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是什么茶6
水仙是什么茶?

水仙茶是福建的传统名茶,是乌龙茶的一种,也属于青茶、半发酵茶 。
水仙茶叶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
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 。外形条索紧结卷曲 , 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 , “三节色”明显 。
水仙茶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 , 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 , 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
水仙茶的制作工艺:
工艺要求:鲜叶-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结合做手-晾青交替进行)-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摊凉-拣剔-成品 。
1、晒青:
成都掌握宜偏重,即两晒两晾,以促进鲜叶梗脉的水分能够顺利地散发;做青时,摇青次数宜少,摇青时间宜短,程度宜轻,摇青后的晾青应适当薄滩多晾,故有“懒水仙”之说 。目的是控制青叶发酵红变在适当的范围;干燥时,温度适当提高,时间延长,俗称“火候饱满”,使成品滋味浓厚 。
2、做青:
做青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 , 温度高 , 湿度低可加速水分蒸发,使青叶理化变化同步进行,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度要求;湿度高,则水分蒸发慢,走水困难 , 因而在生产中 , 湿度高时要加强鼓风 , 多设火炉,以促进青叶走水 。
3、堆青:
堆青处理,视做青的程度而定 , 历时1.5~2h , 厚度30~40cm至红边较足,香气大起时进行杀青 。做青适度:叶面黄绿,叶缘朱红色 , 青带绿腹 , 红镶边,叶质柔软,手摸光滑如绸,青气消退,花香显露,叶片突起呈龟背状 。
4、杀青:
筒体温度要求在220~240℃ , 手感以手背放置筒口有刺痛感为度,白天看锅壁泛白,夜间微红时即可 。叶投入时有“噼拍”声,投叶量25kg上下 。
杀青以闷杀为主,2min后,开启排气风扇,将水蒸汽吹出筒外 。杀青达适度时,手握杀青叶成团,有粘手感 , 不易弹散 。折梗不断 , 茶香显露、减重率36~40%,雨青杀青程度掌握要求更足些 。
5、揉捻:
将适度的杀青叶略为散热后,随即装入揉捻机 , 装叶适量快速,压力以轻→略重→重为度,至条索紧结,卷曲率达90%以上,下机历时约10~16min 。
6、烘干:
通过热化学作用,发展色、香、味品质 。要求进风口温度150℃,摊叶厚2~3cm,转速快盘,烘至七、八成干,手触略有刺手感时下机,摊放2~3h , 梗干滋味更醇和;足火温度100~115℃,慢盘烘至手折梗脆断为适度,下机稍摊凉 , 密封保存 。

【水仙是什么茶6】水仙茶属于乌龙茶 。
水仙茶是福建茶农创制的名茶,属于中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 , 是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种 。原产于闽北 。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 。
水仙茶列“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48个之首,又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区唯一的茶树良种 。汤色橙黄、香如兰花、滋味醇厚回甘 。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 。
品质特征
水仙茶叶外形肥壮 , 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 。
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 , 似香蕉色 , “三节色”明显 。
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
###其它资料参考###水仙茶属于乌龙茶类,可以分为闽北水仙、闽南水仙和凤凰水仙三大类 。闽北水仙又可以细分为武夷水仙、建阳水仙、建瓯水仙等,闽南水仙主要有永春水仙、漳平水仙,凤凰水仙可分为凤凰单丛、凤凰浪菜和凤凰水仙 。
水仙茶是乌龙茶
乌龙茶的产地主要有广东、闽北、闽南和台湾,水仙茶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由福建茶农所创制 , 原产于闽北,发源于福建省瓯宁县 , 具有汤色橙黄、香气如兰、滋味醇厚回甘等品质特点 。
水仙茶现今可以分为闽北水仙、闽南水仙和凤凰水仙三大类,闽北水仙包括武夷水仙、建阳水仙、建瓯水仙等,制作工艺为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初焙、拣剔、匀堆、复焙 。
闽南水仙主要有永春水仙、漳平水仙两大知名品种,其中漳平水仙是唯一一种紧压的乌龙茶 。凤凰水仙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按品质又可以分为凤凰单丛、凤凰浪菜和凤凰水仙三个品级 。
###其它资料参考###1、水仙茶是乌龙茶类,茶性平和,半发酵,主产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 , 现已经是武夷山的当家品种之一,水仙的命名主要是源自茶树品种的名称,其特点为干茶条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香气浓锐馥郁,滋味醇厚,因此倍受饮茶人喜爱 。
2、最早发现水仙茶树品种,是在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水仙原产于建阳小湖乡大湖村 。它并不是武夷山的原生品种 , 不过何时辗转来到武夷的却已经无从考证 。
3、虽然是移植到武夷山的茶树品种,但是它并没有“桔逾淮而化枳”的悲剧,反而变得更好了 。在武夷山优质的生态条件下,水仙良好的种质基因,配以精湛的制茶工艺 , 引发出武夷水仙的馥郁香气和醇厚滋味 。以至于后来水仙得到大力推广和大面积种植,成为当家品种 。
###其它资料参考###水仙属于乌龙茶,是福建名茶 , 有闽北和闽南两种,由于生长地理位置不同、做法工艺不同,也就形成了两种风味 。
闽南水仙一般发酵比较轻,揉捻成球形,高香,比较适合女性朋友 。
而闽北水仙发酵成都较高,揉捻成条,汤色洪亮 , 茶气霸道 , 多产于武夷山,更适合男性朋友 。
顺便提一下:
乌龙茶分为四类: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 。相同的茶青根据不同的做法,不同的产地就会被做成不同的茶种,名字也有所不同 。
###其它资料参考###水仙茶属于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种,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 。水仙茶列“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48个之首,又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市唯一的茶树良种 。
汤色橙黄、香如兰花、滋味醇厚回甘 。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9—1985 。
扩展资料
水仙茶茶叶中的儿茶精有中和放射元素锶扣减少原子辐射伤害的作用 。可对抗城市辐射污染 , 故被誉为“原子时代的饮料” 。
茶叶含丰富儿茶精,尤以绿茶含量较多,儿茶精且有高度的维生素P的活性 , 能增强人体积累维生素的能力 , 减少血液和肝脏中脂肪的积累,保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故常饮茶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都有效益 。
茶叶中的维生素C对降低血中胆固醇、增强血管韧性、弹性都有利,而且法国及日本医学界研究证实,饮茶确有降胆固醇及减肥作用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仙茶
###其它资料参考###1、水仙茶属于乌龙茶 。水仙茶是福建茶农创制的名茶,属于中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是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种 。原产于闽北 。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 , 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 。
2、水仙茶列“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48个之首,又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市唯一的茶树良种 。汤色橙黄、香如兰花、滋味醇厚回甘 。
###其它资料参考###水仙茶属于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细分种类,其中水仙便是武夷岩茶的代表产品,其茶属性平和,醇、甘、鲜、滑是其特征 , 而岩骨花香则是其核心特色 。
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 。水仙最大的特点就是茶汤滋味醇厚 。
其茶外形肥壮 , 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 , 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 , 叶缘红点鲜红 。
###其它资料参考###老枞属于水仙闽北乌龙茶 。
1、老枞水仙的概况简介:
老枞水仙是武夷岩茶中之望族,栽培历史数百年之久 。原来自水吉之大湖 , 传发现于祝仙洞下,故名为祝仙,因当地“祝”与“水”同音 , 后习惯称为水仙至今 。
老枞水仙作为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四大名枞之一,与大红袍、肉桂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老枞水仙茶叶叶质绵软 , 养生成份丰富,老枞水仙茶汤味极浓醇且厚重,汤水顺滑又兼具有陈年茶之味 。老枞水仙为水仙茶中极品 。
2、老枞水仙的形态:
老枞水仙一般是指五六十年以上树龄的水仙茶树,在岩骨花香的基础上突出兰花香和枞味,抓老枞的枞味,主要有三味:木质味、青苔味、糙米味 。
老枞水仙属武夷岩茶制作的工艺与岩茶大径相同,老枞水仙属于中轻焙火味醇清香 。老枞水仙外形紧实、条索状;颜色多为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干茶香馥郁、老枞味 。叶底大片有明显的“绿底红镶边”的特征 , 叶脉浮于叶面之上 。
拓展资料:
老枞水仙的功效:
老枞水仙茶可改善皮肤过敏、预防老化、美白细肤、防止牙垢与蛀牙、能够溶解脂肪达到减肥瘦身的功效,抗肿瘤、预防老化,可用来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枞水仙
###其它资料参考###水仙花朵秀丽,叶片青翠,花香扑鼻,清秀典雅,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现已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内陈设的花卉之一 。同时水仙茶是我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那么?很多会觉得水仙茶是花茶,但其实不是的,下面茶叶品牌网就为您详细介绍下 。
仙茶是是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颗明珠,许多人并不知道水仙茶的发源地在小湖镇大湖村,如今在建阳小湖镇大湖村一个偏僻的山岗上,至今还生长着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水仙茶母树 。
如今的水仙茶已和闽南水仙花一样,香飘万里,誉满中外 。这种茶叶原产于闽北 。早在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事 。清咸丰年间(1857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 , 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 。
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 。外形条索紧结卷曲 , 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 , “三节色”明显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 , 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
经过本文的介绍后,大家都知道了吧 。在水仙茶中漳平水仙茶饼经久藏,耐冲泡 , 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属茶中极品 。
