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泡的茶不好喝

为什么总是泡的茶不好喝??

为什么泡的茶不好喝

01茶具
盖碗或壶外观好看没用,重要的是容量,容量跟接下去茶水比、浸泡时间有直接关系 。比如岩茶的袋泡装是8g一泡,容量100cc和130cc的盖碗 , 前者注水量和后者注水量肯定是不同的 , 一样的浸泡时间,泡出来的滋味也会不同,前者相对来说会浓郁一些 。
02投茶量
茶水比维持在1:50的比例投茶量一般为绿茶3克,红茶4克,乌龙茶7-8克,黑茶普洱茶8-10克 。如果无法确定投茶量,可先自己尝试放适量茶叶冲泡,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减 。
03浸泡时间
根据你投放的茶叶量所调节的,茶叶放多了,浸泡时间应该短些,出水的时候速度快些茶叶少了 , 浸泡时间则可稍微久一些 。
04注水方式
注水入盖碗,沿着边缘注水还是直接注水,对品质粗老的茶叶影响不大 。如果是比较娇嫩的茶叶 , 注水时避免直接浇到茶表面 。
05水温问题
除了绿茶要用80-85℃,红茶温度为85-90℃,其他茶用沸水泡没问题 。用80-90℃的水冲泡茶,汤水确实会柔和许多,包括茶叶的缺点,苦涩感也会减弱 。
06泡茶水质
【为什么泡的茶不好喝】不同地区的水存在差距,一般建议用桶装纯净水就行了 。好的水无疑会增加点茶汤甜度,汤水的厚度,拿纯净水跟山泉水泡茶 , 肯定是山泉水甜一些 。出茶汤时要把盖碗里的茶汤淋净是对的,否则会影响下一泡的口感 。
还有出汤速度 , 茶汤倒入公道杯时,手拿盖碗的角度决定了出汤速度快与慢 。如果盖碗缝隙 , 缝隙大,出汤速度也会加快;缝隙小 , 出汤速度自然也就缓慢 。不要小看这五六秒的差别,也是能够增加茶汤浓度的 。
不要一成不变的照搬泡茶方法,茶叶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东西,因为制茶人和天气关系 , 所制出的茶叶会有不同表现 。所以泡茶时要注意四个字“看茶泡茶”,不同茶叶有不同泡法,不同茶叶量有不同的泡法 。

为什么泡的茶不好喝

对于爱喝茶的朋友们来说,对于“涩味”其实并不陌生,可是究竟该怎么去形容这种感觉呢?是什么导致涩味的产生呢?
普洱茶的涩味,对于经常喝普洱茶的茶友应该知道 。其实严格来讲,涩味还不算是一种味道,在我们喝普洱茶时感受到的“涩味”,实际上是一种感觉 , 是口腔黏膜蛋白质凝固时所引起的收敛之感,并非是一种味道 。
涩味是由于茶单宁或茶多酚与唾液中的蛋白质缔合而产生沉淀或聚集体引起的 , 茶叶中的涩主要是由多酚类物质引起的,多酚类物质中占比例最多的是儿茶素 。
在《云南普洱茶化学》一书中,有研究表明,儿茶素为构成多酚类物质的主体成分,占多酚类物质总量的60%-80% )茶素中脂型)茶素的涩味较强,是造成涩感的主要成分 。
我们在喝普洱茶时,多是普洱生茶中有涩感,普洱熟茶中基本没有涩感,有涩感的熟茶是发酵偏轻的,并不多见 。
普洱茶熟茶经过渥堆发酵,茶多酚中的儿茶素较容易挥发 , 在发酵甚至经过陈化的过程中 , 部分挥发掉了,所以喝起来才会刺激不到神经末梢,涩感不明显,甚至没有 。
我们在喝普洱茶生茶时,很多茶品都是在品饮几泡后才会感受到涩味,涩味的浓度还会随着冲泡茶的次数而增加,这是因为在冲泡时,茶叶中的氨基酸、咖fei碱、茶黄素等可浸水物质的淅出速度 , 要比茶多酚中儿茶素等导致涩感产生的物质快很多,所以,我们在喝普洱生茶时 , 最先品饮到的多是茶的香甜味,而后才是涩味 。
另外,儿茶素等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身体明显的感受到 , 同时也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即神经敏感度较强的人比神经敏感度一般的人更容易感受到涩味 。
涩感具有强化效应 , 会随着茶汤的饮入量、茶汤的浓度、一定时间内饮入次数的增加而加强 。
茶汤的饮入量越大、茶汤越浓,茶多酚类内含的脂型儿茶素等致涩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也越大,而一定时间内饮入次数的增加,会使得致涩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不断地加强 , 从而强化神经对涩感的体验 。
所以,会使得饮茶者感觉到喝普洱茶时,涩味会随着冲泡次数增加而变得浓强 。
弓|起普洱茶涩感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茶叶自身的内因外,还有以下外因会加强涩感:
①投茶量过多,会导致茶多酚类可浸物溶于水的浓度变大,对涩感的体验自然就变大了 。泡普洱生茶时,175毫升盖碗冲泡为例,投茶量通常为7克,以这样的比例进行冲泡茶汤的浓淡较为适宜 。
②冲泡新制的普洱生茶时,若是泡茶的水温过高,会导致茶多酚类可浸物随高温大量淅出,使得涩味物质含量增加 , 人体的神经对涩感的体验感也随之增大 。
③泡茶的时间没有掌握好也是使得涩感明显的原因之一 。闷茶的时间过长,使得多酚类浸水物质含量增加,导致涩味明显 。
④泡茶的水质也是影响普洱茶涩感的原因之一 。水质硬度大的水,活性差,对茶中可浸出物的溶解度低,使得茶的涩感凸显 。
所以,引起普洱茶涩感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 ,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才是根本原因,而泡茶次数的增加下感受到的更加浓强的涩感,是多方面原因影响下的多酚类物质作用的结果 。
转载请先询问作者授权
###其它资料参考###在我看来,主要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选择的普洱茶不是好茶叶 , 俗话讲东西好不好 , 全看原材料,你泡出来的茶不好喝,有可能是你的茶叶受潮了 , 或者你买到的就不是正宗的普洱茶,说白了就是你被人骗了 。
第二点:泡茶的程序你没有做到位,特别是普洱茶,普洱茶的饮用重在对水温、对茶叶的掌控量 , 如果你在泡茶的时候第一次没有用水洗茶叶,肯定口感不会好,喝茶的时候第一次的水叫洗茶水,主要是为了清洗茶叶中的杂质,保证普洱茶的口感 。
第三点:就是心情,喝茶本身就是一件充满逼格和调性的工作,在喝茶的时候可谓是要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 要把控好这几点可是不怎么容易呢,特别是喝茶的心情,这个是占主导地位的,如果喝茶的人心情不好 , 那么即使是玉露琼浆 , 这个人品尝起来也是乏而无味的 。

###其它资料参考###万仟堂泡茶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不好喝:一是茶叶不新鲜,使用老化茶叶泡茶味道不好;二是茶叶使用过重,茶叶量太少又没有充分发挥出茶叶的风味;三是茶水温度不合适 , 泡茶时太烫或者太凉都会使茶叶内的清香物质流失,从而使茶叶失去原有的香味 。
###其它资料参考###有没有觉得买回来的茶总是没有在店里喝的好喝?茶被换掉了么?
其实不然 , 纵使茶叶再好,如果没有用上正确的泡茶手法,是无法展现出茶叶的品质的 。茶馆里,茶艺师通过长期的练习训练,往往能够得心应手的冲泡茶叶 。
一定要温杯烫盏
无论什么茶,在泡茶之前都要用烧开的水烫一下茶具 。温热过的茶杯,倒入茶汤,轻轻摇晃 , 凑近闻闻 , 花果香馥郁 。可见温度作为泡茶三要素之一还是格外重要的 , 除了水温以外 , 还要考虑茶具的温度对茶的影响 。
茶叶投放适量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 , 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 , 这样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说,你手上的壶能装2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4-5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的 。
但是每个人对茶的接受度不同,因此需要因人而异决定投茶量 。
看干茶定水温
依据冲泡的温度可以将茶分为两类,一类沸水冲泡、一类需要将烧开的水稍微放凉了冲泡 。
可以沸水冲泡的茶:乌龙茶、正山小种、白茶、黑茶
需要稍稍放凉了冲泡:名优绿茶、单芽红茶、单芽茉莉花茶
注水的小技巧选用壶身较轻、壶嘴较小的烧水壶 。这样泡茶的时候手不容易抖,并且比较容易控制出水量 。注水时水线沿壶盖或者杯面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 。这样既优雅好看又可以让茶叶充分地浸润在热水中;需要稍稍放凉了冲泡的茶可以让水柱沿杯壁注入容器中 。
洗茶?
什么是“洗茶”?洗茶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具有洗去茶表面尘粉的作用;二则是使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便于滋味物质溶解 , 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
坐杯时间怎么定?茶叶浸泡在水中的这个过程称为“坐杯” 。坐杯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浓淡的因素之一 。红茶、乌龙茶第一次冲泡可以不坐杯,绿茶则可以稍微浸一会儿 。之后坐杯的时间随冲泡次数逐次增长 。当冲泡到淡而无味时 , 就可以换茶了 。判断是否可以出汤的小窍门:观察盖碗盖沿溢出的茶汤颜色 。如果茶汤的颜色和上一泡差不多,就可以出汤 。
每次出汤都要将茶汤倒干净
出汤就是将茶水从盖碗或者茶壶中倒出来的过程 。每次出汤时都将茶汤充分得倒干净,这样茶叶会更加耐泡,口感也会比较好 。这是由于残留在容器中的茶汤会降低下一次冲泡的水温,从而影响茶叶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
注意泡茶用水我们国家幅员辽阔 , 每个地方的水质差异巨大 。南方地区水质较软,而北方地区的水质较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冲泡用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泡出来的口味也是随着水质提升而更好 。对于茶馆会所来说,往往备有专用泡茶的泉水,泡出来的口感自然优质 。
泡第一次泡的茶由于不了解第一次泡的茶往往难以掌握水温及坐杯时间 。最好的方法是询问茶叶的主人,是否可以沸水冲泡、投茶量以及适宜的坐杯时间 。这样并不会显得自己不专业 。
如果茶叶的主人对这泡茶也不了解 , 或者并未给出冲泡建议则可以根据上述的原则按照不同茶类的冲泡标准冲泡 。但要注意,对于不了解的茶,第一次浸泡时间应该尽量短,之后再根据这泡茶的浓淡调节下一次坐杯的时间 。

###其它资料参考###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喝茶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许多人可以追求更好的茶 。不过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是“很好”的茶,怎么泡出来也就那么回事呢?
这里,我们来深入地说说“泡茶”这件事 。01
泡茶的实质
茶叶在制作的过程中 , 有一个工序叫做揉捻 , 就是以机械力作用于茶青,按压、揉搓,使叶片里的风味物质——如带来苦、涩、鲜、甜、香的物质——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果胶质和茶多糖类,一部分被带到了叶片表面,一部分保留在叶片中,这样在泡茶时,先是叶片表面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在水里,继而叶片里面的物质移动到叶片表面,然后再溶解到水中,形成有一定黏稠度的、滋味丰富的茶汤 。也就是说,泡茶,实际上是一个物质溶解的过程,水为溶剂,可溶性的风味物质为溶质,溶质溶解的量,决定了茶汤的浓度;溶解的速度 , 影响了茶的耐泡度;各种物质溶解得是否和谐,影响茶汤的适口性 。
风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溶解速度和平衡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茶叶的老嫩、茶条完整还是细碎、揉捻的紧结还是疏松,以及水浸出物总量的多少 。当然也会受到水温、放多少茶叶、浸泡时间、甚至泡茶容器的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 情况非常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 。
以前,普通人家喝的茶叶,大多档次不高,原料相对比较成熟甚至粗老 , 叶片不容易吸水下沉,叶片里的可溶性物质少 , 且不容易溶解到水中 , 所以要多放茶叶,并且用刚烧开的沸水冲泡 , 才能泡出滋味 。在那个物质不甚丰富的年代,食物的浓度高就意味着好?。?
现在,制茶技术不断精进,茶叶品种也很丰富,人们的茶叶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都提高了,各种档次的茶叶都能喝到 , 很多优质茶叶,一味地多放茶开水泡,并不利于风味的表达,茶汤浓强但协调不足 。
要想每种茶叶都泡好喝 , 是要下点小功夫的,中国茶品种丰富,同一个品种恐怕还有好几个级别 , 需要反复冲泡实践比对,才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方法,所谓熟能生巧嘛!
如果把泡茶比喻成一支交响乐队 , 那么泡茶者就是指挥,好喝的茶如同好听的乐曲,泡茶的过程,便是驾驭的过程 。
02
怎样才能泡好茶
首先我们要确认,怎样才算把一泡茶“泡好”了 。好喝、这款茶应有的品质特征表达出来了、好的风味能够维持相对长的时间,应该是“泡好”的三个基本指标 。
泡好一款茶,首先要了解泡茶的“三要素”——置茶量、泡茶水温和浸泡时间 。
初学泡茶的人经常为壶里放多少茶而发愁 , 茶叶放少了茶汤寡淡没滋味,放多了茶汤苦涩影响口感 。泡茶高手常用“茶水比”这个术语来描述茶叶的用量,就是茶叶和水(其实是指茶具的容积)的比例 。
在用专业器具和方法泡茶时,通常的茶水比在1:15—1:25之间,因茶叶特性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的绿茶、黄茶、白茶、红茶和花茶,可以选择1:25这个比例,即1克茶叶配25毫升的水 。如果茶壶或盖杯的容积是100毫升,放4克茶叶,泡出的茶汤浓淡适中 。乌龙茶和黑茶往往追求浓厚口味,采用1:15茶水比的时候比较多 。
如果是日常闷泡法泡茶,茶水比多在1:50—1:100之间,而煮茶呢,因为持续的高温 , 茶叶就要再少放一些 , 以1:150—1:200的茶水比为宜 。
以上数据虽然精准,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 比如有时候我们无法得知泡茶壶的容积 , 就只好用简单的目测法,来确定放多少茶叶来 。对于茶壶和茶杯来说,它的容积和高度是呈正比的,以容积不超过400毫升的壶或杯子为例 , 外形紧细或者近球形的茶,置茶量以铺满容器底部、厚度约0.5厘米为宜;如果比较疏松的茶 , 厚度在1-1.5厘米之间比较适中 。
确定好茶叶量,泡茶水温也是有讲究的 。通常形容不同水温的术语有:
高温水 , 指90-100℃的水;中温水,指90℃~80℃的水;低温水 , 指80℃以下的水 。还有常温水、冰水等等 。
大致的规律是,水温高,茶香明显,茶汤滋味浓强,容易显苦涩;水温低,茶香不高,茶汤滋味柔和但容易寡淡显水味 。多数绿茶原料较嫩,咖啡因含量高,容易泡苦,用低温水泡比较好 。红茶、白茶、花茶及黑茶,用中温水泡就很好喝,但像乌龙茶、普洱生茶和一些老茶 , 最好用高温水冲泡,才能使它们特有的风味尽情展现 。对苦味和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尝试用温热水、甚至冰水来泡茶,损失一些香气,但茶汤几乎是不苦的 。
总之,泡茶水温同烹饪的火候一样,可以根据茶叶特点和我们想要的风味进行调整 。冬天泡茶,由于环境温度低、茶具散热快,泡茶水温可以比平时略高 。刚从冰箱里取出的茶叶温度较低,第一泡的水温可以提升一个级别,第二泡恢复正常 。如果茶叶比较碎,甚至茶末居多,泡茶水温可以降一个级别,减轻苦涩 。
茶泡的好不好,和每一泡的浸泡时间有很大关系 。在专业泡茶的场景中,当置茶量、水温都是固定值 , 浸泡时间便成了泡茶高手们的角力点,单位精确到秒 。
绿茶、乌龙茶和普洱生茶,风味易受浸泡时间的影响,所以在练习冲泡这些茶的时候,要先学会心中默默数秒 , 有时候差四五秒,茶汤滋味就有很大差别 。白茶、红茶和黑茶,对浸泡时间更宽容一些,浸泡40秒还是60秒,差别不是很大 。总之,专业泡茶,是以“秒”为单位来计算泡茶时间的 。
如果是日常闷泡法 , 茶叶放的少了,浸泡时间自然就要长一些,以分钟计,高温水冲泡的话,一般3-5分钟比较好喝 。如果是冷泡,浸泡时间就要按小时计算了,1个小时—4个小时之间,茶汤比较容易好喝 。
最后,茶叶耐不耐泡 , 即一定份量的茶叶,能跑几次、几水或几杯,其实是和茶叶等级、置茶量、水温和每一泡的浸泡时间有关,泡茶高手 , 常常能够把一款茶冲泡更多次数、茶汤依旧协调好喝,这是需要长期实践、不断比对琢磨,才能达到的境界 。
03
泡茶最好用什么茶具
泡茶是个技术活儿,最终目的是借助适当的器具和方法,把茶水泡好喝 。而喝茶又是一件生活化的事情,不同生活场景下,其实都可以泡茶喝茶,方法论上略作调整即可 。
如果对茶叶进行专业品鉴,从色香味形各个方面鉴赏茶叶的美,可以用紫砂壶、瓷壶或瓷质泡茶盖碗来泡茶,紫砂壶保温又透气,比较容易把茶泡的香韵平衡、特质尽现 。瓷质盖碗虽然持握上有一定难度,新手容易被烫到,但浸泡时间好掌握,揭盖闻香比较方便 。瓷壶介于两者之间,虽然冲泡的表现力不如紫砂壶,但一把壶什么茶都能泡,维护上不用像紫砂壶那么小心翼翼,倒也是个巨大的优点 。
如果在办公室泡茶,可以使用带过滤内芯的泡茶杯,茶叶放在滤芯内,泡上一两分钟可以把滤芯连茶叶一起取出来,此时的茶汤保持在一个适口的浓度,不会因为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变得浓度过高不好喝,这叫“茶水分离” 。办公室的忙碌没有规律可循,有时候刚泡上一杯茶就去处理公务了,等想起来喝茶,这杯茶已经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了 。所以,在办公室泡茶 , 宜使用可以茶水分离的泡茶杯,又不会显得太过高调 。
日常生活中,人比较多的时候泡茶,可以用三才杯或者大容积的茶壶泡茶 。三才杯指的是直接喝茶用的盖碗,每个人人手一杯,蓄水、饮用随个人心意,但三才杯不适合泡白茶或者乌龙一类叶片比较大或者舒展的茶叶,泡绿茶、红茶和花茶都还是不错的 。大容积的茶壶,无论是瓷壶、紫砂壶还是玻璃壶、铁壶或银壶,聚会时使用比较方便,只要把置茶量和浸泡时间计算好,一次能泡出很多适口的茶汤,主宾从容 。
出门在外,旅途劳顿,喝茶是一种很好的减轻疲劳、补充水分的方式 。但是,旅行毕竟不方便携带易碎品 , 热水也不一定走哪儿都有,便携式的保温杯 , 就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了 。只要是正规产品 , 保温杯泡茶是安全的,只是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水中,容易苦涩浓强 。所以,旅途中用保温杯泡茶时,可以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少放点茶叶,茶水比以1:250为宜 , 二是可以把保温杯里的水温调整到80°C以下 , 三是可以选择原叶袋泡茶,或者将茶叶装进无纺布小茶袋,再放到保温杯里冲泡,方便饮用和清理 。另外,保温杯还特别适合做冷泡茶,尤其是盛夏时节,一口沁凉的冰茶入口,爽酷极了 。
04
泡茶用什么水好
泡茶用水首先要符合食品安全中有关饮用水的要求,干净卫生,各项指标合格 。从这点来说,在户外自然环境中接取的山泉水、湖泊溪流水这些没有经过净化和检测的水 , 泡茶时煮沸时间要稍微延长一点,而且这些水要随用随取随烧,不要储藏,以免微生物大量滋生 。
泡茶的水对茶叶风味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硬度和酸碱值(pH值) 。
水的硬度主要指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的含量,包括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的碳酸氢盐[Ca(HCO3)2、Mg(HCO3)2]所形成的硬度,这些硬度经加热之后可以分解成沉淀物从水中除去,所以被称为暂时硬度 。而非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盐类所形成 , 这类硬度不能用加热分解的方法除去,所以称为永久硬度,如CaSO4、MgSO4、CaCl2、MgCl2、Ca(NO3)2、Mg(NO3)2等 。
我们暂且以碳酸钙浓度表示的硬度把水大致分类:
· 0~75mg/L 极软水
· 75~150mg/L 软水
· 150~300mg/L 中硬水
· 300~450mg/L 硬水
· 450~700mg/L 高硬水
· 700~1000mg/L 超高硬水
· >1000mg/L 特硬水
泡茶使用极软水、软水和较低硬度的中硬水,都是不错的选择,后面几种水质过硬,即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太高,会影响茶香的释放 , 也会影响风味物质的溶出 , 令茶汤或寡淡、或苦涩 。比如自来水,硬度一般介于硬水和高硬水之间,泡出的茶香气和滋味至少降低了两三个档次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山泉水和矿物质水硬度也非常高,它们喝起来是很好的水,有的售价不菲,但并不适合泡茶 。
如何获知水的硬度呢?可以购买一支检测水的硬度计 。一般来说,硬度计显示数值在200以内的水,都可以放心地用来泡茶 。
硬水可以通过煮沸去除一部分硬度,也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使用纯净水等软水泡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茶叶的色香味 。
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 。热力学标准状况时,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显酸性,pH>7者显碱性 。水中含有一些离子,所以有的水呈弱酸性,有的水呈弱碱性 。
泡茶用水的pH值主要通过调控茶多酚的变色而对茶汤颜色有些许影响 。同样一款茶,同时用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冲泡 , 前者汤色浅谈明亮,后者汤色略深一点,而对滋味的影响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 。所以,如果泡汤色原本就浅淡的茶叶,如绿茶、黄茶、轻发酵的乌龙茶等,可以选择弱酸性水,而泡红茶、老茶这类汤色偏深的茶,不妨选择弱碱性水,使汤色更加红浓明亮 。
水中铁离子的含量,也会影响茶汤的颜色和滋味 。铁离子含量过高时,茶汤寡淡失衡,冷却后还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褐色的薄膜状沉淀物,很不好看 。水管生锈、煮水器镀层破损生锈等情形下,水中铁离子容易超标,因此再次印证了“铁壶煮水可以补铁”等说法是无稽之谈 。
###其它资料参考###窍门一:泡之前先温杯冲洗温杯 , 讲的就是将煮茶的器皿首先用开水烫一遍 。一是为了消毒杀菌,二就是为了下一步用杯里的温存唤起茶,让茶的香味更为浓厚!假如是冲调绿茶叶得话,看一下家里绿茶叶是否一级或是特等的绿茶叶,或是看见品质高,环境整洁 。这类的是不用洗茶的,由于绿茶叶较为嫩,不冲洗能够保存绿茶叶的香味,泡出的茶更为浓醇!但是,假如是冲调其他类型茶建议还是要洗一洗,这可以洗掉表层的灰层 , 也能够起到“醒茶”的功效 , 让茶更为香醇可口!
窍门二:投茶量计量检定控制好你了解正确投茶量规范吗?科学合理的煮茶才可以让茶更加好喝!正常投茶量标准是1:40,换句话说茶汤占比中,茶都占“1”!一个杯子大约350ml,只需放进杯内浅浅的一层的茶就可以,放多了得话茶会更苦涩的!但是,假如你泡的是工夫红茶,那1:40的茶占比就不能够了,这种泡出去会偏淡的!这时候必须看看你泡的是哪种类型的茶,乌龙得话大约1:5,但需要3秒出汤!那样才能实现芳香又甘甜的实际效果!
窍门三:泡茶水温必须掌握泡茶的水温,通常是被人们被忽略的一点!好多人煮茶喜爱全用煮沸的开水冲调 , 生怕自己的茶泡不动 。其实不是全部茶都要100℃的水的温度,有一些茶你用了100℃水冲调会将茶烫死的!那样以后卖茶叶的味道就不好喝了 。绿茶叶、白茶和福鼎白茶较为细嫩,一般是用85度到90摄氏度的水去泡最好是,假如水温高会把细嫩的叶片烫死,危害茶的味道!黑荼、普洱茶叶、白牡丹茶大多数是后发酵茶,一定要用开水洗一下茶,再换开水冲调!乌龙茶的烘焙程度不一样,对水的温度的需要也不尽相同,蛋糕烘焙时长越少,冲调水的温度越小 。85~100℃不一!绿茶一般用95℃冲调!煮茶时,把握之上三个小窍门 , 你泡出茶会比以前好吃很多,大伙儿可以尝试一下上边三个小窍门,看一下家里茶是否比以前好吃了!

###其它资料参考###那是因为没有掌握泡茶的方法,
不能用全开的水,而且第一壶水不能要,
要喝第二壶 。
因为第一壶要去掉一些杂质 , 
第二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茶叶独有的香味 。
当然茶道还有更多的讲究 。

###其它资料参考###在茶叶品质没问题的前提下,要把一款茶泡得好喝 , 主要在于茶具、投茶量、浸泡时间这三个方面,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茶具:盖碗或壶外观好看没用,重要的是容量,多少容量跟接下去投茶量以及注水量、浸泡时间有直接关系,比如岩茶的袋泡装是8g一泡,分别在容量100cc和130cc的盖碗里冲泡,前者注水量和后者注水量肯定是不同的 , 一样的浸泡时间,泡出来的滋味也会不同 , 前者相对来说会浓郁一些 。投茶量:如果是泡袋装的茶,基本上岩茶是8g一小袋 , 红茶是5g一小袋,这种就方便了些 。但如果是散装的茶 , 你无法确定该投放多少茶叶量,可以先自己尝试放适量茶叶冲泡,觉得淡了或者浓了,那么下一次冲泡茶叶时 , 心里就会知道该放多少量 。
浸泡时间:是根据你投放的茶叶量所调节的 , 茶叶放多了,浸泡时间应该短些 , 茶叶少了,那么浸泡时间则可稍微久一些 。讲究的人会在茶盘边上备一台克称,若不嫌麻烦,最好还是买台克称的,每次喝多少就称多少克的茶,至少会比凭感觉投放茶叶精准 。茶叶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东西,因为制茶人和天气关系,所制出的茶叶会有不同表现 。所以泡茶是可以很灵活,不必看着网上所谓的“泡茶方法”照葫芦画瓢 。你喜欢什么样的口味 , 只需要琢磨投茶量和浸泡时间这两点就行了 , 没有规定一定要泡多少克和多少时间出汤 。

为什么泡的茶不好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