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后的叶片怎么回软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枇杷叶软化??

种枇杷叶茶的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枇杷叶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枇杷叶茶产品是以枇杷叶为原料,通过摘采、分拣、清洗、杀青、干燥、整形包装等步骤加工而成 。有益效果: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蒸汽对枇杷叶进行湿法杀青,使叶片软化 , 去除枇杷叶苦涩味,提高其商品性 。具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 , 止渴的功效,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开发应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和开发前景 。
【专利说明】一种枇杷叶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 尤其是涉及一种枇杷叶茶的加工方法 。
【背景技术】
[0002]枇杷叶,又名巴叶、芦桔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 。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叶片长椭圆形,长12?30cm,宽4?9cm 。上表面淡棕绿色、黄绿色或红棕色,有光泽 。下表面灰绿色或棕黄色,密布灰棕色绒毛 。叶脉呈羽毛状两侧斜生,中间主脉呈棕黄或棕红色,显著突起 。叶先端渐尖,周边有疏锯齿 。叶柄极短,被黄棕色或棕黑色绒毛 。叶厚革质,质脆易碎 。微有清香气,味微苦 。有清肺止咳 , 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 。
[0003]枇杷叶中所含苦杏仁甙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叶所含的挥发油有轻度祛痰作用,有报告指出枇杷叶有镇咳、祛痰、平喘的功效;实验表明:枇杷叶水煎剂、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并能刺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还可降胃气而止呕逆,用于胃热引起的呕逆 。
[0004]由于枇杷叶全年均可采收,成本低,用于加工成枇杷叶茶实现对枇杷叶的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和实用价值 。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枇杷叶加工成饮用方便的茶,实现对枇杷叶综合利用 。
[0006]一种枇杷叶茶的加工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枇杷树的嫩叶,除去采摘时混入的黄叶及杂质,备用;
B、清洗:用清水清洗分捡后的枇杷叶,将叶片切成细条状;
C、杀青: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10-115°C,杀青时间为15-20min,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
D、干燥:使用烘干机对杀青后的叶片干燥处理,处理温度55-65°C,干燥至叶片含水量为 15-20% ;
E、翻炒:将杀青、干燥后的原料在115-120°C的炒茶机内上下翻炒完成卷曲条索,翻炒干燥至含水量在5?8%,快速冷却降至室温;
F、整形包装:将成条的茶条拉直、整形并真空包装 。
[0007]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蒸汽对枇杷叶进行湿法杀青,使叶片软化,去除枇杷叶苦涩味,提高其商品性 。具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 , 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开发应用 , 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和开发前景 。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枇杷叶茶的加工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枇杷叶的嫩叶,除去采摘时混入的黄叶及杂质,备用;
B、清洗:用清水清洗分捡后的枇杷叶,将叶片切成细条状;
C、杀青:采用蒸汽进行杀青 , 蒸汽杀青温度为123°C,杀青时间为12min,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
D、干燥:使用烘干机对杀青后的叶片干燥处理 , 处理温度55°C,干燥至叶片含水量为
12% ;
E、翻炒:将杀青、干燥后的原料在105°C的炒茶机内上下翻炒完成卷曲条索,翻炒干燥至含水量3飞%,快速冷却降至室温;
F、整形包装:将成条的茶条拉直、整形并真空包装 。
[0009]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
【权利要求】
1.一种枇杷叶茶的加工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枇杷树的嫩叶,除去采摘时混入的黄叶及杂质 , 备用; B、清洗:用清水清洗分捡后的枇杷叶,将叶片切成细条状; C、杀青: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10-115°C , 杀青时间为15-20min,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 D、干燥:使用烘干机对杀青后的叶片干燥处理,处理温度55-65°C,干燥至叶片含水量为 15-20% ; E、翻炒:将杀青、干燥后的原料在115-120°C的炒茶机内上下翻炒完成卷曲条索,翻炒干燥至含水量在5?8% , 快速冷却降至室温; F、整形包装:将成条的茶条拉直、整形并真空包装 。
【文档编号】A23F3/34GK104322833SQ201410560470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杨燕 申请人:杨燕

银杏叶处理方法是:采叶、杀青、搓揉、二次杀青、炒成茶 。
一、采叶
7-8月份的上午8-10时 , 求银杏幼树主干、侧枝中部着生的绿色正常叶片 , 放筐中用清水洗净,摊开晾干,随采随炒,以保质量 。
二、杀青
选干净无异味的大铁锅,加热至锅面灰白色(约300℃),迅速投入1千克青叶盖锅盖闷1分钟 , 见锅口有蒸汽时,立即揭盖,用双手迅速从锅底翻抓青叶 , 均匀抖散至锅底使叶片全部接触锅面,均匀受热,待叶片青草气味消失,呈无光泽的黑绿色,手握成团,略有弹性的出锅 。
三、搓揉
杀青后的叶片,倒在席上晾干带余热用手握成团,揉面团似向同一方面滚揉,反复数次,轻搓宽叶成长条状 。
四、二次杀青
将搓揉后的叶子,放入170-190℃的锅内 , 双手压在锅内滚炒叶数分钟再将叶团敢开均匀受热几分钟 , 如此重复约20分钟,出锅摊晾席上回潮变软 。
五、炒成茶
将锅加热至90%,投入晾后的叶子,进行复炒,渐退火降温、轻炒防碎,炒至茶叶烫手时取出 , 冷却袋装成品茶,此茶为绿茶,汤黄褐色或淡黄绿色,香气浓,余味略苦 。
银杏叶需经处理后才能饮用,处理工序很复杂,一般要在药厂才能加工完成的 。银杏叶没有经过专业加工就泡茶会产生很多毒素 。
###其它资料参考###老青茶的制作方法:
一、杀青:一般使用84型双锅杀青机杀青,锅温300-320℃ , 每锅投叶量8-10公斤 。投叶后加盖闷炒,约需6-8分钟 , 待青气消除,发出香气 , 叶色变为暗绿,叶质变得柔软,即可出茶 。
杀青务必做到杀透杀匀,避免炒焦 , 以利揉捻 。如杀青不透,揉捻时叶子会揉成丝瓜瓤状,并易产生脱皮梗 。如杀青叶含水量过少,叶质干枯 , 揉捻时叶子易形成摊片,俗称“鸭脚板”,对品质都有影响 。如鲜叶叶质粗硬或天气干燥时 , 叶子含水分较少,可适当洒些水分,再进行杀青 。杀青完成后,出叶要迅速,防止烧焦,产生烟焦味 。
二、初揉:杀青叶必须趁热揉捻 。因老青茶质地粗老,纤维素含量多,果胶质、蛋白质含量少,不趁热揉捻,热量和水分散失后 , 条索很难揉紧,叶片容易揉碎 。揉捻方法一般都使用机械揉捻 。目前使用揉捻机有40型和55型两种,40型揉捻机每机可揉杀青叶7一8公斤,55型揉捻机每机可装杀青叶20-25公斤 。揉捻加压由轻到重,逐步加压 。因为杀青是闷杀,又要热揉,叶表面附着一些水分,如果揉捻一开始就加重压,则叶子易互相贴紧,形成“死沱”,中间的叶子因翻动不便而不能卷成条形 。具体加压办法是:小型揉机先轻压1分钟,再中压2分钟,后重压4-5分钟;中型揉机先轻压1-2分钟,再中压2-3分钟,后重压5-6分钟 。初揉全程共需8-12分钟 , 以揉至叶片卷皱,初具条形为适度 。
三、初晒:初揉叶立即出晒,其作用是蒸发部分水分,使初揉形成的外形得以固定 。出晒茶坯,要注意清洁卫生,不能晒在泥地上,一定要晒在水泥场上或晒在垫上 。在晒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翻动 。晒至茶条略感刺手,握之有爽手感,松手有弹性,即可收拢成堆,使叶间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含水量约35-40% 。
四、复炒:复炒的目的是把初晒叶炒热、回软,以便复揉成条 。复炒仍在杀青机中进行,但锅温较低,约160-180℃ 。初晒叶下锅后即加盖闷炒,约1.5-2分钟,待盖缝冒出水汽,手握复炒叶柔软,立即出锅,趁热复揉 。
五、复揉:复揉的目的是使茶条进一步卷紧,揉出茶汁,以利握堆 。复揉仍在中、小型揉机中进行 。复揉时间:小型揉机2-3分钟,中型揉机4-5分钟 。加压仍由轻到重,但以重压为主 。
六、渥堆:渥堆的目的是使叶内多酚类化合物等物质在水热作用下继续发生化学变化,消除青气和涩味,形成汤色橙红而浓和滋味纯和的特有品质 。
渥堆茶坯的含水量,洒面、二面要求为26%,里茶要求为36% 。各级茶坯应分开握堆,不能混和 。渥堆一般进行两次,中间翻堆一次 。具体作法是用铁耙将茶坯筑成长方形小堆,边缘部分更要踩紧踩实,以利保温 , 使茶堆温度上升,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 。约经3-5天 , 面茶堆温达到50-55℃、堆顶布满红色水珠,叶色变为黄褐色;里茶堆温达到60~65℃,堆顶满布猪肝色水珠,叶色变为猪肝色 , 茶梗变红,即为第一次握堆适度 。这时需要进行翻堆,用铁耙将茶堆扒开 , 打散团块,将边缘部分翻到中心,堆底部分翻到堆顶 , 重新筑堆,让茶叶继续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 。再经3-4天,待茶堆重新出现上述水珠和叶色 , 原有粗青气已消失,含水量接近20%左右,手握之有刺手感,即为握堆适度 , 应及时翻堆出晒 。
渥堆时间的长短,因茶坯含水量多少、茶堆大小和气温高低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为了正确掌握渥堆中的翻堆时间,必须勤加检查,做到三多:多看 , 看堆面水汽变化;多摸 , 用手插入堆内,试探堆温;多嗅,一般开始为水气味,逐步转变为青臭气味、酸气味,到后期发出香气时,即为握堆适度 。
七、晒干:老青茶干燥,一般采用晒干法 。为避免泥沙和其他夹杂物混入茶内 , 一律摊放在水泥场上或晒垫上晒干,切忌晒在泥地上 。晒至梗折可断,干燥刺手,含水量15%左右即可 。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青茶制作过程中,鲜叶和揉捻叶都不能堆放过久 。堆放过久,会造成“渥青”、“渥坏”,成为“网筋叶” 。揉好了的茶坯,遇到连阴雨,不能及时初晒,应将揉捻叶抖散堆积,压紧压实 。如茶堆内发热,就及时翻动,散发热气后再堆紧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天晴出晒 。切不可将揉捻叶薄摊 。因为这样做,会有利于黑霉菌的生长繁殖,使茶叶霉烂脱梗,叶面发黑 , 品质劣变 。
###其它资料参考###不同的茶叶制作工序也不同,以绿茶为例制作工艺如下:
1、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 , 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 。
2、日光萎凋
采摘下来之茶须于日光下摊晒,减少细胞水分含量 , 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搅拌后摊平于笳苈上 。
3、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 , 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 , 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 , 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
4、揉捻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 。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 , 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 。
5、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后之茶叶,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 , 利于贮藏运销 。
###其它资料参考###如果青椒已经晒干了,而您又希望它回到原来的软烂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浸泡法:将晒干的青椒浸泡在温水中 , 让它充分吸收水分,一般需要10-15分钟 。浸泡越久就越软 , 但是过久会导致青椒失去原有口感和营养价值 。
2. 蒸煮法:将晒干的青椒放入蒸锅中蒸煮5分钟 , 这样可以让青椒更快地吸收水分,同时还可以保留营养成分 。
3. 油炸法:将晒干的青椒放入热油锅中炸至表面呈金黄色,取出后放在厨房纸上吸干多余的油份 。这种方法虽然会使青椒更加美味,但同时会让其油腻,所以并不适合长期食用 。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处理时都应该小心,不要让青椒翻皮、烂掉了 。
###其它资料参考###白茶的生产工艺,在六大茶类中唯一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
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采摘、萎凋、烘干、保存,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
一、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将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 , 另外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轻摆放,待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
二、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等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
三、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 。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
四、保存
白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 。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李姿筱提供)
福建茶叶的分类及茶叶的制作工艺有哪些
福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好品种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茶叶的制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我国有六大基本茶类,这六大茶类的加工技术措施,以乌龙茶的加工技术最为精巧,当然品质也以乌龙茶最佳 。在六大茶类中 , 绿茶、黑茶、白茶、红茶、乌龙茶的制作过程都是由量变到质变 。茶叶的品质内在的变化可以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制作实践过程中,将茶树上一片小小的绿叶,制成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香气、不同滋味的茶叶,并让它的自然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茶叶的制作技术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其制法与品质一个接近一个 。绿茶、黄茶、黑茶的工序一开始是杀青,而白茶、红茶、乌龙茶却是从萎凋开始,六大茶类的制法和品质各有不同、各有特点,但却有着系统的关联 。前面我们读到了适合制造福建乌龙茶的茶树品种 , 想要把每一种的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具有色、香、味、形的产品,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些茶树品种其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而且种植在我省的不同区域 , 它的自然生长环境不同、季节不同、肥培管理土壤肥力不同,因此要把所有的品种制造好,必须具备“天、地、人、种”这四个因素 。“天”指气候、节气、季节,“地”指的是茶树生长的地域,“人”指的是掌握技术的人们 , “种”指的是茶树的优良品种 。因此需因地、因树合理地进行制造 。什么是福建乌龙茶初制工艺? 福建乌龙茶制造工艺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方面 。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鲜叶→晒青→凉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 。闽北乌龙茶初制工艺:鲜叶→晒青→凉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采摘鲜叶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 。鲜叶的采摘是茶树栽培管理的最终收获,也是茶叶制造的开始 。乌龙茶采摘鲜叶的要求:要有适当的成熟度,不能像绿茶、红茶、白茶那样采得那么细嫩,但也不能过于粗老 , 一般要求采一芽三四叶 , 产区的茶农称“开面采” 。晒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 。这一道工序对奠定乌龙茶品质有着重要意义,是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使鲜叶散失部分水分,更重要的是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晒青是否适度直接影响到摇青、杀青、揉捻工序 。凉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三道工序 , 也是晒青的补充工序 。一般在通风阴凉的场所进行 。目的使晒青后的鲜叶散发叶内的热量,并继续缓慢地散失水分 。
采纳哦
制茶的过程、和工艺(详细的 谢谢)
按茶的基本分类来介绍:绿、红、青、白、黄、黑六类工艺各不相同 。
绿茶的工序:杀青(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片变软,便于进一步加工)、然后经揉捻、干燥(按方法分晒青、炒青、蒸青、烘青)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
龙井
"色、香、味、形"四绝(色翠、香郁、味甘、形美)
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
龙井茶的品质特征
高级龙井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秀尖削 , 扁平光滑,苗锋显露,色泽翠绿略黄,香气高鲜清幽 , 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
高级龙井茶的色泽翠绿或带糙米色,调匀鲜活而油润 , 汤色碧绿,清澈明亮;香馥如兰,香气鲜爽,清香持久;滋味甘醇鲜爽 , 醇和可口;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 , 尖削挺秀,大小匀齐,芽毫隐藏,犹如兰瓣 。
绿茶杀青技术总结
前言:绿茶属不发酵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而制成,其品质特征为“三绿”(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香高、滋味鲜爽,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维生素等 。绿茶基本加工工艺是:摊放→杀青→揉捻→干燥 。
鲜叶回厂后 , 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厚度以7—1O厘米为宜,摊放时间6—12小时,中间适当翻叶 。鲜叶摊放含水量达到68% ~70%时、叶质变软、发出清香时 , 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
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 。杀青是采取高温常施,散发叶内水分,钝化酶的活性,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 。杀青利用高温措施钝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应 。所以注意在杀青过程中若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 , 产生“红梗红叶” 。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导制叶色泛黄 , 有的甚至产生焦边、斑点,降低绿茶品质 。
杀青除极个别高级名茶采用手工杀青,绝大数茶叶杀青采用机械杀青,一般选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机筒径60~80cm,筒长400cm 。杀青时,先开启杀青机,同时点燃炉火,使炉筒受热均匀 , 避免筒体受热不均变形 。当筒内有少量火星闪烁时,温度达至200't3~300't3,即投放鲜叶,从青叶投入至出叶约需4~5min,不同等级及不同季节的鲜叶的杀青时间不同 , 一般说掌握“高温杀青 , 闷抛结合,少闷多抛 , 老叶嫩杀 , 嫩叶老杀”的原则 。春茶嫩叶投叶量掌握在150~200kg/h,夏茶老叶投叶量掌握在200~250kg/h 。杀青后叶子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梗折不断,手捏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茶香溢出 。
(2)杀青技术: 目前各地使用的杀青机,基本上分锅式杀青机、滚筒式连续杀青机、槽式连续杀青机三种 。安徽省使用最普遍的为锅式杀青机 。以微85型双灶双锅式杀青机为例,杀青温度应掌握“高温杀青 , 先高后低”的原则,切忌忽高忽低 。—般锅温掌握在220℃~280℃范围内,视鲜叶老嫩与表面水多少而异 。晴天嫩叶220℃~230℃,老叶为230℃~240℃;雨水叶为260℃~270℃以上;投叶量一般在5~7千克鲜叶 。杀青时间要求高温快速 , 一般晴天嫩叶7~8分钟 , 老叶5~6分钟 , 雨、露水叶10分钟左右 。杀青方法应掌握“透闷结合,多透少闷”的原则,一般晴天嫩叶先闷1~2分钟,后透炒到适度;老叶先闷杀3分钟左右,再透炒到适度;雨、露水叶 , 先透炒,后闷杀,再透炒到适度 。杀青到鲜叶变为暗绿失去光泽,叶质柔软,用手紧捏成团松手不易散开 , 略有粘性,并显......>>
基本的制茶工序是什么?
茶青经过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制造工序(不发酵茶略前二项 , 后发酵茶在揉捻后增加渥堆)后制成茶称为初制茶 。
白茶都是有哪些
您好!
白茶的种类因采摘标准不同而分为芽茶(太姥银针、白毫银针)和叶茶(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又因其茶树品种不同而分小白、大白、水仙白三类,采自福鼎本地菜茶茶树者称小白,采自大白茶茶树者称大白 , 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先有小白 , 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在大白茶茶树只采一芽者,其制成品称白毫银针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其制成品称白牡丹在福鼎本地菜茶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 , 制成品称贡眉、寿眉 。以制茶种类说,先有白毫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其中 这里面有四中非常有名气的白茶下面我给大家一一介绍下 。
第一种有名气的白茶: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又简称为银针或者是白毫,白毫银针由于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一直都是白茶中的极品 ,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
第二种有名气的白茶: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又简称为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新工艺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折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 , 香清味浓 , 汤色味似绿茶但无清香 。
第三种有名气的白茶:白牡丹
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由于白牡丹的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所以才得此美名,白牡丹还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呢!
第四种有名气的白茶:寿眉
寿眉是用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 。
茶按照制茶工艺分为哪几种茶
按照制茶工艺分为以下几类: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 。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 。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 。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 *** 毛尖)、烘青绿茶(和平翠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清绿茶(滇绿) 。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 。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祁红)和红碎茶(立顿红茶)三大类 。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 。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 。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 。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广东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
黑茶----原料粗老 , 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是藏、蒙、 *** 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饼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
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
红茶的制作工艺是怎么样的呢?和白茶有什么区别吗?主要区别在哪儿?
宜兴红茶是7小时半发孝的茶 。主要分布在半山间,和平地 。白茶是快速炒制,烘乾,火侯是茶的重点 。
白茶品牌都有哪些?
品牌很多 , 但是要说哪个好确实是很难选择的一件事情 , 白茶是微发酵型白茶,难做的,现在这个做的最好的就是福鼎那边,福鼎白茶很有名气的,如梅山茶徒,这个就是福鼎那边产的
白茶的种类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白茶:
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区不多见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 。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 。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 , 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 。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乾,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 。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 , 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 海外侨胞往往将银针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尤其是白毫银针 , 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 。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
各类白茶名: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白牡丹;寿眉等 。
###其它资料参考###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 , 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 。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 。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 。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 。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 。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
鲜叶采来后,要放在地上摊晾2—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 。
杀青宜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时间一般在5--7分钟,减去水分到生叶原料全部重量的20%----30%左右,杀青完后将叶子抖散摊开,待凉后进行揉捻 。
###其它资料参考###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 , 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 , 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杀青方式:炒青、蒸青、泡青、辐射杀青 。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 。
绿茶加工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 , 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片变软 , 便于进一步加工 。
扩展资料
制茶工艺的其他术语
1、炒青
茶菁萎凋至适当程度即以高温炒青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叶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
2、团揉
团揉是以布巾包裹茶叶使其成为一圆球状 , 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将更为紧结而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 。
3、渥堆
在杀青、揉捻后有一堆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也就是将揉捻过的茶青堆积存放,由于茶青水分颇高,堆放后会发热,且引发了微生物的生长,就因为热度与微生物关系 , 使茶青产生了另一种的发酵,茶质被降解而变得醇和,颜色被氧化而变得深红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茶
【杀青后的叶片怎么回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杀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