高扬程度,拖酸排第一,消青排第二,正炒排第三;论香气的高雅程度:正炒排第一 , 消青第二(高阶品亦可并列第一),拖酸末流没法比 。备注: a、铁观音香气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清”,“清”的内涵是指毫无杂味——它可以没有明显香气,但一定不能有杂味 。上等品必须要做到香清 , 所以大家会体会到 , 一些很高等级的铁 , 香气反而显淡,但仔细闻之,会感觉清新高雅 。一旦盖香有杂味,那么即便香气再高扬等级也上不去 。b、香气“清”的铁观音原料纯净度极好 , 茶青来自同一区域 , 且采摘规范;相反,如果不同区域的茶青混合,或者采摘长短不齐 , 那么很容易带来杂味 。口感的区别 1、正炒:正炒茶汤水温和 , 原因在于发酵程度稍高,刺激性小,喝着很舒服的感觉 。但是品饮时会感觉茶汤本身不够香 , 味道也相对不饱满;但品饮之后强劲的回甘涌现 , 普遍都带生津感,呼吸之间口腔中感觉香气明显——简单点说,品饮后的感觉好于品饮时的感觉,观音韵的说法,更明显是针对正炒与传统工艺茶品的 。正炒中的极品铁,茶汤入口即化为回甘,几乎来不及细细品味口中就芳香四溢——但闻茶汤本身,你会感觉它的香气往往不是很明显 。另外,正炒铁的茶汤在4水后普遍都会发甜,明显的甜感 。外观方面,正炒茶汤一般显黄一些,偶也有青绿茶汤 。非常不幸的是,由于正炒或偏正炒风格的铁观音,香气不高扬,鲜爽度也不高,很多茶友都不喜欢此种风格,但目前安溪地区高价位的顶尖茶品几乎清一色是正炒观音,甚至有不少制茶者认为茶品若香气高扬就流于俗气,而应该高雅耐品,这种观点见仁见智,但可以反映出业界的最新风尚 。2、消青:消青茶汤的汤香多见浓郁,茶汤色泽青绿带黄,外观较好 。口感也较为浓郁 , 优品以柔细、稠滑见长,适合在口中细细品味,饮后回味甘爽 , 但无法与正炒茶相比 。偶也有消青茶有茶汤发甜现象,但比例很低 。——消青工艺比较容易做到香气高扬,茶汤细腻,较为讨好,目前仍居于市场主导地位 。3、拖酸:喝了容易让人产生反胃感,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这种不适感就越严重——茶友若刚开始接触,可能还不容易体会 , 可一旦有此体验后,一般都不会考虑拖酸茶了 。即便拖得好的茶,也不耐保存 。对于茶友来说,选择何种茶品的决定权应该是自己的味蕾而非他人建议,因为人的味蕾最诚实,不喜欢正炒即不选它,尽管它代表未来趋势 。选择自己喜好的风格 , 你会有一个愉快的品茶心情 。制作工艺的区别 1、正炒:采摘后第二天上午炒制——为了尽快消除苦涩水,一般都采用重晒多摇或长间隔的处理,工艺趋近中发酵,所以汤水温和 。应该说 , 正炒茶已比较靠近传统观音了,只是传统观音发酵度再高一些;红边方面业界共识是去除,所以今后即便出现传统工艺的铁观音,也是去红边的 。但炭焙的传统观音必须保留红边,这样干茶才可以做到乌黑油润 。红边一去,精焙的难度就大了许多 。2、消青:采摘后第二天中午到晚上炒制 , 靠近中午的称为消正,靠下午的消酸 。3、拖酸:采摘后第三天凌晨~早晨炒制,摇青程度最轻 。
###其它资料参考###铁观音分为正味,消青,拖酸 。\x0d\x0a下面我来说说铁观音的的区别:作为茶叶界中的重量级品种,铁观音业界的技术潮流变化是比较快的,从过去的传统茶再到轻发酵工艺的流行,轻发工艺随后又分化为正炒、消青、拖酸三种类别,其中消青又衍生“消正”、“消酸”两个小类 。这几种茶无论在外观、香气、口感方面都有较显著的风格差异 。\x0d\x0a\x0d\x0a1、正炒:干茶显黑、色泽较暗不鲜活,视觉观感显得较差 。\x0d\x0a2、消青:干茶一般显乌绿 , 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视觉观感较好 。\x0d\x0a3、拖酸:干茶多显青绿 , 色泽鲜活度普遍较高,观感与消青茶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因此较难从外观上区分 。\x0d\x0a香气的区别\x0d\x0a1、正炒:通常正炒茶盖香不易显现,即便是上等品 , 首泡盖香一般也较为暗弱、二水清晰些、三水最强化,属于富有后劲的风格——但从香气来讲,正炒以幽香风格多见、强度也很难同消青产品相比 。茶汤香气同样较为淡雅,风格含蓄多见 。\x0d\x0a2、消青:消青茶盖香清晰,上品盖香或风格张扬、或含蓄,但都很容易感知——优品香气高雅 。但近几年盖香极尖锐、霸气的铁绝迹 , 接触过等级最高的茶品,香气为极幽细风格,香气一缕、极富穿透力 。不过这类茶也极罕见,不建议追求 。总体来说,消青茶容易做到盖香清晰高扬 , 茶友也最容易接受 。\x0d\x0a消正:香气靠近正炒风格;消酸:洗茶后闻叶底,会有明显的酸香,这种酸香普遍令人愉快;一水后酸香消失,茶汤则不带酸味 。\x0d\x0a3、拖酸:洗茶闻叶底,酸味很明显,拖酸茶一般有明显的拖味,这种茶有致命的缺陷,工艺没有保留的价值 。\x0d\x0a4、概要:论香气的高扬程度,拖酸排第一,消青排第二 , 正炒排第三;论香气的高雅程度:正炒排第一,消青第二(高阶品亦可并列第一),拖酸末流没法比 。\x0d\x0a备注:\x0d\x0a铁观音香气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清”,“清”的内涵是指毫无杂味——它可以没有明显香气,但一定不能有杂味 。上等品必须要做到香清 , 所以大家会体会到,一些很高等级的铁,香气反而显淡 , 但仔细闻之,会感觉清新高雅 。一旦盖香有杂味,那么即便香气再高扬等级也上不去 。\x0d\x0a香气“清”的铁观音原料纯净度极好,茶青来自同一区域,且采摘规范;相反,如果不同区域的茶青混合,或者采摘长短不齐,那么很容易带来杂味 。\x0d\x0a口感的区别\x0d\x0a1、正炒:正炒茶汤水温和,原因在于发酵程度稍高,刺激性?。?喝着很舒服的感觉 。但是品饮时会感觉茶汤本身不够香,味道也相对不饱满;但品饮之后强劲的回甘涌现,普遍都带生津感,呼吸之间口腔中感觉香气明显——简单点说 , 品饮后的感觉好于品饮时的感觉,观音韵的说法,更明显是针对正炒与传统工艺茶品的 。正炒中的极品铁,茶汤入口即化为回甘,几乎来不及细细品味口中就芳香四溢——但闻茶汤本身,你会感觉它的香气往往不是很明显 。另外 , 正炒铁的茶汤在4水后普遍都会发甜,明显的甜感 。\x0d\x0a外观方面,正炒茶汤一般显黄一些,偶也有青绿茶汤 。\x0d\x0a——非常不幸的是,由于正炒或偏正炒风格的铁观音,香气不高扬 , 鲜爽度也不高,很多茶友都不喜欢此种风格,但目前安溪地区高价位的顶尖茶品几乎清一色是正炒观音,甚至有不少制茶者认为茶品若香气高扬就流于俗气,而应该高雅耐品,这种观点见仁见智 , 但可以反映出业界的最新风尚 。\x0d\x0a2、消青:消青茶汤的汤香多见浓郁,茶汤色泽青绿带黄,外观较好 。口感也较为浓郁 , 优品以柔细、稠滑见长,适合在口中细细品味,饮后回味甘爽,但无法与正炒茶相比 。偶也有消青茶有茶汤发甜现象,但比例很低 。\x0d\x0a——消青工艺比较容易做到香气高扬 , 茶汤细腻,较为讨好,目前仍居于市场主导地位 。\x0d\x0a3、拖酸:喝了容易让人产生反胃感 , 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这种不适感就越严重——茶友若刚开始接触 , 可能还不容易体会,可一旦有此体验后 , 一般都不会考虑拖酸茶了 。即便拖得好的茶,也不耐保存 。\x0d\x0a——对于茶友来说,选择何种茶品的决定权应该是自己的味蕾而非他人建议,因为人的味蕾最诚实,不喜欢正炒即不选它,尽管它代表未来趋势 。选择自己喜好的风格,你会有一个愉快的品茶心情 。
###其它资料参考###从安溪的地方标准看,\x0d\x0a轻香型与浓香型号的区别在于焙火,\x0d\x0a浓香型在加工完后,还得经过一道焙火工艺.而在市场上这种茶基本是绝迹了.\x0d\x0a所以一般情况下,市场上卖的都是清香型铁观音,只是有些商家,把香气低沉,口味浓一点的当作浓香型忽悠客人罢了.\x0d\x0a\x0d\x0a而正味,是相对消青来说的.\x0d\x0a传统的加工方式是当天的茶青,经过一夜的做青到第二天早上就要炒制.\x0d\x0a现在把这样的加工方式称为正炒,做出的茶自然就叫正味茶了.\x0d\x0a干茶色泽绿中带灰,茶香不是太显,滋味平和,不苦不涩.\x0d\x0a\x0d\x0a而前几天通常的做法中当天的茶青,放到第二天晚上才炒制,这样的做法叫消青茶.\x0d\x0a这也是因为茶叶发酵时有空调机的帮助可以长时间发酵,否则,茶叶早臭了.\x0d\x0a\x0d\x0a消青茶因为茶叶做出来特别的绿,干绿茶,茶汤绿,叶底绿,卖相好.\x0d\x0a\x0d\x0a不论哪种茶商家都是玩概念\x0d\x0a其实好茶的标准是一样的\x0d\x0a就是茶香气高,花香明显而持久,滋味醇而浓厚,喝后回味无穷,口齿留香,舌带回甘.\x0d\x0a香气高,滋味浓,略发涩
###其它资料参考###【铁观音里面消青正味是什么区别】个人的口味不同,倒是没有流行什么清香浓香的说法 。\x0d\x0a要详细说的话,包含的东西很多,如果你真的喜欢铁观音的话,我就讲讲吧 。\x0d\x0a很多刚开始接触铁观音的人,一般都是从拖酸型的喝起,之后造诣高了,就喝正炒型的 。\x0d\x0a或许你不能理解拖酸和正炒 , 但你可以理解为,拖酸就是浓香 , 正炒就是清香 。\x0d\x0a拖酸的茶叶比较容易分辨出来,它的盖香一般都比较浓 。\x0d\x0a而正炒的,也只有真正懂茶的,才会品鉴了 。\x0d\x0a你要了解清香浓香的制作工艺差别,你就得先明白我们_地所说的正味,消青 , 回青,拖酸的不同 。\x0d\x0a制茶是件挺讲究技艺的事,关乎到采茶当日的天气情况,与其摊青时室内的温度 。\x0d\x0a哈哈,要不你就来安溪农户里走一趟吧,我家有的是空房 。\x0d\x0a至于功效是差不多啦,只是茶多酚之类的矿物质含量高低不一而已 。\x0d\x0a\x0d\x0a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